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明末第二百四十五章:兵進濟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風起明末 >>風起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五章:兵進濟南

第二百四十五章:兵進濟南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3日  作者:羅小明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羅小明 | 風起明末 

作者:羅小明

字數:2495

清軍確實沒有往西走,在賈莊向西只不過是掩飾了其真實的意圖。

賈莊之戰沒有能夠達到目的,孫傳庭領兵來援與盧象升合兵一處,兵力達兩萬眾,又于賈莊建營駐防。

賈莊一戰,打光了所有炮彈的不僅僅是盧象升,清軍軍中儲備的火藥和炮彈也已經是見了底。

此前真定一戰呈上來的軍報,多爾袞反復看了數次,自然是知曉孫傳庭所領的陜西軍火器犀利。

不僅有大量破甲能力極強的火銃,還有不少的火炮,似乎威力和射擊速度都極快。

所以哪怕是明知陜西軍一路馳援而來必然是兵疲將乏,多爾袞也沒有任何的想法去進攻陜西軍。

而且賈莊一戰僅僅是和盧象升麾下的宣大軍對戰,都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各旗軍兵都多有怨言。

盧象升麾下的宣大軍堅韌敢戰,孫傳庭麾下所領的陜西軍也是一支勁旅,現在兩者合兵一處,勢力更強。

此前進攻不成,傷亡慘重,軍中士氣低迷,各旗離心離德,軍無戰意,將無戰心,也沒有再戰的條件。

留給多爾袞的選擇其實并不多。

往北,再入真定府,自然是不可能,他們此前便是從北方經由保定府、真定府一路南下而來。

這兩地已經榨不到多少的油水了,現在若是往北,確實可以帶著大部分的所得出關。

但是出了關,只靠現在的這些收獲,只怕是出關之時,便是他多爾袞退出權力舞臺的開端。

黃臺吉多疑善怒,刻薄寡恩,手段狠辣,絕不會留情。

莽古爾泰、阿敏兩人和黃臺吉也是兄弟,但是因為違逆黃臺吉,被黃臺吉按上了謀反的罪名直接處死。

往西,進攻順德府,也是同樣的情況。

順德府內官兵云集,之前有火炮的時候,進攻都有些艱難,眼下火炮根本沒有多少的炮彈,進攻的難度只會更大。

就算是攻下,部隊的損失,只怕是還要超過收獲。

而順德府內的其他的那些鄉鎮早已經是劫掠的差不多了,也榨不出多少的油水。

所以實際上真正能夠走的路從賈莊之戰沒有戰勝開始,擺在多爾袞面前的便只有一條路。

山東省,東昌府。

臨清城外,烽火連天,遍野哀鴻。

多爾袞身穿著銀白色水磨將甲,頭戴尖頂兩棱盔,立于銀白色的龍纛之下,掃視著整個眼前的戰場。

多鐸跟隨在多爾袞的近側,他和多爾袞一樣的打扮,只是所穿帶的甲胄外檐鑲著紅邊,表明著他的旗色。

在多爾袞和多鐸的身后,是一眾身穿著銀甲,頭戴銀盔,持虎槍,手執銀龍旗的甲騎。

這些甲騎是多爾袞和多鐸的親衛,他們是正白旗和鑲白旗中的護軍甲騎。

多鐸牽引著座下不時走動的戰馬,冷聲道。

“孫傳庭和盧象升兩部和之前料想的一樣,現在仍然還在巨鹿沒有動作,”

多爾袞原本緊蹙的眉頭此時舒展了許多,不再猶如當時在賈莊一般愁眉不展。

“盧象升身負重傷,只怕是暫時不能掌軍,他麾下的宣大軍在賈莊損失慘重,根本沒有多少的再戰之力。”

“孫傳庭用兵謹慎,麾下軍將統共不過一萬五千人,我軍的軍力是他的兩倍有余,他肯定不會貿然出兵。”

“而且……”

多爾袞的目光轉向不遠處的臨清城。

此時的臨清城上一片混亂,哪怕是相隔數里,但是仍然能夠借助著風勢聽到些許的喧嘩聲。

距離賈莊一戰已是過了六日的時間,多爾袞已經領兵離開了順德府。

如同之前所料想的那般,孫傳庭和盧象升兩部并沒有追來。

所以多爾袞直接匯聚大軍,轉道向南,揮兵直入廣平府內。

廣平府的雞澤縣早在之前被已經被攻破,而后付之一炬。

高起潛曾在雞澤短暫的囤兵,而后一路東進威縣,最后轉道一路撤退至臨清州。

不過高起潛并沒有將所有的軍兵都聚在一起,跟隨著他往臨清奔走的只有兩萬余人,他在其余的一些重要的城池也留下了一部分的軍兵。

臨清一帶的防線是楊嗣昌的手筆。

說實話,楊嗣昌的戰略眼光還是有的,在什么地方留多少兵,也都是進行了一定的研究。

但是他卻是忽略了高起潛帶兵的能力,也忽略了關寧軍的士氣的問題。

在雞澤的南面曲周縣,曲周算是廣平府的北大門,地理位置頗為重要。

留守在曲周縣的是時任山海關總兵的侯拱極,侯拱極依靠曲周,領山海關精兵,面對在賈莊受挫的清軍,竟然是一戰即潰。

曲周就此淪陷,清軍在多爾袞的指揮之下大掠周邊,而后自廣平府轉入山東省的東昌府內。

曲周的勝利,讓在賈莊受挫的清軍找回了些許的自信,似乎除了宣大和陜西的明軍之外,其余各鎮的明軍還是一如既往的孱弱。

而后多爾袞于丘縣分兵四路劫掠,一路走西南劫掠廣平、大名府內。

第二路往東,直取館陶,第三路往東南,取冠縣。

第四路,則是由多爾袞親的本部兵馬往東北走,取威縣。

威縣就在巨鹿西南五十里處左右,之所以取威縣,就是為了防備巨鹿的明軍馳援。

多爾袞主動將危險的任務攬了下來,而將油水豐厚的路線讓給了其他旗,為的便是挽回當初在賈莊丟下的威信,密布各旗的損失。

清軍大掠四方,最終大部在臨清州匯聚。

高起潛領兵一路退往的地方正是臨清。

雖然之前孫傳庭便已經是派人傳信來,清軍向南遁走,可能會進入山東省內,往臨清來。

但是提前的預警并沒有對臨清的占據起到什么的作用,高起潛并沒有能夠安排多少有用的布置。

高起潛知兵的名聲完全就是靠著銀錢買來的,他哪里懂什么打仗。

自稱知兵,通軍事,其實卻是膽小如鼠,無半點指揮之能。

高起潛根本就沒有真正指揮過一場仗,只是把死人的頭割下來冒認功勞罷了。

歷史上,在崇禎十七年,李自成領大軍逼近北京,崇禎再命高起潛監視寧、前各部隊,但高起潛在李自成還未到來之際,竟然直接棄關而逃。

而后南明之時,福王朱由崧召高起潛為京營提督,高起潛這一次甚至竟然領兵投降了清軍。

可謂是只會鉆營,卻沒有半點本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甚至連骨氣都沒有半點的,廉恥都不知的鼠輩。

而且因為高起潛頗為跋扈,關寧等鎮的軍將,對于高起潛也沒有幾個懾服的。

在多爾袞聚起大軍抵達臨清發起進攻之后,關寧等鎮的軍將只是象征性的做了下抵抗,便退入了臨清城內,根本沒有死戰的意思。

高起潛也根本就沒有辦法分辨出關寧軍到底有沒有真的出力,他早就因為清軍到來的而嚇破了膽,城外的戰敗也讓他更是心驚,在關寧等鎮一眾軍將的恐嚇糊弄之下,高起潛下達了緊守臨清城的軍令。

凝望著插滿了紅旗的臨清城,多爾袞的眼眸之中沒有絲毫的畏懼。

關寧等鎮的這些人,他和他們打了太久交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只要他們不打遼東,不打北京,去打其他的地方,關寧軍作戰的意志可以說是近乎于無。

曲周、臨清的這幾仗,才是明軍該有戰力和士氣,符合他對于明軍舊有的印象。

宣大軍和陜西軍,這兩支軍隊是明軍之中的另類。

“豪格如今走到哪里了?”

多爾袞收回了目光,不再去看臨清城。

反正關寧軍也不會出城作戰,根本不需要將其過多的放在心上。

多鐸勒住了不斷左右移動的戰馬,靠到了多爾袞的近前,回答道。

“豪格之前帶兵東入河間府而后一路南下,昨日黃昏收到的報告,已經領兵抵達了濟南府北部的臨邑、商河一帶,距離濟南府不到兩百里。”

“不到兩百里?”

多爾袞雙目微瞇,眼眸之中精芒流轉,思考了半響之后,再度出聲問道。

“濟南府最新的情況如何,和之前有什么不一樣的變化。”

多鐸思索了片刻,眼神微微有些激動,回答道。

“沒有多少的變化,濟南府的明軍主力還是留在西北部的德州,濟南城內只有數百兵丁。”

多爾袞的臉上露出了些許的笑容,一切都如同所料想的一般,如今的濟南城還是空虛非常。

他之前在進入北直隸的保定府,攻入河間府,擺出進攻山東省濟南府德州的態勢,促使明軍調集重兵進入德州。

德州靠近京杭運河,是極為重要的中轉地,從南往北運送物資的漕船都要經過德州。

德州的存失,甚至能夠影響北京的安危。

正因為如此山東省內的大部分明軍都在德州周圍的布防,也造成了濟南城的空虛的情況。

“傳令給豪格,讓他召集兵馬不要在臨邑、商河停留,一路往南,先行圍困濟南,截斷來援明軍!”

“知會岳托,過臨清城后,直接兵分兩路,他領南路軍,走清平、齊河一線往濟南城走。”

多鐸點了點頭,記著多爾袞下達的軍令,不過再聽到多爾袞又準備分兵,問道。

“那我們?”

“我們從北面走,過夏津、走高唐、過禹城,從北過濟南。”

“沿途的城池能破則破,不能破就立刻離開,不要浪費軍力和人力。”

多爾袞抬起頭,他的目光越過了臨清城的城墻,一直落到了遠處的地平線之上。

“打下了濟南府,我們可以獲得想要的一切……”

多爾袞的話沒有說完,打下濟南,對于他來說,是消除賈莊影響的唯一解決辦法。

他南下之時便已經是做過了調查,濟南府是山東省的省會,也是山東省內最富庶的都市,人口數以十萬計。

而且在濟南,還有一個明國的親王在,叫做德王。

明國的親王大多沒有實權,但是那些親王都很有錢,不僅有大量的田產,還有大量的金銀和糧草。

雖然多爾袞不知道一個明國的王府之中能有多少的金銀糧草,但是想想幾代的積累,絕對要比那些普通的富豪士紳多得多。

而且濟南城中,還有大量的富戶和豪紳,攻破濟南城所得,只怕是劫掠整個山東鎮鄉所得還要多的多。

攻下了濟南之后,一路往東北走,到時候沿著海一路北上,再在天津等地搶上一把,最后再從薊州鎮出關!

巨鹿,賈莊明軍大營。

如同數日之前,此時賈莊明軍大營仍舊是一片沉寂。

中軍帳中,一片寂靜。

孫傳庭端坐于首座之上,背靠著屏風,數名親衛分立于左右兩側。

其中最靠近孫傳庭的一名親衛,懷捧著一柄寶劍,那柄寶劍大半隱藏于黃緞龍紋的錦套之中。只露出劍穗在外。

這樣的形制,這樣的規格,自然是御賜的尚方寶劍才能夠擁有。

賈莊一戰,盧象升雖無性命之憂,但是多處受創,受傷不輕,處理不了政務,自然也沒有辦法執掌軍務。

賈莊的塘報呈遞了上去之后,朝廷的行文很快便已經是下發。

下發的行文,并非是嘉獎賈莊血戰的斬獲,而是斥責盧象升偵探不明,調度無方,坐視各邑淪陷,輕敵冒進,致使困于賈莊,險些喪失辱國。

賈莊之戰的斬獲,只是輕飄飄的一句戰后齊論,便一筆帶過。

孫傳庭之前呈遞的彈劾高起潛避戰不援的奏折直接便是石沉大海,沒有得到絲毫的回音。

盧象升傷重無法理事,各類罪行暫且不論,其總督天下兵馬之職暫由孫傳庭代領。

并授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接替,并賜以尚方寶劍。

如今在帳中的這柄尚方寶劍,就是昨日才到軍中的。

曹文詔身穿著罩甲,坐于左首首座。

右首的首座坐的則是楊國柱,之后便是虎大威,還有數名宣大軍中副將總兵一級的軍校。

陳望坐在左側的第四順位,他的旁邊坐的是曹變蛟,再然后便是賀人龍。

能夠坐在帳中,起底都是副總兵的軍職,獨領一營。

(本章完)


上一章  |  風起明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