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星總督開始第八百零八章,暗面遠征27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行星總督開始 >>從行星總督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零八章,暗面遠征27年

第八百零八章,暗面遠征27年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04日  作者:紅心布  分類: 科幻 | 星際文明 | 紅心布 | 從行星總督開始 
安全區政策由暗面遠征司令部提出,最終當然還是要到顧航這里過一道的。

對于此政策,顧航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這確實是個在現下狀況中,解決問題的一個可行的辦法。

看看在麥格雷宙域的核心區域,實行的情況怎么樣。

如果有必要的話,該政策是可以推行到整個暗面遠征中的。

目前,暗面遠征到現在,已經進行了27年了。主要戰場,還是在麥格雷宙域。

但除了麥格雷宙域之外,聯盟還開辟了四個宙域的行動。

分別是在北方的吞星宙域和無限宙域,還有在麥格雷西南的前進宙域,以及在東方宙域西邊的亞丹宙域。

再算上麥格雷本身,暗面遠征的戰火已經燒到了五個宙域上了。

這五個宙域的情況,得分開說,各不相同。

麥格雷宙域其實已經算是全境收復了。阿爾卡馮王族所掌控的核心區域,就是最后一片大區域。將其攻克之后,就基本標志著麥格雷宙域的遠征行動,宣告結束。

麥格雷宙域五千多個世界之中,已經收復了98,剩余的零零散散百來個世界,分散在各處,從主力艦隊之中分出去一個負責收尾的分隊處理就好,不影響大局。

而那諸多被收復的世界,當然不是什么問題都沒有了。就不說那些要搞安全區政策的世界,占最大數量的普通世界,實際上內里的問題也還是不輕的。

按照聯盟政府的估計,麥格雷宙域在未來十年,總計將會給聯盟能夠帶來21萬億的財政負收入。

如果聯盟按照帝國的傳統方式,來治理這個宙域的話,是不會有這么高的負擔的。

甚至是可以賺錢的。

畢竟,按照帝國的傳統模式,地方星球,就交給地方星球自己治理。帝國在沒有需求的時候,是不會太過于干涉的——除了收帝國稅之外。

那光收稅,不用承擔治理代價,不就能賺錢了嗎?

那很像是在麥格雷宙域所有的世界,都進行了類似聯盟的安全區政策。

但顧航一點都看不上這種方式。

那樣的收復,有什么意思?

不指望那些暗面遠征收復過來的世界,能夠達到聯盟本土的模樣,但也至少期待于到達東方宙域的程度。

也正是因為抱著這樣的期待,聯盟才愿意承擔著巨量的財政虧損,非常大的統治成本,治理這些世界。

投資、基礎建設、混沌腐化管理、產業發展……十年的虧損,就虧損吧。

只要對于麥格雷宙域的這五千個世界,能夠按照聯盟中央政府給出來的計劃一樣,在十年后扭虧為盈,走上正途,那么未來的發展速度將會一年一個樣,飛速提升,進而從聯盟的財政負擔,轉變成暗面遠征的又一個發動機。

在麥格雷宙域西南側的前進宙域,其實也是顏方詡元帥主導的進攻方向。幾年前,他們在把麥格雷宙域打得七七八八的時候,就有一些先鋒部隊,進入到了前進宙域,對該宙域展開了先一步的行動。

而到了現在,麥格雷宙域的主體問題已經解決,暗面遠征的主力部隊,也將會開進前進宙域里面去。

這是個擁有七個星域、三千個世界的宙域,在所有的宙域里,算是中小型的。顏方詡預估,將會用十五年左右的時間攻克它,比麥格雷宙域所花費的時間要少,進度也要更快。

針對麥格雷宙域和前進宙域的行動,總體上來說,就是遠征西線。

而遠征北線,就是吞星宙域和無限宙域。

這兩個,要連在一起說。

該二宙域,是北方疆域最靠東南的兩個的宙域,在大裂隙生成的時候,兩者各有三個星域,被撕扯進了這一邊。

本來,它們并不在暗面遠征的第一階段計劃中的。考慮到,它們的位置距離猩紅瘢痕非常近,恐怕混沌腐化的情況會更嚴重一些,難度比較高。

但當年的那場誓盟星戰役,打了聯盟一巴掌。

你不管,這些靠近猩紅瘢痕的編輯定位置,就真敢給你生成一個大危機來。

想要逃避困難,那困難就會自己找上門來。

放任不管,將那些世界當做是緩沖地帶、當做隔離區,這種想法迅速破產之后,聯盟就轉變了思路,計劃主動的將那些個世界,納入到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好好經營邊境。

當時打誓盟星戰役的聯盟部隊已經半殘了,不過沒有關系,后續更為壯大的第四次遠征艦隊增援中,有一半的兵力,放給了北線,這一下就能夠達到類同于之前進行誓盟星戰役時候的強度。

暗面遠征北方司令部也就此正式成立。由李科希大將作為北線總司令。

北線司令部的任務有兩個:收復無限星域和吞星宙域加起來的六個星域,估計總計三千個世界左右。

另一個,則就是要在聯盟北部疆域之外,建立廣泛的、強有力的防御陣線,杜絕任何有可能從猩紅瘢痕冒出來的威脅。

這兩個任務之中,后者的重要性還要更高一些。

到目前為止,二十七年的遠征之后,北線大概拿下了四百多個世界。

跟西線相比,這個數量差遠了。

人家西線,平均下來差不多兩天左右一個世界。而北線呢?平均下來,快一個月才能打下來一個。

差遠了。

但絕不是因為北線打得不好,主要是面臨的難度差太多了。

北線碰到的很多世界,就是在西線的安全區政策里面,要建立安全區的程度。需要滅絕令處理的世界數量,也遠遠比西線多很多。

顧航贊賞的安全區政策,在北線其實早就被提了出來,可根本無法成為主流。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面臨的環境不同。

要是按照西線的標準,北線多數的世界就得去執行安全區政策,而且其中相當的一部分,就算是建立起來了安全區,憑靠他們自己也是無法堅守下去的。

但偏偏在北線,因為需要建立防線,所以相當一部分世界是不能丟的。

那就得一個個硬啃過去,效率肯定不可能有西線那么高。

而且,還需要應對時不時從猩紅瘢痕里面冒出來的敵人。雖然不至于像是誓盟星戰役那樣,搞出來個惡魔王子這么夸張的目標,需要犧牲一個星球的兵力作為誘餌來打。但是,那一個個冒出來的小型戰幫、惡魔裂隙兵團,全都是麻煩。

他們數量不會很多,一般不是大兵團。但精銳的小型部隊,反而會更加的麻煩。搞出來的破壞不小,逮住他們的難度又很大。哪怕是真逮住了,想要消滅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不留神就容易被突圍出去,對付起來真的很麻煩。

這讓北線不僅進度慢,戰斗烈度還高很多,傷亡率居高不下,向來是三條戰線中最大的。

就這樣打了差不多七年左右的時間之后,聯盟都覺得有點頂不太住了。倒不是無法堅持,而是持續給北線這么大的支持度,收復的速度又慢,其實就算是收復了,未來的發展預期也都不太好……

這讓聯盟中央在經過了充分的討論之后,決定調整策略。在北線的戰略方面,不再強求要收復更多的世界,能夠確定一條保衛聯盟的北部防線,大約三百多個世界組成的隔離帶之后,差不多就夠了。

三百個世界當然不能完全把聯盟的北部全給遮蔽住。實際上,如果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差不多得弄上六百個世界左右。但有三百個之后,也就可以勉勉強強,遮蓋住。并且,最為關鍵的是,就算是真有混沌大敵過來了,非要繞路進攻聯盟的本土,也不是不可以,但會隨時被切斷后方,遭到包圍。

能夠確立這三百個世界連成的一片扁的、跨過四個星域的‘太空長城’,也就能夠基本讓北線安全。

那就讓北線以維持為主,將向外收復世界的工作,大幅度減少。

雖然聽起來有點對不起外面的世界,但實際上也無可奈何。

說完北線之后,最后剩下來的,就是南線。

南線其實狀況比較簡單。

十一年前,在西線戰況穩步推進,沒有什么大毛病的情況下,顧航下令,從西線調集了一部分艦隊,轉頭從麥格雷宙域直接南下;同時,新組建的一波遠征軍部隊,從東方宙域出發,向西進攻。

目標就是亞丹宙域。

該宙域有著八個星域,兩千七百個世界,也是個中小型的宙域。打到如今,已經拿下了60。

中間沒碰上什么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已經打過十年遠征的聯盟,對于在南線的行動,基本上已經輕車熟路。

到了近期,南線甚至已經準備往亞丹宙域南邊的廣金宙域進發了。

總得算下來,暗面遠征從開始到如今,從謹慎的三支艦隊出發,到現在足足展開了三個司令部,幾十條戰線,幾百個分艦隊,每一天同時在打響的戰斗不計其數。

27年的時間,暗面遠征收復下來的世界總數,迫近七千大關,幾乎已經跟聯盟本土的世界數量差不多。再算上東方宙域那七個星域,‘帝國暗面管制委員會’總計控制的世界,應當能夠突破17000個。

到如今,基本可以宣布,暗面遠征正式從早期階段,步入到高潮階段。

這所謂的‘高潮階段’,是聯盟的宣傳部門下的定語,意在鼓舞士氣。

某種程度上,說得也沒什么問題。過去27年搞下來了7000個世界,已經算是里程碑式的成果了。而接下來,聯盟還會將遠征的力度再放大,或者至少維持住當下的規模不降低。那也就意味著,暗面遠征后面收復世界的速度,會變得比過去27年還要更快。

然而,聯盟宣傳部門造一個噱頭,用于鼓舞人心,繼續鼓吹暗面遠征,顧航沒有意見。但他自己,并不會被這種鼓吹給沖昏頭腦。

相反,他變得更加的謹小慎微了。

既然有高潮,那就自然會有低谷。

低谷什么時候會到來呢?

不知道。

但顧航希望來得越晚越好。

他的目標,是要將整個帝國暗面全部納入到管制委員會的控制之中。而整個帝國暗面,那就是差不多半個帝國的體量,總計二十五個宙域。現在,聯盟完全控制的才三個,外加一個只能算半控制。剩下,還有大多數的目標。

當下如果就算是高潮階段的話,那得高潮多久才行?

四百年?五百年?還是更多?

這就是個決定性的問題了:顧航到底能夠讓暗面遠征,堅持多久?

現在,才區區27年,其實有一些問題,顧航就已經能夠看到了。

聯盟本土的壓力,是挺大的。

艦隊一支又一支的建立,榮光女王派上了前線,陸軍部隊在無數個同時開戰的星球上,被不斷的消耗,哪怕是星際戰士這樣的精英部隊,每一年加起來的損耗也是挺驚人的。

這些全部都需要補充。

顧航賺到了非常多的恩賜點數,但轉手很快就又花出去了。

用于軍事部隊的補充,用于星際戰士的補充,用于擴大人才團隊,以支撐極速擴張的統治規模,用于工廠建筑的兌換,擴大生產力……

存下來抽科技?

壓根兒存不下來。

當然,如果有得抽那肯定是最好的。實際上,顧航默默的還是在每次進行大手筆的恩賜點數消費的同時,稍微存那么一點,進行過科技抽獎。

但沒有出什么關鍵的好貨。

這逐漸讓顧航感覺到,系統也是有極限的。就像是在他的個人能力上,系統給他拉到LV9,就停了。那才不過是S級左右靈能者的強度。他提升到后續,純靠拿到了亞空間本質之后,自己‘吃’出來的,以及聯盟的統治基礎擴大之后,無數人被動的信仰、信賴而構成的。

科技方面也是一樣。

系統的科技樹中,天啟級就是個上限了。顧航新抽出來了個別,但已經無法帶來質變。

聯盟現在最需要的東西,也不是科技。

更多的人口、更多的資源,以及最重要的,更多的時間。

他不知道還追得上追不上。

他總是有一種時間非常緊迫的窒息感。


上一章  |  從行星總督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