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走偏鋒的大明第八百零三章 竹筒倒豆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劍走偏鋒的大明 >>劍走偏鋒的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零三章 竹筒倒豆子

第八百零三章 竹筒倒豆子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13日  作者:郁雨竹  分類: 言情 | 歷史 | 兩宋元明 | 郁雨竹 | 劍走偏鋒的大明 
潘筠:“我一介布衣,不也為我父兄洗刷冤屈,讓王振陪著我一起蹲詔獄了嗎?往前數,不管是大理寺少卿薛瑄,還是三位楊閣老都沒辦到,我卻辦到了。”

孫昕想起她的各種情報,心里上涌的寒氣稍輕,問道:“你要請周王和黔國公說項嗎?或是請薛瑄求情?”

他目光看向薛韶,露出一個極其難看的笑容:“薛瑄在朝中得罪了很多人,他若為我家求情,只怕適得其反。”

“不,我要請太后和會昌伯為你家求情。”潘筠輕聲笑問:“這個重量夠了吧?”

孫昕驚訝的看向她,他不知道她有什么辦法能讓太后和會昌伯為他求情,但太后若能為他家人求情,比滿朝文武在皇帝身邊嘮叨一百句還強。

孫昕緊盯潘筠神色,似乎想確定她話中的真假。

“出家人不打誑語,”潘筠道:“貧道不是好人,卻不屑于騙人。”

孫昕垂眸思考片刻,刑房外,侍衛們不安的議論聲傳來,他知道他沒有選擇的余地,他最終下定決心:“好,我招!”

他緊盯潘筠道:“潘筠,你若騙我,我會和朝顏一樣,死也不會放過你的。”

潘筠嘴角微翹,頷首應道:“好!”

鄔志鴻欲言又止,潘筠怎么能那么肯定的答應這事呢?

這種事盡力而為就好,事關太后,自當謹慎,萬一她辦不到,難道還真為孫昕這等小人送命不成?

鄔志鴻給薛韶使眼色,想叫他勸阻一下。

薛韶只當沒看見。

潘筠連是人的孫昕都不怕,還能怕變成鬼的孫昕嗎?

他做人時斗不過他們,做鬼時,更斗不過。

孫昕一松口,潘筠就看向鄔志鴻。

鄔志鴻立即讓人給他松綁,放了下來,并讓人把侍衛們關遠一點,確保刑房里的談話不會叫人知道。

最后屋里只剩下潘筠、薛韶、鄔志鴻和縣尉及一個書記官。

宗室走私海貿的事并不是魯王開的頭,永樂帝在的時候亦心知肚明。

但海禁之策由來已久,即便永樂皇帝在時有些松懈,但民間海貿極少,海外各國與大明的貿易基本通過勘合貿易,由朝廷主持。

而大明乃天朝上國,外藩來朝,基本秉持薄來厚往的原則,他們拿來一兩銀,大明禮還一兩金的原則。

所以勘合貿易總體上是虧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宗室私下進行海貿,在永樂皇帝看來,這不過是家人賺點零花錢,只當是補貼皇親了。

而宗室在海貿上賺了錢,也會貢上。

皇帝除了自己享用這些珍寶收益,偶爾也會賞賜大臣,或是從私庫撥一些錢給國庫,以補貼勘合貿易的缺口。

所以,魯王一開始走私海貿,是半官方的行為。

除魯王之外,與潘筠交好的周王府,甚至是沐家,一開始都有參與。

周王府早年間還被官員彈劾了。

但永樂帝后期,朝廷官員反對鄭和再下西洋,認為他下西洋耗費民財,與國無益。

永樂帝便停了下西洋,并收縮勘合貿易。

等到仁宣兩位皇帝登基,海上勘合貿易被進一步縮小,宗室們也慢慢減少走私海貿。

比如先周王,他就是第一批退出的人。

“當年巡察御史南下,一通狀告了四位王爺走私海貿,先周王便借此機會退出,當時就把船給賣了,遣散船工,”長史道:“他走得干脆,是因為周王手下還有醫藥局,他一心撲在醫書藥典上,缺了海貿,日子還是過得那么蕭灑自在,但我家王爺不行。”

這位魯王是永樂帝的侄子,他爹是永樂帝的十弟,早年間倒是很聰慧,表現良好,深得帝后喜愛。

但到了封地后,不知怎么就性情大變,喜好美色不說,還一心修道成仙,整天吃丹藥,二十歲就把自己給吃死了。

當時還是太祖高皇帝在位,洪武帝對這個兒子甚是厭惡,死后直接給他定了一個“荒”的謚號,當時魯王剛剛出生。

“先魯王沒給我們王爺留下什么東西,海貿是魯王府最大的收益之一,所以朝廷明確表示不喜宗室再插手海貿之后,魯王府就只能走到暗處,私下里進行。”

潘筠對他的借口嗤之以鼻,道:“他是皇帝的孫子,新皇帝的侄子,他的父親給他留下這么大一份封地、家業,你說沒給他留下什么東西?”

“有良師,有背景,有人脈,長到三十歲,卻不能自給自足,要靠走私海貿維持家用,”潘筠反問:“很值得驕傲嗎?”

孫昕從未從這個角度看過魯王,聞言愣了好一會兒。

潘筠搖頭:“你一個寒窗苦讀十余年才當上官,好不容易升到四品長史,卻被拉下水走私犯罪的人卻反過來同情一個從小便錦衣玉食、良師不斷的皇親……我還以為魯王有多悲慘呢,不過是一個手握強大資本,卻年過五十依舊不能通過合法手段養家糊口的寄生蟲。”

孫昕瞳孔緊縮,胸膛急劇起伏,嘴唇抖得說不出話來。

鄔志鴻在一旁如坐針氈,連忙扯開話題:“然后呢?”

孫昕沉默了好一會兒才繼續道:“完全轉為私下進行之后,船隊就得另尋庇護,以前,宗室走私海貿是半公開,泉州衛、福州衛和威海衛在海上看到宗室的船都會睜只眼閉只眼,若遇海寇搶劫,也會幫把手,朝廷不喜之后,我們就只能私下合作。”

“魯王和泉州衛的合作是從宣宗六年開始的,一開始是魯王交錢,泉州衛護衛,后來王振尋摸到了這條路子,通過泉州衛和魯王搭上,他開口要的越來越多,魯王便開始在海上和倭寇合作……”

孫昕覺得這事不能怪魯王,只能怪王振胃口太大。

自王振在福建布政司和水師中插入自己的人手之后,魯王出船一次交給他的錢足夠在海上和倭寇買五次的過路費了。

當然,魯王最后也不喜歡給倭寇交過路費,所以他慢慢私養了一批自己的人手,讓他們假借海寇之名藏匿海上。

同時,他也沒放棄和倭寇的合作。(本章完)


上一章  |  劍走偏鋒的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