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顧航的估算,大約每一年,能夠從馬廷斯的身上采取的基因信息素,可以培育出一千枚不死鳥基因種子。
按照顧航利用恩賜點數篩選、培養星際戰士的速度,這意味著每一年,都可以培育出來一個新的不死鳥血脈的戰團。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馬廷斯就要時時刻刻待在實驗室里,配合采取信息素。
他將會返回前線,在未來一兩年的時間里,接管南線方面軍,進而在十年到十五年的時間里,接管整個暗面遠征。
這是他最大的職責。
至于采取基因信息素,會有一個專門的醫療隊伍,跟在馬廷斯的身邊。
這個醫療團隊中,還有超過二十名年輕的‘羽林’戰團的戰士。
他們最主要的職責,是為瑪廷斯提供醫療支援,隨時關注這位珍貴的原體、顧航已經在鋪路的暗面遠征總司令的身體健康。至于那二十名羽林軍,則是在負責馬廷斯的安全。
說到羽林戰團,他們是相當神秘的一支部隊。
保密級別特別高,在星際戰士管理協會之中,很多高層都是不知道這個戰團存在的。
馬廷斯倒是知道這個戰團,但也僅限于知道。至于他們具體有多少人、具體在執行什么任務、他們的裝備補給是什么樣子,這些東西那就連馬廷斯都不知道了。他只曉得,這個戰團,只對顧總督負責。
在過去,他是很好的收起了自己的好奇心,沒有過多的關注羽林戰團的。不過,當下這二十名羽林軍出現在他身旁的時候,他沒有主動探查,但卻難免的、被動的看出來了,他們與普通的星際戰士好像不太一樣。
他們要更高大,甚至比原鑄戰士更加高大,也就比當下的馬廷斯小而已。
這個體型,勉勉強強說算是原鑄星際戰士,也能說得過去吧。
但在馬廷斯的眼里,他們很不一樣。
然而,就像是過去一樣,他并不以自身現在已經很不一樣了,就會去探究一些不該自己知道的秘密。哪怕他也隱約清楚,顧航希望未來讓他接手暗面遠征,他的地位在聯盟之中會非常崇高,但是他也絕不會因此就恃寵而驕,反而要更加的謹言慎行,對待各種事情都更加小心,務必要全心全意的為聯盟而奉獻。
他忽略了羽林軍的特殊之處,對外都將其稱之為是自己的護衛、助手。
這二十位羽林軍戰士,與另外同樣數量的不死鳥的榮耀衛隊,共同構成了馬廷斯的近身護衛與貼身助手。
而實際上,從顧航這里直接派遣到馬廷斯身邊的團隊,還有一些別的附加任務。
羽林軍要負責協助馬廷斯進行戰略指揮,這是為了發揮他們比星際戰士都要更加優異的戰略指揮思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成長,也能給馬廷斯提供助力。
同時,這些羽林軍們,也要好好的收集一線戰斗的情報,把每天看到的、聽到的、經手操作過的事情,整理成冊,做出分析報告,然后通過他們自己的秘密渠道,回傳給聯盟總部。
這也算是一種……監視?
而另外那個醫療團隊,則就是負責馬廷斯的基因信息素的采集工作了。
采取的信息素,同樣會以最高安全級別和保密級別,隨著完成了暗面遠征任務的補給艦隊,返回到聯盟總部——怒梟星。
每過一年,就有一個新的不死鳥血脈的戰團,被建立起來。
而一個全新的星際戰士軍團,就此有了雛形。
最直接的表現,就在于顧航的系統里面,已經能夠看到不死鳥軍團這個字樣了。
只不過,其基因種子的上限,目前是三千。特別的‘榮耀種子’,以及可以訓練的榮耀衛隊大涅槃近衛的數量,也只有三百。
這應該是因為目前不死鳥血脈的基因種子總數,就是三千個。
不死鳥本來一千個;利用不死鳥基因,通過系統兌換出來的基因種子一千個,打造出來了一個黃泉鷗戰團又是一千個;第一批采集回來馬廷斯的基因信息素,調和培育出來了一千個基因種子,并打造了一個新團。
就三千個,系統認可的,也就這三千個。
但沒關系,這也就意味著,只要后面每年馬廷斯都在產生新的基因種子信息素,每年都有新的不死鳥子團出現,那就每年能夠新增一千名戰士之外,還能夠讓顧航的系統之中的不死鳥基因種子上限,提升一千個。
到時候,萬一要是發生了一次不死鳥子團的重大損傷,導致整個血脈團體有大量的減員,靠著馬廷斯每年一千個分泌出來的信息素都來不及補員的時候,那么顧航就可以用降到上限之下的基因種子兌換名額,迅速兌換出來新的基因種子。
當然,如果沒有發生那種重大的損失的話,那么不死鳥子團的數量增長,就只能依靠馬廷斯的分泌信息素,以及依靠不死鳥戰士們自己正常的五年產生一個,又或者是死亡時回收基因種子,來進行常規的數量增長了。
樂觀一點估計,有個十年的時間,不死鳥的總數,就很有可能達到一萬三左右;如果有百年的時間成長,哪怕把遠征的兵力損耗算上,不死鳥的總數恐怕就能突破十五萬,達到一個真正的星際戰士軍團的規模!
假以時日,不死鳥血脈,將會成為聯盟之中,規模第一的星際戰士!
這就是基因原體在其個體之外的價值——生造出來一支新的星際戰士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