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閣
大隊人馬來了。
然而,卻不是像沈樂期望的那樣,威風凜凜、殺氣騰騰,滿人手滿裝備滿狀態地來的。
大大小小,好幾十艘——也許是近百艘?巍峨的戰船從海面上沖過來,冒著煙,燃著火,喊殺聲不斷。
除了掛著金黃“明”字旗的船隊,還有一些奇形怪狀,和明制戰船長得明顯不一樣的船只,貼靠上去,殺聲陣陣。
絕大部分都是小舢板,狼群一樣貼在大象似的巨艦身邊,騷擾,射箭,扔撓鉤,放火;
但是,也有一些船,和明軍船隊里較小的戰船,規模也差不多了。貼在戰船身邊,跳幫,砍殺,用拍桿砸,用什么器械扔石頭……
總之,以單對單來說,雙方還算打得有來有回。
但是,當巨大的寶船乘風破浪,碾壓過來的時候,那些沖上來的小型戰船,像是碰到了巨石的雞蛋一樣,紛紛碎裂!
“這就是大船對小船的碾壓啊!”
沈樂看得熱血沸騰。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代表明朝巔峰生產力的寶船,對于東南亞、中東甚至東非一代,完全是降維碾壓;
奈何,煞筆文官腦子進了一萬噸水,不但推動禁海,還焚毀了寶船的建造資料和海圖。
搞到最后,整個傳承都斷了,外國的軍艦浩浩蕩蕩開過來的時候,我們閉關鎖國,造不出大船,只能挨打!
船隊沖開攻擊、騷擾的敵船,張開風帆,直奔港口。繞著劉百戶那艘船的攻擊,不知什么時候已經停了,那些小舢板倉倉皇皇,往岸上逃去。
沈樂松了一口氣,看著船隊慢慢減速,停在港口;
看著劉百戶指揮船上所有人救治傷員、統計戰損,看著他派人揮舞旗幟,吹動喇叭,和主船通訊;
看著他乘著小船前往居中寶船,報告情況、請求指示……
我要見到鄭和了嗎?!
沈樂興奮。鄭和!鄭和!歷史書上的名人!
修了那么多老物件,親眼見證了那么多歷史,終于,看到一個名人了!
他發現自己終于可以動了,或者說,終于可以離開這艘船,在整個船隊到處亂竄了。
亦步亦趨,跟在劉百戶后面,大船換舢板,舢板上寶船。越劃越近,沈樂的腦袋越昂越高:
看資料不覺得,實地觀察,特別是坐在小舢板上,往寶船劃過去,真心覺得它太大了!
從小舢板上昂頭上望,感覺至少有三五層樓高,左右望過去,延伸在海面上的船體,巍峨如城墻!
這樣的大船,想要上去也并不容易。船舷上垂下軟梯,劉百戶整整腰帶,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奮力往上爬。
沈樂嘗試了幾次催動飛行符篆,沒有一次成功,也只好跟在后面。
爬上船舷,跟著進入船艙,第一眼,就看見了站在地圖前面,一個正在揮動手臂的男子:
他比邊上的文官高出半個頭,身穿一件金色蟒袍,外罩大紅披風,氣宇軒昂,不怒而威。
滿船艙文官武將,畢恭畢敬,聽他指點江山。劉百戶一腳踏進船艙,整個人縮了一縮,趕緊站到隊尾,等著點名詢問。
沈樂為他氣勢所懾,下意識地左右張望,想找找鄭和在哪里,找了一圈才發現,這位紅袍男子,似乎,好像,確實,是沒有胡須的……
鄭和長這樣?
騙我吧?!
他是太監!太監哎!
一個從小凈身入宮的太監,第二性征發育期間,睪酮供給量嚴重不足,他能長得這么高大,氣勢能這么足?
去內娛隨便揪一排當紅小鮮肉,男子氣概都比不上他啊!
沈樂揉了揉眼睛,再拍了拍耳朵,豎起耳朵聽對方說話。好一會兒,他才悲哀地確認:
沒錯,這位確實是鄭和。唉,果然我們這些底層普通民眾,和大佬不好比,光是氣勢,就被人壓到不知哪里去了……
他耐心聽了片刻,就聽劉百戶上前稟報,船只遇風暴吹散,到港避風修理,被當地人襲擊等事。鄭和點頭道:
“我知道了。——我們上岸頒賜當地國王彩幣,正好碰到偽王蘇干剌弒君篡位,賜物就沒有給他。
偽王膽大包天,惱怒朝廷不給賞賜,膽敢率領大軍,截殺船隊。”
啊……啊咧?
鄭和下西洋的時候還有這一出?
沈樂扭頭看看船艙外灰撲撲一片,與其說是平房,不如說是茅草篷的港口,再看看氣勢宏偉的寶船船隊,完全不理解那種土王哪里來的膽子。
給你面子,朝廷給你冊封,叫你一聲土王;
不給你面子,沒有正式冊封,就你占據的地盤,就你治下的人口,夠一個縣嗎?
咱們都不用統計國民生產總值,把生產力再算上,連縣都夠不上了,沒準就是一個鄉!
就這樣,招惹鄭和下西洋的寶船船隊?
真覺得船隊都是老好人,不會把你直接碾碎啊?
“那……接下來要怎么做?”
“冒犯朝廷威嚴,當然只有一個下場!”鄭和毫不猶豫,一揮手,指向艙外:
“犁庭掃穴,執其酋首,為蘇門答剌重立新君,撥亂反正!”
一聲令下,大軍轟然而動。登陸,攻擊,號召心向當地先王的國兵,一起征討偽王。
一場大戰,酣暢淋漓,從蘇門答剌一直追到喃渤利國,生擒了偽王蘇干剌。
打完仗,再覓地修整、修船,當地的各種珍貴木料,毫不吝嗇地全部用上,補船底板的補船底板,補船艙隔板的補隔板。
沈樂看得熱血沸騰,大開眼界:
“就該這樣!就該這樣!這么個小破土著國家,敢跳,就該滅了它!”
修整完畢,船隊繼續前行,一直繞過阿拉伯半島,行至東非,再返航回國。
被抓住的偽王,被船隊獻俘BJ。然后……
然后就扔給刑部,判了大逆不道之罪,按律誅殺……
對于一位小國的篡位弒君偽王,這樣的下場,就頗有“派出所出通緝令,邊境移交,檢察院起訴,法院判決”的美感了。
至于船只,所有的船只,全部扔在南京的龍江船廠,以及旁邊的幾個小船廠。
修的修,補的補,拆的拆——
“喂,別拆我這艘船啊!”
《大明太宗孝文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八:(永樂十三年九月)壬寅○蘇門荅剌國王宰奴里阿必丁遣王子剌查加那因等貢方物太監鄭和獻所獲蘇門荅剌賊首蘇干剌蘇干刺:抱本干作斡,下同。明史蘇門答剌傳作干。等初和奉使至蘇門荅剌賜其王宰奴里阿必丁彩幣等物蘇干剌乃前偽王弟方謀弒宰奴阿必丁宰奴阿必丁:舊校奴下補里字。以奪其位且怒使臣賜不及己領兵數萬邀殺官軍和率眾及其國兵與戰蘇干剌敗走追至喃(氵享力)利國追至喃(氵享力)利國:廣本抱本(氵享力)作渤,是也。并其妻子俘以歸至是獻於行在兵部尚書方賓言蘇干剌大逆不道宜付法司正其罪遂命刑部按法誅之命兵部錄官軍戰功於是水軍右衛流官指揮使唐敬流官指揮僉事王衡金吾左衛校勘記:金吾左衞:廣本左作右。流官指揮使林子宣龍江左衛流官指揮僉事胡後校勘記:胡後:廣本抱本後作俊,是也。寬河衛流官指揮同知哈只皆命世襲錦衣衛正千戶陸通馬貴張通劉海俱陞流官指揮僉事其馀千百戶旗軍王復亨校勘記:王復亨:抱本亨作享,疑誤。等百四十馀人陞用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