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暗面遠征的過程中,顧航還要在聯盟內部折騰,自然是為了能夠盡可能的讓聯盟保持穩定,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唯有一個內部安穩,經濟在戰時情況下也仍然能夠快速增長——尤其是軍工產業的快速增長,這才是讓聯盟能夠在未來不知道有多漫長的暗面遠征之中,持續堅持下去的根本依靠。
與此同時,那些新征服的地方,尤其是在暗面遠征的初期,被聯盟打下來的麥格雷宙域靠東的部分,聯盟政府也在竭盡全力的進行著消化工作。
到目前為止,已經算是比較有成效了。
聯盟的底色始終是沒有變過的:他們是一個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里,從一個星球發展到如今程度的怪物。
在聯盟這不算長的生命之中,他們干得最熟悉的事情就是:擴張!
聯盟有過成千上萬次擴張并占領了某個星球的成熟經驗,他們完全明白,在拿下一個星球之后,應該要做些什么,才能夠讓整個星球,迅速的被消化掉。
先宣傳大義名望,確立正統性。
借由聯盟的強大軍事實力為根基,在短時間軍管的過程中,收編星球的武裝力量,重建聽命于聯盟的防衛軍體系。
給中下平民階層,提供安全保障、生存保障,拉攏平民階層為己所用;
要求舊權貴階層完全融入聯盟體制,提供不錯的融入待遇,但生產資料要歸聯盟所有,最多只能享受利潤。反對、反抗者,將會遭到強力的鎮壓。
有了正統性,有了生產資料,有了聽命于聯盟的本土軍隊,有了支持的民眾,那就有了搞好的基礎了。
聯盟體制化、工業生產正常化,到這一步的時候,就已經能夠給聯盟的遠征輸血了。
聯盟當然也是要收稅的,只不過,聯盟不太看得上帝國常規的帝國稅模式。粗暴的搞總產值的10,作為稅收,那不僅吃相特別難看,實際上,也賺不到多少錢,還弄得天怒人怨的。
聯盟的稅,收得相當少。對民用企業,有一些稅率不高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對于民眾,則有一些消費稅,直接的收入稅比較少。
聯盟更為主要的收入方式,是直接掌控了絕對多數的生產資料之后,建設起來的這些國有企業的生產價值。也就是聯盟官方直接當這個企業主,賺取的利潤自然全部都是聯盟的。
但這一點其實想要實行并不簡單。聯盟是得實打實的投入,重建星球的建設體系。并且,在聯盟的體制內,也得有足夠的管理人員,可以將這一套東西運行起來。
在這個階段,聯盟反而會引入一些市場因素。國有企業的產值和利潤,聯盟也并不是直接全部割走的,而是會放到企業自己手里。聯盟割韭菜的方式,是按照各地區情況的不同,在標準定價的基礎上,做一些調整。
那些剛剛起步、剛剛恢復的產業,聯盟會在標準定價的訂單收購方面,上浮一些數字,有的甚至能夠達到100的上浮程度,為的就是能夠讓產業能夠迅速發展起來。
再加上聯盟前期在重建星球上的一些資金投入,聯盟官方主導的整合原有產業,并綜合本地情況以及周邊的貿易環境還有聯盟的整體需求,重點發展一些支柱產業。
這些加起來,就基本構成了聯盟對于那些新收復星球的整體扶持政策。
三板斧下去,一顆在之前的動亂之中問題頗大的世界,往往還真的就能夠迅速的踏入正軌。
至少擁有起碼的社會秩序;生產力在恢復;民眾能夠看到未來更好生活的希望。
但這種扶持的持續時間,往往不會太長。半年、一年,最多不過兩年。
到時候,聯盟投資就會減少,對于企業的訂單價格,也會轉為標準定價。
到這個時候,其實聯盟還是沒掙到利潤。按照標準定價收購貨物,那肯定不掙錢。充其量賺那一點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消費稅,這些收入基本上都拿來購買本星球的產出了,甚至聯盟中央還得貼點錢進去。
但只要走到這個地步,基本上就能夠說,這個星球不再是聯盟的包袱了,已經踏入正軌。
當然,也有經歷過扶持政策后,達不到標準狀態的。那聯盟政府就會啟動問責程序,看看情況到底是因為什么。
往往,星球的執政官,就得挨罰了。
不管是管理不到位,生產恢復不如預期;內部民眾支持力度不夠;本土權貴死灰復燃,反抗聯盟統治;星球內部持續有暴亂,沒有安穩下來,有軍事威脅……
總之,甭管是什么問題,執政官是跑不了的。然后,再因為具體問題,去找民政部門、財政部門、生產部門、軍方的麻煩。
除非是因為星球之外的總體環境發生了客觀變化,導致的不達預期,否則責任跑不了的。
這一套,聯盟的行星執政,跟帝國的行星總督,有點類似,都是大權在握,都是全權負責。但差別是,帝國只要你給帝國稅交了就完事了。但聯盟,考核可太細致了。有問題,就全要揪出來,并且真的要擔責。
在聯盟從政,可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內部的權力斗爭雖然遠遠不像是帝國政壇那么赤裸、那么殘酷、那么激烈,但是身上的‘業務壓力’,卻比在帝國政壇的大多了。
別的都是虛的,本質的工作干沒干好,才是根本。沒有‘業績’當根本,搞別的手段屁用沒有,晉升的時候直接被否——不否的話,內務部查過來的時候可不是吃素的。
而當一個世界,能夠在正常情況下,持續個三五年,那么就會進行到下一個階段:聯盟開始割韭菜了。
對于星球的產品,采購價格開始在標準價格的基礎上降低。160不等。
這中間割出來的,就全是利潤了。再加上收的稅,往往一個狀況比較好的星球,聯盟能夠從中收上來的資源,比帝國稅的10要多很多。
想要達成這種狀況,就會逼得星球本土的產業,必須要想盡辦法,提升自己的水平。好好發展優勢產業,讓聯盟收購價格在降價的基礎上,還能有一定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