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第5章 古宅鬧鬼?——讓你祖宗來教訓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5章 古宅鬧鬼?——讓你祖宗來教訓你?!

第5章 古宅鬧鬼?——讓你祖宗來教訓你?!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23日  作者:加蘭2020  分類: 都市 | 都市異能 | 加蘭2020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言情小說閣



古宅的資料……當然是有的。

沈樂跟著老板做過五六七八個項目,申請報告、項目計劃書之類的文件也寫過不止一份,當然知道這其中的奧妙。

想要開一個項目,第一件事就是要說明,這座古宅多么有價值,多么值得修。

而說明的起手式就是,這座古宅是什么年代修建的……什么名人住過的……承載了什么樣的歷史……

然后,才是它的結構,它的建筑特色,它的藝術水準,等等等等,吹到天花亂墜。

沒辦法,負責批項目的老爺們,不一定看得懂減柱法和移柱法的區別,不一定看得懂半圓形拱瓣卷殺的做法多么富有地方特色;

但是,他們一定看得懂,這座古塔是唐朝建的,這座大殿是宋朝建的,遍數全國,這個年代的同類建筑只有十來座了,壞了就沒了!

所以,沈樂敢跟導師開口要資料,完全不怕導師尬住,就是百分之百肯定,這座古宅的資料絕對存在。

不但存在,而且很詳細,很扎實。沈樂一開口,黃初夏師妹就應聲道:

“在我這里。我發你。”

哦……果然是師妹負責。正常,古建修復是個體力活,搬腳手架的桿子、拎油漆桶啥的,到哪兒都需要出大力氣。

男生們賣力氣,女生就負責繁瑣的文字工作,以及跑關系的工作,比如賠個笑臉、甜甜喊一聲師兄,求實驗室早點出測試結果啥的。

想當年,沈樂到山村給導師打下手,帶回小油燈那次,就是這種分工方式:

男生們在山村里干活,懷孕的師姐在學校坐鎮,對接各種資料、申請、實驗室消息,順帶負責寫論文。

誰也別想清閑!

誰也別想!

沈樂感謝地向黃師妹點了點頭,報上郵箱地址。打開文件,他忍不住長長“哦”了一聲:

“宋朝的房子啊!”

那確實值得修了!

宋朝傳承到現在的古建筑,全國加在一起也沒多少了。再扣掉石塔、石橋、佛殿之類的建筑,更是鳳毛麟角,完全值得好好保護的!

“呃……其實只能說傳承有序,家譜一直在做罷了。”

黃師妹有點尷尬地解釋。這座老宅,和她理論上有點關系:

這是刺桐當地,名門黃氏某一支的祠堂,就像之前開玩笑的,“是我們黃家的祖宗祠堂。”

但也就是“理論上”罷了,實際上,她不是當地那一支的,隔了十萬八千里,別說五服,十五服都出去了。

而且,要說這房子是宋朝的,也有那么點兒虧心:

“之前應該轉手、重建、翻修過好幾次,至于現在的宅子,撐死了就是明代的……”

明代的也很有價值了,雖然不那么珍貴。但是,古宅,古建筑,有趣就有趣在這里:

“它的地基,礎石,部分構件,應該是宋代遺存下來的。我們修復的時候,要非常注意保留各個時代的特質……”

懂了。沈樂淡定點點頭,開始一頁一頁往下翻。申請書,詳細的調查報告,原始資料,照片,分析……

哦對了,除了房屋本身的建筑結構,還有各種官職匾額,科舉匾額,家族的歷代科甲名錄,各種質地的對聯,雕塑,彩繪……

除了家族先人的畫像不歸他們修復——那是書畫修復專業的活兒——整個祠堂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他們全都要修一遍。

沈樂甚至看到了“太子太傅”的官職牌匾,也不知道是哪一代的,也不知道是誰。

“所以,凝聚在這棟房子上的,到底是什么呢……”

沈樂把資料從頭拉到尾,又從尾拉到頭,沉吟不語。前后左右,導師,師弟師妹,幾個特事局的修行者,眼巴巴盯著他看:

他們都已經搞不定這座宅子了,就看沈樂的了!

沈樂也搞不定,最起碼,坐在導師他們的住處,只在電腦上看資料,他是真的搞不定。

他來回翻了幾遍資料,終于起身道:

“不然我去現場看看?……你們別去,我一個人去就行了!”

房間里驀然一靜。幾個師弟師妹互相望望,嘴唇翕動。沒失蹤過的兩個眼眸亮起,看著很想催促一把,甚至想跟著沈樂一起過去;

失蹤過,又被沈樂找回來的那兩個臉色擔憂,想要阻止,又說不出來。最后只冒出一句:

“你……注意安全啊!”

“放心。”沈樂拍拍手,邁步向外。走過導師身邊,伸手一按,把他按得坐回床上:

“老板,你安心坐著,沒事。找不到我了也別急,我總要去那個把師弟師妹們吞掉的地方,慢慢尋摸一圈再說。”

一股熱流從掌心涌出,直入老教授后頸,沿著任督二脈轉了一圈。

老教授跌坐回床上,長長吐出一口氣,不由自主地享受起熱流沖蕩全身的舒暢感。沈樂趁此機會,三步并作兩步,沖出房門,直撲工地:

老板和師弟師妹們工作的地方,是一座三進三出的大院。

門臉不大,也就三開間左右,然而門口兩級臺階寬大平坦,斗拱上雕龍刻鳳,哪怕歷經歲月,也能看得出曾經的精致。

三間黑漆木門已經斑駁,柱頭、礎石、花窗上的雕刻,還是精致繁復,讓人眼前一亮。

“可惜這大宅的故事,不會寫在墻壁磚瓦上……”

沈樂緩緩地吁了一口氣,抬腳往里走。整座大宅,到處都是腳手架,到處都是工作的痕跡:

拆除下來的護厝鐵皮搭蓋斜在一邊,還沒有運走;

陳舊、破損的瓦片一迭一迭堆在墻根,新的瓦片已經鋪好了一大半,還有一車倚在對面;

腐朽的木構件已經拆了下來,新的木構件還沒換上去,窗框、門口、檐枋,觸目所及,一塊一塊,都像狗啃的一樣……

“老實說,住在這種房子里,真是不舒服。”

沈樂由衷評價。沒錯,這種房子,在當時已經算是非常豪華,只有大戶人家才住得起了:

嚴絲合縫的大石條基礎,當地特有的、紅土燒成的紅磚,翹角飛檐下,用瓷片拼成龍、鳳、獅子、鯉魚等各種精致的花樣。

然而整座房子屋檐極其寬大,四面圍攏,只露出小小的一塊四方形天空。

拿尺子隨便量一下,整個院落,只有1/9是天井,其他部位全部被屋頂覆蓋:

“這種采光,一天到晚,能有幾個小時日照?住在里面,真的會憋死人的吧!”

他一邊吐槽一邊往里走。大宅一共三進,第一進正中牌匾高懸,左右兩間,左間上設講案,下列桌椅,大概是宗祠里的學堂所在;

右間當中兩把太師椅并列,左右各設四把交椅,懷疑是族人議事的地方。

繞過正中大廳后面的屏風,第二進大廳莊重肅穆,哪怕東西都搬光了,也能隱隱聞到香火味道。

踏進大廳,正中長案上,長案后面的壁板上,全都空空蕩蕩。但是光看上面的灰塵痕跡,沈樂敢用自己老宅打賭,這絕對是供牌位的地方!

“當中始祖,左昭右穆。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士三廟,超過這個數目的,打包放在側房或者后室,逢年過節請出來祭一祭……”

沈樂倒背著雙手,仰著頭,繞著祠堂轉悠。東西可以搬走,沉淀在房子里面的氣韻可搬不走。

尤其是長案和壁板上,凝聚的心念和力量,簡直伸手就能摸到——

“我感覺,在這里傳送,最容易傳送到目標位置。”沈樂仰望壁板,沉吟思索。

不知道多少年,多少代人,在這里拈香祭拜,在這里仰望叩首。

有意氣風發,有崇敬肅穆,也有憤怒悲哀,有凄涼絕望。千年以降,各種各樣的情緒,濃厚到幾乎凝成了實質:

這個家族,經歷過怎樣的風風雨雨?

是什么經歷,在家族傳承當中,刻下了最深的痕跡,又是怎樣的經歷,引動了這個祠堂的異象,把他的師弟師妹們卷了進去?

梁柱上,礎石上,墻壁上,并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載沈樂想要知道的事情;

導師和師弟師妹們收集的資料,也沒有涉及這方面的內容。

沈樂在第二進的祠堂轉了兩圈,又轉向第三進。一腳踏出第二進的后門,他瞬間精神振奮起來:

是沒有看過的建筑結構!

是沒有看過的樣式!

第二進后門,和第三進之間,有一條明顯的分隔,幾乎可以算是楚河漢界,恨不得砌一堵墻攔起來的那種。

然后,第三進有獨立的門房,有獨立的照壁,不繞到內部,甚至會覺得第三進直接調轉方向,由坐北朝南變成做南朝北,和第二進直接背對背。

如果不是外面有一整圈圍墻,把這三進房子圍在一起;

有左右兩排護厝——也就是縱向分布的兩排廂房,以及分隔廂房和主體建筑的長長巷道;

沈樂完全可以認為,第三進和前兩進并不屬于同一棟建筑,甚至不屬于同一家的房子。

但是,兩棟房子的建筑結構,風格,相呼相應,又存在微妙的對稱,跟照了個鏡子似的……

沈樂好奇地繞了進去。一圈轉下來,恍然大悟:

這個宗祠,是非常罕見的男女祠的結構。男祠在前,女祠在后,男人們在第二進祭祖,女性也在第三進祭祖;

男祠供奉家里的始祖和有貢獻的先人,女祠,在供奉之外,還承擔了養贍的職責:

看女祠左右兩邊,一間一間陰暗逼仄的小房子,看樓梯緊鎖的二層樓閣,再看密密麻麻排列的織布機,沈樂有理由相信,這是家族女性守節的地方。

而最讓他心神震動的,還是女祠牌位前方,一條漆黑油亮的大梁:

沈樂甚至不用開靈眼,也不用進入冥想視角,站在梁下微微仰頭,就能“看”見梁上垂掛下來的,一條一條密密麻麻的白綾。

白綾上,大梁上,祠堂里,凝聚的悲哀、痛苦和怨恨,歷時千載,也仍然有如實質。

“所以……你們的悲哀和憤怒,還沒有平息,還沒有被安撫嗎……”

沈樂凝望著那條大梁,微微抬手,虛撫而過。廳中吹過一股微風,繞著沈樂打了兩個旋子,從屋瓦到窗紙一起獵獵作響。

啊這……

念經啊,超度啊啥的,我不擅長啊!

我只略懂一點物理超度,但是,要真動用我的手段來超度,不說別人,導師得把我往死里打啊!

沈樂在古宅里面溜達了兩圈,前后三進,左右護厝,連同兩條長長的巷道,每個房間都探頭進去看了個遍。

看完了,搖搖頭,回去找修行者們:

“我能感覺到這房子上凝聚的怨氣……也許,超度掉就好了,就不會把人拉去失蹤了?”

“這怨氣并不會害人。”關岳廟過來的那位第一個否定。他用香灰撒遍了古井,也撒遍了房前屋后每一個角落:

“它但凡會害人,關圣帝君和岳王爺在上,都容不得它。不害人,只是自顧自地難受,我們也拿它沒辦法。”

“是的,它不是那種會傷人的。”天后宮的守廟人對同事表示贊同:

“之前我們排查過全市的古宅,有需要超度的,我們都盡量超度過了。不會作祟的,總不至于把它拆了吧?”

清源山那位道士笑而不語,一副“不要打擾我飛升”的樣子。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道清長老身上:

“阿彌陀佛。”道清長老照例是佛號起手。宣了一遍佛號,他慢慢道:

“這座宗祠,和我們寺內的檀樾祠,也有同氣連枝的源流。等我去一趟檀樾祠,請一炷香火過來,看看有沒有效果?”

什……什么?

您是和尚啊!

您不搞念經超度,您去寺里的啥地方請香火是什么鬼?

沈樂張嘴,閉嘴,摸手機,快速百度。一通搜索,也不得不服氣:

刺桐黃氏,也是自唐代傳下來的千年名門。唐垂拱二年,黃守恭舍宅為寺;

為了感謝黃氏獻地的功德,開元寺至今還保留著檀樾祠,供奉黃氏香火,有黃氏后人居住、守香。

而八閩之地,黃氏各個支派,都是從黃守恭傳下來的,說到底都要封檀樾祠為祖祠……

行吧……

你有問題,讓你祖宗來跟你說?

沈樂伸手一引,把問題交給了老和尚。然而,香火請過來,在祠堂里轉了一圈,也并沒有什么作用。

該悲哀的還是悲哀,該怨氣的還是怨氣。

沈樂嘆了口氣:

“沒辦法了,看上去還得我來。——算了,我再穿越一次看看吧!”


上一章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