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星總督開始第八百八十五章,遠征狀況與聯盟經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行星總督開始 >>從行星總督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八十五章,遠征狀況與聯盟經濟

第八百八十五章,遠征狀況與聯盟經濟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15日  作者:紅心布  分類: 科幻 | 星際文明 | 紅心布 | 從行星總督開始 


由于聯盟對于各地長遠的投資,在初期聯盟承受了一些壓力,并且戰爭擴張的速度,其實沒有想象之中那么快。

人們現在常常喜歡拿暗面遠征,跟差不多兩百年前開始的太陽遠征,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兩者差別其實是比較大的。

從規模上來看,兩者差不多。暗面遠征雖然只是從兩個宙域為中心發起的,但到現在很快就席卷到了八個宙域之多,并且長久來看,還要更進一步擴大,乃至于到整個東疆、南疆。

而太陽遠征雖然主要的戰場范疇,只是在索拉利亞宙域,不像是暗面遠征已經擴張到八個宙域的范疇了。然而,差別在于,索拉利亞宙域的范疇可相當之大,總共有一萬個左右的世界,相當于前進宙域的三四倍了。并且,太陽遠征的戰場范疇雖然相對只有那么大,但涉及的范圍卻要廣得多,整個帝國都在為那場戰爭提供支援。

從戰績上來看,太陽遠征用了六十年的時間,打了一萬個世界;暗面遠征用六十年的時間,將聯盟的領土范圍擴充到了四萬個以上的世界。看似有著幾倍的差距,但實則不然。暗面遠征打的,是帝國領土,說實話好打得多。

尤其是隨著聯盟的暗面遠征進行得越如火如荼,軍事方面的壓力就越小。畢竟,那些帝國世界,可不是聯盟敵人。他們往往相當歡迎聯盟的到來。聯盟真正的敵人,只是那些世界所遭受的威脅。

歐姆及利亞戰役就是個典型。兩三年的功夫,把仗打完了,前進宙域三千個世界瞬間就‘歸順’了,并且統治起來相當穩固。

其他的地方,盡管沒有像是歐姆及利亞戰爭那么大的規模,但模式是很類似的。

將一個星球的最大威脅清除,這個星球就基本回歸了。這些星球級別的威脅,大概率是一些叛軍、邪教之類的玩意兒。

將一個星區級別的威脅清除,往往能夠帶來多個星區、數十個世界的回歸;將一個星域的威脅清除,則會讓這個星域幾百個世界迅速歸順。那一般會是一個跨星際的叛軍、邪教勢力;或者是某個異形威脅,或者是一支混沌魔軍的入侵。

從這個角度來看,暗面遠征的進度快也就理所應當了。畢竟,太陽遠征在打的時候,可沒有這種便利。太陽遠征打的是帝國疆域之外,每一個世界、每個星區、每個星域,都得下力氣去啃。

如果說從規模上看,兩者還能比一比,不分伯仲的話,講起這兩場戰爭,對于帝國、對于人類這一種族的影響,那就完全截然不同了。

到現在為止,太陽遠征已經可以被蓋棺定論,那就是對帝國的一場持續性的災難。不僅是在六十來年的遠征當中,帝國為了支持遠征而持續耗費巨大。在遠征結束之后,看似拓展出了索拉利亞這么一個巨大的、有超過一萬個世界的宙域。但這一萬個世界幾乎沒有給帝國帶來多大的利益,反而暴亂不斷,是帝國持續的出血點,是負擔。

而顧航的暗面遠征,那是真真切切的在收復人類失地。而且聯盟長期堅持的重治理的政策,更是很快的就會讓那一個個的世界恢復正常的生產,從整體上來看,暗面遠征是正收益的。

而且是很大的收益。

兩者高下立判。

也正是暗面遠征收益大的特性,讓這一整場遠征,不僅僅沒有因為漫長的時間而搞得聯盟本土身心俱疲,反而是不斷的往遠征添柴加火,越加洶涌了。

甚至,目前暗面遠征總司令部,已經在討論,南線遠征軍既然打得這么順,不如再加一個東線遠征軍,讓其沿著廣金宙域往南,去打陵元宙域、圖爾古宙域,最終目標地是帝國版圖東南角的最邊緣——卡爾羅利亞宙域。

而南線,則繼續沿著已經被攻克得七七八八的寧壽、定遠宙域,繼續向南,打麥良、和翔宙域。

到這一步,帝國五大疆域之中,最大的東疆,就將會全部落入到聯盟的掌控之中。從世界的數量來看,這幾乎就是四分之一個帝國了。

擴張的提速,帶來的效應就顯現于此。

在不需要更進一步壓榨聯盟本土、不需要將動員令的等級繼續往上拉升的情況下,單純從哪些新擴張的地區,進行的基礎設施、工業方面的投資,就已經足夠支持遠征更進一步的擴大規模了。

甚至不會太大的影響到聯盟對于各個新占地區的投資!

在這樣的情況下,顧航批準了新建一個方向的遠征軍的命令。

本來就已經非常快的暗面遠征,再一次的被摁下了加速鍵。

在下一期的規劃當中,以十五年為期,帝國東部全境應當被完全收復;同時,帝國中央疆域,在天望宙域之后,目前西線遠征軍還打進了安多宙域。

過去,安多宙域都已經算是帝國領土核心中的核心了。從安多宙域再往西去,就是太陽宙域,帝國心臟神圣泰拉的所在之處。

那里,也是貼近猩紅瘢痕的地方。

西線遠征軍基本上可以算是貼著猩紅瘢痕在打,戰爭的烈度、強度都要全面高于其他地方,后續的狀況大致估計也會一直持續如此。

但不能因為難啃、啃得慢,就忽視西線的功績。

就像是不能因為北線一直處于守勢,在暗面遠征中未曾開疆拓土,反而還在不停的損兵折將,就認定北線沒有功績一樣。恰恰相反,北線軍團在聯盟腹地邊緣,建立了一條穩固的防線,讓從猩紅瘢痕瘋狂涌出的部隊,不能直插入聯盟最重要的核心本土,這就是他們最大的功績。

從北線洗練出來的將軍,是最多的。

盤完了暗面遠征的整體情況之后,顧航將目光又放到了聯盟的整體發展上。

目前來看,聯盟最重要的發動機,仍然是以龍鷹星域為中心,擴展到東方宙域和蛛網宙域的、最早的聯盟領土。

尤其是龍鷹星域,這里維持高速經濟發展的狀況,自從龍鷹星域被聯盟統一,一直到現在,都未曾被打斷過。

哪怕到最近的一些年,增速有些放緩,那也是因為體量實在太大了,已經發展到了某種極限了。但就算是如此,近期的經濟增速,也能夠達到每年3左右。

而將目光,放到從統一之后到如今,中間整整一百一十年的時間,算下來的平均經濟增速,更是有6左右。龍鷹星域的整體經濟規模,從一百一十年前,就已經算是東方中等偏上程度的一個星域經濟體,到現在幾乎比那時候膨脹了六百倍!

人口數量,也從剛剛統一時候的不到萬億的樣子,增長了將近十余倍,達到了十萬億規模。

從經濟上來看,單一個龍鷹星域,就比得上像是前進宙域這樣的體量比較小的宙域的五十倍以上了。

這還是在前進宙域歸入聯盟之后,接受許多投資,大力發展了二三十年的結果。要是跟當初前進宙域剛剛被收入聯盟的時候算的話,這個數字能將近百倍來看。

而就算是單說人口,前進宙域經過歐姆及利亞戰爭,導致一個星域為之一空后,人口規模在戰后不過五萬億左右,還不到龍鷹星域的一半。

正是因為有龍鷹星域作為中心發動機,帶動了蛛網、東方兩個宙域的發展,再更進一步的連帶著可以往聯盟所有新占區域,輸出投資,獲取回報,才能夠建立起來聯盟的整體經濟模式,讓暗面遠征得以穩定、健康的向前推進。

對于聯盟而言,龍鷹星域的重要性,就相當于太陽星域對于整個人類帝國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或許,現在聯盟還沒有任何一個單一的世界,能夠達到母星神圣泰拉那種程度,無論是人口上還是經濟規模上,神圣泰拉那種狀況都是整個宇宙罕見的,絕對無法復制的存在。

但說實話,顧航也無意在聯盟復制一個神圣泰拉出來。

在他看來,單一世界搞成那個樣子,實在是太不健康了。一方面在安全上,對于人類帝國而言,神圣泰拉一旦陷落,那后果幾乎是不可接受的。政治上不能接受,在經濟上也不能接受。

另一方面,神圣泰拉明明那么發達,但是落到泰拉人民頭上,他們享受到了多少經濟體量無比巨大的紅利了嗎?

享受了,但不多。

高昂的房產價格,高昂的生活成本這些也就不多說了,偏偏因為神圣泰拉上擁擠了過多的人口,導致什么資源都不夠用,整個星球的生態環境幾乎被毀滅,完全依靠技術、人工來支撐……

富得流油的權貴階層自然不擔心,但對于廣大的平民階層,神圣泰拉上的生活條件,是怎么也稱不上好的。

而聯盟雖然也有核心中的核心,像是怒梟星、飛翼星這些聯盟起家的天馬星區,或者是星域首府的所在的云羅星加鑄造世界金狄星的另一個核心,但是總體而言,龍鷹星域的經濟發展,是比較平均的。

承載的人口壓力,被平分下去,就不會像是神圣泰拉那么大;也不會像是神圣泰拉那樣,雞蛋放在了一個籠子里。

對于這樣的經濟模式,顧航是比較滿意的。他就是有意識的不讓聯盟出現一個絕對的中心世界,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上都是如此。

另外,哪怕是以整個星域的規模來看,他也覺得現在龍鷹星域的規模已經夠大、夠集中了。

他當然不會有意的降低星域的發展。

該怎么發展就怎么發展。

但是,在他的指示下,聯盟政府有意的在往其他各個地方,加強產業轉移。

天亮前還有一章


上一章  |  從行星總督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