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明末第三百三十八章:李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風起明末 >>風起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八章:李巖

第三百三十八章:李巖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3日  作者:羅小明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羅小明 | 風起明末 

作者:羅小明

字數:2635

“真是好膽氣。”

高謙擎刀在手,豹目微睜,看著站在身前不遠處一名文士模樣的人,毫不掩飾身上的殺意。

“宋先生孤身一人,就敢闖進我的軍營,就不怕我一刀殺了你嗎?”

“有宋先生的人頭在,足以供我官晉一級,過失全抵。”

帳中被牢牢綁縛著的文士神色平靜,面對著高謙的威脅,仍然就一副云淡風輕的模樣,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這名文士,正是李巖麾下的謀士宋獻策,

“高將軍若要殺我,我也不可能被帶到這中軍帳來,早在帳外便被將軍派人處刑了。”

高謙眼神微動,身軀不由自主的向前傾了一傾,殺機再度向上一漲,腰間的雁翎刀被他再度拔出半寸的距離。

帳中燈火搖曳,照耀在出鞘的半截刀刃之上,倒映而出的清冷寒光被帳中的眾人盡收入眼底。

一眾守衛在帳中的甲兵皆是紛紛按刀執槍,蓄勢待發。

押解著宋獻策的兩名甲兵,更是將手中的雁翎刀直接架在了宋獻策的脖頸之上。

“明帝刻薄寡恩,多少忠心為國,奮馬沙場之將,僅因一敗便要治罪。”

“將軍能夠借助宋某頭顱逃得過此劫,不知道下次再度遭遇敗績,能否再度將功補過。”

宋獻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懼意,哪怕刀刃相加,仍舊是平靜的凝視著坐在上首的高謙。

“宋某向信王殿下獻策出使之時,便已經料到失敗的可能,若是高將軍并無反正之意,宋某大好頭顱就在此處,將軍自取便是。”

場中的氣氛因為宋獻策的一席話緩緩的發生了改變,所有的人也都下意識的屏氣凝神。

高謙站在上首,一直保持著拔刀的動作,眼眸之中光芒閃爍,臉上忽青忽白,不知道在想著什么。

帳中一眾軍校也是同樣神色不斷的變幻。

朝廷用將,一向刻薄。

他們這些內地的軍將,不受看重。

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軍餉從來不足,俸祿向來克扣。

用時軍令一封,棄之猶如敝屣。

不管多少的苦戰,只要一旦兵敗折損,便要受那雷霆怒火。

這一次鄭州大敗,他們拼死逃回。

開封城竟然連城都不讓他們進,將他們直接趕到祥符縣。

這無疑是對于他們的折辱……

良久之后。

沉默才終于被一聲刀劍的回鞘聲所打斷。

高謙已經將他那柄寒光凜凜的雁翎刀重新收回刀鞘之中。

“替……宋先生……松綁……”

高謙收刀回鞘,他的聲音低沉卻又清晰,帳中一眾甲兵皆是重新歸位。

兩名押解著宋獻策的甲兵也是在這一刻將手中的雁翎刀收回鞘中。

而后宋獻策感覺身上一松,綁縛著他的繩索失去了束縛的作用,向著下方無力的墜落了下去。

“高鳥相良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佐,背暗投明,古之常理。”

“數十年后,高將軍再度回憶此時,必然會感謝今朝自己,做出此番抉擇。”

宋獻策心神沉定,知曉塵埃已經落定,此前送來的信和他剛剛的言語,果然已經是打動了高謙。

高謙此前如此作態,也只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來下,壓住心中對于未知未來的恐懼。

造反畢竟是殺頭的買賣,成了反賊就是一輩子反賊。

除非能夠坐上那皇帝寶座,將整個天下握在手中,成為正統。

但是誰人又能夠百分百的保證,能夠最終走到那一步?

城上城下,盡是彌漫的硝煙。

炮矢飛揚,在巨大的響動中,那一聲聲的哀嚎和慘呼卻仍然清晰能夠入目。

這已經是萬民軍圍攻開封城的第四日。

不僅僅是開封城中有火炮,萬民軍也有著大量的火炮。

萬民軍現有的火炮,自然不是他們鑄造而出的,而是從從沿途攻陷的州縣城池之中繳獲而來。

尤其是攻陷了洛陽,從洛陽的城上拆卸而下的大量火炮,更是極大的加劇了萬民軍的火炮數量和質量。

萬民軍中的火炮用的還是老式的炮架牽引,火炮部隊行進緩慢。

陳望所發明改進的火炮牽引裝置和炮架,暫時只是明國的北地推行,還并未流傳到南方來。

火炮部隊的行軍速度難以追上普通的部隊,這是這個時代的常例。

像陳望所領的漢中軍,火炮部隊和普通部隊,甚至能夠和騎兵長時間保持同等的速度前進,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萬民軍的火炮,是在攻城戰爆發的第二天黃昏才抵達開封城下的。

而后萬民軍付出不小的代價,在開封城火炮的射程之內搭建起了火炮陣地。

陳望原先是在西城正門的城樓之上指揮作戰。

在萬民軍的火炮到來之后,他也將指揮所移到了后方甕城的城樓之上,并且沒有再帶上那顯目的大纛。

陰溝里面確實難以翻船,但是概率并非是零。

通過千里鏡,陳望清楚的可以將萬民軍的火炮陣地盡收于眼底。

萬民軍的火炮主陣地之中,一共三十一門火炮,都是射程在一里以上的大將軍炮。

這些大將軍炮大多都是從洛陽城的城墻之上直接卸除下來,裝上炮架,然后一路運送而來。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遍布于各處的輔助火炮陣地。

這些火炮陣地之中,大多都是中型和重型的佛朗機炮,算起來足有兩百余門之多。

這些佛朗機炮,大部分都是萬民軍在鄭州之戰所取得的繳獲,曾經都是河南軍的武器。

鄭州一戰,李仙風兵敗身死,河南兵潰,大量的武備就此被李巖所率領的萬民軍獲得,使得李巖的實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

操炮的炮兵,也都是歸降的明軍。

鄭州一戰的勝利,萬民軍取得的戰果其實還要遠勝于攻下洛陽。

潰敗的河南軍,不僅給萬民軍留下了大量的甲胄和武備,為其增添了一批有著作戰經驗的生力軍。

還為其貢獻了,最為難得的火銃火炮。

開封城西,一共只有八門大將軍炮,剩余的幾十門炮都是佛朗機炮。

但是李巖在開封城西直接陳列出三十一門大將軍炮,超過兩百門的佛朗機炮,在火力之上瞬間取得壓倒性的優勢。

在萬民軍猛烈的火炮壓制之下,開封城西的垛口處幾乎不能站人。

主城樓更是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

在兩天時間的炮轟之下,主城樓已經坍塌了大半。

臨近城墻的一些民居和建筑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毀壞,城上的守軍也被這猛烈的炮火打的士氣大降。

雖然殺傷有限,但是只能挨打,卻不能還手,無疑是極為敗壞士氣。

開封城西的炮兵雖然努力的還擊,但是效果卻不怎么好。

有著專門的炮臺作為掩體,雖然火炮沒有受損,但是操炮的炮手素質不高,在兩天時間之中,也沒有能夠取得多大的戰果。

開封承平日久,內地的營鎮普通營兵尚且疏于操練,這些炮兵平日里面更是沒有什么操練的時間。

就算是有操練的時間,也沒有足夠炮彈和火藥來供他們訓練。

明軍的炮手除了邊軍的炮手定期會進行訓練,操炮還算熟練之外,內地營鎮的炮兵大多是只會擊發火炮。

至于火炮的炮彈能夠打到哪里,就全看天意了。

開封城西,玄黑色的大纛之下。

李巖站在土木搭建的望臺之上,眺望著遠處的戰局,臉上古井無波,靜靜的聽著紅娘子跟他敘說著軍中的事務。

“二十營新兵輪替往復已過一輪,各營傷亡不一,有司正在清點傷亡,粗略估算,這五日之間我軍傷亡人數已逾六千之數。”

“軍中的藥草……已經不足以治療如此多的傷員了……郎中們也難以處理過來……”

六千人的傷亡,并不是一個小數目。

每天的傷亡超過千人,傷兵營幾經擴建。

軍中能夠用于治傷的藥草不多,醫者也不多,負傷的絕大多數軍兵都難以得到醫治。

可以預見的是,很多中傷的人恐怕都會在不久之后死去。

李巖的眼簾低垂,目光也從硝煙彌漫的城頭之上向著下方如潮而進的部隊投去。

“一切,都按照之前的計劃來實行……”

紅娘子身形微顫,眼眸之中閃過一絲不忍,但是很快便又將這一分不忍壓在了心中。

李巖口中的計劃,就是只醫治有經驗的老兵,而放棄那些普通的傷兵。

那些受傷的普通的傷兵,甚至連最為簡單的護理都得不到。

看著李巖臉龐,這張她明明已經看了千百遍,極為熟悉的臉龐,不知道為什么,卻讓她感覺陌生無比。

這一路走來,李巖都在不斷的改變,和她記憶之中的李郎越發的不像。

走到現在,李巖越發的沉默寡言。

紅娘子看著李巖的側臉,心中思緒萬千。

她突然響起了一件事。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她已經很少再看到李巖的正臉。

大部分的時候,李巖都是背對他們,背對著所有人。

李巖,一直都站在他們的前方,站在所有人的前方。

紅娘子低下了頭,心中的思緒更是雜亂。

但是沒有讓她多想太多,她便感覺到她的手被一只溫暖的大手握在了掌中。

再抬頭,對上的是李巖那雙永遠明亮如星的眼睛,那雙哪怕是在黑暗之中依然熠熠生輝的眼睛。

“我知道這些事情都很殘酷,但是當我們踏上這條路的時候,我們其實別無他選。”

“你還記得我在杞縣牢獄之時說過的話嗎?”

“我們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紅娘子心神微震,目視著李巖的雙眸,她的心中滿是愧疚。

“李郎……”

如果不是因為她,李巖到現在應當還能在杞縣生活……

“對不起……”

“不要說對不起。”

李巖緊握著紅娘子的手,認真的說道

夫妻連心,紅娘子還沒有說出口,他便已經知道紅娘子為什么要跟他道歉。

“你沒有錯。”

“我被破家下獄是遲早的事情,同賊只不過他們找了一個由頭罷了,是伱救了我。”

李巖看著紅娘子,他的眼神堅定而又認真。

一如既往。

他變了很多,但是也從來沒有變。

“我的心腸并非鐵石,我知道,我一切都知道,但是現在我們沒有任何的選擇。”

“天下板蕩,如今華夏烽火不絕,埃塵連天,大世已至,強則強、弱則亡。”

“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夠走到最后,通往成功的這條路上從來都不容易,大部分人都會犧牲在這條路上。”

他從李信變成了李巖。

外貌改變了許多,性格改變了許多。

正如他所說的,他要做一塊磐石,一塊任憑千磨萬擊都屹立不倒的磐石。

但是無論經歷多少的磨難,經歷多少的折磨,經歷多少的難關,在最內里他始終都還是那個心懷仁義的李信。

他的背脊始終挺直,頭顱也始終高昂,不會為強權而低頭,不會因高官而折腰。

“其實,我也并不是什么時候都有成竹在胸。”

“有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該往何處行走。”

“但是,我不能說,因為所有人都在看著我,都將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

李巖的聲音很輕,但卻是極為堅定。

“我不知道能否帶著你走到這條路的盡頭。”

“但是事到如今,我們已經沒有辦法再回頭,現在我們只有不斷的向前。”

李巖很清楚他們現在的情況。

現在的如日中天,其實都只不過是鏡中之花、水中之月。

天下的車輪滾滾向前,李巖也只有因勢利導,不斷的向前。

才能不在被滾滾向前的巨大的車輪碾碎磨滅。

時代的洪流裹挾著個人的命運。

被時代裹挾的命運只能隨著時代沉浮。

紅娘子看著李巖,眼前不禁浮現出了些許的霧氣,淚珠緩緩的從眼角向外溢出。

直到此刻。

她才明白李巖的苦衷。

她才知道李巖的肩膀之上,到底擔著多么沉重的壓力。

紅娘子握緊了李巖的手,而李巖也同樣握緊了紅娘子的手。

“我不知道我們能夠走到多遠。”

“我現在能告訴你的只有兩件事。”

李巖轉過頭,重新往向了遠處硝煙彌漫的開封城。

“洛陽,并非是我們的終點。”

“這開封,同樣也不會是我們的終點……”

(本章完)


上一章  |  風起明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