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荒田回過去第348章,接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帶著荒田回過去 >>帶著荒田回過去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8章,接親

第348章,接親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4日  作者:抹茶味的冰激凌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抹茶味的冰激凌 | 帶著荒田回過去 


對于糧票,也是給大院里補了一針強心劑。

楊小樂也沒有太在意,給都給了,就沒有再去管了。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都去上學去了,楊小樂自然也是開始他正式的課程。

至于喜子他們半個月前就已經開學了。

來到學校,一群成群結伴的學生向著學校里走去。

高中和初中部的人都到齊了。

總共三十多個班級,一千多號人。

在后世可能不算多,但是在這個時候,已經算是規模較大的一個學校了。

今天不像以前新學期開學,打掃一下衛生,領一點書本就回去了。

畢竟這些人已經來了一個月。

“看什么呢?”

楊小樂進來以后,看著屋里熱鬧的很,對著馮愛軍笑著問了一下。

隨后坐了下來。

伸頭看了看。

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馮愛軍拿著報紙說道:“也不知道這口糧壓縮是和我們有關系,好像就我們和老人沒壓縮了啊!”

楊小樂看了一眼報紙。

這是幾天前的報紙了。

只見上面大大的篇幅:關于壓低農村和城市的口糧標準的指示。

底下則是寫著:有關部門分析了今年夏收形勢,提出了壓低農村和城市口糧標準的要求。

長長的一片寫著關于農業的分析。

不過這些人最關心的自然是城里。

在介紹完農村以后,底下則是寫著城里的情況。

在壓低農村口糧標準的同時,城市供應標準也必須相應地降低。除高溫、高空、井下和擔負重體力勞動的職工以外,每人每月必須壓低口糧標準2斤左右(商品糧)。

《XX》強調,實行壓縮城鄉糧食供應,必須走群眾路線,做好正治工作。

上一次的壓縮,大家都有陰影了。

上次是市里發出來的,這次不一樣,是上面發出來的公告。

也就是說,這次的減少定量將會波及到了學生。

只不過這個通告下來幾天了,卻是遲遲沒有動靜,這弄的學生心里慌的不行。

本來就吃不飽了,再降低兩斤,這日子真的沒法不過了。

好在有小道消息傳了出來,之前普通居民壓縮過一次,這次不會再進行壓縮了。

也有小道消息說,北上廣津這些沿海大城市不在此時的范圍。

因為關乎到國際榮譽。

這里不能餓死人了。

至于真假,那就不知道了,畢竟都是小道消息。

只不過這讓楊小樂想到了一個地方。

川省!

好像那里開始調糧了。

同時底下還有一個通知,那就是針對農村以及城鎮的浮腫病人,每人每月提供2斤黃豆,直至病愈停止。

楊小樂看了一下就沒有再看了,已經看麻了。

“哎,楊小樂,馬上就國慶節了,這黑板報怎么出啊?”

思緒間,旁邊的陸敏琪對著他問了一下。

聽到這話,楊小樂翻了翻白眼:“你是文藝委員,這個不應該是你的事情嗎?”

陸敏琪也是同樣的眼神回應了一下。

“你還是班長呢!這伱得定下來怎么寫啊!”

楊小樂聞言看了一下身后的黑板,回過頭來說道:“你們自己想,到時候寫字我來寫,這個可以了吧?”

想這個頭會疼的。

“這還差不多。”

陸敏琪回了一個嗔怪的表情。

思緒間,老韓提著兩摞捆好的書過來了。

東西放下。

看著眾人笑道:“好了,軍訓結束,大家也該收收心了。下面把書發一下。”

和以前都是一樣的操作,輕車熟路。

看著眾人在那里分書,老韓這繼續說道:“咱們響應教育局的小秋收運動,算是圓滿結束了,”

“那邊的統計也出來了,咱們班級貢獻的東西,總過作價62塊3毛錢。其中野豬按照收購價七毛二,一共是59塊7毛6分錢。這些將會作為班費,由我統一保管,楊小樂記得做一個記賬本,每筆開始都要記清楚。”

后面的話自然是對著楊小樂說的。

眾人聽到這個錢,都是一陣的驚訝。

六十多塊錢,兩個人的工資了。

楊小樂聞言沒說什么,登記就登記唄。

“下面還有兩個事情,一個是班級的優秀標兵的人員獎狀已經出來了。楊小樂,李保國、王蓉,你們三個上臺來領獎。”

這個名額是之前就定下來的。

開會的時候也通知了,獎狀今天才算是發下來。

楊小樂三人見狀在眾人的熱烈掌聲中,上去把獎狀給拿了回來。

底下的人則是神色各異,畢竟這個時候的獎狀別說學生了,就是對大人同樣的很重視。

不然就不會出現楊廣志拿了一個獎狀,在那里高興的很。

余文彬一臉的不爽。

可是沒辦法。

本來信心滿滿的他,不管是打靶、投擲、列操他都排在了第三或者第四。

但是班級里有男的有女的,男的占據了兩個,剩下一個王蓉自然是實至名歸了。

弄好以后,老韓則是在那里說著最后一件事情。

那就是重選班委會的事情。

畢竟已經過去一個月的時間了,而且之前就說了開學以后重新選擇的。

結果自然還是維持了原樣。

要知道現在大家相互之間還不是特別熟悉,除非以后出大差錯,或者成績下滑的厲害,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班主任老韓是帶數學的。

結束以后,下節課自然是語文了。

老師是一個五十多的老學究,馮才倫。

對方這是代課老師,沒那么多的廢話,書發了以后,就開始上課了。

至于一個星期一節的外語課則是學的俄語。

畢竟之前俄語的學習者最多,和老毛子的關系最好,只有資源緊缺的初中才會上的英語或者其他外語。

作為重點中學的八中,那自然是學的俄語了。

不過作為不考試的科目,一個星期只有一節課。

其他人都對這個不感興趣,但是楊小樂可是很感興趣的。

學會了基本上,以后去老毛子那邊溜達溜達也是不錯的。

接下來一段時間,楊小樂便開始重溫這青澀的初中生涯。

時間漸漸過去。

10月1號,國慶節作為普天同慶的節日,其他人家都在那里過著節日。

只不過今年是普通的國慶,比去年的規模要差了好多。

而楊小樂一家人則是在為明天大哥結婚忙碌著。

其實也沒啥忙的。

現在糧食不夠吃,眾人都是知道的,這婚也是響應上面的號召。

一切從簡。

所以,本來應該在大院里擺酒席的,現在也是放棄了。

自己家里的人吃一桌就算完事了。

不過家里得貼雙喜。

下午,老爹拿著煙,在那里散煙。

明天得跟王大爺和房國平兩家人借自行車,然后過去接親。

至于楊小樂。

他的車子太破,又是女式的自行車,而且他又要伴奏,自行車到時候由喜子推著過去。

老爹不止是在散煙,同樣也是在通知大院里的男青年,以及小輩分的人,明天跟著去接親。

這邊去的都是和大哥差不多人。

當然了,還缺一個陳大林這個中間人。

老娘也沒有辦過婚禮,一時間有些緊張。

不停在那里問著院子里的那些注意事項。

晚上,楊小樂和喜子去大哥的新房去壓床。

第二天一早,老爹老娘換上了新買的衣服,胸口戴著一朵布做的小紅花。

正所謂,人靠衣裝馬靠鞍。

這穿上新的衣服,人都精神了許多。

作為新郎的大哥自然也是少不了。

陳大林大清早的就過來了。

楊廣志見客人已經上門,在那里寒暄著:“怎么不叫嫂子一起過來啊!怎么孩子也不過來。”

陳大林接過煙,笑呵呵的說道:“算了,他們在家就好了。什么時候走啊!”

“歇一會,你這老紅人還沒吃果子呢!吃點再走。”

糖果、糕點現在的定量非常的少,但是至少還有那么一點。

有楊小樂在,那自然是不會缺的。

理由自然有是借的或者是湊的。

這種情況在城里非常常見,有定量的東西,一旦確定結婚,要么提前就開始存,要么就是借,慢慢再還。

陳大林也沒有客氣。

堂屋的糖果、果子、糕點,已經擺好了。

作為兩邊的老紅人,他得通吃了。

不過他也就每樣吃了一點,算是意思一下。

堂屋里還有大院里的人在這里聊著天,畢竟這也算是大院里的一個喜事了,又趕上放假。

楊小樂待在屋里,默默的看著這一幕。

這段時間都是老爹老娘操心,他只要弄點東西就好了。

大哥結完婚,家里的一件大事情就算是了了,下一個結婚的,至少也得七八年以后的事情了。

因為大姐上學的時候,正好趕上一片紅。

肯定要耽擱一段時間。

至于自己和喜子,沒個十年八年都結不了婚。

幾人待了一會,外面就傳來了熱鬧的聲音。

楊小樂伸頭看了一下,爺爺楊滿倉、楊廣平和楊廣安過來了。

只有他們三個,其他人一個都沒來。

“爺爺!!(二伯,四叔!大姑)”

家里幾個小的,看到人在那里打著招呼,就算之前的關系再好,現在大哥結婚,他們過來也不能沒禮貌。

楊小樂過去打了個招呼。

看著楊滿倉笑道:“爺爺,最近身體怎么樣?你這該過來檢查了吧?”

楊滿倉兒子遞過來的煙,笑呵呵的說道;“沒啥毛病啊!還檢查什么啊!”

楊小樂也是沒有同意:“那不行啊!再怎么也要檢查,過幾天吧!現在放假,等過幾天您再過來,我帶您去檢查一下。”

“好,好,等到時候再說。”

老頭笑呵呵的答應了下來。

至于來不來,就不知道了。

楊小樂見狀也沒有再說什么,到時候弄過來去檢查一下就好了。

至于楊廣平幾個人,打了招呼以后,也就沒有再理兩個人了。

只要別今天整出來什么幺蛾子。

沒一會家里又熱鬧了起來,大伯楊廣春和錢紅英帶著楊自強過來。

眾人又是一陣的寒暄。

屋里一片的吞云吐霧。

寒暄了一會,看時間差不多了,陳大林邊站了起來:“行了走吧,時間差不多了。”

王秋菊正在別的家里忙活著。

因為今天要在家吃飯,家里燒不過來,只能聽王大媽的意見。

跟以前大院一樣,一家炒幾個菜,到時候湊一起就好了。

楊廣志見狀開始安排了起來。

吆喝大院里的人一起過去接親。

陳大林自己有車子,而楊廣春的車子則是給了大院里的劉解放推著。

算下來一共四兩自行車。

這排場已經算是可以了。

在陳大林的招呼下,大院里的年齡差不多的男孩都過去了。

接親自然不用家里父母過去,也不用叔伯過去,最好是兄弟平輩的。

現在其他人沒來,自然有大院里的人一起。

管他年齡大,年齡小的。

一窩蜂的就一起出去了。

“叮當叮當…………”

出來以后,楊小樂就開始了拉起了音樂。

王學武今天也過來了,聽到聲音,就跟著哼唱了起來。

“阿哥阿妹的情意長

好象那流水日夜響

流水也會有時盡,阿哥永遠在我身旁

阿哥阿妹的情意深

好象那芭蕉一條根.

其他人也跟著哼了起來,就成了大合唱。

沒有嗩吶。

楊小樂只能拉其他的曲子。

這首歌是前幾年一部電影的《蘆笙戀歌》的主題曲,幾乎算是家喻戶曉的。

因為這年代關于愛情的電影很少很少。

基本上一出來票就被搶光了,而且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這首《誓婚》,還是比較合適的。

陳大林將車子給旁邊的人,他則是拿著盤子,里面放著糖果、花生之類的東西。

因為這時候有攔婚的習俗。

也算是熱鬧一下。

大部分都是小孩子。

一旦有人圍過來,就得靠人來解決了,還不能傷了和氣,不然就太晦氣了。

陳大林走了一段路,看著漸漸越來越多的小孩子圍了過來。

笑呵呵的在盤子里抓了一把糖果和花生,對著人群喊道:“吃喜糖嘍,自己搶啊!”

說完,對著左邊直接撒了過去。

看著抓了一把,結果出去的就只有幾個。

但還是惹來了孩子們的哄搶。

左邊一把,右邊一把。

沒辦法,現在的東西稀罕,這要是走一路撒一路,多少東西都不夠撒的。

路上倒也是遇到男的攔住去路,遞了一根香煙,也算是意思一下。

路程也不是很遠。

走路大概半個多小時,一行人就算是到了丁若蘭的家里。

這不是普通四合院。

而是一座難得的四進大院子,占地面積非常的大,而且不像他們去后院的話走邊上的月亮門。

這是帶穿堂的院子。

一行人跟著大哥進來以后,里面也是十分的熱鬧。

因為今天大院里一共有兩戶人家嫁女兒。

親朋好友來的不少。

來到地方以后,楊小樂的音樂拉的更加的歡快了。

過了倒座房的垂花門,穿過前院,最后來到了中院。

“來了,來了!”

看到他們過來,這邊熱鬧了一下,鞭炮就立馬點了起來。

等鞭炮停了下來,楊小樂也將音樂給停下來了。

“陳廠長,怎么麻煩您親自過來了啊!”

丁父看著陳大林,笑呵呵的打了個招呼。

陳大林見狀笑道:“我這老紅人,怎么能不來呢!新娘呢!我們過來接人了。”

說完推了一下大哥。

大哥見狀有些靦腆的走了過來:“爸、媽,我來接蘭。”

聽到這話,丁母也是嘆了口氣。

還不等他說話,就聽到有年輕的婦女在那里笑呵呵的說道:“想接走新娘子,哪有這么容易啊!你們說是不是啊!”

“就是!”

附近的小孩,年輕一輩的,笑呵呵的回應著。

楊小樂在旁邊笑呵呵的看著,他知道這事情得陳大林來弄,不然的話,就得硬上。

此時他感覺還是人多好。

要是大伯家有幾個同輩的兄弟,那才叫真的熱鬧。

楊小虎和楊小龍兩個不算。

在村里也行,同輩的都會湊熱鬧,總有幾個能活躍氣氛的。

陳大林笑呵呵的拿著果盤過來,過去一一應付著。

現在不像后世鬧的那么厲害。

弄點糖果,煙,就差不多了。

等了一會,陳大林帶著大哥,在那里七大姑八大姨,這個舅舅,那個叔叔認了一圈。

這才算是都搞定了。

話說這邊的親戚還真的不少。

接親得趕時間,回去晚了也不吉利。

陳大林帶著大哥進了里面,將穿著大紅新衣的丁若蘭給接了出來。

在客廳里,眾人安靜了下來。

大哥紅著臉對著丁父丁母說道:“爸、媽,我把蘭蘭接走了,以后我會好好對她的。”

這話一出,丁母在那里抹著眼淚,只是點點頭。

隨后拉著丁若蘭的手交代著:“記住媽的話,去了好好過日子,聽到了沒?”

丁若蘭此時也是眼睛紅紅的。

點了點頭。

“知道了媽媽!!”

丁母見狀,嘆了口氣:“行了,走吧。”

楊小樂在那里看著,如果到了一片紅的年代,結婚那就不是和爸媽告別。

而是得對著老人家的畫像保證。

爸媽反而不重要了。

“來,過來幾個人,把這東西拿著。”

陳大林見狀,對著外面的人招呼一下。

立馬走過來幾個人。

紛紛拿著嫁妝出去了。

大件是一個紅色大箱子,里面放的有幾件衣服和被子,其他的都是臉盆、暖水瓶、痰盂之類的小件。

丁若蘭來到外面,坐上了綁著著大紅花的自行車。

看著身后的人,抹了一下眼淚;“爸媽,我們走了!”

而大哥也是跟著重復了一下。

丁母見狀抹著眼淚擺擺手:“行了,趕快走吧,別過了時辰,記得好好過日子。”

陳大林見狀,這才喊道:“奏樂。”

楊小樂見狀趕忙拉起了曲子。

跟著一行人出去了。

至于這邊的親戚,自然有女方招待。

大院里還有一對新人陶敏,看著門口燃放的鞭炮,知道應該是接走過了。

一行人嬉笑著向著家里趕去。

等回到家里的時候還不到十一點。

還沒到家,大院門口就放起了鞭炮,開始熱鬧了起來。

簇擁著進了屋里。

香案上的香燭已經點上,王秋菊和楊廣志兩個人坐在上首位置,戴著小紅花。

沒有站起來。

等人到了以后,兩人這才站了起來。

滿面笑容的看著兩個人。

“爸、媽!!”

兩人在眾人的簇擁下,來到了堂屋,看著面前的兩人,同時喊了一聲。

“哎,好好!”

王秋菊笑的嘴巴都合不攏。

手里拿著紅色門對紙折的紅包遞了過去,老爹自然也是一份。

這時候的結婚很簡單,新人接到了,婚禮也算是差不多了。

大哥帶著媳婦把親戚都叫了一遍,然后去了自己的房間。

剩下的人則是開始熱鬧了起來。

王秋菊在那里開始拿糖果、點心之類的給接親的人分,一人還給了五毛錢的喜錢。

堂屋的桌子上,

說是不辦,但是來的人也有好幾個,加上大院里的人幫忙。

本來準備一桌的,現在變成了兩桌子。

因為各家的當家的都被叫過來了。

楊老太作為大院里年齡最大的人,自然也是請了過來。

桌子碗筷都是各家湊的,跟農村差不多,吃完了再還回去。

葷菜自然是楊小樂之前弄的野雞、野兔、臘肉、咸魚、野雞蛋……

一下將存貨弄出來不少。

煙雖然不能管夠,但是每人還是能弄到幾根,酒的話雖然要票,這結婚的時候,自然也是弄一些。

說是不辦,也跟辦了差不多。

每家還是給了一塊錢的禮錢。

大哥大嫂過來敬酒的情況自然是少不了。

楊小樂幾個人自然是在旁邊一直在那里忙活著,幫忙干事情。

一直到下午吃好了以后,眾人這才散去,楊小樂一行人這才有時間開始吃飯。

吃完飯。

大姐和小麥跟著老娘和大姑去收拾殘局。

留下一群人在那里聊著天。

楊小樂則是回到了自己的房間里。

(本章完)


上一章  |  帶著荒田回過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