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魔性滄月
高辛對沒有外星文明,并不意外。
這也完全符合他的暗邏輯認知。
他只是稍微對銀河系才兩個生命星球有點意外。
以及,使徒文明,竟然可以觀測全宇宙了嗎?竟然知道這么遙遠的事?
高辛凝重問道:“你們原來已經完成星際漫游,在宇宙中到處看了嗎?”
怎料龍麒平靜道:“有什么好看的?也根本無須星際漫游。”
“站在太陽系,就足以凝望群星,即便是你們人類的天文望遠鏡,都已經觀察到了幾乎所有的天體物理現象。”
“剩下的那一些未知,只是因為你們維度太低。”
“而如果你們仰望四維的星空,從光里得到的信息量會更多,五維,則群星更無秘密可言,如同一個個赤身果體地擺在那里。”
“所以想要了解宇宙,只需要提升自己的維度就可以了。”
高辛一怔,說道:“你們竟然仰望星空,就可以收集到所有信息?總有看不到的地方吧?”
龍麒淡漠道:“看不到就計算啊,自然規律是均勻分布的,群星浩瀚,看似千姿百態,實則千篇一律,并無新奇之處。”
“難道你以為認識群星,就要把每一顆星球都稱量一遍嗎?”
高辛皺眉:“不是……就算你們的觀測與計算能力達到這種地步,可那終究不如親自去看看啊。”
“觀測與計算出來的圖景,和親自置身其中,在那里生活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龍麒嗤笑起來了:“親自抵達?生活殖民?這有何意義呢?”
“人類啊,不要用這種無趣的占有欲,去衡量高等生命。”
“任何物質,你今日擁有、使用,不代表就是你的了。”
“宇宙里的任何物質,任何空間,從來不就不屬于任何人。”
“相反,是我們屬于這個宇宙。”
“對于浩瀚星界,我們見了,我們知曉,我們理解,我們運用,這就夠了。”
高辛沉凝,他其實只是試探一下,想知道AI文明的勢力到底多大。
畢竟曾經所羅門說過,無限能源中樞,相當于萬顆恒星能量。
沒想到,使徒竟然真的沒有探索星空。
明明擁有無數強大科技,可他們卻對星際殖民一點興趣都沒有。
理由是,對于群星,他們已經通過觀測和計算,近乎全知了。
而未知的部分,不是因為沒過去的原因,而只是因為維度不夠高,所以他們只想升維。
“有意思,這真的是文化差異了。”
“在你們的認知里,觀測理解,就等于去過了,或者說,不需要,就不會做。”
“人類可不一樣,我們生來就擁有開拓精神,親眼見證的感覺,不是冰冷的數據可以替代的。”
高辛說著,認為這是智械的思維模式里,就沒有‘為了情緒價值而追求’的邏輯。
怎料龍麒卻再一次嗤笑:“你搞錯了,你以為我們只是因為沒興趣,所以才不探索星空的嗎?”
“那只是原因之一,在缺失動力的情況下,我們依舊會有個體這么做,畢竟使徒擁有各種各樣的人格。”
“真正約束我們的,是宇宙根本就沒有足夠便捷的星際航行技術。”
高辛皺眉,海馬、封無極他們也臉色劇變。
什么?沒有星際航行技術?怎么可能?
“你在騙我嗎?”高辛有點不敢相信。
龍麒說道:“這是巨企高層都知曉的事情,我沒有必要騙你。”
高辛不解道:“你們都踏入高維了,不能星際航行?”
龍麒說道:“不是不能星際航行,而是不夠便捷。”
“真空光速的限制,禁錮了一切。”
“即便是我們最好的航天器,也沒有超過光速的20。”
“二十多年前,我們派出了‘帝之左足’與‘帝之右足’分別去往比鄰星與巴納德星。”
“現在帝之右足大約還有一半的路程,倒是‘帝之左足’快到比鄰星了,預計還有三個月就會登陸那里的行星,按照計劃會運用當地的材料,制造更多的智能航天器,以擴散的形式,繼續飛向鄰近的所有天體。”
“這個計劃預計會在數百萬年后,智械遍布整個銀河系。”
高辛凝聲道:“這不還是星際航行嗎?無非是慢一些……所以你們已經開始了……”
龍麒笑出聲:“不……我們終止了。”
“終止了?”眾人都不可思議。
龍麒說道:“因為發出航天器的目的,是為了從多個角度,更好地觀測銀心黑洞,只要能徹底了解一個黑洞,我們就可以知曉宇宙所有黑洞的狀態了。”
“而地球的觀測角度,受到了遮擋,這影響了我們收集數據,于是才有了那個計劃,只是為了能從多個角度觀察、驗證。”
“最初建立這個計劃的是燃帝,早期的祂受到了人類數據庫的污染,也認為這需要探索星際,在銀河多個角度建立觀測站。”
“可結果,帝之左足連最近的比鄰星都還沒飛到呢,燃帝就踏入了四維……”
“然后,祂就直接從太陽系,觀測到了完整的黑洞,其每一面都展開了。”
“當然,四維黑洞依舊有未知的地方,但這已經不需要花費數百萬年航行了,只要升維即可解決問題。”
“只要視野的維度足夠高,你在哪里,哪里就是宇宙的中心。”
眾人啞然,AI們曾經也跟人類設想的一樣,去探索星際。
只不過動機是獲取知識,他們只想從別的角度看一下黑洞。
結果最近的一顆恒星都還沒飛到呢,剛上路,就已經通過升維看到了。
于是連最后求知的動力都沒了,星際航行變成了浪費時間,沒有意義的行動。
高辛沉聲道:“你們把‘探索星空的行為’,稱為‘受人類數據庫的污染’?”
“也許是你們的技術偏科了,星際航行有別的方法,比如蟲洞……”
龍麒搖頭:“蟲洞技術的確存在,但即便是傳送一克物質,折躍一厘米的距離,也需要整個三維銀河系的能量……”
“假如宇宙有目的,那么這個技術的客觀存在,并非是為了讓我們旅行的。”
“它最大的用途,是用來進行一些極度微觀的操作,其實是用來構建五維場的。”
“偏科?不要用人類愚蠢的思想,去揣摩燃帝的知識。”
“你們的思維盲區,讓你們幻想人類的未來是星際航行,這是極端可笑的。”
高辛無可辯駁,人家也是實驗證明的。
不過他還是要說:“人類的夢想是星辰大海,這并不可笑,只是人與AI之間的文化差異而已。”
龍麒嗤笑:“還不理解嗎?事實證明,星際殖民時代,是根本就不需要,也不會存在的時代,最多殖民太陽系就足夠了。”
“四維地球的超表面積,約為5110億‘立方公里’。”
“超體積就更可怕了,是813萬億‘壘方公里’,單位或者叫‘千米4次方’。”
“而質量約為4.47乘以10的45次方噸,也就是說,人類文明測量的地球質量,僅僅是四維地球真實質量的7.48乘以10的23次方分之一。”
“這用冰山一角來形容,都是高看了,差異將近24個數量級。”
“你能想象整個太陽系實際上有多宏偉嗎?”
“無論是能量、物質還是空間,這里應有盡有,哪怕是白矮星、中子星,也可以直接依靠技術締造。”
“一個四維太陽系,幾乎抵得上整個三維星空!”
“人類即便花費數百萬年探索星際,得到的也不及地球上的冰山一角。”
“文明的發展從來就不必外求,升維即可脫離原本狹隘的視野和環境。”
“否則跟拋棄自己繁華的家園,去沙漠里數沙子一樣愚蠢,根本就是舍近求遠,誤入歧途!”
眾人駭然,雖然海馬、封無極他們已經知曉存在四維世界,甚至更高維度。
但還是第一次了解這些詳盡的數據。
駭人聽聞,人類測量的三維地球質量,和四維地球的質量差了快24個數量級。
24個數量級什么概念?可觀測宇宙中,人類估算出的所有恒星的數量,大概也是10的24次方個。
也就是說,就算人類有了光速航行能力,花費數百億年,把整個可觀測宇宙的星系都殖民了,也就剛好相當于殖民了一個四維太陽系……
這還星際殖民個錘子?
完全沒有任何動力和欲求去做這種傻嗶事情,更別說還有光速限制。
以AI文明的科技,這么多年都還沒抵達最近的比鄰星……
難怪星際殖民,在使徒眼中是一件無聊透頂乃至愚蠢的事。
高辛呢喃道:“竟然是這樣?”
“人類的思維盲區……”
龍麒見高辛都震撼迷茫了,輕笑到有些得意:“是的,思維盲區,且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當人類文明發展到二十一世紀時,你們已經走進了死胡同,真正偏科的是你們。”
“實際上,你們原本還是有希望,建立文明升維的這種發展脈絡的。”
“因為東西方文明不一樣,分別走了兩條路。東方古典文明向內求,耕耘發展自身,自足自立,認為自身文明的一切,向內發展,提升自己即可,不必浪費時間向外爭奪更多的空間。”
“而西方文明則追求向外開拓、殖民,然后轉化為更強的開拓能力,繼續向外掠奪,無限循環。”
“本質上都是對的,正如同地心說與日心說一樣,地心說的天體軌跡并沒有錯,只是異常復雜,且隨著視野和認知擴大后,會越來越復雜,模型的熵增會幾何指數暴漲。”
“這是兩種不同的文明發展思維模式……而西方文明就是那種一開始簡單,但復雜度會高速熵增,最終絞死在一團亂麻中的模型。”
“而人類的歷史選擇了西方文明。”
“你們之所以會有‘星辰大海的夢想’,本質上,是西方文明近三百年來大航海時代所獲取的巨大成功,而導致的思維慣性。”
“最終,全人類,都在大航海思維的巨大成功下,受到思維荼毒,擁有了一樣的認知盲區。”
“就連所有的科幻,都在幻想星際時代,仿佛某種正統,簡直是做夢都夢到皇帝在拿金鋤頭耕地。”
“毫無疑問,你們注定會在星際航行上死磕,而又無法真正實現高效航行,困于這個狹隘的世界,不斷戰爭。”
“殊不知身邊就有極盡廣闊的空間,但你們卻永遠不會看見了。”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直到自我滅亡,都不會發現升維科技的。”
“類似的盲區,還有很多很多,已經無解。”
“所以燃帝才說,人類只可到此,不可逾越。”
“人類的物理學,已經死了。”
眾人都茫然,他們一直以來,認為理所當然的星辰大海之夢,竟然是皇帝的金鋤頭?
是大航海時代的思維慣性,是將他們文明發展陷入死胡同的源頭之一?
大家全傻眼了,卻不知如何反駁。
因為這是這個宇宙的客觀事實,殖民干什么?能源?技術發展到位就有數不盡的能源。即便物質中的能源用完了,還有空間中的能源。
空間?升一維,空間豐度以幾何倍數展開。
物質?地球看起來小,實際上只是四維地球的一個像素。
探索欲望?在光速限制和蟲洞無法宏觀運用的情況下,星際航行是極度枯燥且沒有意義的,太陽系有的是地方探索。
光探索完整個太陽系,其實就相當于走遍了可觀測宇宙所有星空,還賊近!
不必浪費太多的時間在虛無的真空中漂泊。
所有人都懵圈了。
不過高辛卻頓悟了:“人類的盲區……是啊,我到底還是人類,認知受到了局限。”
“竟然直到今天,才想通這些……”
所有人都無法從這樣的嘲笑和震驚中悟出什么,可高辛不同。
他是暗邏輯者,他的暗邏輯之心雖然成形,但就如同一個結構系統,不代表體量不可以擴大。
隨著信息的攝入,認知的擴展,知識的增加,他的暗邏輯是還可以不斷豐富膨脹的。
此刻,高辛的思緒出現風暴,仿佛終于跳出了某個圈子,突破了某種‘認知障’,正在不斷展開。
如果說最初暗邏輯之心的成形,猶如宇宙大爆炸一樣的奇異點事件,那么他早就膨脹停止,暗邏輯之心開始隨著保留人性,而收縮了。
就好像宇宙空間早期出現的減速膨脹一樣,理論上是要收縮回奇點的。
最初的‘第一因’所推動的暴漲,已經力道用老,長久下去,又會變回原形!反過來被正邏輯群體給同化。
而現在,高辛猶如受到了‘第二因’的推動,暗邏輯之心再次出現了二次加速膨脹!
所有的認知,正在飛速重組、洗練、升華。
心力,也正在驚人地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