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梟雄第五百二十四章 扶桑野心,大國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布衣梟雄 >>布衣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四章 扶桑野心,大國論

第五百二十四章 扶桑野心,大國論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3日  作者:下傳深藍  分類: 歷史 | 架空 | 亂世 | 穿越 | 戰爭 | 下傳深藍 | 布衣梟雄 


小說:、、、、、、、、、、、、

為了請這位大才者出山,昭和仁川可以說費勁了心思,禮賢下士也好,又或是學大涼歷史上的三顧茅廬也罷,只要能讓這人出山,昭和仁川做什么都行。

到了后來,昭和仁川在他居住的旁邊,修建了一個竹屋,一有空就在旁邊住了下來。

這種誠懇的態度,在差不多持續了一年左右,終于把德康介打動,終是出山。

而后來,德康介為他所做的一切,證明了他一年左右的禮賢下士受得苦,絲毫沒有白費,給他的回報,那叫一個巨額。

之所以昭和仁川會這么做,除了他欽佩這等大才者,更重要的是和他的處境分不開的。

雖然他的身份是嫡長子,按照繼承制度,下一任天皇基本上就是他了。

但扶桑天皇,生的兒子不止他一個,他的幾個兄弟,可是相當悸動。

在朝中的勢力不比他弱,加之他的生母日漸衰老,扶桑天皇又特別寵愛他幾個弟弟的母親。

時不時在扶桑天皇耳邊吹一吹枕邊風,這就導致他的王子位置并不穩固。

在這種環境下,他因為一些事沒有做好,在幾位弟弟的打擊下,一下子失去了扶桑天皇的信任,從而失寵。

身邊沒有一個能臣,按照這種趨勢,恐怕要不了幾年,他的王位就得被廢。

就在這關鍵時刻,在昭和仁川即將失勢時,他遇到了德康介這位隱士。

近一年的真誠態度下,德康介出山了,而后,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讓他從失寵,重新得到了扶桑天皇的信任。

而后的幾年,各種陰謀詭計,結盟、離間等等計策,德康介用的那叫一個游刃有余。

在德康介的幫助下,不到五年時間,他將和自己整奪王位的幾個弟弟,先后擊敗,朝堂上,一半的朝臣歸向他有。

按照目前的發展,最多只要兩三年的時間,扶桑的朝政,不說他大權獨攬,至少在無人能和他抗衡,他的王位基本上算坐實了。

就在昭和仁川默默積蓄力量,準備幾年后一舉將自己的攔路虎全部掃平。

這位大才的德康介,拿出了足以改變扶桑未來格局的國策,大國論。

大國論全面從扶桑的地理環境,以及可持續發展,如何發展,后續壯大,寫的那叫一個明明白白。

大國論一出,不僅昭和仁川震驚了,就連他的父親,扶桑天皇也是久久不語。

這國策的論述實在是太驚人,太超前,也太大膽了。

以扶桑四島為基礎,對內深化改革,以強權收回扶桑武士集團手中權利,加強扶桑中央皇權。

對外積極整頓軍備,隨時做好出兵準備,以小規模的兵士,扶持海域海盜,利用他們,騷擾大涼,做好持久戰準備。

這么做除了試探大涼底氣,更是能通過這些騷擾,收集大涼戰力情報,并且,派人和北方大榮、甚至有可能,和西域各國取得聯系。

等待合適時機,從而一舉入侵,纏食肢解大涼。

這就是德康介的大國論的核心,扶桑再怎么發展,終究是島國,想要發展壯大,就得對外擴張。

而對外擴張的首要對象,就是所謂天朝上國的大涼。

只要拿下大涼,哪怕占領部分大涼,至少能以為基礎,從而為日后更進一步將扶桑發展成帝國,打下堅實基礎,最后爭霸天下。

這想法,扶桑的任何人都不敢奢望,畢竟,這么多年,他們都是這么過來的,也清楚扶桑和大涼之間的差距。

可德康介的大國論一出,給他們規劃的步驟,和未來的美好藍圖,哪怕扶桑天皇、昭和仁川他們在克制,心里不免有著無盡的澎湃。

他們知道,如果真的能實現這些,不僅他們能青史留名,扶桑會在他們手中,得到巨大的飛躍發展。

想想看,這日后的扶桑,能有機會爭霸天下,就這,足夠讓他們的野心欲望極速膨脹。

大國論一出,德康介從幕后走到了臺前,不僅受到昭和仁川的信賴,更是得到扶桑天皇的信任。

德康介的大國論,并非是虛無縹緲,不顧現實的胡說八道,而是在大涼待了十年后,親眼目睹大涼的朝政混亂,底層百姓的居無定所,官員們的腐化,從而得出一個結論。

大涼這個看似強壯的巨人,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早就成了外強中干的空空軀殼。

倒塌死去不過是早晚的事,而在這段時間,他們扶桑為什么不能抓住這個機會?自古以來適者生存,弱者只有敗亡。

和垂垂老矣的大涼相比,他們扶桑在結束內部割據混亂,修建加強中央皇權,發展是一天天好。

在大涼,有個詞,德康介記了一輩子,螞蟻噬象。

大涼就是一頭大象,扶桑就是微不足道的螞蟻,但只要螞蟻數量夠多,吞噬大象是早晚的。

而且在大涼四周,除了他們小小扶桑外,北邊的大榮,西邊的西域的吐蕃,都是足以傾覆大涼的可怕對手。

這么千載難逢的機會,德康介等了這么多年,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

好在他的大國論一出,根本不需要他多說什么,扶桑天皇對他的構想,持肯定態度,應該說給予全力支持。

當然這樣的大事,目前來說,自然不可能公之于眾,知道的,只有他們三人。

想要實現大國論,首先就得麻痹大涼,因此,向大涼求親就是最重要的一環。

如果能求親成功,他們會立刻解決所謂東南沿海的匪患問題,給大涼造成一種東南無戰事的假象。

從而讓大涼能全力放手,對付北方大榮,畢竟,求親也意味著另外一層含義,雙方同盟。

只要大涼沒有將注意力,集中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能更加安穩的整治軍備,只等時機一到,立刻翻臉出擊。

因此,求親之事,是他們來訪的重中之重,無論如何,都得成功。

好在京都城的部分官員,對他們求親一事,是持贊同態度,從某方面來說,至少是有希望的。

而且此次來訪京都,他們還有一個很強的內應助力,只要事態按照他們預期的走向進行,這次的求親基本上是板上釘釘。

車隊的緩緩開進,在距離京都城不足三十里之外,前方,京都城的禁軍早早等待著。

中州兵和禁軍隊長進行簡單交接后,在禁軍的護送下,扶桑代表團朝著京都城開進。

扶桑代表團即將抵達京都城的消息,不用刻意傳播,整個京都城內基本上都已知曉。

這次,相比較和蘇祁安的進京相比,無論是集市還是街道上,都顯得冷冷清清。

哪怕是遇到的路人,對扶桑代表團沒有絲毫敬意,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從遠處走過。

略顯清冷的街道和層層護衛的禁軍一對比,那一幕要有多尷尬,就有多尷尬。

對此,坐在車上的昭和仁川,臉色只是微微色變,而后恢復常色,和德康介一樣,閉目休息。

京都城百姓不歡迎他們,這本在意料之中,這些,昭和仁川并不在乎。

現在這些涼人對他要多不屑就有不屑,等到不日后的擂臺比武開始后,會讓這些涼人知道,輕視扶桑的代價,摔的要有多疼有多疼。

禁軍此次的護送目的地是京都城的別苑,也就是蘇祁安剛入京都居住的地方。

那地方是專門用來接待外國使節團,以及地方擁有封地回京的侯爺。

距離不遠,進了京都城后,約莫一炷香的功夫就抵達了,馬車在一處別苑前停了下來,禁軍隊長說著一些囑咐后,便帶人離去。

這感覺,絲毫感受不到一點熱情,如果不是昭和仁川的制止,身旁的扶桑武士,恐怕早就忍不住動手了。

昭和仁川對著手下武士說著什么,隨即,一半的扶桑武士直接沖進別苑,他們的目的不是破壞,是為了搜查,為了保障昭和仁川、德康介的安全。

在京都城,真要有人敢對扶桑代表團出手,那不是傻就是蠢。

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提前搜查,昭和仁川會安心些。

經過一番縝密的搜查后,和想象中的一樣,別苑內沒有任何可惜機關,也沒有暗藏襲擊人員。

昭和仁川點頭,隨即下車,攙扶著德康介,緩緩走進別苑。

一邊走著,昭和仁川對著身邊的武士道,“你們立刻去,搜集下那位叫東山侯的信息,記住,是一切的信息。”

昭和仁川忽然的命令,讓手下武士有些摸不著頭腦,東山侯他們知道,勇次郎的結怨就是和這位東山侯有過節。

但這人貌似沒有什么特殊,唯一特殊的也就是年紀輕輕而已。

雖然不理解昭和仁川的意思,但手下武士不敢忤逆,點頭去辦。

隨著二人踏入別苑,德康介笑著開口,“怎么,什么時候對這大涼的侯爺感興趣了?”

“老師說笑了,只是這一路走來,聽到的最多的,就是這東山侯,雖然不知此人如何,但想必不是普通人,能夠了解下大涼年輕侯爺,也沒什么壞處。”

“說不定,日后此人還是我的大敵呢。”

小說相關

_歷史小說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書客居


上一章  |  布衣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