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星總督開始第一百七十九章,完全不用擔心帝國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行星總督開始 >>從行星總督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九章,完全不用擔心帝國稅

第一百七十九章,完全不用擔心帝國稅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4日  作者:紅心布  分類: 科幻 | 星際文明 | 紅心布 | 從行星總督開始 
小說分類:


這一波下來,顧航直接花光掉了恩賜點數,只留下了62點。

但各項工作都已經安排下去了,顧航需要一段時間,耐心的等待開花結果的時候。

接下來兩個月的時間,顧航都沒有搞什么大的動作,但他所掌控的領地內,變化仍舊十分的大。

首先一件大事,是中央行省的戰事終于差不多徹底平息下來了。

顏方詡率領的中央集團軍,在全面殲滅了反總督同盟軍的主力之后,用了半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席卷了整個中央行省一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兩百萬人口被全面收歸于聯盟的統治之下。

那些所謂的反總督同盟軍的頭領們,許多個大型聚居地的頭目,投降的也就算了,只要沒有犯下戰爭罪行的,那就讓奧賽娜領銜的政府部門,給整個清閑的位置養起來就得了;少部分確實還行的,那就看看繼續讓他們管管聚居地,轉職成官僚,干得好就留用,不行就滾蛋。

但一些強硬分子、一些最后時刻才投降的、一些犯下罪的首惡,那就沒什么好說的了。

蘭伯特·霍奇森作為聯盟首席大法官,又一次出了個‘風頭’,搞了一場審判,并判處了超過三百人死刑,上千人310年不等的勞役。

當然,如今已經不是顧航當初剛剛把復興城拿下來的時候了,沒有必要把場面搞得太血腥,所以也就沒有搞什么當場、當眾行刑的戲碼,就正常拉到靶場,槍斃了就得了。

對此,顏方詡還顯得有些遺憾。他本來還打算搞一場凱旋、向總督獻俘的儀式,但是被否決了。

按總督大人的說法是,就這幫東西也配?

顏方詡碰了一鼻子灰,稍微有點尷尬。不過,隨后他憑借這次指揮集團軍的行動,打出了至少合格的戰績之后,借此經歷,他升上了準將軍銜,也算是聊以慰藉了。

不過,盡管顧航對那些叛軍頭子顯得不屑一顧,但實際上,中央行省被平定,還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聯盟的總人口數量,突破了五百萬大關。其中最主要的增長,就來自于目前規劃出來的三個行省中,最大的、人口最多的中央行省。這里被平定下來之后,就意味著兩百萬人口加入到了聯盟之中。

聯盟的人口政策,一以貫之的進行著。有資源、有產業、上規模的聚居地保留,并扶持發展;其他的,裁撤,并入人口進到復興城和衛興城,加強人口規模效應,滿足各類工業的集中發展的人力需求。

而得到人口增長、并且各項生產線鋪設得更兇、資源問題得到了更好的解決的衛興城工業區,工業生產效率還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

RN系列卡車的產量,已經提升到了每月一千輛的程度。漫步者系列裝甲車的產量,也來到了每月90輛。

鐵牛卡車在這兩個月的產量中,拋除掉外貿部分之外,剩下的,補充到軍隊之中。

第2師、從獨立團整編成旅的第3屠獸旅,已經完成了全面的摩托化改裝,并且新編了11師、12師這兩個按照第2師規格打造的摩步師。

摩步師的滿編制有九千余人,可以做到全員摩托化行軍,不止兵力比衛戍師多出來三千,機動性更強,并且火炮數量也更多,整體火力強了兩倍有余。

這兩支部隊,被編進了中央集團軍,受顏方詡指揮。與此同時,第7師和第8師則脫離了出來。他們接下來會鎮守中央行省各處,彈壓當地。而新得到了第11師,第12師的中央集團軍,則帶著剩下的1、2、3師旅,一起向南而進,挺進到了中央行省與青谷地區的邊界。

青谷地區,就是下一階段,聯盟的主要軍事行動方向。

而新編的部隊還不止是11、12兩個師。后續,還規劃了第10特戰旅、第13機械合成旅、第14摩步師。

14摩步師跟2、11、12三個師是一個規格的,不用多說;第10特戰旅那是特殊編制,顧航打算在以那還活著的十幾個風暴分隊的士兵精銳為核心,搭建起來一個專門進行特種作戰、敵后作戰、斬首作戰的精銳特戰分隊。不過,目前來說只有個架子,精銳士兵的訓練價格還是有點貴,不過裝備倒是問題不大了,LR5系列激光槍已經給了他組建精銳特戰隊的本錢。

以后,除了不死鳥戰團之外,顧航總還是需要一支數量夠的精銳部隊,來執行一些特殊任務的。

至于第13機械合成旅,規格跟第1熄風旅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因為沒有更多的坦克了,所有也就把各個戰斗合成營里面的坦克連給換成了個機械步兵連。

但總的來說,除了兵員經驗少了一些以外,戰斗力跟第1旅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這13、14這兩個師旅級單位,兵員其實已經夠了。目前,復興城外的新兵訓練基地里面,還有差不多三萬新兵。就等著各類裝備到位,再被編成新部隊了。

目前來看,摩步師還好,一個月就能裝備到位;合成師不太行,得兩個月。

不過,這是以目前的軍工產能來算的。后續,產能會越爆越猛。實際上,最近兩三個月的時間,漫步者的產量已經從原本的三四十臺,變成九十臺往上了,快三倍了。

而產能的爆發,或者說整個領地的發展情況,從顧航現在每月恩賜點數收入上,也能夠比較直觀的看出來。

當初,從星艦上剛下來的那個月,拿到的恩賜點是678;而上個月的恩賜點數就已經有了817;而最近這個月的收入點數,更是已經來到了1022點一個月了。

其中,最大的漲幅還是來源于衛興城,其次的漲幅,來源于中央行省被收復后,新增的兩百萬人口。后者雖然人多,但其實恩賜點漲的沒那么多,主要是因為生產力太拉胯了。

第三漲幅源于復興城,這座城市人口也已經重回百萬大關了。

至于高塔行省三十萬人、中北行省五十萬人,那提供的恩賜點數獎勵就都是小蝦米級的數量,主要是這兩個地方,人數加起來雖然不算少,但生產力太拉胯,人口生活水平也太拉胯,溫飽尚且都不能滿足呢,幾乎全員赤貧,餓死人都常有,幾乎不能給整個聯盟帶來什么正向的收益,甚至需要聯盟調撥物資去支援他們,保證不要餓死人、并為他們提供發展的資金。

短期內,這些地方對于聯盟而言,除了能給兵員、人口上的助力之外,其本身大略上是負資產。都需要長時間的投入建設,才能夠好起來。

恩賜點數上,這些地方給的也很低。

目前,顧航對于每月固定恩賜點的收益計算機制還不是特別的清楚。只能大略的分出四個大的主要因素:人口數量、人口生活水平、總生產力、為整個政體的貢獻。

并且,這個恩賜點數的上漲,也并非是線性的。否則,難以解釋為啥顧航以前連復興城都沒有拿下的時候,靠總督營地的幾千號人,就能有大幾十每月的收入;而現在中北行省五十萬人,上百倍的人口基數,恩賜點數收益卻跟那時候的營地規模差不多。

恩賜點數的提升,可能是階梯式、分段的上漲?整個政體到一定規格之后,再有提升,得要提升得更多才能獲得跟過去一樣的漲幅?

不過,不管具體算法是怎么樣的,但有一個道理是沒問題的。只要顧航努力提升自己切實掌握的人口數量、提升生產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那么這個數字一定是上漲的。

而在顧航拿到了這兩個月的收入,手里本來都已經花光的恩賜點數,再次上漲到了一個比較可觀的數字上,來到了1901。

恩賜點數反正留著也不能生蛋,顧航仍舊拿去抽科技了。

不過,這一次他倒是沒有再去抽一千檔。高級別的科技拿了沒法量產,雖然科技產物本身很給力,但對于整個聯盟的產能提升幫助不大。

總之手頭上的恩賜點數沒有那么多,那不如拿出來一部分,抽一抽100檔,看看能不能補一點基礎科技,把之前的坑填一填。

結果,還真有效果。

先中了個基礎級,然后100檔的概率變成了基礎級20,跌掉了30的概率,但進階級反而從10漲到20。

100檔每次中獎應該只跌20的,結果這次基礎級科技的概率跌了30,多跌出來的還跌到了進階級去?

越來越搞不懂這個機制了……但這當然是好事。

他再抽了兩發,結果全空了。畢竟總體中獎率只有40,空軍很正常。

接著中了一次,中的是個進階級。而整體概率變成了基礎級和進階級各10。

又抽了五下,中了個進階級。到這個程度,就只剩下了各2.5的概率了。

理論上兩千點恩賜才能出貨,而且基礎級和進階級的概率各一半……到這個程度,在顧航這里來看,基本上可以說100檔的科技卡獎池也被抽干了。

不過,到現在為止,他一共抽了九次,一共中了兩個進階級一個基礎級。

從數量上來看,獎池抽干之前,100檔還是比1000檔劃算。

而這三個科技,基礎級的是伺服顱骨、進階級的是合金陶鋼和反重力發動機。

看到這三個玩意兒,顧航很滿意。

速攻飛艇的前置科技全點亮了。

合金陶鋼這個就不多說了,顧航極為滿意抽到這個科技。跟合金塑鋼一樣,這屬于進階版本的高級合金。

有了它,爆彈槍可以量產了;反應堆可以量產了;速攻飛艇的外裝甲、以及內部的一些部件也夠了……

往后,大量的中高端工業品,都需要合金陶鋼,這是基礎中的基礎。

而反重力發動機,則直接可以提供給風隼速攻飛艇。并且,這種進階級的發動機,在更高級的一些裝備上,也可以應用。這種發動機是一些超重型裝備能動起來的基礎,哪怕是一些泰坦,主發動機不是它,也需要它在一些位置,減少重力。

不然,很多裝備重到一定程度,自身的自重都是某些不夠結實的結構無法承擔的。

總之,有了這兩件玩意兒之后,風隼速攻艇拉出來生產線,就能夠自行量產了。

當然,還缺個伺服顱骨。如果沒有伺服顱骨作為火控系統的話,那也不是不能生產,無非就是要讓副飛行員、或者叫炮手,來進行肉眼機瞄了。

但顯然,那會讓戰斗力打一定折扣。

而一旦有了伺服顱骨,那么就等于有了個輔助計算機一樣。

至于伺服顱骨到底是個什么東西……這實際上是一種基因技術,可以將大腦完整、顱骨完整的人類,做成‘濕件’。那跟做機仆的手段類似,切除大腦一部分區域,抹滅人格、主動思維,僅僅將其作為一種計算機。

在很多機械教的造物上,都可以看到這么個玩意兒:一顆人類顱骨,被一根金屬的脊索連接在某些機器上,有時候顱骨帶著脊索還可以自行活動,飄來飄去……

說實話,顧航不太理解它為什么是一種基礎科技。放在他前世,這妥妥的黑科技,簡直黑得不能再黑了。

然而,這確實只是個基礎科技。

跟土地資源探測一樣,伺服顱骨科技也是藍圖性質,它包含了制造工藝。

成品黑箱可以直接拉出一套伺服顱骨改造工作室所需的設備。

比想象之中簡單一些。一個工作室,一位初等專員,一天能做一個。

但顧航關注到了這套工藝里面包含很重要的一項:焚香、禱告、長達六個小時的經文祈念……

顧航起先并不理解,但很快就懂了。

把這個宇宙,當成唯物宇宙就太蠢了。他自己就是個靈能者。

顯然,這套工藝真的能夠造出伺服顱骨這種玩意兒,跟超自然力量脫不開關系。

或者說,幾乎所有的科技,搞不好里面都有一部分超自然的因素在,只是或多或少、或明顯或隱蔽而已。

想通這一步,顧航也就不再多糾結了。

用就是了,管他什么原理呢。

反正他自己是想不明白了。

不過,對于制作伺服顱骨,需要一個完整的人類頭部這件事,顧航還是有點接受不能。

他不是那種冥頑不靈的家伙,倒不至于讓完全的道德、倫理把自己捆綁住——以帝國的道德水平,拿活人造伺服顱骨還真不算什么。

但他至少不會隨便抓人做。

在這塊兒,他還是制定了相關的規定的:只允許以死刑犯、以及被剝奪人權的、連E9級都沒有的罪犯,作為材料。

只有這些已經沒有人權的家伙,可以不被當人看,可以無視他們的意愿。

而另外,還可以與公眾,士兵,在生前簽署相關的捐獻文件,在死后捐獻軀體時,大腦會被保留。

什么頭部中彈、什么腦癌之類的死因,那肯定是沒法的;死亡時間太久的,也肯定不行。但其他的一些身體器官病變導致死亡,在死后一個小時之內頭部經過特殊的方法保存的,那是可以進行這套手術,改造成伺服顱骨的。

更直接一點,在死前做,是成功率最高的。

不過,顧航還沒有考慮好是否開放。這會導致倫理問題,甚至導致兇殺案、腐敗案。

目前暫時不用,但如果以后形勢有變,伺服顱骨的需求量特別大,靠死刑犯滿足不了的話,或許顧航會真的會被迫將其提出來。

可惜的是,之前抓來審判死刑的那些犯人,在顧航抽出來伺服顱骨之前就被槍決了,不然是挺好的原料來源。

總之,有了這項科技之后,風隼速攻艇已經完全可以全面投產了。

過去的兩個月里,成品黑箱已經拉出來了八架風隼。而后續投產之后,初步估計每個月可生產三架,再加上黑箱一個月可以拉四架出來,那總計就是月產7架。

當然,往后這個產能還會有提升。

到一年半后交稅的時候,顧航樂觀估計,自己的星界軍部隊里,能配上一個空軍團,配上百來架風隼沒什么大問題。

而這一個空軍團,對標個一百萬稅幣問題不大。

除卻合金陶鋼、伺服顱骨、反重力發動機、風隼速攻艇投產了之外,廢洞礦的深層礦脈,現在也已經完成了初步建設,投產了。

高塔行省的‘廢墟礦’、‘風暴礦’,同樣也都投產了,

尤其是風暴礦,武佳蓉最近一個月是專心攻克了從廢墟之中挖出來的、收集靈化氣體的原始技術,拿出了試用版本,建造了一個結實的風塔群組,并接入了能源壓縮機。

按照武佳蓉的估計,在兩個月后,就能夠達到預期中的每個月4萬稅幣的能源晶塊收入。

當然,這是個平均數,是估測出來的,具體能有多少,主要看廢能風暴刮得頻繁不頻繁。

按照聯盟政府生產部的最新統計,以稅幣計,現在全聯盟的年產值,大約可以達到兩百萬稅幣出頭的樣子。

這是顧航來到地表的第八個月。

就算是沒有組建星界軍抵稅這事兒,一年零四個月后,交250萬稅幣都不成問題。

誠然,一年兩百萬稅幣的產值,肯定不能全拿來交稅,人是要吃要喝的。但是,誰又說生產力不會繼續上漲呢?

說白了,現在聯盟的主要產能,還是在雙城160萬左右的人口上。剩下的330多萬人口,絕大部分處于赤貧,生產力貢獻極低。但顧航既然能夠在八個月的時間里,打造出衛興城這樣一個工業中心,他當然也有能力,再造出另一個來。那三百多萬赤貧人口的生產力,是有巨大的增長潛力的。

給他一年的時間,他絕對有信心把現在兩百萬的年產值,拉升500以上。

以一座城,交一年帝國稅,沒什么問題。

更別說,他還在擴張。

顧航已經完全不擔心帝國稅收了,第一期不用擔心,后面的就更不用擔心了。他已經有太多辦法來解決稅務問題,帝國賦稅帶來的壓力,將會隨著發展、隨著擴張,變得越來越輕。

更何況,還有個敲詐對象。

天上,美麗少女號正在跟黑鳥重工做生意。

顧航作為行星總督,批準黑鳥重工與美麗少女號進行星際貿易的要求,就是他們得把本期稅收,以及過去兩期所欠的、不滿的稅收,全給補上,總價七百萬稅幣。

這是合理要求,盤踞怒梟星西部世界的黑鳥重工,其直接或間接控制的人口超過一千萬。按照什一稅標準,一期稅收拿兩百萬出來,真沒毛病。再加上之前欠的,七百萬稅幣還要少了呢。

一個月前,黑鳥重工的特使就已經抵達了復興城,跟顧航見上了面。

雙方就這件事情,進行了好幾輪磋商。

到最后,顧航還是沒有辦法咬死七百萬不松口。

很顯然,黑鳥重工肯定不能答應這七百萬的價格。

首先,他們沒那么多錢;其次,他們有也不會給,這次星際交易帶來的價值都不一定值這么多,憑什么要送給總督那么多?

顧航也不想逼迫太甚。

他大可以宣布黑鳥重工不交稅是叛徒,然而,他現在沒能耐去萬里之外平叛。他也可以通過封鎖黑鳥重工的星際貿易,不止這一次生意做不成,后面也別想做正當的星際生意。

但真走到那一步,誰也沒好處。

黑鳥重工可以走私,雖然要面臨星艦的威脅,但星艦畢竟就那么大,也要在星球軌道上一圈一圈的跑,人家飛到星球另一邊,用小飛船,進入大氣層后低空飛行,躲避偵測……麻煩歸麻煩,風險歸風險,但不至于一點都不能做。

而黑鳥重工遭到打擊,顧航當下能有啥好處嗎?啥也沒有。

不如談一個合理的價格,入袋為安算了。

七百萬人家不答應,那就往下談一談,顧航的底線是兩百萬。

而最終,他們談妥的價格,停在了三百五十萬的樣子。

僅僅這一筆錢,就夠一年四個月后交完稅還有富裕。

果然,顧航不擔心帝國稅,是完全有底氣的。

只不過,對于顧航和黑鳥重工的談判,有人是不太開心的。

這章也是6000

(本章完)

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


上一章  |  從行星總督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