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其實是個暴虐之人,也是個多疑之人。
他有狡黠機智與剛毅堅韌,但這么多年來,他確實一直不能下定決心,到底要做到哪一步。
一開始只是想一統建州女真諸部,后來又想一統女真諸部。
前些年間李成梁離開遼東,明軍援朝抗倭時的戰力虛實、稅監搜刮、撫按與武將的不合,讓他又滋生了更大的野心。
盡管去了一趟大明京城被那新君點了點之后,他壓抑了一下。
這么些年聽聞遼東和大明的變化,他又壓抑了一下。
可野心一旦開始,就無法磨滅。
哪怕女真諸部他還沒能完全一統,卻也開始想著更長遠的事。
偏偏現在大明開始對遼東邊關之外有了行動。
偏偏李成梁又得重用了,進封為侯,總督京營。
現在天朝欽使將至,這當務之急,他麾下確實沒有那些足以與之周旋一二的人。
讓其他族人去應對,只怕一個不好就落給大明一個怠慢欽差的口實,后面極為不利。
若大明皇帝以老八那小子的出身聯合葉赫部,干脆一起出兵剿了建州女真,讓老八那小子來做建州女真部貝勒呢?
只有龔正陸這個通文墨的漢人至少能把大明欽使先拖住,讓他們耐心等上數日,等到自己增援過去攻克宜罕山城再回來。
現在見龔正陸過了幾年幽禁生活之后反而骨頭更硬了一些,努爾哈赤一時左右為難。
“你既然這么不忘本,為何又肯助我?”
平息了許久怒氣,努爾哈赤才重新問了一句。
“王上早年間先是不讓我走,后來又待之以禮,讓我養尊處優,每每咨詢。我在大明是個文武百官們瞧不上的商人,在建州卻能得王上信重,多少也有了些士為知己者死的念頭。何況教化外藩有成,哪個讀過書的人不引為功績?若王上能允我尋來妻子,又能聽我勸諫移風易俗,將來未嘗不能當真建國,得到大明冊封。”
“在你心里,我只有這樣做,只能這樣做?”
“自然。”
努爾哈赤看了他許久,忽然又一笑:“你這么不忘本卻又一心助我,那不是對大明不忠嗎?”
“至少一直到現在,王上攻伐的只是女真諸部,對大明沒有不恭順。我若能勸得王上心向天朝,主動歸化,從此一心恭順為藩屬,對大明而言是免卻了遼東邊患。如此既不負王上知遇之恩,也不負大明。”
“恭順與否,卻如何取信于大明?”
努爾哈赤想起那年跪在大明新君面前聽到的話。
“若再有滅族吞并之事,朕就要管了。”
“你既言忠,那么朕若要主持公道,你聽不聽命?”
主持公道?是啊,現在烏拉部給了他借口,他派人來了。
努爾哈赤不能賭。現在他連女真諸部都沒能一統,若當面見到欽使,聽到大明天子命令之后不遵行,那么在那年輕皇帝眼中就已經是不忠了。
所以他要先避開,要讓女真諸部看到他實則已有實力勢如破竹。
要在朝覲時想法子多一個籌碼!
但要讓大明皇帝相信他仍舊恭順!
龔正陸凝視著他,過了一會才說道:“看來真是發生了一些大事,王上知道了大明已然開始猜忌王上。這信任若要取來,就更難了。王上若仍能信得過我,總要說說前因后果,我才好答復王上。”
“先隨我出城吧,路上再說。”
一路到了赫圖阿拉城東北面的一處營帳里,龔正陸才知道這幾年來尤其是今年以來的事情。
看著忙碌準備的營地,他怔怔說道:“這么說,王上實則該是昨日就離了赫圖阿拉城?”
“先生說得極對。”努爾哈赤心情復雜地點了點頭。
哪怕只是一個大明最低等的讀書人,也有這種見識嗎?
實際上也沒有那么離譜。人的天生才智又會相差多少呢?這種時候、這種層面的思考,更多還是能站到這些位置、有天分或者有經驗。
龔正陸已經做了他多少年的“謀主”?站在建州女真的角度去考慮當下情況,他已經明白了努爾哈赤的打算。
只見龔正陸低頭沉思了許久,然后才說道:“王上自可先去取了宜罕山城。女真諸部若得一統,各部族民也少了兵戈之苦。我愿助王上做成這功業,但皇帝陛下不會坐視不理。若要求得那天朝冊寶,王上可還愿信我?”
努爾哈赤認真地拉起他的手,動容地說道:“我再怎么自傲,也不敢想上國的心思。女真諸部一團散沙,各自為政。我決定創制滿文,只是要消弭各部隔閡罷了。一片苦心,先生是過慮了。如今烏拉部殘害富察氏等小部族,又以過萬大軍犯我在先。他們先到皇帝陛下面前污蔑我,葉赫等部定然趁機挑唆。若能一統女真諸部,女真再能求得天朝冊寶,我還會有什么奢望?愿信先生!”
龔正陸被他拉著手,看著他臉上真誠的表情,似乎這么幾年軟禁他的事沒存在過一樣。
“只是當時異議頗多,噶蓋更同謀反叛,先生又是阿哥和族中子弟們的先生。要壓下反對的聲音,只能委屈先生了。如今女真諸部大多臣服,到時只是族人知有滿文。若將來想為官員勛貴,自然是既要習滿文,又要學漢禮。若能得冊寶建國稱王,愿拜先生為相!”
龔正陸長嘆一聲:“在建州過了大半輩子,也有了妾室孩子,這么多學生,還有王上……我才干難當大任,恐怕也活不到那一天。欽使的事,就交給我吧。既然是要去朝覲,王上允我三件事。”
“先生請講!”
“一是備禮,這可以拖延至少十天半月時間。二是允我代王上先應承欽命,再挽留欽使,就說王上聽聞消息后即刻返轉,兼程與欽使一同入京。三是允我請欽使奏請皇帝陛下,能不能降殊恩,允王上以四格格為皇帝奴婢,以表恭順之誠。”
“什么?”
對前兩件事,努爾哈赤沒有意見。反正不想直接讓大明找到對付他的借口,那些都是該做的,無非要臨時放些權力給龔正陸。
但四女兒穆庫什,他是準備用來收服烏拉部的,就像三女兒莽古濟十二歲時就先嫁去哈達部一樣。
“王上,外藩為表恭順臣服,進獻宮娥是常有之事,朝鮮便每每為之。王上愿以親女為婢,是王上恭順之誠;皇帝陛下若信王上之恭順,將來自會冊封位份,以安王上之心。”
“……我已留了老八在京師。”
“那是王上奉旨而為,豈能與主動進獻相提并論?”龔正陸又說道,“最重要的,王上能做到這一步,葉赫部擔不擔心皇帝陛下龍心大悅,從此恩準甚至相助王上一統女真諸部?他們拿那東哥蠱惑各部,朝覲之時,王上不妨提一提葉赫部以那葉赫那拉東哥為賞格,誘各部討殺王上的事,以示如今局面是王上迫不得已而為之。”
努爾哈赤心中一動,然后說道:“若皇帝聽聞此女,令葉赫部進獻。再得恩寵之后,反親信葉赫部呢?”
“王上放心。大明剛直賢臣無數,斷不會允皇帝陛下為外藩女所惑!何況此女有過婚約,在大明已是個寡婦。縱然被進獻入宮,只會是個婢女。就算萬一得了寵幸,也絕不會有高位份!”
龔正陸脫離大明現實已久,骨子里相信著大明的綱紀倫常。
“葉赫部不提倒好,若是提了,在大明那里少不得多一個想要克害天子的罪名!就算大明皇帝真龍天子,應的是那前半句,王上既然恭順無過失,上國自不會無由征討。而葉赫部失了那老女,從此少一利器,于王上大業百利而無一害。”
努爾哈赤猶豫不決。
龔正陸古怪地看著他:“王上莫非舍不得?”
“……我豈是好色之人,只不過穆庫什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