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明末第一百五十一章:布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風起明末 >>風起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一章:布局

第一百五十一章:布局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3日  作者:羅小明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羅小明 | 風起明末 

作者:羅小明

字數:2576

浩浩蕩蕩的闖軍人馬之中,一桿高達一丈五尺大纛旗在一眾旌旗之中顯得鶴立雞群。

旗幟與旗幅同色,用夾絹二幅,長四尺,闊三尺。

上插珠纓,下接雉尾,長達八尺五寸的五色號帶在勁風之中不斷飄揚。

旗纓赤紅,旗槍銀亮,旗面迎風舒展,露出了一個斗大的白字——“闖”!

這面旌旗,正是屬于高迎祥的大纛。

大纛之下高迎祥騎乘著他的白馬,身處于眾人環衛的之中。

高迎祥仍然是頭戴著范陽笠,在盔外穿戴白袍,腰挎弓箭,執鞭握韁。

勁風鼓蕩之下,無數旌旗獵獵而動,滾滾翻騰。

風起云涌,勁風吹起了高迎祥罩在鐵甲外的素色戰袍,也讓他盔上的紅纓也是不斷鼓起飛揚。

“興安……”

高迎祥凝視著不遠處這座佇立在漢水之畔的大城。

漢中府這個地方對于高迎祥來說并非是一個好地方。

崇禎七年的時候,官兵四面將他們合圍在漢中府內。

陰雨連下七十多天,他們所有的弓箭都丟失了,衣甲全部浸透。

人數日沒有一頓飯,馬沒有草吃,餓死、病死的人數超過了一半。

如果當初官兵堅決一些,詐降之計沒有成功,恐怕他們當時都全部死在漢中了。

在高迎祥身后,聚滿了闖軍中的一眾將校,還有跟隨他一起進入漢中府的幾名七十二營之中的營首。

八大王張獻忠、千公雞張二、總管劉哲、領哨黃龍等人隨行在側。

眾人也都是面色凝重,時隔兩年,重回漢中府,他們對漢中府也并沒有什么好的回憶。

張獻忠同樣頭戴著白色氈帽,只是頂上并沒有無紅纓。

脖系紅巾,身穿藍布箭衣,腰間一邊掛著弓箭,一邊則是懸著一把雁翎刀。

張獻忠騎乘著一匹通體純黑的黑馬,這匹黑馬渾身沒有一絲雜毛,鬃毛和尾巴都經過修剪,渾身毛發發亮,宛如亮如綢緞,顯得神駿非常。

十三家七十二營之中,除去高迎祥之外,他麾下的軍力便是最強,因此他所在的位置也離高迎祥最近。

張獻忠生的闊面重頤,蓄著滿臉的長須,虎頷狼目。

目光轉動之間不時閃過一絲兇光,令人心悸。

張獻忠掃視著不遠處的興安城,眼眸之中戾氣橫生,他一眼便注意到就在興安城旁邊的山嶺上似乎有不少的軍兵。

“官兵在山上設了營寨,要是攻城,恐怕要先占領山上的營地。”

張獻忠微微皺眉,興安城外的那一座山名為趙臺山,興安城就修建于其山腳之下。

官兵在其上修建營寨,可以與城池上的守軍相互呼應,給進攻方帶來巨大的麻煩。

聽到張獻忠的聲音,高迎祥收回了目光,轉頭看向就在他身側的張獻忠。

張獻忠和他的外甥李自成同年,到今年都有三十一歲,正值壯年。

張獻忠內中的心思高迎祥很清楚,他知道張獻忠的雄心壯志,也知道張獻忠不甘人下的性格。

張獻忠出身軍中,足智多謀,處事果斷,麾下軍兵戰力居于諸營之首。

不過這并不重要,無論是從威望還是軍力上來論,張獻忠都沒有辦法取代他的位置。

高迎祥并沒有接過張獻忠的話頭,而是說起了另外一件事。

“興安城的守將名叫陳望,新任漢中參將,你聽過他的名字嗎?”

張獻忠微微一怔,眼神微動,他不知道為什么高迎祥突然提起興安城守將的名字。

“陳望?”

張獻忠眉頭微皺,隨即便想起了陳望到底是誰。

“那個殺了李養純、林勝泉之后,又在漢中城外殺了張原的游擊?”

張獻忠的目光轉向了興安城上,他盯視著東城城樓之上的那面正在飄揚的赤旗。

“聽說他原來只是曹文詔麾下的家丁。”

張獻忠緩緩的開口,他在曹文詔手底下吃過不少的虧,想起曹文詔心中便不由的會生出怒氣。

“想不到現在竟然做到了漢中參將的位置……”

高迎祥看了一眼張獻忠的神色,而后轉過頭,舉起了手中的馬鞭,指著趙臺山說道。

“之前撤出興安城的部隊是原漢中游擊周遇懋,帶走了約有三千多人。”

“探聽的消息說是漢中府中部出現了問題,所以陳望才將周遇懋調回漢中保護瑞王。”

張獻忠微微挑眉,言道。

“張原死了,他麾下的部眾死的死,散的散,大部分不是都被那盧時帶走了嗎。”

“漢中府內部能出什么問題?”

漢中府的消息并非秘密,他們之所以往漢中府內來,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聯系上了現在盤踞在紫陽的王成和盧時兩部。

從盧時的口中,漢中府內部發生的事情也被呈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高迎祥目視著遠處的興安城,又看了一眼大隊西行的騎兵,淡然道。

“我已經派了人去往漢陰,等到他們進了漢中的腹地我就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

“不過漢中府內部發生什么并不重要,現在重要的是掃清漢中府東部一切對我們能起到阻礙作用的東西。”

高迎祥雙目微瞇,眼眸之中顯出兇光。

“陳望麾下有一支精銳的騎兵,都是從遼東來的精騎,原先從屬張外嘉,張外嘉死后就被他吞了下來。”

在和李自成會和之后,高迎祥也從李自成的口中得知了關于陳望的一些消息。

淳化之戰為什么戰敗高迎祥也很清楚,主要的關鍵是高杰的反叛。

但高迎祥并沒有因此而看輕陳望,淳化之戰的很多細節都值得推敲。

而且李養純和林勝泉兩人也敗在了陳望的手下,成為了陳望晉升路途之上的墊腳石。

“陳望軍中多火器,主要以三眼銃、虎蹲炮為主,還有不少的佛朗機,現在他在城中,這些火器必然會成為阻礙我們破城的利器。”

高迎祥的目光從興安城上移開,移動到了旁邊的趙臺山。

“從盧時那里得來的消息你應該也知道,陳望的手里還有幾門銅發熕。”

“這些發熕炮恐怕有大半被其安置在城外山上修筑的營地,官兵有重炮,占據高地,貿然進攻必然遭受重炮轟擊。”

興安城北瀕臨漢水難以展開,南臨趙臺山。

如果不拔除趙臺山的火炮營地,只能從東面和西面發起進攻。

因為漢水和趙臺山的緣故,就算是從東西兩面同時進攻,可能會有被截擊的風險。

趙臺山的火炮陣地,帶來的威脅巨大,如若攻城就必須要將其拔除。

但是趙臺山易守難攻,要想攻下何其難矣。

漢水泛濫之時,興安城中百姓皆走避于趙臺山中,可以容納大量的軍兵于其上。

“興安城又是漢中府東部第一大城,我們沿路過來遇到的村鎮都不見人煙。”

“興安城外近郊的林木都被砍伐了大半,水井多被封死,房舍之中幾乎找不到任何的糧食錢財,就是牲畜雞鴨都不見半只,恐怕興安城周邊的人畜現在都進了興安城內。”

“興安城中如今協防民壯恐怕能達數萬人,盧時那邊稟報的情況,陳望麾下有軍兵四千余人,城中還有協防民兵和衛軍。”

高迎祥牽引著座下不安的戰馬,目光在興安城和趙臺山之上不斷的游動。

種種跡象都表明陳望提前預知他們會到漢中府來,否則也不會堅壁清野,并且親自鎮守興安府。

陳望是從二月初抵達興安城,那個時候明明還有時間可以去繼續進剿盧時和王成。

但是從那時開始,陳望便將在外的軍兵全部召回各城之中,沒有繼續進剿。

高迎祥干旱絕陳望恐怕事先就清楚自己等人會從湖廣侵入漢中府。

他們這一路來的行蹤并非是秘密,盧象升一路追在后面,追著他們進入了勛陽府和襄陽府中,直到敗了一場后才停下了追擊的腳步。

往南有襄陽城擋住去路,往東是連綿的山脈,只有往西一條道路,陳望能夠猜出來并非是什么難事。

高迎祥現在在想一件事。

他想知道陳望為什么這樣安排。

“他不想我們打興安,他想保住興安?”

勛陽府內的城池只剩下府城和一兩座城池沒有攻破,其余的城池全都被攻破,這個消息陳望已經早已經得知。

陳望親自鎮守興安城,主力都集中在興安城中,其余的縣城基本都是由衛軍和民兵鎮守,明顯是將其他的城池都放棄掉。

張獻忠眼神微凝,高迎祥想到的事情,他同樣也想到了。

陳望的行事處處透露著古怪,讓人難以捉摸。

“取輿圖來。”

高迎祥翻身下馬,對著身側呼喊道。

身后一眾親騎聽聞號令不敢怠慢,很快兩名軍兵已經是展開了一張木桌,一面寬闊的輿圖也被抬到了桌面之上。

輿圖不大,只是覆蓋了大半個桌面,描繪的是陜西全省,因此標注并不細致。

這幅輿圖是張家川之戰,他們擊敗了都司田廣恩后,從其軍中搜出來的戰利品。

一眾將校皆是紛紛下馬,跟隨在高迎祥的身側,聚在輿圖的兩側,等候著高迎祥的命令。

高迎祥將手指放在輿圖之上的洵陽城上,而后緩緩的開始向著西面移動。

“興安……漢陰……石泉……”

高迎祥的目光緩緩向西,這些城池在他的眼中也逐漸連成一線。

興安州所轄州境遼闊,興安城所在的地方是一處小型的盆地

恒口地勢平坦,然而去西往漢中只有一條道路。

高迎祥的目光深沉,他看了一眼漢中城,隨后又移動到了興安城上。

漢中府中部是平原,四面環山,無論是往何處去,都需要經過漫長棧道。

這些棧道或長或短,但是沒有一處棧道是不危險的。

漢中府并非是一個很好的去處……

“陳望……”

高迎祥低下了頭,目光停留在興安城上。

他的腦海之中思緒雜亂,他知道陳望有隱藏的目的,但是卻總是難以抓住要點。

高迎祥沒有言語,眾人都是靜靜的站立在旁側。

沒有人說話,沒有人諫言,也沒有人獻策,包括張獻忠也是一樣。

高迎祥帶領著他們走過了上萬里的道路,事實已經是證明高迎祥每次做出的決斷幾乎都是正確的,他們只需要跟在高迎祥的身后堅定不移的去執行,就不會出太大的亂子。

良久。

高迎祥終于抬起了頭,他的目光從眾人的身上緩緩掠過。

被他盯視的人都不由自主的低下了自己的頭顱。

“黃龍。”

“末將在。”

聽到高迎祥的呼喊,身穿著罩甲,頭戴著鐵尖盔的黃龍不敢怠慢,他半跪于地,恭敬的應了一聲。

“你領本部精騎,再點馬軍三千,步隊五千,往西南會和王成,盧時。”

“二十日內,我要聽到紫陽城破的消息。”

“劉哲。”

“末將在。”

“你領本部精騎,再點馬軍五千,步隊一萬,饑兵兩萬,往東南進圍平利。”

“和紫陽一樣,二十日內,我要聽到平利城破的消息。”

紫陽和平利,一個在興安的西南,另外一個則在東南。

攻破了這兩座城池便可以截斷從這兩方過來的官兵援軍,將興安孤立

起來。

兩城都只是縣城,城防并不算堅固,雖說沒有什么太多的攻城機械,但只要時間足夠,蟻附攻城也能攻下。

而現在,他們恰好還不缺乏時間。

高迎祥發號施令,沒有絲毫的遲疑。

一條條軍令傳下,一面面的令旗也被隨之交給領命的一眾將校。

劉哲和黃龍兩人都沒有拖延,當即領命而去。

只是稍許的時間,后軍的方向便傳來了鼎沸的人聲。

高迎祥轉頭看向張獻忠和張二,沉聲道。

“漢中府形勢復雜,如今消息不多,不宜善動。”

“興安城聚有重兵難以攻取,那就暫且放置,先拔除周邊鎮縣再做計較。”

高迎祥輕輕敲了敲身前的木桌,目視著張獻忠。

“興安城內官兵不能放著不管,東面由我麾下軍兵監視,西面就交給你了。”

“漢陰那邊來不了人,我往漢陰派了三千精騎和上萬的馬軍,官兵不可能飛過來。”

關于發展科技和后勤的問題,高迎祥的章節結束之后就會開始發展,各位請務必放心。


上一章  |  風起明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