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有多少錢?”
曲穎盯著他,過了好一會,這才問了一句。
楊小樂聳聳肩:“具體多少,我是真的沒有統計過,只能說夠你用了,你只要張嘴,資金什么時候到位,你定時間。”
聽到這話,曲穎仔細的打量著他。
過了好一會,這才問道:“你送的什么?”
楊小樂一下子沒反應過來,這轉變的太快了吧,笑道:“估計你這幾天在市食堂里吃海鮮吃夠了吧,吃不到地道的炸醬面,給你做了一份。”
曲穎的級別肯定是小灶,想吃什么廚師就會做什么。
但這里可沒有四九城過來的廚師。
聽到這話,曲穎笑著笑著將幾個飯盒弄了出來。
一份沒有湯的面條,一盒配菜,還有一份湯。
“加一點水!有點坨在一起了。”
楊小樂過去幫忙,弄了一點點湯汁將面條化開,給他攪拌配菜和料汁。
曲穎接過去吃了一口:“嗯,好吃,怎么這味道這么像六必居的二八醬啊!”
“呵呵,二八醬不就是芝麻醬和花生醬按比例調出來的嗎?這里也能弄!”
楊小樂笑呵呵的敷衍著。
曲穎笑著嗯了一聲:“嗯,好吃!晚上我回去吧!活也不是說一下就能忙完的。”
“哎,這才對嘛!”
楊小樂行笑呵呵的說著。
曲穎一個空降的人,想要在這里站穩腳跟就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
畢竟空降的人不是很多。
本地幫的人自然也會抱團。
好在剛剛建省,這時候的人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和諧,工作相對容易開展。
要是再過幾年,那就真的麻煩。
曲穎吃著飯,想到了什么問道:“對了,你來了這么久,有沒有什么好的打算?”
楊小樂想了想,笑道:“怎么說呢!想法肯定有的,但是就看你們政策扶持的力度了,力度夠大的話,都可以商量。”
聽到這話,曲穎思索了一下,問道:“什么意思?你有沒有看好的項目。”
“字面意思啊!看你們的力度,至于項目嘛!實在是太多了,小到旅游區的開發,大到造船廠,或者高附加值的東西。有些想法,但是還沒有明確。”
楊小樂說完,笑道:“你也別想一口吃個胖子,瓊島的發展限制太大了。”
曲穎在那里沉思著。
最后輕輕點頭了點頭:“是啊!瓊島的經濟特區畢竟比其他地方建設的要晚許多,隔著海洋,交通運輸不方便,運輸成本太高了。”
楊小樂嗯了一聲。
“是啊!其實瓊島的家底其實挺厚實的,陸地面積就不說了,最厲害的是它那一圈兒海岸線,總長達到了1910公里左右。
沿著這海岸線,藏著不少水深港闊的好地方,很多都是天生能停大船的深水良港,稍加打扮收拾,潛力巨大。
從地形上看,地形也大多挺平易近人的。雖然中間有座五指山撐場面,但大部分地方還是低矮的丘陵和平緩的臺地平原,種地搞建設都挺方便。
老天爺也真眷顧這里,每年這里的雨水可不少啊!
雨水嘩嘩下,土地肥沃,一年到頭熱乎勁兒十足,種啥長啥,天然就是個超級大菜園子和大果園子。
反正農業肯定是有搞頭的,
而且這里各種礦藏確實挺豐富,特別是蓋房子修路離不開的石灰巖,探明的儲量得有50億噸往上。還有那石英砂,儲量也超過了10億噸,這些都是真金白銀的硬貨。
瓊島的鐵礦石,主要是品位較高的富鐵礦,儲量也算可觀。
位置更是沒得挑,它是咱們這里唯一的熱帶海島省份,冬天不凍手凍腳,夏天海風一吹也不算太悶,氣候條件在全國都是獨一份兒的。
沙灘椰林,碧海藍天,看著就舒坦,天生就是搞旅游養老的絕佳地界兒。
但是也有限制。
人數。
現在島上住著的人,總共也就一幾百萬人人口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咱們抱著的想法是20年超過青蛙。
但是人口方面比對那邊接近兩千多萬少了一大截。
咱不能光瞅著好的一面,還得掰扯掰扯這其中的弊端。
頭一個就是“孤懸海外”帶來的麻煩。
就這一道窄窄的海峽,就像一道無形的墻,把物流成本抬得老高,把時間也拉長了。
你想啊,島上的工廠生產點好東西,運出去賣,運費蹭蹭漲。外邊想投錢進來的老板,一看這運輸費勁,心里也得先打個鼓。時間就是金錢吶,效率上不去,競爭力自然就弱了。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國際局勢。
這里的地方比較特殊,一旦國際局勢有點風吹草動,游客也可能就少了。
這里發展的包袱比較重,畢竟是瓊島還有一個身份,它是守衛祖國南大門的戰略要地。
另一個問題就是,能提供高工資、穩定就業崗位的產業太少,尤其是那種能帶動整個鏈條、技術含量高的制造業,在海南的根基一直不算特別深。
島上的路網、電網、通信網這些基礎設施,跟其他經濟特區比是有差距的。
想要發展,人才儲備、科技積累、產業配套這些軟實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攢夠的。好大學、大科研院所少,高端人才留不住,技術工人也不太夠,很多企業想來投資,一看這配套跟不上了,心里頭就得犯嘀咕。
楊小樂在那里給曲穎分析著。
“哎,停停停,你先閉嘴吧!”
曲穎趕忙叫停,隨后沒好氣的說道:“我是問你有沒有什么想法,不是讓你跟我說喪氣話的。”
楊小樂見狀笑了笑:“那你說,我說的對不對。一個地方的發展不單單是經濟的問題,很多綜合因素,形成正循環的效應才行啊!”
聽到他的話,曲穎也是一陣的無語。
但是楊小樂分析的實在是太到位了,甚至比她這個領導還要到位。
感覺楊小樂全局把控的能力實在太強了,眼光狠毒辣。
“我知道!這不是在解決嘛!”
楊小樂聞言嘿嘿一笑:“行了你也別愁眉苦臉的了,其他的幫不上,經濟上我給你出一把力吧!我到時候讓公司的人來這里找你,暫時有兩項目,一個是大型的旅游區,包括度假村、游樂場以及特色的海底世界建設,起步一個億。
第二個是造船廠,投資多少到時候看情況。
至于酒店這種投資,到時候看情況,到時候在三亞這里蓋一個地標建筑也行。”
其實項目實在是太多了,但是適合這里的他一時間想不到太多。
去年臺積電已經成立,他也準備找個合適地方也搞一個。
港島那邊畢竟實在太小了,端起夠有用,時間長了肯定不行。
他也要早做打算。
要知道,這些年,半導體他也是偷偷布局,不說英特爾和AM的,他已經是第二大股東,光是前幾年成立的阿斯麥他也是第三大股東。
當然了,他在港島的廠子也不小,而且走的還是科研路線。
一旦時機成熟,就可以爆發出來。
他要在內地也建一個大型的工廠和實驗室。
至于造船廠,自然是沖著黑海造船廠了。
他在連云港那邊已經有了一個88萬平的造船廠,但是他不會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遍地開花自然也是正常的事情。
這里其實不是投資特別好的地方,但是媳婦在這里,總得意思一下。
曲穎聞言問道:“你確定嗎?造船廠可是重資產的?你說地標多少層的?”
至于旅游區,市里已經有了這個想法。
“地標的話,暫時定為52層吧!”
聽到這話,曲穎倒吸了口氣。
:“52層的地標建筑?”
楊小樂輕輕點了點頭。
其實52層的地標建筑是真的沒那么好蓋。
費錢嗎?
是真的費錢。
估計加上買地和建設成本,估計不下幾十個億。
八十年代的幾十個億,這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但是小打小鬧的,他已經沒有太大的興趣了。
反正這里將來也會發展起來的,哪怕慢一些,也是能賺錢,虧本肯定是不會虧本的。
曲穎聞言一陣的無語。
“那行,到時候再說。”
她已經從一開始的不相信,到震驚相信,再到現在的不信。
這家伙怎么說著說著有些不靠譜了呢!
楊小樂看著她的表情,也是一陣的無語,居然不相信你男人。
不過他也沒說什么。
兩人拋開了工作,在那里聊著天。
等她吃了飯,楊小樂這才離開。
楊小樂看著三蹦子,向著家里趕去。
來這里就得低調點。
自行車其實也行,但是開車習慣了,還是在這里弄了一個三蹦子。
回到家里,習慣性的看了看電話機。
瓊島現在還不能使用大哥大,家里安裝了電話以后,他都是在這里接電話。
數字顯示上面有未接電話。
按了幾下,確定只有一個,他這才回撥回去。
“什么事情?”
號碼是這里海口辦事處的,他自然知道。
“你好,老板,這里有一位華偉技術公司的任先生找您!說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談!您是否有時間見他?”
“任先生?叫什么名字?”
楊小樂詢問了一下,當聽到具體的名字,也是驚訝了一下。
居然是那位找他。
之前他還琢磨著建立一個芯片公司呢!
這老爺子當年可是風云人物啊!
想了一下,說道:“可以,你安排一下,開車把人送過來,務必態度要好。”
不知道對方找他干嘛。
只不過奇怪的是,是誰把他的信息泄露給了對方。
對于任老,他還是保持著足夠的尊重。
當年以以一家民營企業,攪的西方動用政治力量封殺,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不管是不是有運氣和時代的特性。
隨后在那里等著。
海口距離三亞可是有著200多公里。
哪怕是后世修建了環島高速,也要三個小時才能到。
到了晚上曲穎回來了,楊小樂吃了晚飯以后,電話這才響起。
“我出去一趟,有個客人要見!談談生意!”
楊小樂吃好飯,對著曲穎說了一句。
曲穎也沒多問。
“行,去啊!晚上回來嗎?”
楊小樂腦袋一黑:“男的,我不回來還能干嘛!”
這女人一天到晚想什么呢!
曲穎聞言笑了笑,沒有再說什么。
楊小樂見狀這才開著車子去了附近的酒店。
海口的房子緊缺,但是三亞這邊相對來說還好。
距離這里也不是很遠。
沒一會就到了地方。
五層酒店,在這里已經不算差了。
來到對方說房間,楊小樂輕輕敲了敲房門。
沒一會,以為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說實話,如果不是辦事處的人說了名字,第一眼他還真的認不出來。
畢竟上輩子看到的都是七十多歲的人了。
不過眉宇間還是能開的出來。
“你是……”
看到他老任也是遲疑了一下,對方穿著很一身的黑色的西裝,只不過洗的的有些變色了。
但是很干凈利索。
“你是任先生,我就是你要找的人,我姓楊,楊浩!”
“哦,你好,你好,楊先生,屋里說話不方便,要不……我們找個茶樓聊聊?”
對方也猜到了只是沒想到這么年輕,趕忙伸手握手。
楊小樂握了手,這才笑道:“不用,隨便聊聊就好。”
“哦好,那請進,里面有些亂。”
帶頭進了里面。
進來以后,對方趕忙給他散煙:“楊先生請坐!抽根煙。要不要喝什么,我這里帶了一些茶葉。”
楊小樂接過煙,也沒客氣。
坐在房間里的椅子上。
“不用了,我不喝東西,說說正事吧!你是不是要代理程控交換機的事情?”
楊小樂或許猜到了什么事情。
上輩子對方可是風云人物,關于他的事跡可以說多的不行。
87年創辦公司。
他記得88年的時候,也就是今年。
任老通過熟人介紹做代理銷售小型程控交換機。
這時候的國內尚沒有能力自主生產程控交換機,只能依賴進口。
任老得到難得的代理機會,但沒有能力負擔天價供貨費用。
最終,他說盡好話,得到對方2000萬元賒貨,可以先提貨,賣出去后再付款。
正是通過這場合作,對方積攢了創業路上第一桶金。也正是這個契機,使對方的公司開啟在通信行業的漫長耕耘。
這輩子,港島的程控交換機,基本上都被自己公司把持著。
對方換的對象自然也就成了他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