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看到了對岸的賊子竟然順著河道跑。
像是要追上她的竹排。
有人甚至跳到了水中,像是在追上她的竹排,宋錦對此早有準備,用竹桿撐著,不讓竹排偏離,再加快速度往下。
只要自己夠快,對方就追不上。
宋錦知道自己這破身子。
不利用竹排逃命,僅是靠她雙腿走的話,可以說不需要賊人近身,她自己就會支撐不住。相反,這里水流較急,用竹排往下危險,卻總比留在原地等死的強。
起碼能搏個一線生機。
老天或許是終究眷顧了宋錦一回,在岸上追著跑的人被一處山崖阻擋,無法再追她了,而那先跳入水中要追宋錦的,也沒能追上來,只能罵罵咧咧的上岸。
宋錦無力的癱坐在竹排上。
憑由著水流推動竹排,順流而下。
等休息了片刻,她想要拿起竹桿站起來撐竹桿,忽然,眼前一黑,整個人暈倒在竹排上面。
等宋錦意識清醒之后,便發現自己躺在一間簡陋的土房子里。
外面天色已經黑了。
屋內點了一盞破舊的油燈,燈光很是昏暗。
“咦,你醒了?”
十余歲的小姑娘聲音。
宋錦頭暈暈沉沉的,渾身也無力,想要撐起身坐起來,發現竟然做不到,又很快跌了下來,想要張嘴說話,喉嚨卻似火燒的難受。
一時說不了話。
小姑娘啐啐念道:“別呀,別呀,你別動。高燒兩日了,能醒過來多不容易。還有,你咋就受了那么重的傷,還小產了呢,林大夫說險些你就要沒命了。”
接著,小姑娘又端來一碗溫水。
細心的喂給宋錦喝下去。
有了這水,喉嚨總算緩和了一些。
“多謝姑娘。”
宋錦嗓音沙啞,不甚清晰。
小姑娘卻聽懂了,靦腆的笑了笑,“不用謝,不用謝,嘻嘻。”
說完,她人就往外跑。
是去通知家中的長輩,說宋錦醒過來了,過了一會兒,本來狹小的土房子,便擠了好幾個婦人,是這個家的當家老婆子和她的五個兒媳婦。所幸都只是過來看一眼,便被老婆子給打發了。
“小娘子身體咋樣,好些了嗎?”
老婆子面容帶笑,關心的詢問。
宋錦感激道:“好多了,多謝大娘。以后,我定會報答大娘的救命之恩。”
“小娘子說的啥話呢,咱不圖那回報。”老婆子嘴上這么說,但笑容明顯比之前真誠了許多。
宋錦跟著應了幾句。
沒有多久,便得知這村子的人姓孫。
是孫大娘家里離河不遠,小孩子在河邊玩耍的時候,發現了暈迷在竹排上的宋錦,便去家里叫來大人,把宋錦從河里救了起來。
孫大娘在給宋錦換衣服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小媳婦比較慘,不僅肩膀上受傷,還好似流產了,便花錢給宋錦請了大夫。
所幸大夫是村子里的人。
請大夫花不了多少錢,不然,孫家有心救人,也沒有那個錢財。
宋錦打聽了現在所在的位置。
正琢磨著要如何聯系上邢綸等人,半夜的時候便聽到這家里傳來了動靜,隱約還有馬蹄聲。
“篤篤。”
門被輕輕敲了兩下。
宋錦迷迷糊糊中驚醒,“是誰?”
外面響起了一道疲倦又沙啞的嗓音,還隱隱帶著激動和驚喜的男子聲音,“東家?我是邢綸,您還好嗎?”
宋錦提著的心總算放下。
邢綸又問道:“我方便進去嗎?”
“進來吧。”
宋錦遲疑了下才回道。
在土房子里不僅有宋錦,另外那個小姑娘也是住在屋內的。
這時候小姑娘被驚醒,正睡眼惺忪的揉著雙眼,宋錦是看到她衣服齊整,這才允了邢綸進來的。
邢綸推門進來。
看到宋錦躺在床上,病容憔悴,雙眼霎時紅了,他上來跪到床前,“是我沒有保護好東家,愿接受懲罰。”
“此事同你無關,不必自責。”
宋錦叫邢綸起來,詢問起了孩子。
邢綸說孩子現在很安全,讓宋錦不必擔心,“我帶了馬車過來,東家要離開嗎?”
“離開吧,這里并不安全。”宋錦不知道何時賊子就查到這里來。
邢綸把宋錦連人帶被子抱起,輕聲道:“冒犯了。”
隨之往外面走去。
再出了這個家,進了一輛馬車。
跟過來的婁汝翰向孫家人道謝,還私下給了一筆銀子。
事實這三日,很多人都不好過。
邢綸和婁汝翰等人聯系上,匆匆趕回山里的村子,得知宋錦差點出事,又半夜離去的時候,恨不得以死謝罪,如果不是還有兩位小主子要照顧的話。
后來,邢綸私下找上了當地一名富商。
邢綸和對方有生意上的來往。
請他幫忙找失散的妻子。
這富商有幾個人脈,三教九流都有,讓這些人去打聽,真就尋到了宋錦。
其實不僅是邢綸在尋找人。
順安商行的人同樣在暗中搜尋宋錦和兩位小主子。至于商行為什么會后知后覺,還是從他們中有人發現商行被盯梢開始。掌柜命人將盯梢的幾人捉起來嚴刑逼供,才發現宋錦出事。那一刻嚇得魂都快沒了。
當即派了數了所有人去尋找宋錦。
有一隊人在山里和殺手撞上了。
對峙了一陣,二話不說便打了起來。
一邊是認出是叛軍那邊的狗賊,一邊是發現了是順家商行的暗手。
等順安商行的人查到孫家。
宋錦已經被邢綸接走,不知所蹤。
追查下來倒是發現了婁汝翰等人行蹤,似乎在查找什么,跟對方接頭了,婁汝翰沒有說實情,借口他們也是在找宋錦他們。
宋錦跟邢綸扮作夫妻擺脫追查,本該到了徽州而不進,反而改道去了安慶府。
在一個鎮上的鄉紳家里養傷。
鄉紳是邢綸做生意上結識的人脈。
邢綸以帶著妻兒出來游玩,不想暴露行蹤為由,特意請鄉紳保密,承諾日后會補償他一樁大買賣。
邢綸有船隊,手里有好的貨源,不缺商賈想搭上他這條線。僅是一點小要求,沒有不應的道理。鄉紳得知邢綸的家眷身體不適,當即讓下人把府上最好的藥材送來。
宋錦本來沒在意。
當拿起這些藥材,內心卻極為震驚,聲音顫抖的說道:“這是……品相這么好的藥材,是你賣給他的嗎?”
“不是。”
邢綸上前檢查,查得很是仔細,“東家心里應該有了答案,這些藥材很新。”
濟方這些年是發展不錯。
藥材的品質是出名的好。
實際上自家人知道自家的事,整體的品質比不上以往宋氏藥坊大師傅的手藝。故而濟方的藥材,從不打徽州宋氏藥材的名號。
因為大家心里清楚,他們賣的不是正宗的宋氏藥材。
而這老手藝竟然在鄉紳的家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