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第187章、他們要害孔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光宗耀明 >>光宗耀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7章、他們要害孔家!

第187章、他們要害孔家!


更新時間:2024年09月08日  作者:冬三十娘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冬三十娘 | 光宗耀明 

除總督巡撫外,兩京都察院共有各道各差監察御史一百四十人。

其中一百一十人由北京都察院派遣,三十人由南京都察院派遣。

溫純稟報著:“諸御史察糾內外百司之官邪,又有內差,外差之分。內差則兩京刷卷,巡視京營,監臨鄉試、會試及武舉考試,巡視光祿寺,巡視倉場,巡視內庫、皇城、五城;外差則巡按、清軍、提督學校,巡視鹽政、茶政、馬政、鈔關、漕運、屯田……”

朱常洛雖然已經知道,但也聽他先說完。

今天是為了應對今年可能的局勢,通過都察院體系來做出一些安排。

包括確定之前溫純請設的專派御史赴各地規勸官紳自查自家優免則例執行情況。

這么多的御史里,按事情繁簡輕重,私下里又分為大差、中差、小差。

大差主要是兩直隸提學御史,兩直隸及諸省巡按。

中差則是遼東、宣大、甘肅三處巡按,還有地方上巡鹽、巡倉、巡關、督運、巡茶等御史。

小差則是巡視皇城四門及馬房,巡視十庫等。

“這樁差使,臣與都察院其他同僚商議許久,如今有三個法子。一是加差遣于各巡按,一是專設中差于南直隸諸省巡視賦稅,一是索性于各府州專設佐官,由北京都察院外派為小差。”

他說完之后抬頭看了看皇帝的反應。

朱常洛聽明白了,主要是職權的劃分,還有都察院影響力及利益的考慮。

直接讓各巡按負責,對朝廷來說最節省。

專設一員巡視賦稅,那么就相當于只添十五個略遜于巡按的御史。

而在每個府州專設一員佐官,那么就要一次性添加百多個官位了。

除開一些羈縻府州之外,大明如今省級行政區下面次一級的府和省屬州每個地方一人,這些人又都是北京外派下去,都察院當然能掌握著更大的監察權力。

朱常洛搖了搖頭:“不必于各府州專設佐官。在職為官者自然有糾劾,在野士紳也有功名在身,該是各省提學來管。諸省提學副使不是要開府設衙配佐官屬官嗎?讓各省提學副使兼僉都御史,再于提督學政衙門配一個學籍監察御史。”

“……學籍監察御史?”溫純沒想到皇帝提出了第四種方案。

“無論官紳,但有功名,便有出身文字在籍。”朱常洛淡然說道,“在朝為官者尚且三年一考,在野為紳如何就安享恩典?這學籍監察御史專巡本省在籍又在野之人,除致仕老臣外,其余皆三年一考。德行學問俱佳,教化鄉里有功,方能留有功名。”

溫純心中劇震:“陛下,這……”

“朕優待士紳,朝廷給了賦役優免恩典,士紳不出仕為官報效國家者,自當為朝廷與地方臂助。要不然,這恩典憑什么要給?百官尚且要面對科道糾劾,難道不出仕反而更超然?便自今年開始,由各省提學副使委學籍御史考較諸省士子。既考經義學問,也察教化功德。”

溫純語氣猶豫:“陛下,這么做……是不是與閣老們及其余諸卿商議一下?”

“商議是自然的。”朱常洛看著他,“如今是朕先與你商議。溫總憲,申閣老專管天下文教,都察院擬個題本上來,自然開始商議。”

溫純懂了,但這個題本,都察院擬起來很燙手啊。

是都察院先拿出來的方略,都察院自然率先站在了天下士紳的另一邊。

誰愿意被監察?

他之前的建議是派人下去“規勸”,現在皇帝準備直接派人下去“監察”。

各省提學本來確實就有革除地方士子功名的權力,但那種情況并不算多。一般是有功名在身者出了什么大案子,才會看情況提溜一兩個出來以儆效尤。

但現在皇帝顯然要把這件事做成制度了。三年一考,是不是每三年都會有黜落的、革除的?

“這個題本,不好擬?”朱常洛開口問他。

溫純后背一涼,連忙答道:“臣再請教一些細則……”

他想起來皇帝可是當廷革除了一些胡言亂語的士子功名的,還閹了幾個。

產生這種想法,著實不奇怪。

溫純和都察院的其他要員只是之前不敢想得這么極端罷了。

次日,都察院的這道題本就被送到了內閣。

沈一貫看著那上面的內容如同看著燙手山芋,同時十分慶幸又帶著些幸災樂禍看著申時行。

太常大學士專管文教,這題本是文教事。

怎么擬票?

“都察院為何……”申時行聲音干澀,看了看沈一貫和王錫爵之后又明白了。

都察院當然不可能這么大膽,那么這自然是皇帝的意思。

之前他們又不是沒跟都察院那邊溝通過,那三個法子他們也是知道的。

王錫爵咳了咳:“汝默,都察院言之有理。士紳聆圣賢教誨,蒙陛下恩典,享優免尊位,負教化之責,受朝廷考察也是大義所在。”

申時行豈會不明白?

從大道理上去講,這個法子也無可厚非。

然而眼下是什么時候?

他只覺得擬票的筆很難提起來。

內閣里有些沉默,過了一會忽然響起一聲不算很大的悶雷。

申時行的胡須顫了顫,輕聲說道:“驚蟄啊……”

二月初的北京還有點冷,申時行看著他們:“事關重大,是不是奏請陛下,開個燕朝議一議?”

“汝默專管文教,此事自然是汝默做主。”沈一貫無所謂。

王錫爵卻說:“到了御前,陛下定然也是問汝默意見。哪里有不妥,不妨我們三人先參詳參詳?”

申時行又給噎住了。

太常大學士雖然美滋滋,但是上位后籌設太學、給天下狂撒功名恩典之外,忽然又給了現存生員、舉子們當頭一棒,這實在太刺激。

大家都明白他想勸阻這個方案,畢竟一旦頒行,受到的壓力將會非常非常大。

可是怎么勸阻呢?以什么理由?

思來想去,申時行只能說道:“唯恐天下難安啊……”

沈一貫閉口不言:天下難安這種話,皇帝那里已經不知道說過很多回了,不管用。

此前閹那幾個士子,不就闡述過天下為什么會難安嗎?說天下難安,反倒更證明這么做有迫切性。

王錫爵果然說了話:“身正不怕影斜,坦坦蕩蕩,何懼考察?哪里有不安,只能說明哪里有問題。”

“元馭兄,家仆,投獻之佃戶,青壯不在少數啊。”申時行不跟他講大道理,只說實情,“厲行優免,清丈田土,害民則降優免……難道元馭兄真不擔心出大亂子嗎?”

“我只知道又有添官加俸、廣授功名。”王錫爵不同意,“持身正,便是士紳應該做到的。汝默此言,無異于代天下士紳向陛下說他們確實不忠,至少不完全忠。只能施恩安撫,不可稍微訓誡。”

申時行左右為難。

王錫爵卻又笑了起來,笑得十分揶揄:“汝默若為難,不如再與溫總憲一同去拜訪一下衍圣公。若是都察院與衍圣公一同具題本呈來,汝默就不必那么為難了。”

沈一貫差點繃不住:多陰險啊你這家伙。

申時行想著這是皇帝的意思。按他們現在對皇帝功力的了解,到了御前的話只怕皇帝的辯才和攻擊力還要超出王錫爵許多。

畢竟皇帝有時候說話實在太直白了,里面的大忠大義等等很多大帽子也實在戴不起。

“……只能設法讓天下士紳更多顧慮?”

“汝默專管文教。”沈一貫表示不關我的事。

申時行看著他:但這畢竟是內閣要擬票的啊!

“既設太學,汝默為太常大學士,身后名在新不在舊。”王錫爵就誠懇多了,“陛下要重振士風,勢不可違,也是忠義之所在。”

申時行長長嘆了一口氣,站了起來向他作揖:“多謝元馭兄。”

說罷拿起那個題本出去了。

到了孔廟里,他和溫純先到大成殿拜了拜夫子像。

申時行站起來后仰望著這大成至圣先師,心中百感交集。

儒門長存數千年,歷代先賢大儒不斷推陳出新。到了今時今日,從趙宋喊到現在的“滅人欲”也始終無果,就連王守仁的心學也被不少人曲解以放縱私欲。

正是因為申時行知道自己的說辭在皇帝那里站不住腳,所以王錫爵的提議確實是好辦法。

他是從現實會有的反應出發來考慮的,但皇帝說不定就等著士林爆發出標志性的不忠事件。

朝廷雖然財計艱難,但是若真有人反了,難道便不咬牙去平叛?

于是孔尚賢受到了極大驚嚇,看著手中的題本渾身冒冷汗。

“這……這……”

他現在太后悔到京城來了。

來的時候是專門向皇帝請恩留居京城的,要走自然也要向皇帝報道。

但現在這種時候,怎么溜回去?難道不愿意支持皇帝了?

申時行給了孔尚賢一個十分大的稽首拜禮:“文教名位,士林風氣,惟衍圣公振臂疾呼能勉勵訓誡之!”

孔尚賢手足無措地看著一起向他行禮的申時行和溫純。

他們這是要害孔家,要害孔家啊!


上一章  |  光宗耀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