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第313章、草原爭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光宗耀明 >>光宗耀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3章、草原爭王

第313章、草原爭王


更新時間:2024年10月03日  作者:冬三十娘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冬三十娘 | 光宗耀明 
“……王?”

鐵嶺西邊的遼河套,秀水河上游兩條支流中間的地方正在打掃戰場。

布揚古面前是麻貴,還有很熟悉的遼東鐵騎——當年李成梁掃除葉赫西城,納林布祿出了葉赫東城乞降后,布揚古見過李成梁身邊的這個將領孫守廉。

現在他是遼東副總兵。

沒什么意外,當開原那邊的大明邊軍五千人在老米灣過了遼河之后就直撲這邊,而俞咨皋押著葉赫部的五千“精騎”從東北面也包過來之后,炒花不得不退向西北方向。

而布揚古和麻貴見面之后,聽他傳達了旨意。

“大軍在此休整七日,補給糧草軍資。”麻貴看著他,“都督既然與明軍同行作戰,草原上很快就會傳遍。如今不妨也在此休整一下,我派人讓欽使過來宣旨。”

布揚古說不出話來。

炒花還是帶著萬余人跑了,但這一戰丟在這里的尸首就有一千余,重傷被帶走的只怕也有兩三千,再加上負了輕傷的,現在留給炒花的選擇只有兩個:要么往西去老哈河一帶尋求敖漢、奈曼部的庇護,要么渡過遼河去與科爾沁右翼聯手抗敵。

但他畢竟還是跑了,也看到了葉赫部從東北面繞過來突襲他們的側后翼。

“天恩浩蕩,你既然下定了決心,陛下自然不會負你。葉赫部成了韃靼之敵,如今領地還適合一直呆著嗎?都督是想大明也派兵駐守到葉赫部協防你們,還是想獨自面對西北面的韃靼襲擾?”

布揚古心中苦澀,這是他主動下定的決心嗎?這是被逼的。

他現在并不看重所謂王的名號,而是想確認另外的事情。

“……西邊不是已經有小歹青的蹤跡了嗎?喀爾喀、科爾沁必定不會善罷甘休。麻都督要徹底清掃遼河南面,既要北防喀爾喀、科爾沁,又要西攻察哈爾的敖漢等部。燕山北面,西拉木倫河以南,老哈河以西,大沙窩以東……這片地方真能拿得下?”

如果是麻貴說的這片區域,比葉赫部現在的領地大了何止數倍?

“你若再下定決心,讓開原邊軍再向前駐守到金山的雙遼之間,這里就只用留下一半人守在通遼。東邊與金山及你葉赫部留守將卒互為倚仗。本都督和你當然是率軍西進,剿滅敖漢等部,斷了南下韃靼大軍自老哈河的歸途。”麻貴看著他,“遼河上游的南面,不就是老哈河一帶嗎?葉赫部本就是要奉旨西遷到那邊。”

麻貴并不急著說服他,宣旨的欽使很快就會來。

如果不是葉赫部不敢力戰,這一次又怎么會讓炒花部跑掉那么多?

布揚古如果還是顧慮太多,那么麻貴也好辦,讓他先率軍接收這一帶,再防著北面就是。鄰近他葉赫部,布揚古想必是愿意的。

只不過等他去攻滅了察哈爾的嶺南四部再回來,始終只想坐享其成的葉赫部干脆還是滅了。

成不了大事。

對仍在壯年的布揚古來說,面前確實是兩難的抉擇。

一方面,葉赫部只有這不到一萬青壯精兵了,帶出來了一大半。

而敖漢、奈曼等部,在岱青杜陵的多年經營下兵強馬壯。小歹青赫赫威名,也遠不是炒花可比。明軍把老哈河一帶打下來了交給他們,葉赫部尚且還顧慮重重,何況要前去與之死戰?

但另一方面,大明要厚實遼東、經略遼東的決心十分之大,葉赫部當真賴著不走,一定會惹怒大明的。之前那位鎮夷侯的話,說明大明早有第二套計劃。

麻貴說大明皇帝封了她妹妹為婕妤,又說可允他葉赫部占據那么大的地盤,以后開國為藩王。

但這一切,需要葉赫部真正為大明、為自己血戰才能得到。

“我此來,只為宣示圣意。”

歸化城那邊,舒柏卿也解說了皇帝關于“一王諸公”的說法,然后就對三娘子和大成比吉說道:“若俺答嫡長血脈為順義王,成為汗庭之主,那么土默特部以素囊為忠義公,如此豈非兩全其美?土默特部就只有這么多草場、牛羊、子民和財富,這回不論如何分,總免不了爭執。若是能盡得察哈爾嶺北之地,收攏各部殘民,豈非兩難自解”

兀魯把都兒想著那新銃,盯著舒柏卿說道:“還不是讓我們自相殘殺?讓土默特出兵相助?”

舒柏卿瞥了瞥他:“土默特去不去都行。土默特去了,以后可再筑應昌城,占有開平和落馬河以北。土默特不去,那西拉木倫河以南就盡歸海西女真的葉赫部,大明又不要草原放羊。”

“欽差大人倒說得好像不論我們相助與否,大汗與察哈爾大軍這次都一定有去無回。”

“也罷。”舒柏卿拂了拂衣袖,“大明一番好心,你們自己斟酌吧。總之,嗣王未定,不合規矩,大明不會冊封新的順義王,邊市也要暫停。這一點,大明一視同仁。朝鮮國主新喪,新王非嫡非長,大明自不能予以冊封,而朝鮮則叛軍四起。”

說罷站了起來,對三娘子和大成比吉先行了禮,然后是卜石兔和素囊。

“本欽差先回去歇息了。”

他就像只是來傳個話的,然后好像既不怕他們都知道大明的決定,也不怕他們把消息傳出去。

看著他瀟灑地告辭離開,土默特這些到了歸化城來的權貴們面面相覷。

卜石兔緊張地盯著三娘子,也看著兀魯把都兒等人。

大明的態度有利于他!

“英勇的土謝圖徹辰汗都沒敢做的事!”有人開口,“如果我們做了這件事,長生天的子民會怎么看?左翼就算被漢人打敗了,也不會臣服于土謝圖徹辰汗的子孫!漢人沒安好心!”

兀魯把都兒沒說話,他低著頭細細思量著。

那漢人欽使提到了重鑄應昌城,而應昌城和原來的上都離得很近。

應昌城曾是大元最后的都城——在大都、上都都被大明的太祖皇帝命令大軍攻破之后。

那里原先是弘吉剌部的領地,在大元掌控著廣袤的國土時,整個大元的大宗正府就設在應昌城。

應昌城那里的答剌海子周圍,有極為肥美的草場,昔年就是大元主要的糧倉之一。另外,這里也是南北東西的交通要地。

如果那里重新筑了一座城,像是這歸化城一般,又能與南面不遠的開平進行馬市,那會是多大的利益?

現如今卜石兔和素囊爭著土默特汗位,最大的利益不就是這歸化城、這順義王與大明的市易之利嗎?

聽著他們爭執不休,兀魯把都兒看著三娘子和大成比吉,想捕捉她們的意見。

就因為掌握了歸化城和市易,她們兩人才舉足輕重。

就因為她們現在想支持素囊,所以土默特才有再次爆發板升之亂的可能。

結果明使來了,表明態度只接受俺答的嫡長血脈為順義王,也暫停了邊市,三娘子和大成比吉的籌碼頓時少了很多。

“就算不另立汗庭,那么順義王在哪,忠義公又在哪?”

有些人覺得可以取巧,說土默特可以不去覬覦汗庭及左翼的其他地盤,但是可以一路往東占了西拉木倫河以南、大興安嶺以北。

但畢竟是要去那里開拓的,應昌城也早就毀了,重筑需要多少年?

三娘子看了看低著頭的大成比吉,知道她是心動的。

畢竟那大明欽差說了,如果土默特部愿意接受大明的好意,那么她可以被封了忠義夫人。

現在有人提出了尖銳的問題,三娘子看著卜石兔。

“豐州灘是根本,順義王當然要在豐州灘。”

有人振振有詞,這意味著大成比吉和他的兒子要去東邊嗎?但板升之眾帶不帶走?以后歸化城還能像現在這樣繁盛嗎?

素囊當然不愿意:“皇帝是要順義王做汗庭之主,統攝諸部,不與大明為敵。順義王在豐州灘,怎么統攝左翼殘部?”

三娘子幽幽地看著他們,忽然開口說道:“聽你們的話,像是漸漸不覺得這是反叛汗庭了?”

兀魯把都兒看向了她。

“哎。”三娘子嘆了一口氣之后,問卜石兔,“你有那個雄心嗎?準備好應對接下來的局面了嗎?土默特并沒有取巧的選擇,要么我們就在如今的領地里,要么就只能往另立汗庭的方向走。”

卜石兔沉默不語。

“為什么這么說?”兀魯把都兒開口問。

“你們說大明的新銃很厲害,欽差的護衛還說有威力更強的火炮。”三娘子幽幽說道,“當年大汗還在時,我去大明邊市,大明的臣子容易迷惑,膽大的也不多。現在我老了,你們也說,這幾年大明越來越不同。說說看吧,你們多少人和那個昌明號交往很深。”

頓時有不少領主表情微妙。

“把我們土默特部遷到青海的人打退的那個田樂,給這個皇帝做了這么多年的兵部尚書,樞密使。你們都熟悉的達云、蕭如薰、麻貴,全封了勛爵。漢人皇帝想要一個什么樣的草原,就只會往那個方向去做。現在,大明已經開始了。你們都想要邊市的財富,想要大板升。你們既然眼里更重要的是錢財,那現在土默特反倒需要能打一些了。”

她看著卜石兔:“你在大明手上吃了虧。”

然后是兀魯把都兒,還有其他人:“你們也吃了虧。”

“以前都吃虧,以后呢?”她看得更遠,“不是大汗還在的時候了,那時汗庭仍然強大,漢人也沒現在這么咄咄逼人。但現在,如果左翼也在大明手上吃了虧,你們以為他們只會縮在漠北?不,土默特的富有,他們都知道。土默特的骨頭已經漸漸被財富和享受泡軟了,他們也知道。”

兀魯把都兒愣了一下,隨后反應了過來:“您是說……”

“林丹巴圖爾才十幾歲,他竟敢親率大軍深入到大寧那邊。聰明還是愚蠢暫且不說,但有一點很明白:他志向很大,膽子也很大。你們說,他如果勝了,或者就算敗了卻僥幸不死,他會怎么做?”

卜石兔這時才開了口:“他贏了,會一統諸部!他敗了,那就是左翼都成殘兵,驚慌的部族會更加臣服于勇敢的大汗,損失慘重的汗庭會盯著肥壯的右翼!”

“你認為該怎么做?”

卜石兔站了起來,目光看著服侍了他祖父、曾祖父和高祖父的這個女人,眼睛之中帶上了侵略性。

“與我合婚!你的一輩子從土謝圖徹辰汗開始,到我這里結束!”

不管是來自大明的支持需要他現在做出決斷,還是三娘子說出的道理確實如此,卜石兔都必須抓住這個機會。

他看著兀魯把都兒,看著更多的領主,也看著大成比吉。

“助我成為汗庭共主,將來整個草原都會傳頌你們的名字!”


上一章  |  光宗耀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