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走偏鋒的大明第六百零二章 因噎廢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劍走偏鋒的大明 >>劍走偏鋒的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二章 因噎廢食

第六百零二章 因噎廢食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21日  作者:郁雨竹  分類: 言情 | 歷史 | 兩宋元明 | 郁雨竹 | 劍走偏鋒的大明 
他們那幾條小船當然不會有廚房,張寧說的是他們從吳大海手里繳過來的船。

吳大海的匪幫挺大,經營了幾年之后,以前的小破船早換成大船了。

船上不僅可以容納百十人,還可以在船側帶上幾艘小船。

他們就是利用大船帶小船,趁機潛藏靠近商船,上船后殺人越貨。

有時候為了追擊商船,他們的船一出海就是十天半月,船上自然有廚房。

復雜的菜式做不了,但簡單的還是可以的,所以張寧讓潘筠他們這一隊管廚房。

望月島距離此處不近,預計要三天才能到達,他已經讓人回去報信,讓后續的援手根據海圖上的位置去找他們,他們則帶著吳大海先行一步。

潘筠蹲在廚房里,看著架子上的米面發呆。

薛韶一邊擼起袖子一邊走進來,腳尖輕輕點了點她的鞋子,催促道:“到一旁發呆吧。”

潘筠就起身,蹲坐在廚房的門坎上,背對著薛韶嘆氣:“我怎么會成了廚師長呢?”

薛韶已經按量量出米來,謹慎的淘洗米后把淘米水倒在一旁,可以循環利用。

“今天給他們煮粥吃吧,但昨天在島上把青菜造得太狠,拿到船上來就兩籃子,這么多人三天,只怕不夠吃。”薛韶道:“我聽人說,人在海上時間長了,會得敗血之癥,三寶太監曾言,蓋因久不食蔬菜所致……”

“就三天……”潘筠一頓,改口道:“也是,三天去,打還不知道打幾天,回來再三天,時間的確有點長了,就算不得敗血癥,手腳脫皮也不舒服啊,我一會兒發一些豆芽吧。”

薛韶一愣:“豆芽?”

“對啊,我們從海島上不是繳了好幾袋黃豆嗎?都搬到島上來了。”

薛韶沉默了一下:“我以為你那是要給大家做豆飯。”

潘筠轉身鄙視的看他:“作為海盜,他們能連米飯和白面都吃不起嗎?你也太看不起海盜了。”

薛韶沉默的時間更久了,半晌方道:“據我調查,沿海一帶的海盜,十群里只有三群錢財有余,四群只維持住了溫飽,還有三群,連溫飽都不能保持。”

潘筠呆住:“那他們當什么海盜?”

“所以他們常私跑回家,從良了。”

潘筠認真了起來,搬了一張小凳子和他坐在廚房里一起煮粥:“你也發現了吧?除極個別是窮兇極惡,是犯事后躲避衙門追擊后下海為寇,其余大部分海匪都是活不下去了才出海的。”

薛韶垂眸,微微點頭。

潘筠:“除了搶劫商船外,其實他們做的更多的事是從陸上偷摸著運出商品到海外各國販賣,說他們是海匪沒錯,但說他們是走私的海商也沒錯。”

薛韶:“你想開海禁?”

潘筠笑了笑,反問道:“難道你有別的更好治理匪患的方法嗎?”

薛韶道:“朝廷一直認為,開海禁會滋生海匪,而過往數據也顯示,每開海禁,海上的倭寇便激增,但大家心知肚明,所謂倭寇,至少有五成是我們大明的人所扮,商船屢屢被劫,不僅商人,朝廷也受不了,而要剿滅海寇,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西南和北方都不安寧,朝廷顯然沒有多余的力量來東南抗擊海匪,禁海是最不費力的國策。”

潘筠道:“那是因為朝廷開海禁后行事太過粗暴,利益沒有落到普通老百姓、普通商人和普通地主身上,而海貿的利潤又太動人心弦,所以才滋生出更多的海匪。

禁海的確減少了海上的匪寇,那是因為出海的商船少了,他們劫無所劫,自然就散了,正如你所說,十群海寇中,有三群連自己都養不活,他們還做什么海寇?”潘筠搖頭道:“但靠禁海,減少海貿來打擊海匪,這不是因噎廢食嗎?”

潘筠目光炯炯地看著他問道:“你知道海貿的利潤有多大嗎?”

薛韶轉了兩步后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每次朝廷開海禁,所得并不多,反倒是耗費頗多。”

潘筠譏笑:“那是因為大頭都被人取走了,宗室、京城的朝廷大員,他們繞過海關,市舶司能收上來多少錢?而海貿一開,水師衙門的支出激增,自然給人一種入不敷出的感覺,但你看,自永樂年間,朝貢出海停止之后,民間走私之風盛起,東南沿海有多少人靠著海貿悄悄崛起?

你不要說,你不知道陳家是怎么一步一步做大到今日的。”

薛韶當然知道,陳家走私的事他早有耳聞,這次他之所以隱瞞身份跑來參加剿匪,其中一個原因不就是為了查陳家嗎?

“但陳家做大并沒有惠及鄉鄰,生活在其附近的百姓反而越來越窮困,他們的田慢慢變成了陳家的,他們的鋪子也被陳家連成一片,成了陳氏街,”潘筠低聲道:“海貿之利,本來應該利于沿海百姓,甚至利于整個福建、浙江、江蘇和江西的,海外各國想要的絲綢、瓷器和茶葉,天下有幾個地方甚于它們?

但你看,今日這些地方的普通百姓,誰吃到了海貿之利?只有陳家、蒲家這些人,暗中盤剝百姓,兩頭占利,其狠毒猛于苛政,你作為御史,難道只想捉這一兩家,卻不想著解決根本問題?”

潘筠心痛道:“沒了陳家和蒲家,也會有黃家和錢家,總不能出現一個你辦一個吧?百姓們原來有多苦,現在和將來便有多苦,這案子辦的有什么意思?”

“行行行,我知道了,你快把臉上的表情收一收。”薛韶一臉的無奈。

潘筠的表情就一收,笑呵呵:“那你這算答應我想辦法解決根本問題了?”

薛韶嘆息道:“這不是單純的開海禁可以解決得了的。”

潘筠認真地看著他。

薛韶就解釋道:“朝廷幾次想開海禁,但每次都是才試點就夭折,蓋因國庫沒錢,朝中反對聲眾,陛下便是有心也無力。”

潘筠挑眉:“你的意思是,當今皇帝想開海禁?”

薛韶點頭:“對,他想開。”

他朝外看去。

潘筠不在意的揮手道:“別看了,外面沒人,潘小黑在外面蹲著曬太陽呢,不會有人靠近的。”

薛韶這才道:“陛下說,要開海禁,便要先整頓宗室,國庫要有錢,市舶司和水師衙門要同時強大起來,方能保證海貿順暢。

你說的不錯,海貿利潤驚人,陛下早有心收復海貿,但一直沒有機會。國庫空虛,麓川之戰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以及陛下的精力,以至于東南沿海只能維持現狀。”

潘筠抿了抿嘴。


上一章  |  劍走偏鋒的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