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星總督開始第七百九十六章,鏈接我們的世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行星總督開始 >>從行星總督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九十六章,鏈接我們的世界

第七百九十六章,鏈接我們的世界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19日  作者:紅心布  分類: 科幻 | 星際文明 | 紅心布 | 從行星總督開始 
凡事總是第一步比較困難。

杰森·摩根帶領狐月星域的艦船,在后續的測驗當中,基本掌握了相對安全的穿過星界隧道的辦法。

充滿帝皇神像、刻畫圣言錄的教堂,配備國教的唱詩班,再加上祝福過后的星界立場發生器,這是最基本的配置。

配備足夠多的祝福圣水,船上配備‘清理隊’,時刻對抗腐化痕跡,消滅侵入船只的邪祟,這是在前者的基礎上要做的事情。也唯有唱詩班、教堂、祝福星界立場都有了之后,才能將邪祟現象、乃至于侵入的邪魔,削弱到可以對抗的程度,讓船上的護衛,以凡人之軀,能夠借助圣水消滅敵人。

也正因探索出了這一套方案之后,杰森·摩根才感慨的知道,為什么所有的艦船,在設計、建造的時候,要在船上建造出來教堂。

準確的說,他以前并不是不知道。以他的級別,聽人講解這些設計意圖肯定是足夠的。

都說教堂是為了在進行跨星際航行的時候,向神皇祈禱,請求庇佑艦船的安全。但是,通過星界隧道進行超光速旅行,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方案。

確實偶爾也會發生一些邪門的事情,但總體來說,安全性還是能夠得到保障的。

那時候,雖然知道教堂用來干嘛,但沒有現實的毒打,總歸理解的不夠透徹。相比于保護安全,給船上的船員們,在漫長的航行之中,能有個寄托精神的地方,反而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

老是覺得,星艦雖大,但每一寸空間都十分珍貴。留著一大片地方,作為教堂,還把裝飾搞得那么‘浮夸’,實屬沒有必要,有時候巴不得給它拆了。

在實際跑船的過程中,碰上了貨物、人口確實特別多的時候,也確實會有人講貨物給堆積到教堂里面的事情發生。往往,這樣也沒什么后果。

正因如此,更讓人感覺不到教堂的真實作用。

也得虧這些設計,在后續的艦船建造之中并沒有因為當下沒有用就被摒棄了,而是都依照曾經的傳統,外加實在沒啥能力改動古老的設計圖,所以基本都給予了保留。

現在,都發揮出作用來了。

那些鐫刻著帝皇圣言的青銅管風琴,并非單純的精神寄托——每根音管都是現實穩定錨的諧振器,唱詩班詠嘆調的音高變化,實則是用聲波頻率對沖亞空間熵增的精密方程式。

圣像基座下方,埋著根據規格不同,從而有不同數量的英雄雕像,都是帝國傳說中的英雄形象,他們與帝皇的神像一起,共同發揮著作用。

而在艦船傳統中,很多在船上有過長期服役經歷,或者是做出過杰出貢獻的船員,會被埋葬在教堂之中。這些曾經的船員們,每粒骨灰都是像是個微型反亞空間發生器,抵御著亞空間的侵蝕。

穹頂鑲嵌的彩繪玻璃更非裝飾,當星界潮汐涌動時,那些描繪帝皇征戰的畫面會滲出液態光,將滲透進現實的低語灼燒成焦痕。

正是這種將信仰轉化為物理屏障的殘酷智慧,讓鋼鐵與血肉得以在虛空中航行。

但維系這套系統需要代價——唱詩班成員每完成一次跨星系航行,聲帶就會增生出珊瑚狀的結晶,需要長時間的修養,乃至于動手術處理;教堂地磚每抵御一次亞空間沖擊,就需要重新校準共振頻率,用祝福圣水進行清洗;受過祝福的星界防護力場,也需要不斷添加圣油來進行保養。

越大的艦船,就需要越多的教堂,駐扎越多的神職人員,配置越多的祝福星界防護力場……

這些全是額外的成本,并且需要額外的時間來解決。

目前,杰森·摩根手下能夠堅持航行的最大規模的艦船,也就是類同于巡洋艦大小的船只。

巨腹這種大玩意兒,就別想著跑了。只能用一些中型運輸船,進行物資和人員的投送。

但也夠了。

最核心要解決的,就只是六個重災世界。

急需的救援物資,急需的鎮爆部隊,抵達目標星球后,解了燃眉之急。

到此為止,狐月星域全境,因為猩紅瘢痕的出現導致的災害,就全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全星域都恢復了相對正常的社會秩序。

這是讓杰森·摩根最欣慰的。

當然,跟災難爆發之前,總歸是有差距的。

他最為頭疼的地方就在于,全星域的經濟曲線,始終在復蘇線之下匍匐。

每艘貨艦需要配備的唱詩者、需要祝福的星界立場發生器、圣油與圣水的消耗量……這些成本相當高昂,但仍舊只是小頭。

最大的問題在于,無論用了什么手段,星界航行終究是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這直接導致了全星域的經濟發展,受到了重挫。

交通是工業的血管。現在,最多只能算是勉強讓血液流動了起來,但卻距離‘暢通’還有很遠的距離。

這就是杰森·摩根完全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了。

他也只能苦笑著安慰自己:

“能做的我都做了,剩下的,就看總督大人有沒有救命的法子了……”

他心心念念的總督,指的自然是顧航。

像是他這樣的老聯盟人,心中對于顧航總是有一種濃烈的,甚至堪稱盲目的信任。

而顧航,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會辜負他們的信任。

解決狐月星域最后的問題的救星,就這樣來了。

三十五艘運輸艦船,在同等數量的軍艦的護衛之下,刺破猩紅的天穹。

它們從星界隧道遷躍而出,星艦尾部噴涌的引擎,帶出了湛藍的尾焰,將追逐而來紅紫色亞空間觸須燒退。

在這個艦隊正式進入到狐月星域的邊境的時候,盡管早已經得到消息,但杰森·摩根仍舊難以克制心中的喜悅。

他知道這些艦船是來干什么的——安裝雷炬塔。

幾個月前,在他還致力解決本星域的問題的時候,來自聯盟中央的通話,就聯絡上了他。

在顧總的偉力之下、在風暴法師團和靈能修會的支持下,聯盟中央對下屬區域的通訊,還是能夠保持通暢的。

杰森·摩根通過跟聯盟中央的聯絡,知道了雷炬塔這種奇跡的存在。

這是聯盟領袖顧航,親自配合聯盟研究所,制作出來的一種裝置。將其安裝布置在星球上,即可影響到所有連接本恒星系內的星界隧道。而只要星界隧道的另一端,同樣有雷炬塔的存在,那么兩者直接的星界隧道就會被雷霆連接。

聯盟的輿論場,將其戲稱為‘通電’。

‘通電’后的星界隧道,在聯盟艦船通行的時候,往往就能夠從觀察窗外看到電閃雷鳴,邪祟不存。

不說回到曾經最安全的時刻,但也相差不遠。

那些曾經需要全程維持的防護儀式,現在只需在遷躍開始時與結束時的兩個節點啟動,保證一下安全就行了。

中間的過程,風險大為降低。

在災難剛發生,還未波及到聯盟的領土時,顧航就已經通過他‘親眼’看到的那場亞空間大爆炸。

從那場爆炸,到猩紅瘢痕撕裂整個帝國,波及到聯盟這邊,中間也就一兩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顧航做了很多的措施。

不僅是警告帝國中央、要求聯盟全境做好應對災難的籌備。同時,他自己也做了很多的事情。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通訊和航行。

兩個問題基本都可以通過雷炬塔來解決。

這一招,還是從神皇當年初立帝國時的偉業中,學來的。

曾經的帝國,只有通過亞空間這一個辦法,進行超光速航行。直至帝皇飛升之后,星界隧道隨之建立,一個遠遠比亞空間航行安全可靠得多的方式,就這么出現了,并且迅速替代掉了原本高風險、不穩定的亞空間旅行。

顧航研究、思考過星界隧道,到底是怎么一碼事。

這東西有一個未知的來源,其歷史非常的古老,甚至靈族利用的星界旅行的手段,乃至于黑暗靈族的帷幕之城所利用的星界之門,其實也跟星界隧道有密切的關系。

只是,它在漫長的歲月之后,存在了很多問題。

靈族怎么解決的,不知道。但在那個時代,帝皇有一項機密的、巨大的工程。到現在,這份工程也沒有被解密,但是顧航知道,那個耗資巨大的、歷時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項目,就跟星界隧道有關。

而這個項目的最后、最關鍵、也是最盛大的完工象征,就是帝皇的飛升。

他飛升之后,亞空間之中有他的一席之地,他成為‘四大邪神’的第五個。從此,亞空間之中,有一個巨大的冰冷太陽,結合起帝皇曾經主導加固、建設星界隧道的項目,所有的星界隧道都被支撐了起來,以至于可以讓人類利用起這些本來用不了的古代奇跡。

現在這場劇烈的亞空間爆炸,讓這些古代奇跡都變得不再穩定。

這是這場災難的關鍵。

在這種大環境、大背景之下,讓顧航重新構筑一個安全的進行超光速旅行的方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其實能選的就不多了:借助帝皇本就已有的那套成熟的機制,把問題從‘重構新的超光速航行’轉變成‘重新穩固星界隧道’,那就小很多了。

而顧航,自認不才,雖不是什么‘四大邪神’中的一位,但就算是以整個亞空間為標準來衡量,他也僅次于這個檔次、或者再稍微低一點的存在。

更關鍵的是,他與亞空間那些‘本土’存在不同的是,他本人就在現實宇宙之中,他是一整個現實宇宙勢力的領袖,現實之中的錨點,比任何純粹的亞空間存在,都更為有優勢。

他的風暴神國,與現實之間的聯系,本來就更深一些。

結合這些東西,顧航在這幾個月間,真的就好好的跟聯盟研究所進行配合,潛心搞出來了‘雷炬塔’這玩意兒。

本質上,是在兩個星球上,都布置上這個可以聯通風暴神國的建筑,兩者之間相互呼應,找到星界隧道,以風暴神國的力量,將其打通、形成庇護。

而后的事情,就比較順利了。

以怒梟星、天馬星區為核心,所有能夠用得上的工業能力,全力打造這些‘雷炬塔’。

第一批雷炬塔,就由數十個‘通電’艦隊,就帶著雷炬塔,在軍艦的護衛下,從怒梟星出發,將其一個個布置了下去。

雷炬塔的建造并不簡單,但是聯盟的生產能力則更高一籌。

當一個又一個的世界,重新跟聯盟中央聯絡上,星際航行變得穩定,相關的技術得以全面擴散,生產的速度就跟坐上了火箭一樣,飛速上升。

而聯盟的‘通電’艦隊,自然也就可以一下子帶上一整批的雷炬塔,選擇一條航行線路,將一個個世界,重新聯系起來。

雖然在這個過程之中,有些世界難免還是會遭受到不小的沖擊,但是杰森·摩根在狐月星域的功績,并不是個例。雖然他算是其中做的比較好的,但是其他差一些的,也沒有差到特別離譜的地步。

所有的損失,統計下來都是可以接受的。

甚至,比聯盟最開始最樂觀的預計,都要稍微好上一點。

在這種情況下,顧航也絲毫不吝嗇獎賞。

他幾乎跟每一個事情辦得還不錯的世界的領導、星區的首腦、星域的元首,都進行了通話。

不僅僅是口頭上的嘉獎,同時還有獎章、更高的職級提升。

有功之臣,應當受獎。

那些個情況比較糟糕的世界,基本都是位于蛛網宙域的北部。畢竟那里是距離龍鷹星域最遠的區域。

甚至,聯盟的拯救行動,還不僅僅限于自己的核心領土。

東方宙域,也在聯盟的拯救范圍之內。

在大災難爆發的第七個月,聯盟全境都重新鏈接了起來,東方宙域也被鏈接起來了60。

到了第十三個月,東方宙域的全境,也得到了鏈接。

而聯盟的行動,甚至在這個階段,還向東方宙域、蛛網宙域這兩個傳統勢力范圍之外,也做了延伸。


上一章  |  從行星總督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