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連楷瞇起陰鷙的雙目,死盯著明成帝,好半晌,他開口道:“聽說你病入膏肓,我方會急急過來,想要親自送你一程,目前看來并非如此。”
他會這般急著闖進宮,為了什么?
正是要親自手刃仇人,親眼看到對方死在面前,若是他奪得了天下,他自己卻病逝了,那樣怎么能解他心頭之恨?
明成帝淡漠道:“想不到真是你。”
“是沒想到吧,早該死之人,有一日還能站到你面前,把您逼到如此境地,不知你是否有后悔,當年沒有再檢查得細致一些。”赫連楷可以成功死遁,不是因為明成帝疏忽,而是他和宴江南的布局足夠細致。細致到從小養大的替身,身體里再細微的地方都要弄得跟他一致。
權貴養替身,不會只養一個。
從小就會養,挑跟自己相似的孩童,有時甚至會在族親里挑選。但凡主子身上哪里受傷,在替身身上也會弄出同樣的傷。平時吃住就是在主子的殿內,非必要不會顯露在人前。
明成帝知道對方有替身。
為此他殺了幾個替身,卻沒想到會有一個跟對方相似度那么高。
接下來又打了起來。
殿內的情況很是出人預料,偏殿涌出了大量的禁衛,弓箭對準著赫連楷等人,此外,錦衣衛指揮使帶人護在了明成帝左右。
這明顯是早有準備。
赫連楷冷笑,“又是這一招,想要請君入甕?我就說嘛,一路上怎么贏得這般順利,不要說你的心一如當年的狠毒。”
明成帝站了起來,直視赫連楷,“不這樣又豈能讓你出現在這里?”
“哈哈哈,你以為你贏了嗎?”赫連楷絲毫沒有露出懼色。
明成帝道:“只要殺了你,這場戰亂便能結束。”
“你錯了,還沒有到最后一刻,誰輸誰贏猶未可知。”赫連楷豈會沒有對策,轉而他回頭大喝道,“把人給我帶上來!”
明成帝不由皺眉。
只見一群人被叛軍推推搡搡出來,有男有女,有大人有小孩子,無不例外都是錦衣華服,養尊處優的,臉上都帶著惶恐不安。
當中為首的是被人攙扶著的太子,壽王和王的家眷都在場,唯一不在這里的人只有皇長孫赫連勉。
因為東城門大戰,赫連勉去了,恰好人不在皇宮。
赫連楷肆意而笑,“沒有想到吧。”
闖入皇宮之際,叛軍就暗中分成幾撥。
最大的一撥就是赫連楷,帶人繼續殺到了太和殿,其他人去捉拿明成帝的兒子和嬪妃等。
“多虧了你提前將他們召入宮中,讓我們捉人都方便了很多。”赫連楷面帶嘲諷的說道。
明成帝目眥欲裂,“不可能!是誰背叛朕?”
他雙目狠厲的一掃在場的眾人。
提前將壽王和祿王等人召入宮中,就是要保他們平安,藏身之處不該被人知曉,偏生這么快被人捉住了,當中必定有人背叛。
“當年你殺我妻兒,可有想到有一天,事情會落到你的頭上?”
赫連楷劍架到了太子頸脖上面。
太子本來年近四十,面上滿是病態和蒼白,不來這么一遭,恐怕都活不長之久,此時碰到這種事情,反倒是最為淡定的一個。
明成帝面上青筋突突,“你想如何?”
“要如何?我想做的事情多了,來來,你先跪下來求我。”赫連楷突然很想看明成帝下跪。
太子忽然一手抓住劍身。
鮮血從指間溢出,他望向至高位置上的父王,眼中意外的平靜,“父王,不必為了兒臣低頭,有心就替兒子報仇。”
勝者從來不會給敗者翻身的機會。一如當年的明成帝,便沒有給對方任何的活路。
只是技差一籌,讓人逃脫罷了。
太子突然主動引頸自盡,脖子間一道血線,不斷涌出鮮血,隨之整個人側身跌落地面。
這一幕,很多人驚住了。
即使是赫連楷都沒有想到,太子會這么果斷求死,眼里可惜一閃而過,同時又惱怒之極,抬頭憤怒的望向明成帝,豈料,明成帝見到這一幕,盛怒一口鮮血吐出。
一旁的吉祥忙不迭將人扶住。
心情本來不好的赫連楷,忽然笑了,“哈哈哈,赫連策!你有個好兒子,他寧死了也不愿拖累你,哈哈哈哈,這么一個孝順的孩子,僅是因為你那可笑的忌憚毀了,我特別想問你一句,后悔了嗎?”
明成帝抬手指向赫連楷,“你,你胡說八道!”
這時不僅是說話的兩人。
在殿上的所有人皆是心驚。
這話中的含義太過駭人聽聞,過去太子中毒傷了身體,竟然是明成帝害的?
“殿下!殿下……”
太子妃含淚撲到了太子身前。
太子目光落到她的身上,唇瓣張張合合,像是想說什么又說不出來,唯獨是他聽到了赫連楷的話,沒有震驚和不信。
出乎意料的平靜。
這顯然是早就知道的事。
彌留之際,他向太子妃的目光帶著眷戀和愧疚,最終還是徐徐的合上了眼。
太子妃悲痛欲絕,很快抽出了發簪,刺向了自己的心臟,倒在了太子的身上。
事情并不算完。
赫連楷又用壽王和祿王來威脅明成帝,“你們兄長自盡了,你倆要不要步他的后塵?實話說,你倆活得也是窩囊,身上沒有一點屬于我們赫連家男人的血性。”
壽王和祿王低頭。
不是他們不想出頭,是但凡出頭就出問題,先看一看太子的結局,再看一看祿王傷殘的例子。
突然,壽王站了起來,猛的撞身殿內的柱子,不管如何都活不成了,還如自己選擇死法,至少能保留一分體面。
赫連楷又是意外,再次抬頭看向明成帝,“臨到死了,終于看到一點血性了,真難得。”
明成帝強忍著不暈過去,還是沒有忍住搖搖欲墜,“殺!給朕殺!”
突然,明成帝下令,憤怒指向赫連楷,大聲喝道:“朕要他死!要他死!不惜一切的代價!……朕要他死!”
殿內的禁衛和錦衣衛出手,尤其是弓箭手,箭羽幾乎同時射向赫連楷。
叛軍中士兵舉盾擋在赫連楷身前,急忙擋下長箭,再住大殿門囗撤。
要論到狠還是屬于明成帝。
敵軍的手里還有一群人質,在此時放箭起碼要死上大半,然而明成帝還是做了,根本不接受赫連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