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
乖乖“哇”的一聲大哭。
將沉浸于離別情緒中的秦馳,一下子拉回了現實。
小家伙本來就委屈,娘親似乎不抱自己了,把自己放到了可怕的爹爹懷里。
秦馳剛才抱得稍為用力。
不知孩子是被弄痛了,還是被嚇到,一雙大眼淚汪汪。
他換了個姿勢抱著小兒子,讓孩子抱在懷里舒服一些,“兒子,別哭。你哭也沒用,你娘是個狠心的,她不要咱們爺倆了。”
抱著孩子,秦馳翻身上馬。
再向車隊的方向跟去。
在秦馳動的時候,隨行的侍衛迅速跟著上馬,一行人就這樣尾隨著車隊后面。
本來街道上出現車隊不稀奇,但車隊后面跟著一支精銳侍衛,還有那一身標志性的裝束,令人想不注意都難。
街道的行人紛紛回避,生怕不小心招惹到了貴人。只是招人稀奇的,是被保護的那名男子懷里抱著一個小娃兒。
男子出門鮮少會抱孩子。
直到出了城門。
宋家車隊沒有停下,就算要說幾句告別的話,早先已經說過。
突然秦馳策馬追上宋錦的馬車,下馬跳上了宋錦所在的馬車,不等他人回過神來,秦馳已經鉆入了車廂。
宋錦早知秦馳跟在后面。
可沒有料到他會突然做出此舉,宋錦臉色本來就不好,罵人的話差點兒脫口而出。
當見到他懷抱著小兒子,宋錦這才收斂,仍是低聲罵道:“秦祈安!做危險事兒前,莫要帶兒子一起!若出了意外,怎么辦?”
“兒子舍不得你……”
秦馳一把將小兒子塞入宋錦的懷里,“他還小,需要娘。”
“乖乖歸我養?”
宋錦明知不可能,還是沒忍住問出口。
秦馳眸色深邃,“你是他娘,我是他爹,誰養不是一樣?”
他這個決定讓宋錦很意外。
秦馳抬起右手伸向宋錦。
宋錦下意識往后躺,秦馳的手停在半空,頓了頓之后,他又伸向她的頭頂。
抽出了宋錦發簪。
宋錦一頭青絲散落。
“這簪子給我留個念想。”秦馳握緊發簪,知道這是她常用的簪子,嗓音微啞的又道,“這天下尚未穩定,大半百姓仍過得清貧疾苦,水深火熱。西北韃靼又是虎視眈眈。我肩負監國之責,一時無法離京……錦兒,待天下安定,我會去找你。”
不等宋錦仔細詢問。
秦馳已經轉身出去。
掀開車窗簾子,正好見到他躍上一匹駿馬。
掉轉馬頭。
他側頭望向她。
那一雙眼尾泛紅的眸子,包含著大多宋錦讀不懂的情緒。
宋錦掀起車窗簾子的手指一松。在簾子落下的一瞬,隔斷了二人的對視。
仿佛也隔開雙方的世界。
車隊繼續前行,漸漸遠離城門。
又有一行人策馬進城。
背道而馳。
四年后。
大夏政通人和,蒸蒸日上。
近幾年風調雨順,百姓的日子好過了些許。
偶爾會傳來西北和韃靼開戰或是南方衛所巢殺匪寇等事跡,其實這些消息對于大多的百姓來說,聽聽就過去了,并不會有多么關心,日常沉重的生活,早就占據了他們大部分的心神。
近幾年最大的事。
對于他們來說不是科考,是徽州襄義侯突然公開了祖傳醫學典籍,傳至大夏各個州府,令全國各地大批醫者從中受益。
這對于當下敝帚自珍的觀念,是極大的一種沖擊。
一些大夫感恩宋家大義,紛紛大加贊揚和響應,各地時常有人組織起醫術交流會,把一些奇難雜癥拿出來討論,很多大夫都沒有藏私,不知不覺推動了醫學上的進步,讓大夏的醫學達到了空前的發展。當然了,這是后話。
但凡世人提起徽州宋氏或是襄義侯慷慨解囊,免不了會說起小太子的生母宋錦。
宋錦特意找景老編寫醫稿,包羅了民間常見的上百種病癥,怎么樣預防方法、療法和常見藥材的如何炮制和保存等,她不吝嗇的公開宣傳,且一而再的印刷成書,印刷了數十萬冊,通過濟方藥輔以極低的價格賣給普通百姓。
致力于要給每個山村,至少培養出一名醫者。
當中或許會有人學藝不精,弄虛作假,造成幾樁誤診等問題,但又不能否認,宋錦此舉確實是幫助民間很多求醫無門的窮苦百姓,不至于小病拖成大病。
而鄉村的醫者漸漸增多。
實實在在惠及無數貧苦百姓,連同孩童夭折的數量,都在每年減少。
總而言之,宋錦所做之事,令她的名聲在民間與日俱增。
于是造成了,人不在京城。京城卻從不缺關于她的話題。
話說當年宋錦離京,秦馳抱子相送,那一幕在京城造成了一時的轟動。之后,一些人以為有機會了,甚至秦馳和宋錦和離的消息一度又起。
事實打了很多人的臉。
秦馳四年如一日的潔身自好,清心寡欲宛若清修雅士。一日從早到晚,不是在處理朝政,就是在處理朝政的路上。不是沒人送他各式美人,甚至有人故意找了和宋錦有幾分相似的女子,秦馳以打小身體有弱癥,需清心寡欲,方能長壽為由拒絕。
這理由一傳開。
再無人敢打秦馳的主意。
不然,被扣上一個居心不良,咋整?
秦馳可不是個善茬。
當初盯上秦馳的那些貴女,四年間陸陸續續已嫁作他人婦。唯一沒有嫁人只有廖丹丹。當初他家的做法,終究是影響到了她的婚配,高門大戶講究的人家不娶,門戶低的來求娶又不嫁。
高不成,低不就。
廖丹丹又心高氣傲,仍是放言非秦馳不嫁,說如果誰逼她嫁給他人,她就死給誰看,把廖老夫人氣得中風,最終被親爹送去家廟清修,揚言說不嫁就不嫁,那就當姑子去。
這事兒在京城傳了好一陣。
還傳到了宋錦這里。
“東家,這廖家小妲忒不要臉了,這是想逼大人娶她嗎?”木婷一臉氣憤道。
宋錦驚奇抬頭,“你怎么會這樣想?”
“她苦等多年,名聲壞了,寧愿去當姑子也不改,肯定會引起不少人的同情,勸秦大人娶她。”
“哈哈,你想太多了。”
宋錦心想秦祈安如果真娶了,以后人人效仿,那還得了?
這些年不管宋錦身在何處,每月都能收到秦馳的書信或禮物。關于他和孩子的各類小道消息,從來就沒有斷過。
她沒有見到他。
可關于他的痕跡,卻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