閱讀記錄
第122章
讓一個人變得高尚很難很難,因為「高尚」往往要犧牲和克制人性里的許多欲望,然后要被一個名叫「道德」的繩索捆住手腳。
人性都是自私的,很少有人愿意自我犧牲。
但是讓一個人變得墮落,卻非常容易。
松開韁繩,放縱內心的欲望便可以了。
權,錢,美色,阿逢迎,所有這些欲望一齊席卷而來,幾乎沒人能全身而退。
得道高僧都忍不住炫耀一下新袈裟,何況一個凡夫俗子。
尤其是,這個凡夫俗子還很年輕,沒定力也沒毅力,汴京的紈們要腐蝕這樣一個人,簡直不要太容易。
趙孝騫和蔡攸做的局,便是沖著蕭光敬的人性和欲望下手。
這個局其實是陽謀,無人可解,除非蕭光敬現在就收拾行李趕緊逃離大宋。
蕭光敬不想走,他很快樂。
于是,在紈們鋪天蓋地的吹捧中,蕭光敬果然迷失了。
更令蕭光敬感動的是,紈們對他吹捧,但并無所求。
接下來紈們爭相請客設宴,席間杯交錯,蕭光敬很快融入了這群懂他的知己之中,開始與紈們稱兄道弟。
無限自得且滿足的蕭光敬,腦海里只冒出一個念頭。
宋國的紈們太合他的口味了,相比之下,趙孝騫那家伙簡直該被殺一千遍。
同樣是年輕人,看看人家!
趙孝騫這個年輕人毫無朝氣,更像個歷經滄桑的老干部,穩如老狗。
他不像年輕人時時刻刻熱血沸騰,更不會蹦蹦跳跳偶爾犯個中二.
活了兩輩子,真蹦不動了,
他更喜歡安靜恬淡的生活,抱個兩升的大茶杯坐在屋檐下,閉上眼晴感受歲月從身體里流淌過去。
安靜地領悟人生哲理通常毫無所獲,接下來便再花心思想想今晚吃什麼,王府里哪個廚子的手藝最好等等。
吃飽喝足后,如果覺得王府里很無聊,便去醉花陰坐一坐,跟姜妙仙探討一下男女生理結構的不同。
洪災之時,趙孝騫與姜妙仙互相有過身體接觸后,雖然后來日子恢復了正常,醉花陰重新開業,但姜妙仙已不見任何客人了。
本身她便不喜歡與各種男人打交道,以前是人生飄零,身不由己,如今已確定自己的男人是趙孝騫,她自然不會與別的男人有任何交集,甚至蘇轍來醉花陰看她,都被她拒見了。
有意思的是,姜妙仙不見客,醉花陰的掌柜也不勉強,更不敢逼迫她還給她在青樓的后院單獨安排了一間屋子,每日仍是好吃好喝地侍候看。
姜妙仙很清楚,這不是自己的面子大,而是掌柜畏懼趙孝騫。
一個掌握著皇城司這等暴力機構的皇室宗親,看上了自己青樓里的姑娘,掌柜有幾個膽子還敢讓這個姑娘見別的客人?
有權有勢,就是這麼毫不講理。
姜妙仙終于也體會到了被權勢保護的滋味,不得不說,很有安全感如今能讓姜妙仙梳妝打扮,愿意一見的男人,只有趙孝騫。
此刻,趙孝騫便枕在姜妙仙的大腿上,姜妙仙認真地給他剝葡萄。
晶瑩剔透的葡萄剝開皮,纖指拈起,輕輕遞到趙孝騫的嘴邊。
趙孝騫閉著眼,咀嚼幾下后嘟嘴,纖細的手掌伸過來,葡萄籽便吐在她的掌心。
從頭到尾,全身癱瘓式服務。
姜妙仙很乖巧,她很清楚,他是她馀生唯一的指望。
青樓女子的命運,只有脫籍嫁人,而對青樓女子來說,嫁人真的是人生的一場豪賭。
有的人賭贏了,嫁對良人,不嫌棄她的過往,相敬相愛過完一生。
有的人賭輸了,嫁了個混蛋敗家子,對她又打又罵,一輩子生不如死。
垂頭看看大腿上的趙孝騫,姜妙仙的目光愈發柔和,心間愛意滿滿,嘴角漾起幸福的微笑。
她相信自己賭贏了,趙孝騫或許不會太專情,但一定會對她好。
以趙孝騫的身份,以及她自己的身份,姜妙仙也沒奢望過他能專情于她一人,做夢都不敢這麼大膽。
未來趙孝騫會娶一位門當戶對的正妻,但他的深宅大院里,一定有一間獨屬于她和他的家。
這就夠了,對她的人生來說,已是最完美的結局。
「官人—」
姜妙仙輕喚。
自從對彼此的生理構造熟悉之后,姜妙仙便改了口,以「官人」稱之。
「官人,你將來娶的正妻會是什麼人,她—能容得了妾身嗎?」姜妙仙眼中閃過一抹擔憂。
趙孝騫閉著眼道:「哪個女人能容得了自己的男人壓在另一個女人身上?妙仙多慮了,你肯定會被欺負死的。」
姜妙仙一愣,接著狠狠掐了他一下:「你好好說話,又嚇我!」
隨即神情愈發憂慮,姜妙仙低聲道:「官人的正妻真會欺負妾身嗎?」
趙孝騫睜開眼,笑道:「好好與她相處,想必她不會為難你的,高門深宅的生存道理,你們女人應該能很快適應。」
「官人的正妻可有人選?」
趙孝騫臉上的笑意愈深:「她——可能姓狄吧。
「姓狄?她是個怎樣的人?」姜妙仙神情有些緊張。
「她,至少不是壞人。」
與此同時,醉花陰青樓的另一個雅閣內。
楚王趙顥與狄瑩的父親狄諮相對而坐。
很難想像,兩位即將成為親家的中年男人,居然會結伴逛青樓。
確實是趕巧了,今日皇宮朝會,按例趙應該參會的,雖說宗親不可議政,但朝會時需要宗親站在那兒當個擺設。
趙顥擺設了一上午,大殿內站得腰酸背痛。
而狄諮是班直武將,他的職司本在宮中值守。
散朝之后,趙顥與宮門內的狄諮相遇。
趙孝騫與狄瑩之間,其實就差一層窗戶紙沒捅破,兩家的長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而今日宮中相遇,兩位親家很有默契,腦中同時冒出一個念頭。
機會來了,兒女的親事得好好說道說道。
于是趙顥非常熱情地邀請狄諮一聚。
此請正合狄諮之意,二人一拍即合,并肩出了宮門,上了馬車。
但打死狄咨都想不到,趙顥選擇聊天的地點居然是在青樓里。
聊兒女親事,多麼嚴肅的時刻,你特麼能正經點兒嗎?
狄諮早聞趙顥汴京老紈之名,心中時常擔憂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子這模樣,兒子的品行實在堪憂,女兒嫁過去還不知是福是禍。
而趙顥的表現,果然沒辜負狄諮的擔心。
邀請未來的親家同逛青樓,也是沒誰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