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雖然并不僅僅取決于武器裝備,但如果武器裝備的差距實在很大,至少在一開始會一邊倒。
而后才是縱深帶來的占領區治理、后勤及意志、管理方面很可能出現問題。
倭國的形狀和地勢決定了東征大軍只能穩扎穩打,一定要先消化好已經奪下的地方。
沈有容所率的東洋艦隊同樣需要在九州島上有個合格的軍港:長久征戰下去,戰艦必須有大量檢修、補給的需要。
但瀨戶內海可以先行清掃。
自抵東瀛后,東洋艦隊并未遇到水面抵抗——島津家掌握水軍的家臣,老早就被李旦聯絡上投了。
如今他們以安宅船、關船和更小的船型小早為東洋艦隊帶路,所造成的結果就是東洋艦隊的戰艦不得不慢吞吞地行進。
“幕府水軍,與你們相比如何?”
沈有容問的便是已經姓安取名忠明的原島津家水軍大將。
“船多一些。”安忠明聽完翻譯之后回答道,“幕府發過命令,已經在加快造船。”
“都是這種安宅船?”沈有容指了指前方那些最大的船只,皺著眉頭說道,“這么慢,造出來又有什么用?”
安忠明訕訕說道:“自然不能因此放棄,多造安宅船,就是想憑高大靈巧,接舷作戰吧。”
沈有容心里有數了,哂笑起來再不言語。
所謂安宅船,看起來都不算小。這種船的特點便是甲板上有一個高大廂樓。
這廂樓四周都有護板,若船不大,這一層便只是水手。沒錯,安宅船雖然也可以樹立風帆,但動力來源主要還是人力。每船數十甚至百余枝櫓,戰斗時最大的特點是靠人力驅動非常靈便。但尋常時的航速,還不到如今大明戰艦的一半。
不過因為有廂樓,安宅船很高。尤其是大的安宅船,上面還有一層“總矢倉”,周圍雖然仍有木板,卻可以放下來,同時也布置有射擊孔。因為高大,再加上戰時轉向靈便,有一定的短時爆發速度,因此主要戰術還是接舷放下護板充當木橋而跳幫。
聽聞幕府在想法子大量建造大型安宅船,當然是想憑這種特性發揮悍不畏死的精神跳幫來戰了。
他們的鐵炮在大明面前根本算不得什么,水軍基本都是冷兵器。除了發揮數量優勢搞這種蟻附戰法,又能怎樣?
大明戰艦先是吸收歐洲戰艦的特點,后來又進一步加以改進,如今致遠艦還有了蒸汽動力,航速方面會令倭國水軍絕望,恐怕累死水手也會被遛狗。
除非是大量船只各種圍追堵截:明軍戰艦上的艦炮總有發射間隔,海上炮戰的命中率也不是那么恐怖。
但是若要接舷就另當別論了,這是玩命的戰法。
問題是:跳上有九雷銃的明軍戰艦?
一艘安宅船上所載戰斗兵員最多一兩百罷了,這近距離面對燧發槍跳幫……
沈有容搖了搖頭:“你們熟悉這片海,帶路吧。把這片海上的水軍清掃干凈了,后面就容易得多。”
在四國島與本州島之間的瀨戶內海上,星羅棋布地分散著許多小島。
如果后面要前往更遠的地方,四國島不說,這些小島上必定不能有任何差池,不給任何一支水軍忽然出現攪亂大明后勤航線的機會。
此時此刻,這一帶水軍實力最強的自然是四國島北側諸藩,他們過去很大的利益來源便是瀨戶內海作為重要水道的貿易。
如今,領著贊岐全境的生駒家卻正在進行家族內斗,所謂生駒騷動。他們家的鹽飽水軍早就撤離到了舊港,只求先保住自己。
幕府寄予厚望的本來就是阿波國的蜂須賀至鎮。
關原之戰中,蜂須賀家采用“東西軍雙押”策略,父親蜂須賀家政加入了西軍,兒子蜂須賀至鎮加入了東軍,最終保住了領地,如今是由蜂須賀至鎮為大名。
他參與了大阪城的重新修筑,如今還控制著淡路島,那可是紀伊水道咽喉處,去大阪灣或者播磨都不能忽視那里。
沈有容這一程的目標便是那里。
隨著生駒家的鹽飽水軍被掃滅于港口附近,四國島上已經人心驚懼。
明軍并不登陸,但以炮火之利,鹽飽水軍的船只又不能抬上岸去。或者仍有藏匿,但大多數被擊沉或焚毀于海港之外,連生駒家在玉野的港口都被轟了一陣,碼頭損失慘重。
艦隊這才繼續東行,后面的貨船則載著林丹巴圖爾等人,準備先散布于瀨戶內海上一個個的小島,先搜刮干凈,保證這么多的小島上沒有能威脅后面局勢的力量。
威脅越來越近,蜂須賀家知道躲不過這一劫。
而他們還投不了——御夷軍本部就在不遠處,江戶那邊支援過來的水軍先鋒大將已經節制了蜂須賀家的水軍。
幕府動員的御三家已經在奔赴大阪的路上,但有海賊大名之稱的九鬼嘉隆之子九鬼守隆已經帶著九鬼水軍從志摩來到這里。
他卻只是水軍先鋒副大將,大將是德川十六神將之一、有槍之半藏之稱、如今作為御三家之一尾張德川家家老的渡邊守綱。
一同到來的還有被譽為筑城第一的藤堂高虎。
“御夷軍本部和御守都一致認為:阿波國,尤其是淡路,絕對不能失去!”年邁的渡邊守綱鄭重地對藤堂高虎說道,“藤堂桑,城防修筑,要拜托了!”
藤堂高虎只是肅然點了點頭。
“守隆君,聽從你的建議,那一批鐵板再有兩天就會運到這里來。”渡邊守綱又對九鬼守隆說道,“需要多久?”
“渡邊大人,至少要有兩個月才能為全部安宅船都加上鐵甲。”九鬼守隆說道,“當年父親大人憑借鐵甲船在木津川口幾乎全滅毛利水軍。漢夷戰艦雖然有火炮,但只要都加上鐵甲,就算靠近更慢一點,卻一定能抵御住炮擊!”
渡邊守綱點了點頭:“那么,就由我帶來的江戶足輕水軍前出拖慢他們的步伐吧。至鎮桑,藤堂桑,生駒家就這么白白浪費了憑借贊岐諸島伏擊敵人的機會,不用客氣了!贊岐,你們去拿下來吧,鹽飽水軍要盡快重建起來!”
“絕對不會辜負將軍大人的信任!”蜂須賀至鎮大喜。
渡邊守綱以德川十六神將威名,原本是如今江戶灣足輕水軍的統帥,負責江戶灣的海上防御。
九鬼守隆雖然沒有他父親的赫赫威名,但那也是關原之戰之中如同自己家一樣的決定:父親加入西軍,兒子加入東軍。
但九鬼水軍一直是一個異類,多年前九鬼家就嘗試給安宅船的護板加上鐵甲,還嘗試運用火器。就是因為在木津川海戰中讓毛利水軍束手無策,織田信長才在石山合戰中取得決定性優勢。
如今還有規劃修筑了大阪、江戶等諸多名城的藤堂高虎前來幫助阿波提升城防體系,蜂須賀至鎮對于此戰的結果多了些信心。
大將軍也要到關原了,關東諸藩正在云集。
聽渡邊守綱的意思,幕府已經默認他和藤堂家吞并贊岐。只要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蜂須賀家的領地會擴大很多。
阿波一帶的水軍先鋒開始積極備戰,支援到此的水軍力量也不能說弱:江戶足輕水軍、九鬼水軍再加上蜂須賀家在阿波的水軍、藤堂家在伊予的水軍,可載戰兵及水手四百人以上的安宅大船就有三十五艘,小一些的安宅船和其余關船、小早船加起來,御夷水軍先鋒的大小戰船數目已經多達三百余艘。
其中,江戶灣的足輕守軍先去了淡路島西北面的小豆島。
他們的目的便是在那里先與明軍艦隊纏斗,再把他們引入淡路島與四國島之間的鳴門海峽。
這是預設好的伏擊圈。相對狹窄一些的海峽,足夠從四國島東邊和淡路島北段的水軍分別埋伏好,堵住鳴門海峽的南北兩口。
最主要的是,明軍會知道潮水漲落時會在那里出現的鳴門漩渦嗎?
以風帆為主要動力的明軍戰艦,在那種時候一定會慌亂起來。
而熟悉這里水流的御夷水軍,則能發揮安宅船的優勢,借漩渦水流快速接近。
“你是說,他們最可能與我們接戰的地方,就是那鳴門海峽?”
小豆島西面的一座小島畔,明軍正在靠泊休整。
瀨戶內海上的島實在多,據說數目過千。
東洋艦隊已經比較深入了,身后的大小島嶼已經有數百,如今需要更加謹慎。
他在致遠艦上看著地圖,指了指東面:“這處不是更好嗎?島嶼密布,那小豆島不小,興許岡山還有水軍。”
安忠明諂媚地笑道:“以天兵戰法,自然仍是繼續摧毀沿途港口。玉野的鹽飽水軍既然被消滅,小豆島上一定有主力。畢竟小豆島若失去了,將軍自可先舍棄紀伊水道,能夠攻擊到播磨了。但御……但幕府自然不能只是略作抵抗,一定要想方設法重創天兵。那鳴門海峽,有地利。”
明軍既然攻下了九州島,當然能知道鳴門海峽的名堂。
聽安忠明解釋了一下鳴門海峽那里會出現的特定漩渦和水流,沈有容明白了過來。
“原來如此……若是猝不及防,確實有些為難。”沈有容點了點頭,“只有漲潮落潮時會有?”
“還需大風。如今已經快入冬,大風確實不少。”安忠明解釋道。
沈有容沉吟起來,過了許久才道:“可本侯要是先不去那紀伊水道呢?”
“將軍遲早要去的嘛。”安忠明說道,“關東水軍要來支援,只能走紀伊水道過來。”
“是這個道理。只不過,要恰好讓本侯所率艦隊在張潮落潮時仍在海峽間,卻并不容易。”
沈有容看著輿圖,又問了問他從小豆島一帶到那鳴門海峽的距離。
他心里有了數,笑了起來:“看來會有詐敗,誘敵深入啊。在小豆島的水軍,數目應該不少,會讓本侯認為是主力。依你看,什么樣的誘餌才會讓本侯不顧危險一路追過去?”
安忠明熟知各處水軍力量,此時毫不猶豫地說:“只有江戶灣足輕水軍。將軍若見了那番號,只要能盡殲這支水軍,后面進兵江戶灣不知要輕松多少。”
沈有容嘖嘖有聲:“以這支水軍為誘餌?那伏擊我們的水軍,豈不更厲害、更多?”
“在下認為,將軍就算不追,他們也會考慮到將軍知道鳴門漩渦這件事。只要他們把真正的主力始終放在那里,將軍還是無法忍受他們一直存在。要攻擊播磨本部,運輸船隊一定會經過小豆島,難道將軍會愿意被他們牽制著只能在九州與播磨之間護航?”
“也對。總要殲滅他們才安心,這一路過來的做法讓他們心里有底。”
思索很久之后,他才說道:“在這里休整一段時日,等補給到了,就和他們會一會。漩渦嘛……在張潮落潮之間盡快將之殲滅就好。”
他對自己麾下有信心。
這倭國水軍,過去只不過大多是在瀨戶內海或近海的海灣里互相斗,哪里有大明艦隊的經驗豐富?
東洋艦隊里的不少將卒、水手,那可是已經有了在南洋海戰的經驗。
既然知道了對手寄予希望的戰法是狼群一般靠近跳幫,東洋艦隊就能因此做好充足準備。
沈有容也已經早就從安忠明這樣的人嘴里知道了九鬼“鐵甲船”的存在,沒想到大明將來想建造的蒸汽鐵甲艦,在這里反倒有人搞出過不倫不類的玩意。
欺負欺負別的安宅船可以,想憑借這個就抵擋大明艦炮,那有些天真了。
“派哨船去九州,讓那邊多運一些漂雷彈來。”
他發出了命令,計劃先在這里為這場海上決戰多做些準備。
所謂漂雷彈,改自萬歷早年就有的水底龍王炮。過去的這種水底龍王炮是以牛尿泡做雷殼,內裝火藥,以引信點燃。用的時候,用雁翅管和羊腸給引信通氣,掛上石頭墜于浮在水面的木板下面。通過長長的引線點燃后,可以在敵船靠近時延時引爆,從水底出其不意地發起攻擊。
如今,海軍自然也在研制更加先進的水雷。赫圖阿拉一戰時就已經有了延時爆炸的開花彈,海軍這里無非是再制造一些能有海底龍王炮漂雷效果的新炮彈。
反正對付跳幫戰術,這種炮彈能夠掐好時間,在敵艦進入炮擊更準確的范圍內打出去。
漂雷能在水面浮動,若是掐好在敵艦船舷邊炸開,威力可不小。水線下若是破了,以倭國戰艦如今的水密設計,將是非常頭痛的問題。
兩邊都在為這場鳴門海戰做著準備,一邊在為護板加裝鐵甲,另一邊則在補充更有針對性的軍資。
已經見識過大明戰艦真實航速和靈巧程度、航海水平和火力的安忠明覺得,幕府水軍的一切準備都將是徒勞的。
有鳴門漩渦相助又如何?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在準備充足之后,東洋艦隊和已經被整編的薩摩水軍仍舊以倭國水軍常見的速度往東邊航行而去。
前方便是小豆島。
在小豆島南面一個四面環陸、僅西南側有個海峽的天然港灣之中,密密麻麻的江戶灣足輕水軍也在集結。
他們已經通過最輕便的小早船偵知了那邊的動靜。
“諸君,決定國運的水戰初陣了!”
渡邊守綱在岸上鼓舞著士氣:“此戰,要依賴水夫氣力!現在,先飽餐吧!”
戰兵不多,因為他們的任務就是以最快速度劃向鳴門海峽,避免被明軍艦隊追上。
所以小豆島這邊的精銳水軍其實不多,劃船的力壯水手才是主力——每艘船上,都配備了兩班接力。
“不要因為是在逃竄就氣餒!成敗盡在我等!必勝!”
“必勝!”
嘴里啃著肉的水手們高呼。
只用跑路其實相對安全,他們覺得這樣很好。
逃命之戰,得多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