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梟雄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收復之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布衣梟雄 >>布衣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收復之戰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收復之戰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10日  作者:下傳深藍  分類: 歷史 | 架空 | 亂世 | 穿越 | 戰爭 | 下傳深藍 | 布衣梟雄 
這次召開的萬人大會,整整持續了三日,三日時間,昭和良川一人面對提來的質疑,皆是一一反駁。

那種淡定的氣度,就連暗中保護昭和良川安全的樊崇、王九、鄭平、周旬四人皆是暗暗感嘆,此人不愧是被攝政王和小越王看中之人。

經過此次戰事,很顯然,這位扶桑的廢太子,早就一改往日的平庸,取而代之的則是超遠的眼光格局,以及云淡風輕的淡定。

與昭和仁川相比,此人才是真正配得上扶桑王位之人。

三日的駁斥,讓原本心里有怨氣不解的眾人,基本上被昭和良川給說服。

通過昭和良川侃侃而談,不僅說服了他們,還把眾人的思想,帶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之前他們大部分都覺得德康介的大國論,才是讓扶桑徹底崛起的方向,可與昭和良川三日的探討,他們終于明白,如果真按照德康介和昭和仁川的發展,兵發新涼,爭奪天下,最終的結果,只有死路一條。

因為扶桑的地理,就已經決定了他們根本無法擊敗新涼,之前所謂的侵擾大涼沿海,看似取得了勝利。

實則也不過是侵擾了大涼的二州罷了,和坐擁十二州的大涼相比,他們的侵擾根本傷不到半點根基。

甚至能夠分兵多路,一邊平叛沿海,一邊可以北上抵抗榮國,也能西進,解決西域諸國。

這還只是當初被他們認為,垂弱不堪的大涼,展現的實力,很難想象,經過數年內亂戰爭,重新一統涼地的新涼王朝,究竟厲害到何種程度。

與新涼相比,扶桑真的弱小到猶如蛇與大象的差距。

被昭和良川這般講述,帶來的震撼,足夠讓內心不滿的眾人,基本上都被勸服。

他們知道,昭和良川的用心良苦,如今新涼和榮國這兩個龐然大物,互相廝殺,扶桑要做的,保持中立,誰也不摻和。

要是被戰爭牽連,恐怕連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這次召開的三日大會,還是有很大的效果,基本上化解了當地百姓對昭和良川心中的憤懣。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信服昭和良川這套說法,畢竟,扶桑的大國論之策,已經持續了十多年。

這十多年的洗腦,想要通過三日的時間,徹底轉變,根本不可能。

這點昭和良川也知道,但他這么做的目的很簡單,即便無法徹底扭轉,但只要在百姓和貴族的心里,種下這顆思考獨立的種子。

隨心時間流逝,早晚會慢慢的扭轉過來,而且就算有些人,依然暗中反對,暗中謀劃搞事,昭和良川都不懼怕。

不說他已經繼承了扶桑王位,身邊也有一眾支持的軍隊,只要軍隊在手,任何的動亂,他都能輕松化解。

就算在退一步,軍中出現滲透,有動亂的跡象,他也能依靠新涼的駐軍,替他解決混亂。

當然,想要徹底終結扶桑境內,這些暗中作亂,依舊不死心的人,也很簡單,只要新涼擊敗榮國,就能直接扭轉扶桑上下對新涼的態度。

慕強是每一個都會產生的心理,更別提國與國了。

所以,昭和良川根本不指望,通過三日大會,就能徹底改變扶桑上下,對新涼的態度。

他只需要控制境內穩定,不起動亂就行,至于最后的終結,就看新涼如何擊敗榮國,這點昭和良川十分有自信。

這種自信,甚至比樊崇、王九、鄭平、周旬四人還要強烈。

本來這次協助昭和良川平定內亂后,新涼的軍隊,會啟程離開,但受到昭和良川駐軍的請求,四人商議一番,便打算停了下來。

之前樊崇還擔心,昭和良川自削天皇封號一事,會不會太冒險,波及他的安全,現在經過三日的旁聽,他們對昭和良川有了更深的認識。

這種認識,他們當中,周旬是最深刻的,此次他協助出征,看中的是他的謀士身份,本來想著這一戰,他要提供一些謀略。

可現在看來,有些多此一舉了,除了剛開始的分兵外,后面的如何策反地方軍,如果誘殺德康介,到最后攻破京都城,拿下昭和仁川,根本都不需要他,全是昭和良川一人的安排部署。

現在看來,昭和良川不僅仁慈,擅謀略,更有超遠的眼光格局,這樣的人,還真是扶桑之幸。

隨著三日大會結束,四人就一直陪同在昭和良川身邊,看著昭和良川的表現,一番恭維自然少不了。

在昭和良川的擺手下,他輕聲道,“各位不用如此盛贊,本王能夠做到這地步,離不開攝政王和小越王的扶持。”

“真要感謝,還真的挺感謝兩位王爺,沒有越州之行,本王怕也沒能這般快速成長。”

“如今扶桑內亂也過去了,風波差不多也結束了,扶桑也能慢慢走向正軌了。”

“是啊,扶桑能夠有扶桑王在,真是扶桑之幸啊,就不知對我新涼是幸還是不幸。”

說這話的不是樊崇,而是王九,此話一出,在場的氣氛,明顯有些凝固。

在場五人,都不是傻子,自然聽得出話中之意,昭和良川轉頭,面帶笑容,笑呵呵的看著王九道。

“幸與不幸,不是本王說了算,而是要看新涼如何發展。”

“與攝政王交談的那一日,讓本王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個人多么出眾,才智多么驚艷,能改變的,也只有一個時代,往后的時代會變成怎樣,誰也無法預料。”

“這就好比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個國家有強盛,自然也會衰敗,誰也保證不了我們能夠一輩子強盛。”

“既然無法預知,又何必杞人憂天呢。”

“扶桑在慢慢發展,難道新涼就會原地踏步嗎?”

昭和良川的侃侃而談,讓在場四人對視一眼,而后哈哈大笑。

說的沒錯,無論日后新涼、榮國、扶桑,又或是西域諸國,如何發展,都不是他們能夠干預的。

能做的,就是活在當下,做好當下的事,至于日后,便交給后來人就好。

不是有一句老話說的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一代更比一代強。

四人大笑過后,眼中也是充斥著些許的期待,扶桑之亂已經平定了,接下來就是新涼與榮國的決戰了。

扶桑之亂的平定,以風一般的速度,很快傳回了新涼京都。

永川王府

蘇祁安悠閑的坐在小院內,看著手中一沓沓有關扶桑的軍報。

一邊看著,蘇祁安的臉上有著些許的驚色,他不驚訝扶桑這么快就被打服,而是感嘆昭和良川有如此魄力,先是請求新涼軍隊留下駐軍,其二竟然自削天皇封號。

這兩件事,單獨拿出來,都讓人感到震驚,更別說同時進行。

特別是后者,自削天皇封號,這種魄力,恐怕扶桑前面的諸多天皇,都不敢這般去做。

唯獨昭和良川有這魄力,硬生生去掉天皇的名號,自降為王。

在尋常人看來,昭和良川這么做,就像是討好新涼,是可恥的。

但蘇祁安一眼就看出昭和良川的用意,除了盡可能降低扶桑在之前刷的存在感,明哲保身外,更重要的,就是通過自降國位,讓國內百姓看清局勢,不被所謂的野心沖昏頭腦。

只要冷靜清醒下來,認清自己,在由昭和良川的帶領下,扶桑會迎來飛速的發展。

這種發展,說不定日后會對新涼產生威脅。

對此蘇祁安卻是莞爾一笑,正如他與手下將領,以及昭和良川的私聊中說的那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務,做好當下,不杞人憂天,相信后來者,肯定會超越他們這些前人。

如果一個小小的扶桑,都能產生對新涼的威脅,那新涼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也該改朝換代了。

看完手中的軍報,也算除了蘇祁安的一件心事,扶桑的平定,起碼能讓新涼毫無后顧之憂的與榮國開戰。

至于駐軍扶桑,蘇祁安也沒打算提前讓樊崇、王九他們撤回。

一來扶桑剛結束戰亂,為了防備某些不懷好意之人,的確有駐軍的必要。

二來,也能通過駐軍,能夠對扶桑產生一種無形的震懾,可別小看這種震懾。

正如當年,扶桑倭寇侵犯大涼十多年,留給大涼百姓的是無盡的兇殘,這種兇殘甚至都產生陰影。

如果不是干掉了十萬的倭寇,恐怕恐懼倭寇的陰影還會存在。

所以,駐軍扶桑,就是為了讓扶桑日后提起新涼,會感到敬畏,一旦有敬畏,扶桑絕不可能踩到新涼頭上。

這封傳來的軍報,蘇祁安還是很滿意的,不過他還是要回信一封,叮囑樊崇、王九他們關于駐軍的具體要求。

震懾歸震懾,可千萬不能因為駐軍,而喪失自己的軍律,要是被扶桑的某些人利用,到時也會引起一些麻煩。

待回信寫完,蘇祁安活動下筋骨,而后起身,朝著皇城的政務司走去。

扶桑之亂平定,接下來也該敲定如何收復青幽二州了。


上一章  |  布衣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