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第20章、移宮,齋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光宗耀明 >>光宗耀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章、移宮,齋戒

第20章、移宮,齋戒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2日  作者:冬三十娘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冬三十娘 | 光宗耀明 


“母后……這是為何?因齋戒禮佛而推遲講筵,外臣豈非群起苦諫?”

朱翊鈞一時沒消化過來這其中意思。

講筵要推遲是一方面,禮佛這個理由更難以被儒門出身的群臣所接受。

至于移宮……

朱翊鈞雖不愿意,卻未明言。

因為這意味著,外臣將知道李太后已經介入立儲一事,甚至要將意志傳達到外廷。

盡管這個意志里暗含著既讓皇長子移居慈慶宮、往太子之位再進一步,又有暫時圈禁皇長子的意思。

所謂齋戒禮佛,就是不得離開慈慶宮半步。

在朱翊鈞的注視中,李太后卻先走到菩薩面前,跪下磕了磕頭,低聲說道:“菩薩莫要怪罪……”

氣氛詭異,朱翊鈞莫名其妙。

只見李太后隨后才起身,而后扶起一旁的朱常洛:“你也莫要有怨言。”

“孫兒不敢。”

朱翊鈞這才看到這逆子的正臉,只見他神情恍惚,臉上還有一些些隱隱的淚痕。

“母后?”他心頭有很多問號。

“我自有計較。”李太后一臉凝重,“皇帝既然沒聽說過這三人,那就好。以防萬一,還要叫皇帝知道,我會親自過問,命人嚴查這一年來有沒有哪些內外臣暗中向景陽宮通傳宮外消息!”

朱翊鈞難以置信地看著他母親,又看了看恍恍惚惚的朱常洛。

“阿彌陀佛……”李太后說完那句嚴厲的話,隨后又像是有些害怕一樣,“還有一事……我既然如此大動干戈,還請皇帝吩咐一下,遣人祭祀一番天地社稷,便當是為社稷江山天下萬民祈福。緊要的是,要派人到慈壽、萬壽諸寺進進香。”

朱翊鈞徹底愣了。

那還是萬歷四年,朱翊鈞還年幼,朝政牢牢掌握在李太后、張居正和馮保手中。

為了給已經駕崩的隆慶皇帝祈求冥見福祉、給將要長大成人的兒子祈禱早生皇子,李太后這才帶頭捐出給她發的常例供奉金做表率,用皇室、勛戚等人紛紛捐的銀子建了這慈壽寺。

隨后至今,李太后還以各種方式建了萬壽寺等更多佛寺。

慈壽寺有特殊之處:建寺期間,才有了九蓮菩薩托夢李太后的故事。

慈壽寺里也因此供奉了九蓮菩薩。

慈壽寺的興建是因為李太后想抬高自己的身份、順帶祈福,因此最終定名慈壽,它也包含了當時還未親政的朱翊鈞對母親的祝福和尊重。

而萬歷五年開建的萬壽寺,則是全為了即將大婚而后親政的朱翊鈞而建,因而得名“護國萬壽”。

太后和皇親國戚捐贈、張居正撰寫《敕建萬壽寺》碑文,無不是在為即將親政的皇帝造勢、樹立形象,也表明李太后沒有繼續把持朝政的心思。

特意點到去慈壽寺、萬壽寺進香,甚至把這件事和祭祀天地社稷擺在一起講,而且是更“緊要”之事。

朱翊鈞不理解。

李太后搖了搖頭:“皇帝還是先不要多問了。此事,我若不能全信,那就言之百害而無一利。然而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故而常洛齋戒禮佛、遣人去諸寺進香,也能略表我朱家誠心,無有沖撞神佛之意。”

“……皇兒現在也不能知曉?”

朱翊鈞不喜歡這種感覺,于是他盯住了朱常洛。

“母親何時害過你?”李太后搖了搖頭,“翊鈞,稍安勿躁。那三人名姓籍貫俱在,查訪不難,想必很快就有結果。”

她一改常態,用了親近的稱呼,像是哄朱翊鈞一般。

聽他誠懇慈愛的語氣,朱翊鈞沉默片刻,而后說道:“若移居卻不開講,外臣必定紛紛進言。母后,不如還是皇兒先尋些由頭拖個一月兩月吧。”

向外廷傳懿旨,他不確定是母后深思熟慮過的,還是一時糊涂。

畢竟她剛才的舉動就很不對勁,慌了神一般。

“不行!移居慈慶宮,必須要盡快辦了,明日便辦!”李太后又強勢起來,“皇帝也不用有疑慮,若查訪之下沒有這三人,無需皇帝左右為難。本宮自會做主,打發他去鳳陽。”

朱翊鈞驚得嘴都張大了,卻只見朱常洛仍然是一臉恍恍惚惚。

鳳陽?那是什么地方?

只有宗室里犯了大罪的人,才會被貶為庶人,終生圈禁在那里。

朱翊鈞已經明白了李太后的意思:不論此事后續如何,她先要表態愿力主立他為儲。若證明這逆子是胡言亂語,那么李太后又會力主廢了他。

他卻不想處于這樣的被動。

這么一來,國本之爭的結果不是完全與他的意志無關了嗎?

“母后……”

他還想再試探一番,不料李太后卻又轉身跪拜禮佛,喃喃自語:“佛祖恕罪,菩薩恕罪……”

整個人都顯得很矛盾,左右為難。

一時強勢,一時畏懼。

朱翊鈞不禁憤懣異常:每次只要是這逆子鬧到了母后面前,都會讓他處處受制!

過了一會李太后再度站起來,看向朱翊鈞之后就斷然道:“皇帝先不要問了。若有諸般罪孽,那也是母后先一力擔著。就這么辦吧,若皇帝以為母后發這懿旨不妥,那便移居后先想法子搪塞外臣一時。”

“……皇兒知道了。”

聽她點出發懿旨不妥這種話,又說什么諸般罪孽一力承擔。

母親這么為他著想,朱翊鈞還要抗拒嗎?

“皇帝先去安排吧。記住,這事別驚動其他人,更別對翊坤宮多說!”

朱翊鈞心想,你立刻要圈禁這逆子,還要親自過問盤查景陽宮,難道宮里會不知道?

消息再透露到外面,還不知有多少麻煩要堆到我面前。

可李太后顯然已經不在乎了,或者已經思慮不周了。

“皇帝先去吧,我再和常洛說說話。”

朱常洛回想著他臨走時望向自己的警告眼神和離去時的不甘背影,心中平靜無波。

思考了那么久,這是既能快速達到他的目的,又對家國傷害最小,同時奠定將來自己順利上位根基的唯一辦法。

為此,哪怕借助他們對一些冥冥之事的篤信、把這事神佛掛上鉤,朱常洛也不在乎。

正如他勸說的一樣,李太后認可了隱患,這只會是皇家祖孫三人之間的秘密。

在將來,他倒不用被這些所束縛。

朱翊鈞被暫時排除在秘密之外,這種感覺對他這個九五之尊來說自然是極為難受。

但李太后的話,他還是得聽,得辦。

去查訪那三人的事……既然要口風緊、懂規矩,那自然是陳矩。

先去把陳矩喊來安排好了,他又要安排明日皇長子移居慈慶宮之事。

日子不是內閣題請的吉日,但李太后既然連這個都顧不得了、也不辦什么儀禮,那還管什么?大不了后面再擇吉日操辦一下、正式移居。

忙了一陣,朱翊鈞才去到翊坤宮。

這一小段時間里,朱翊鈞也被李太后鄭重其事、患得患失的情緒所感染。

面對鄭夢境,他竟然沒有立刻明說是什么事。

只提了一句明天必定會闔宮皆知的消息:皇長子明天移居慈慶宮。

落在鄭夢境耳中,她當然猶如晴天霹靂一般。

盡管已經從三月底拖到了現在五月底,可一旦真的移居了,代表的意義又非同一般。

李太后又出手了!

她若仍這樣頻頻干預國本大事,那將來母憑子貴還有什么指望?

鄭夢境咬著牙沒說話:若明天就移居慈慶宮,那么讓魏崗那奴婢做的事,又怎么派得上用場?

她心事重重的樣子倒是沒有被同樣心事重重的皇帝看出端倪。

雖然就算看了出來,朱翊鈞也只會以為她是因皇長子即將移宮一事難過。

司禮監那邊深夜忙碌,安排人再到慈慶宮灑掃、布置。

他們以為明天會有不小的陣勢,直到第二天清晨,只有皇長子一人前往。

就連王安都沒有先跟著過去。

而慈慶宮那邊,只有數個來自慈寧宮的老太監、老宮女。

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上一章  |  光宗耀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