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第76章、養心寡欲?合股掙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光宗耀明 >>光宗耀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76章、養心寡欲?合股掙錢!

第76章、養心寡欲?合股掙錢!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3日  作者:冬三十娘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冬三十娘 | 光宗耀明 


養心殿如今并不著名。

嘉靖皇帝修建此殿,最主要的用途其實是煉丹。

但這養心殿的南面就是膳房,住在這里其實真的很方便。

如今養心殿的格局也與后世不同。

(格局介紹內容考證自劉若愚《酌中志》)

從乾清宮西南側的月華門出來,正對面便是一個名叫遵義的門。

進入門內,左手邊是一排面向北面的罩房,如今已被朱常洛用作司禮監大珰們的直房。事實上朱翊鈞晚年就把這一排房子用作了司禮監直房,這都由于養心殿所處的位置很好。

這一排罩房正對著養心殿的大門。進入門內,首先是品字形的三個獨立殿閣,西配殿叫做一德軒,東配殿叫做履仁齋,向南的正殿自然就是養心殿了。

而養心殿的北面后殿,居中部分叫涵春室,東面部分叫隆禧館,西面部分叫臻祥館。

進入養心殿的遵義門南面,又有個膳廚門,這里面便是宮中的御膳房了。

而膳房南面又有一個獨立的小院子,其中建筑叫做隆道閣。它被修建起來,只因為道君要供奉三清諸神,他本人早年間也在此打坐修道。

膳房和隆道閣的西面,則是一個獨立的小宮苑,名叫祥寧宮。祥寧宮中最主要的主殿名叫無梁殿,因為皆磚石砌成,不用一木。它之前的用途,是為道君煉丹。

今日,這養心殿的用途自然不同了。

被留下的人,宗藩里有蜀王、璐王兩家,勛臣里是五位國公家、武定侯郭大誠、襄城伯李承功、新建伯王承勛,國戚之中,則是武清侯李文全、永年伯王棟、皇帝親舅王道亨、宗人令侯拱辰、駙馬都尉王昺。

一共十五人,疑惑又不安地聚在一德軒里烤著火。

皇帝還沒有過來。

“侯宗令,王總漕,國舅爺,你們倒是說說啊。”年輕的英國公張維賢問道,“陛下和你們敘話的時間長些,知道是什么事嗎?”

“……英國公,且候著便是。”侯拱辰無奈地回答。

他心里想著,只怕就是陛下說的“許多事要你用命”。

沒想到這么快。

徐文璧德高望重,朱鼎臣身體更加不好,黔國公和魏國公世子都不敢多說話,武定侯一臉懵。

襄城伯李承功已襲爵十八年,他看了看勛臣陣容:國公自不必說,武定侯祖上是太祖欽定的尋常國戚之外五大國戚家之一,舍此之外,勛臣里兩個伯爵,一個是漕軍總兵官,而自己是操江提督……

蜀王府和楚王府長史都只是屬官,眼下更是不能說一句話。

就在眾人心中疑惑不已時,遵義門那邊又有人進來。

大家不免擠到一德軒門口。

只見領頭的是掌錦衣衛事的王之楨,而后則是十個身穿棉布或麻布、一進來看到自己這群人后就更加不安的人。

他們被領進了對面的履仁齋。

“那都是些什么人?”張維賢不認得。

徐文璧和李文全卻有些臉色一變。

“國公爺,你認識?李侯,你也認識?”

仍是張維賢發問,但兩人閉口不言。

“……王……王提督……”郭大誠說話的聲音都有點顫抖。

緹帥現身,在他感覺里就不是什么好事。

殊不知,現在履仁齋里的氣氛更加壓抑。

他們哪里知道陛見的時候,還有這么多宗藩勛戚在?

“之楨,這到底是……”

“叔父,候召便是。”

能這樣稱呼王之楨的,自然是蒲州王家如今的家主,他是王崇古弟弟王崇義的兒子王珣。

而蒲州張氏的家主,又是張四維的弟弟張四教的兒子張志征。

潞安會館中魏云中、程啟南、孟希孔三人所見的范元柱,在這二人面前也只是如今晉商商幫中的三號人物。

到了未時四刻,朱常洛才到了這邊。

一聲“皇帝駕到”,一德軒、履仁齋當中的人都到了院中跪迎。

“平身。”

朱常洛腳不停步,走入了養心殿中。

現在養心殿正殿也被重新拾掇了一下,左右兩側暖閣盡是架格,中間正堂便只有一個御座。

等朱常洛坐下,前方兩邊已各分兩列。

王之楨先行跪下:“奉旨,晉商十家家主已帶到。”

朱常洛點了點頭:“你退下吧。”

“臣遵旨!”

王之楨就這么離開了,留下十個大商人被勛戚和兩個王府長史用異樣的目光看。

其中有認識他們的人,心里起伏不定;不認識他們的人,更不明白這是一場什么樣的召見。

朱常洛先看向了勛臣那邊,嘴角露出若有似無的微笑:“定國公,武清侯,伱們與哪一家是舊識?蒲州王家,還是蒲州張家?”

武清侯李文全率先腿腳一軟:“回陛下……臣……不,先父曾與……張家主父親相識……”

張志征趕緊跪下。

“皇祖母故籍山西,你們相識不足為奇,不必緊張。”朱常洛笑了笑,“隆慶五年至萬歷二年,張文毅辭官又還朝,過程當中的事朕是清楚的,但那都是過去的事了。”

兩人就更緊張了。

當時張四維受到御史彈劾王、張二家敗壞鹽法,是高拱極力庇護他;后來又有人彈劾張四維賄賂高拱,張四維最終是辭官回鄉了。一直到萬歷二年,張四維得以重新回到朝堂,而后更是得張居正薦舉進入內閣,過程當中發生了什么改變?

有王之楨為了表忠知無不言,朱常洛還能不知道嗎?

張家有錢,李太后的父親李偉收了錢,張居正也收了一點錢。高拱已經被斗倒了,張四維既然如此擺低姿態,張居正又何必不把他薦入內閣呢?

而后張四維謹慎侍從張居正,從無主見。張居正父親去世時,也是張四維用楊溥、金幼孜、李賢奪情起復的舊例,乞求張居正留下。

期間張四維不知請求致仕多少次,韜光養晦等到張居正病逝,最終上位。

現在皇帝說他知道當年事,李文全和張志征哪能不怕?

“都起來吧,如今不問過去事,只看將來。”

朱常洛又發了話,兩人才戰戰兢兢地起來。

李文全是李太后兄長,所以他更清楚李太后對如今這皇帝的看重。

他是知道李太后接連叮囑李家一定要好好聽皇帝吩咐的。

“一面是宗室、勛戚,一面是商人。”朱常洛看了看他們,“朕知道,你們心里都不解。沒什么不好直說的,哪個宗藩、勛戚過去沒與商人來往?今日把你們留下,又喊了這十家過來,原因無他,國庫空虛,財計艱難爾。”

大多數人心中齊齊一震,張維賢這樣的憨憨看到十個商人齊齊跪下、聽了他們說出的話之后也心中一震。

“草民愿捐納薄財,為陛下解憂!”

一瞬間就跪下了二十三個,只有兩個王府長史不能為王爺做主,手足無措地只跪下而不開口。

朱常洛嘆了一口氣:“你們這是以為朕要強取豪奪嗎?”

“臣(草民)不敢!”

“都起來吧。”

帝王威嚴莫過于此,但先把主旨點了出來,總算讓眾人知道今天所為何事。

搞錢。

商人們思維更活躍一點:如果是用錢能擺平的事,那么咬咬牙,怎么樣都行。

而后只聽皇帝說道:“朕并非不喜你們想方設法攢銀子。相反,今日留下你們,叫了他們來,正是為了好生掙錢。朕可拿出百萬兩本錢,你們愿出多少,合股掙大錢?”

養心莫善于寡欲,但殿內一時銅臭四溢,眾人都呆了。


上一章  |  光宗耀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