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走偏鋒的大明第六百八十八章 驚聞叛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劍走偏鋒的大明 >>劍走偏鋒的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八十八章 驚聞叛亂

第六百八十八章 驚聞叛亂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07日  作者:郁雨竹  分類: 言情 | 歷史 | 兩宋元明 | 郁雨竹 | 劍走偏鋒的大明 

探子們:……合著都知道他們的身份是吧?

哦,還是有幾個藏得很好,不被發現的。

他們跟著眾人一起去看那些同僚,眼中無波,心里則在想:我們藏得這么好,不知道有沒有嘉獎啊?

大家慢慢收回目光,看著潘筠。

潘筠只當不知,繼續道:“若朝廷接收這一個半港口,就交給朝廷管理,在他們接之前,港口對所有漢人開放,凡我大明人,我不論他在進港前是什么身份,官僚、士紳、商人、普通百姓、或是海匪,都可以通過七尾港和溫泉津町港登陸倭國。”

潘筠微微一笑:“所有關費減半。”

眾人目光微閃。

有人悄悄離開,將消息飛速傳出去。

李文英深吸一口氣,表情空白了兩瞬,最后決定擺爛不管了。

張子銘:……

他也不想管,但他姓張!

他扯回被林盟主拉住的手,鐵青著臉道:“別扒拉我!”

然后對潘筠道:“趁著水師衙門的人沒到,把船開出去。”

潘筠:“開出去不好吧?”

張子銘:“你開不開?你要不開,我現在就代表學宮把你逐出去。”

“行行行,”潘筠讓船上的阿信等人準備開船:“但船上還需要上一些人,以免船給人搶了。”

林盟主立即道:“我來安排人!”

張子銘也派了十個道士上去:“收到我的消息才能回來。”

剩下的兩條船沒動,潘筠道:“船上有大家帶回來的土特產。”

躲在人群中的陳瀾目光微閃,笑著上前:“三竹道長,可需要雜工上船搬運?”

看見他,潘筠目光在人群中一掃,看到一如既往沉默的陳涵,笑著頷首:“帶的土特產有些多,的確需要雜工,但現在港口廢棄,沒有搬運東西的力工吧?”

“陳某在泉州還有些面子,潘道長要是信得過我,人我來找。”

潘筠笑著頷首:“有勞陳公子了。”

李文英就催促道:“趕緊的,一會兒水師衙門的人就要過來了。”

水師衙門的人過來也是睜只眼閉只眼,當然,這是在不知道潘筠一共帶回來三條船,其中一條船上還有五十個倭國人的情況下。

對于不斷從船上卸載下來的東西,水師衙門過來的將士都只當沒看見。

他們都知道,這一次回來的人是到倭國報仇去的,去一條船,回來兩條船,咦,不對,他們當初帶走的船長這樣嗎?

他們腦海已經腦補出一場大戰,帶去的船毀了,他們又搶了兩條船回來。

他們對船上的貨物不感興趣,只問:“仇人找到,仇人殺了?”

潘筠作為代表點頭:“找到了,也殺了。”

水師衙門的龔夏正要笑著點頭,瞥見走下船的薛韶,笑臉一頓,移開目光想要裝做看不見他。

薛韶卻主動走過來,與龔夏打招呼:“龔將軍官復原職了?”

龔夏:……

潘筠好奇的看向薛韶。

薛韶笑著和她介紹:“三個月前我曾上書彈劾龔將軍瀆職,我們出海前,龔將軍剛被罰停職自省,沒想到月余不見,龔將軍又回來了。”

龔夏身后的人小聲回道:“我們將軍現在是武略將軍。”

薛韶微笑著頷首:“原來被降了品級,難怪。”

龔夏回頭瞪了一眼說話的人,這才冷淡臉面對薛韶:“薛御史現在還有閑心關心我?”

薛韶彈了彈袖子上的灰塵,輕慢道:“薛某剛從海外出外差回來,正是要休息的時候,些許閑暇時光還是有的。”

龔夏冷笑:“你是江南巡察御史,又不是鴻臚寺官員,海外跟你有什么關系?你私自出海,致使福建寧化和江西玉山兩地叛亂而不能及時上報朝廷,一個擅離職守的罪名落下,你還想有好下場?”

薛韶目光微凝:“叛亂?”

潘筠幾個則是聽到了熟悉的地名,一起扭過頭來:“江西玉山?是玉山縣?”

龔夏不知道潘筠幾人的來歷,見他們感興趣,也愿意賣她一個好,頷首道:“對,江西玉山因水患和銀礦開采,有刁民作祟,鼓動了一批無知村民造反,攻占了縣衙,朝廷正在派兵平叛。”

潘筠心一沉,和妙真快速對視一眼,齊齊看向李文英。

李文英嘆息一聲,和她道:“本來就要和你說的。”

潘筠就對薛韶微微頷首:“我還有事,告辭。”

薛韶臉色已經恢復,亦微微點頭:“保重。”

潘筠心臟一緊,已有了不好的預感,但眾目睽睽之下只能點頭:“保重。”

她把卸貨的事交給其他人,師侄四人跟著李文英離開。

李文英可不是龔夏這樣的朝廷官員,一避開人群,他就道:“六月底,那時候你們應該在倭國內部,所以不知道,海上起了大風,江南一帶暴雨,沿海的福建和浙江最為嚴重。

江西……好幾個地方泥龍下山,玉山縣尤為嚴重,金沙溪暴漲,沖破了河堤,山上落下巨石……民間有傳言,說朝廷不仁,逼得山神和水神震怒,玉山縣一個叫包鵬的振臂一呼,就引來許多人響應,我聽說,三清山下也有村民參與,你做好心理準備。”

潘筠緊抿住嘴角,微急的呼吸泄露出她不平靜的內心:“我大師兄有給我們寫信嗎?”

李文英搖頭:“我問過學宮,沒有收到王觀主的信。”

潘筠轉身就走。

李文英攔住她:“你要去干嘛?”

“我能去干嘛?既然大師兄沒有信來,那就說明沒事,船上還有我帶回來的貨,我去卸貨。”

李文英這才放下手臂:“你冷靜就好,我還怕你會立即沖回玉山縣呢。”

潘筠:“你想多了,我沒那么蠢,這是朝廷和叛軍的事,與我有什么關系?”

李文英:“你能這么想就真的太好了,那現在我們來談一談你帶回來的船和人,以及銀礦的問題吧。”

潘筠:“這有什么好談的?”

脫身的張子銘走過來:“你把銀礦和海港的事鬧得人盡皆知,是想逼朝廷開海禁?”

潘筠看向李文英:“你看,大家心知肚明的事,你為何要揣著明白裝糊涂,不能像張院主一樣坦白嗎?”

然后潘筠坦誠的回答張子銘:“對。我就是要開海禁,我連船都準備好了。”

張子銘:……

不等他說話,潘筠又道:“龍虎山若想分一杯羹,趁早動手,以我們的關系,好處自然傾向咱學宮。”

張子銘一肚子話就說不出口,生生憋住了。

潘筠越過倆人把妙真三個帶走。

妙真加快腳步,小聲道:“小師叔,我們不回去?”

“回!”潘筠壓低聲音道:“但不能這樣回去。”

她目光幽深,臉色晦暗不明:“大師兄不寫信,要么事情輕到用不著我們,要么,他不想我們回去,將我們牽扯進去。”

但事情既然發生在玉山縣,李文英甚至點明三清山附近的幾個村子也有參與,那情況多半屬于后一種。

以三清山和山神廟的地位,附近的村民遇到問題,不可能不問山神。

大師兄素來寬厚仁愛,他雖然常說,要順應自然,不強制插手人的因果,卻不會眼看苦難發生,尤其事情還波及到他們熟悉的村民。

潘筠沉著臉道:“我們得回去,但我們得帶錢回去。”

妙和疑惑:“錢?”

潘筠沉著臉點頭:“不管是造反,還是平叛,都是錢鬧的,有錢,這世上的事便能解決掉八成。”

陶巖柏:“可我們哪來那么多錢?我們在倭國賺的那些都換成了精鐵、漆器這些東西,出手需要一段時間,便宜賣?可有人接嗎?”

妙真也在思考,心中一動,猛地看向潘筠。

潘筠沖她點頭,低聲道:“準備一下,晚上我們就走,去把海上的寶藏取了。”

妙真連連點頭:“小師叔,你的傷……”

潘筠:“好了。”

妙真:“那元力……”

“夠我們飛過去……”潘筠頓了頓,覺得很難夠他們平安飛回來,唉,療傷太費元力了,早知道不把傷全部治好,多存一些元力就好了。

潘筠摸了摸肚子,曾經盈滿的元力在她的傷全部治好以后只余下一半不到。

妙真提議道:“找阿信吧,讓他們開船中途接應我們。”

潘筠目光微閃,想到同樣受災嚴重的福建,以及正在造反的寧化縣。

她點了點頭:“我聯系陳文,我是守諾之人,說了給他一半,就給他一半。”

師侄四人重新出現在海邊。

泉州港熱鬧不已。

陳家在這里的確很有威望,一個招呼就能叫來近百個力工。

他們正井然有序的從船上卸載東西,大俠們正在認領自己的東西。

這讓其他大俠羨慕不已:“你們這一趟不僅沒死,還賺了這么多?”

“那是自然,三竹道長說了,會保我們性命無虞,還會與我們有福同享,有財同發。”

眾人羨慕的看著他們。

大俠們也反過來打聽他們的情況:“你們不是去東癢島剿匪了嗎?情況怎么樣?”

“我們倒是剿滅不少海匪,還抓了十幾個海寇頭子,都押到衙門去了,也從匪窩里搶回不少錢財,但我們只能留下兩成,八成都上繳衙門,由衙門補貼給近些年被劫掠的村莊,那兩成再一均分,也就夠我們幾頓酒錢,不值一提。”

“主要是參與的人多,兩成一分真的沒多少。”


上一章  |  劍走偏鋒的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