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法相,從二郎神開始第一百七十七章 臣知錯,下不為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神話法相,從二郎神開始 >>神話法相,從二郎神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七章 臣知錯,下不為例

第一百七十七章 臣知錯,下不為例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4日  作者:登仙長安  分類: 玄幻 | 東方玄幻 | 登仙長安 | 神話法相 | 從二郎神開始 


登仙長安:

“是我胡說八道,還是你居心叵測,顯而易見。”紀仁冷冷道。

“你還有何話說?”太后看著顧雙琴,面容雖不似紀仁一般冷漠,但這般面無表情卻更給顧雙琴一股壓力。

大齊重視孝道,齊帝更是孝順,雖說名義上后宮不得干政,但實際上真惹了太后不悅,別說是處置她,就是她丈夫工部尚書也不在話下。

驚慌之色,顧雙琴跪地叩首道:“太后,臣妾對天發誓,臣妾生于大齊,長于大齊,對大齊忠心不二,絕無異心。”

“先前要說為難鐘小秋,臣妾承認,確實有。但那是因為鐘小秋出身粗鄙,不識宮廷規矩,臣妾對她為難也是想讓她知道知道皇宮的規矩,不要以為僥幸入了肅國公門第,便自以為是,胡作非為。”

“臣妾確實有私心,因肅國公一事,導致族內不少親友蒙難,所以厭惡鐘小秋,但更多還是為了大齊著想。”

“鐘小秋,出身寒微,見識鄙薄,曾讀過圣賢之書,不明白道理,本為刁民,因圖富貴,而與其夫君一同上京,又入匪窩,于匪窩之中生活多年,已失貞潔,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久居匪窩,所言所見皆是禽獸之行,耳濡目染,豈不學之?若有所展現,流露于大內之中,豈不鄰國讓人嘲笑我大齊?”

“今日,臣妾為難她,固有私心,但也有公心。窮山惡水出刁民,窮則必生奸計,為求上位不擇手段,臣妾此番為難她,也是為了大齊著想。”

顧雙琴不斷地辯解著,而越辯解,就越覺得自己有道理,到最后竟有了幾分理直氣壯。

用力叩首道:“臣妾對天發誓,臣妾所言,皆是肺腑之言,乃為了大齊……”

“啪~”

顧雙琴正在發誓,但話說到一半,紀仁毫無征兆地一耳光打了過去,直接打在了顧雙琴臉上。

顧雙琴那被吞月抓破了相的臉立刻腫了起來。

眾人再度駭然,方才吞月攻擊,還能說是妖獸發瘋,現在紀仁主動出手,那完全是兩回事。

反倒是因為顧雙琴的話面色一直陰沉的太后臉色,略微好轉,嘴角微不可察的上揚。

“太后,就算顧氏有罪,如何懲戒也該由太后發落,而不是由紀仁一個外男隨意毆打。”

吳國公長媳當即沉著臉走出。

落水的這些婦人不是直接就是吳王麾下臣子的妻子,就是和吳王一系親近,她早就按捺不住,只是沒有合適的理由不敢貿然開口,怕開罪了太后,如今終于有了機會,當即開口道。

“臣有罪,臣聽不得這等惡心之言,一時沖動,請太后降罪。”紀仁也不反駁,直接認錯,并且將身份絲滑地轉換成臣子。

“少年人是沖動了些,道長下次注意。”太后看著紀仁道。

“是,臣下次注意。”紀仁連忙露出受教的神情,他敢出手,自然是有底氣,因為他的眼睛看到了太后的不悅。

因為時間久了,所以在場的很多人或許是沒聽過,也或許是下意識地忽略了一件事。

那就是太后的出身其實也不好,和鐘小秋差不多,能入宮,純粹只是因為長得好看而已。

而且,當年西涼軍血洗皇城的時候,她其實被俘虜過一段時間,后來才被救回來,換句話說,也曾陷在賊窩。

官方解釋,是清清白白。

但到底有沒有發生什么,誰也不知道。

而含糊不清的東西,在有些人眼里就是有。

只不過,沒有任何人在意。

如果太后只是個妃子,那么她的生死取決于齊帝之父泰興皇帝,如果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太妃,那么先皇一定會殺了她,維護大齊皇室,可不湊巧,她是太后,齊帝生母。

那就完全不是事。

畢竟泰興皇帝早死了。

齊承漢唐之風,又推崇孝道,別說是可能有可能沒有,還可能是被迫,就算是真的在宮里養幾個面首,皇帝最多也就是殺了面首,然后該供著太后,還是得接著供著。

這都不叫事兒。

朝臣們也沒有哪個不開眼的真的來算這事。

83最新地址

久而久之的,也就沒人知曉,畢竟過了年,就三十七年了,這都夠兩代人了。

但不湊巧,紀仁知道。

因為在劇情線里,有人搞事情,傳了關于太后的顏色傳聞。

齊帝大怒,開始砍人。

所以,顧雙琴這一番話,乍聽之下很有道理,充斥著世家子的天然優越,但每一句話都在太后的雷區里蹦迪。

甚至顧雙琴如果不這么說的話,她的下場不會太難看,畢竟沒有比紀仁更清楚顧雙琴有多冤枉的了。

而顧雙琴的身份也不一般,查一查,沒有查出事情來,最后還是要被放走的,只不過會被關在牢里幾天,丟了顏面,而且不太舒服罷了。

但現在,就不好說了。

后宮不可干涉朝政,但太后要處置幾個誥命夫人的話,滿朝文武沒一個敢站出來說什么。

“太后?”吳國公長媳面上露出震驚之色,這么大的罪,一句輕飄飄的“下次注意”就過去了?

這所謂的下次注意,不就是默許嗎?

“怎么?你覺得哀家處事不當?”太后瞥了眼吳國公長媳一眼,伱在教我做事?

“妾身不敢。”吳國公長媳面色大駭,連忙跪拜道。

“不敢就好,一個個活了一大把年紀了,還不如紀道長一個小道長活得通透。”太后微微搖頭,看著紀仁又和顏悅色道,“小道長,覺得顧雙琴此言如何惡心了?”

“哪里都惡心。窮山惡水出刁民,窮便有罪,不讀圣賢書,便是刁民,那顧家先祖顧林當年也只不過是一個打漁的,因為戰亂,趁亂加入軍隊,后來機緣巧合之下,凝聚顧雍法相,這才有了現在的顧家。按照他這般說法,顧氏一脈,生于丑陋,血脈之中就有罪惡。都是刁民之后,應當剝奪顧家法相,收入宮中,由尊貴的皇家血脈傳承,而不是刁民血脈。”

紀仁毫不猶豫地開口道:“再者,貧道不才也讀過四書五經,但從來不知道四書五經里有哪一條說,女子遇難,不去懲戒兇手,而要迫害本就不幸的人。”

“尤其是在座的,無一不是出身豪門顯赫,嫁的也都是王侯將相,累世公卿,如今大齊百姓被水賊所害,身為大齊誥命夫人,享用著大齊百姓交上來的賦稅,不僅不羞愧,反而大放厥詞,當真是讓祖宗蒙羞。”

說到此處,紀仁頓了頓,看向鐘小秋道:“黃夫人,有件事,我忘了告訴你,那就是無生盜背后是甘家,而眼下這些人都和甘家有關系,所以她們每一個都欠你,面對她們,你需要的是坦蕩,該羞愧的是她們,這世上沒有讓債主在欠債的人面前還低聲下氣的道理。”

“而且不是所有人都是人的。方才顧雙琴說,你出身貧寒,驟然躋身權貴,便會忘我。但這是本質嗎?本質上,是因為你心善,你不會如此,所以她們說你。就像你被脅迫,可她們卻說你的不足一樣,因為能脅迫說明對方強,而你弱,而她們都是一群更弱的弱者,所以羨慕強者,而諷刺弱者,因為弱者的憤怒,毫無意義。”

“假如你真的囂張跋扈,那么哪怕你只是五品安人,她們也怕,因為她們不敢動你也真的怕肅國公。”

“你帶著黃家兵將,將他們都揍一頓也無傷大雅。或者你直接和我說,雖然我已迷途知返,但放浪多年,倒也知道許多門路。世家子弟,寧死不屈,也好讓我學學風格。”

“當然了,我和你說這么多不是真讓你這么做,畢竟我也做不出來半夜里劫人,然后丟進山寨的事情。”

說到最后,紀仁話鋒一轉,表示他沒想讓鐘小秋這么做。

只是顯然,他最后一句話,完全沒有人在意。

便是太后也忍不住說道:“不可胡言。”

“臣知錯。”紀仁再度迅速認錯。

“下不為例。”太后瞥了眼紀仁,然后道:“值此佳節,不宜大動干戈,傷了天地和氣,便不杖刑,來人,將顧氏拿下,待后日,再行審判。”

鐘小秋和顧雙琴,雖然相處都不多但她更不喜歡顧雙琴。

而肅國公和工部尚書徐恒,肅國公也更重要。

事情完全鬧開了,那就進去吧。

顧雙琴面色頓時慘白如紙,毫無血色。

鐘小秋若有所思,她真的學到了,而紀仁依舊一臉平淡。

過年事多,下一章十二點。

(本章完)

83最新地址

小說相關

《》是作者:登仙長安傾才力獻的一部情節蕩氣回腸,扣人心弦的佳作


上一章  |  神話法相,從二郎神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