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明末第十三章:關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風起明末 >>風起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章:關鍵

第十三章:關鍵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3日  作者:羅小明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羅小明 | 風起明末 

作者:羅小明

字數:1352

隨著坡頂火炮的轟鳴,原本明朗的局勢再度變得不可預測了起來。

曹文詔面色鐵青,他沒有想到流賊軍中居然能夠有火炮。

高強度的廝殺如此之久,人還能夠撐得住,但是座下的戰馬卻是撐不了多久。

身后流賊軍中的精騎緊緊跟隨著,流賊后部的步隊陣勢嚴密,也不可能沖進去。

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更何況是沖擊軍陣嚴整的軍陣。

曹文詔臉上神色不斷的變幻,頭腦飛速的思索著應對的辦法,但是卻是仍然是一無所獲。

剛剛擊穿的那支流賊馬隊,有十余名家丁都倒在了沖陣之中,跟在他身后的只剩下八十余騎,終究是人數太少了。

剛剛遭遇的那支馬隊無論是士氣還是戰力各方面都要比左翼的馬隊更強,他誤以為左側才是主攻的方向,不曾想其只不過是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人數雖眾,但是卻是實打實的烏合之眾。

流賊真正的軍陣都被安排在了右翼,跟隨在其后的馬隊曹文詔看到分明,很多人身上都穿戴著邊軍的甲胄,恐怕都是邊軍出身。

陳望從炮響過后,便一直盯視著曹文詔,希望他能有再度挽回局勢的辦法。

但是最終陳望在曹文詔的臉上卻是找不到的任何的答案。

陳望心慢慢的沉了下去,他知道曹文詔恐怕已經是想不出破局之法。

曹文詔是騎將,原在遼東作為游擊,擅長的都是騎兵戰法,步軍一直以來都是其侄兒曹鼎蛟帶領。

軍中精騎盡皆被曹變蛟帶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能夠將局勢改變成現在這樣,都已經是一個奇跡了。

陳望回首看了一眼身后不遠處緊隨而來的流賊馬隊,隨后將目光重新投回官道之上。

他剛剛看到了有一發炮彈似乎就落在中軍大旗的旁側不遠,使得軍陣一時混亂不堪,不過現在已經平息了下來,想必是曹鼎蛟穩住了局勢。

但是流賊的精銳步軍在這時展開了攻勢,正向著官道緩緩壓來。

之所以沒有立即發動進攻,只是為了等到火炮再轟幾輪,將明軍的士氣降到更低,而后一鼓作氣攻破明軍的軍陣。

就是士氣再高的軍隊都頂不住炮轟,只要轟上數輪,軍陣便會土崩瓦解,他們大部分都吃過火炮的虧,他們都清楚的很。

“將軍!”

陳望一咬牙,猛地一抽馬鞭,奔馳到曹文詔的近前,他離曹文詔不過只有數步的距離。

眼下的局勢,也只有死馬先當活馬醫。

曹文詔聽到喊聲,回首望向陳望,他記得陳望,也認得陳望。

這個從遼東開始便一直跟隨著的家丁勇武過人,弓馬嫻熟。

跟隨著他歷經大小戰事數十陣,軍中攢有建奴首級七顆,其中有一顆還是白甲兵。

和建奴交戰,拿到首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陳望手底下的人命在遼東就已經破了雙十。

入關之后,陳望戰功仍然卓著,斬獲首級三十二,殺敵更眾,殺人只怕早已過百。

他曾經也有想過提拔陳望,分派陳望去做個旗總或是把總。

但是陳望向來沉默寡言,獨來獨往,不怎么與旁人交談,平日里也少交際。

思來想去,最后曹文詔還是沒有將其提拔,只是給陳望多加了一些軍餉。

畢竟作為軍官,要約束軍伍,陳望這樣的性子有些不太適合。

“步隊遭逢炮擊,現在士氣低下,軍陣雖然未散,但是也只不過是勉強維持。”

“再多幾輪炮擊,到時敵軍掩殺過來,軍陣必然崩潰。”

陳望已經是豁了出去,他實在是不甘心就這樣失敗。

“賊騎眾多,正面對抗我等必然處于下風,我等留在外圍已無作用,不如先返回軍中。”

“有將軍在中軍坐鎮,才能穩定各部軍心,就算敵軍炮擊不斷,軍陣也不至于會潰散,能夠暫時穩住局勢。”

在這樣的輪番的打擊之下,軍隊還沒有潰敗,說實話,也就是曹文詔領兵才能這樣。

若是其他的軍將領兵,只怕是軍隊流賊第一輪的攻勢之下便已經崩潰。

曹文詔感覺今天的陳望和之前好像是截然不同的兩人。

先是敏銳的發現他都沒有注意到的細節,使得他們并沒有一頭栽入包圍網中。

現在在情勢復雜之時,陳望居然還能保持著冷靜,并且想到了應對的方案,仍然條理清晰。

曹文詔本想說些什么,但是話到臨頭,卻是鬼使神差般的點下了頭。

“撤回中軍!”

曹文詔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手中馬槊斜指,隨后高聲下令道。

隨著軍令的下達,預備轉向的騎號也在陣中響起。

返回中軍的路上順利無比,流賊的精騎離得太遠,而且似乎也沒有真想交鋒的意思,看到他們轉進了官道上的軍陣之中皆是紛紛駐馬。

山坡之上,震耳欲聾的炮聲再度響起,只是這一次,只有四門炮的聲音響起,還有一門火炮并沒放響,似乎是出了什么問題。

而這一次四枚炮彈,只有一枚炮彈砸入了明軍的軍陣之中,其余三枚炮彈全都砸偏了方向,從明軍軍陣的上空越過。

曹文詔在這時也帶領一眾家丁進入了軍陣之中。

說實話,曹文詔領兵殺出,不少的人都擔心曹文詔眼見事不可為帶領騎軍逃亡,就此一去不復回。

他們很多都是大同兵,跟隨曹文詔時日并不算長,當初他們的上官可是曾經做出過這種事情。

曹文詔重新回歸眾軍,給一眾大同兵也吃了一顆定心丸,軍中的士氣明顯為之一變。

看著周圍軍卒士氣的變化,陳望心中微定。

只要步隊不崩,一切便還在掌控之中。

這個時代的火炮很多時候都是隨緣,炮手根本沒有什么章法,幾乎都是憑借感覺來。

火炮能夠造成的殺傷其實并不大,主要還是對于士氣上的打擊。

“叔父。”

曹鼎蛟滿身血污,見曹文詔重新入陣,當即迎上了前來。

沒有多余閑話,曹鼎蛟上前迅速的匯報了各部的情況,指揮權也就此被重新移交到了曹文詔。

曹文詔并沒有急于下達命令,而是先看向就在身側的陳望,他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此戰能否得勝,恐怕關鍵并非在于他,而是在于陳望。

《明史》:

“巡撫御史范復粹匯奏首功凡三萬六千六百有奇,文詔功第一,嘉謨次之,承恩、麒又次之。”

“文詔在陜西,大小數十戰,功最多,承疇不為敘。”

《綏寇紀略》載曹文詔死后,“關外豫楚諸官軍聞之,皆為奪氣。”


上一章  |  風起明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