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613、曉看金光破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最新章節列表 >> 613、曉看金光破云

613、曉看金光破云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21日  作者:伴讀小牧童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伴讀小牧童 | 完蛋 | 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 


這會兒已經立秋,但今年尤其悶熱多雨,江南道到嶺南道的多條通路都被大水毀壞,這道路一壞,商業自然就趨于停滯,但這玩意即便是夏林也沒什么更好的辦法,畢竟與天斗也不是這么個斗法。

同樣關于外頭的信息他在這里也幾乎是聽不見了,沒路進來了嘛,這些日子又雨水不斷,雨不停就不可能開展其他工作,現在他們工作的重心就是在防災救災這一塊。

西南三州加上后來進駐過來的士兵大概能有個十二萬人上下,在這個節骨眼上夏林也不廢話了,直接從魏長盛手中接管了兵權,然后將這些人進行了混編并投入到了抗災一線之上。

他自己更是親臨了瀕臨潰壩的大堤上坐鎮指揮。

“第一步就是要保障當地百姓的生命安全,財產都是次要的,先把他們都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地方臨時安置。第二步則是需要穩定這些地方的糧價,先處理一批炒米價的吧,這個風氣不殺下去要出事。第三步就是一定要做好瘟疫疾病的防治工作,現在帶一萬人去燒石灰,日夜趕工,要大量的石灰。”

夏林在帳篷里對手底下的人進行任務布置,外頭的雨聲嘩嘩的,像是誰把天捅了個窟窿一般。

他本以為降雨集中期會相對集中一點,但沒想到它能這么集中,根據廣南縣志里頭的記載,今年的降水恐怕是近五百年來最豐沛的一年了,并且從昨日開始夏林簡單測算了一下這里的降雨量已經達到了一百一十八毫米,并且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夏公。”

這會兒帳篷的簾子被掀開,魏長盛穿著蓑衣走了進來,他摘下斗笠長舒了一口氣:“漳平縣全線都被沒入了水中,有近五十個人不知去向,應當是被暴漲的河水沖走了。”

夏林聽完叉著腰深吸一口氣道:“是啊,這個速度太快了,昨天傍晚開始下雨,半夜的時候水就堵門了,縣里其他人疏散了沒有?”

“大多都已經帶到高地上暫時安頓下來了,不過當下許多人生了病,這地界缺醫少藥,各地通路也都遭了大水淹沒,不知該如何是好。”

夏林抿了抿嘴,在帳篷里來回踱步,這時他突然想到了一個法子,于是他眉頭一挑,對魏長盛說道:“魏兄,還勞煩你再跑一趟,去與那些蠻子溝通一番,叫他們去山中冒雨收集一些草藥來醫治百姓。”

“他們會答應?”

“給他們算錢。”夏林手一揮:“若他們仍不肯,等忙完這陣子,我把他們那幾萬人全部挖坑埋下去。敬酒不吃吃罰酒,我自是有手段。”

魏長盛欲言又止,但腳步卻沒有挪動。夏林看到他的表情,沉默片刻后說道:“對,你那邊沒錢了。這樣,你從我軍營中支取十五萬兩出來,掛在公賬上,特事特辦,先得讓大伙兒活下去再說。”

“嗯。”

魏長盛隨著參將去支取了銀子,然后再次冒著雨來到了那些蠻子的聚居之地,他們對這樣的雨水也是充滿了敬畏,所有人都躲在屋子里死活不肯出來,而當魏長盛找到他們的頭人并且跟他們溝通時,這些人的態度就有些微妙了。

他們明確的說可以幫忙,甚至不給錢都行,但問題是他們山中的習俗就是在這個時節是不能出門的,否則會被山神懲罰。

這個習俗魏長盛是知道的,大山的子民對天地的敬畏遠超他人想象,但當下在人群之中已經因為大量聚集、潮濕和衛生條件的原因出現了類似瘧疾、鼠疫和一些蚊蟲叮咬傳播的疾病,再如果得不到救治,事情將一發不可收拾。

魏長盛好歹是封疆大吏,自然也不是什么草包人物,他并沒有跟著急上火的夏林那樣上來就是說要挖坑把他們埋了,而是便是想和各部族的大長老密談一番。

這個要求肯定是可以實現的,畢竟他的身份地位也是擺在那的,而在與各部族的大長老或者大祭司談話之后,也不知道魏長盛是怎么跟他們談的,反正他們都同意了這個說法。

根據一些不可靠途徑的小道消息來源就是魏長盛跟他們說如果在現在這個情況下他們不能有幫助的話,那他們就沒有作用了,至于有沒有神你們自己最清楚,夏公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如果你們的山神沒法頂住十萬大軍,那么動員起來發揮一點作用就是你們唯一的選擇。

當然了,這些長老也好祭司也罷,那都是他們部族里最頂級的智者,有的甚至都是在漢人那邊歷練過的,所以明白魏長盛的意思,而自己的確也在之前跟夏林的接觸中了解過那個少年。

那可不是一般人,如果在這個節骨眼上給他使絆子。別說什么他們也沒觸犯大魏的王法,在這一畝三分地,他夏道生就是王法。到時候甚至可以有正當的理由把他們全給滅族,正當的理由吶,那可真的是太可怕了。

所以當各部族的大長老和祭司紛紛主動出面去挑選天選之人完成山神試煉的時候,魏長盛就知道這件事應該問題不大了。

果不其然,在當天下午就有數百個蠻子的草藥師跟著魏長盛走了出來。雖然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連漢話都不會說,但經年累月在與大山的磨合中他們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生存智慧。

在這一點上魏長盛真的很佩服夏林,他都不明白為什么一個從中原來的人能夠清楚的知道一群邊陲的土人能夠用一些這樣詭秘的土法子來治療那些大夫都很難醫治的頑疾。

當治療陸續開始并取得一些成效時,已經是凌晨時分了,雨一點都沒小,反而伴隨起了大風,縣城里最高的建筑都只剩下了一個尖尖,大部分不牢靠的房子早就被沖得不見了蹤影,山洪四處爆發,可謂是天崩地裂。

若不是夏林第一時間開始轉移百姓,現在天知道會發生怎樣的慘事。

魏長盛再次撩開帳篷的簾子時,夏林正靠在椅子上小憩,但只是一個掀門簾的聲響就把他給喚醒了。

“魏兄,事情如何了?”

“按照夏公說的辦了,他們已經開始診療,不過愚有一事不明,為何夏公能知道那些不起眼的土人會醫治這些頑疾?”

夏林端起水杯喝了一口:“魏兄,人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他們在山中活了數百年,早已經與大山融為一體了。自然之中的相生相克陰陽五行本就是天生的道理,他們也會病,誰愿意坐以待斃呢?在這些土人一代一代的繁衍中,那些曾經奪去他們先祖生命的東西都是會被他們記下來的,只要有一個人偶然解決了這個問題,那他就一定會拿出來告訴所有人。他們對付蛇蟲鼠蟻之疫最是有法,你且看他們那般骯臟都不患病就可知曉了。”

魏長盛點了點頭:“夏公所言有理,之前我的確未曾如此設想。”

“不是魏兄沒曾設想,而是魏兄打心眼里沒看得起這些人。”夏林揉了揉臉,笑著說道:“也難怪,他們在大部分時間里都是百無一用。所以對他們有傲慢與偏見太正常不過。”

“受教了。”魏長盛抱拳躬身,等起身后他看著夏林一臉的疲憊于是便說道:“夏公不如休息片刻?”

“沒事,我剛瞇了一會兒。等會再晚一些我還要去看看那邊山體滑坡的程度,如果還是這么大的雨,我們便要放棄這處堤壩了,全城都要轉移到安全之處。對了,這次跟你出來了多少土人?”

“前后七百余人。”

“嗯,給足他們的面子,再給足他們的里子。每個人到時分十兩銀子和十兩銀子的物資,叫他們全族都知道我們漢人是懂知恩圖報的。”夏林說完便起身穿上了蓑衣和斗篷:“魏兄你也一天一夜沒睡了,在這休息片刻吧,我出去看看。”

而就在此刻,江南道跟嶺南道廣南地區的通路上堆積著密密麻麻的商隊,周圍的城鎮都已經住不下了,甚至有些大宗貨物直接就堵在了路上不得寸進。

“聽說那邊大雨沖毀了道路,山石也阻斷了通路,到處都是山崩與大水。”

景泰帝聽完返回的探子報告之后,眉頭不自覺的皺了起來,他看了一眼旁邊的李世民:“怎么會如此嚴重?”

李世民聳了聳肩:“這幾年都是如此,雨水多,就連戈壁灘上都長出了草場,不過南邊本來雨水就豐沛,現在水更多了。誒?你是不是平日里不看奏折的?我覺得這些事應當會在奏折之中呈現出來,你能不能干了?不能干傳位給我算了。”

“平日之中這些事都是賢相馬周處置,根本都不用我來過目。”

“那你平日都是干些什么?說來我聽聽。”

景泰帝抿了抿嘴:“看看李唐百姓多么水深火熱,然后打聽打聽李家如何父子不合兄弟不睦,接著盤算著什么時候北方兄弟操戈,父子鬩墻。”

李世民斜眼看著景泰帝,輕輕點點頭:“好好好,你這皇帝也是真夠清閑的。”

景泰帝笑了笑,來到窗口推開了窗戶,外頭的驟雨如簾,他伸手出去摸了摸雨水:“想必賑災的車隊已在路上了,馬周對這些事處置的極為迅捷。誒,二鳳啊,你說朕手底下的賢臣良將怎么就那么多,哎喲,有時候朕真是頭疼,想盡辦法不厚此薄彼,可那也太多了,有事都用不過來呢……”

“你媽……”李世民低聲罵了一聲,站起身來皮笑肉不笑的說道:“放心,終有一日他們都是我的臣。”

“不信。”景泰帝背著手一臉睥睨之相:“你看朕敢這樣隨便亂跑,你父李淵敢?他甚至都不敢叫你們幾個兄弟之中任何一個人監國,你看看朕,隨便點一個出來監國那都穩穩當當,還你的臣,二鳳啊二鳳,好好想想這個事到底能不能辦到吧。”

“好啊,那現在嶺南道水患,你不在京中,我看看你選的臣子到底該如何是好,你要知道這災禍處置不好,可是要有民變之患的。”

“誒嘿,朕有道生。”景泰帝指著西南之位:“他坐鎮邊陲,朕自可高枕無憂。我不信他連這個事都辦不好,區區水患而已。”

“天真。”

李世民雖然心里頭對景泰帝的話充滿不屑,但他還真的挺擔心夏林真的能把這個規模的天災都給辦了,那真的是叫邪門了。

而就在這時,外頭雖然已過辰時但因為天氣的緣故還是黑漆漆的,但突然間就嘈雜了起來。

景泰帝連忙循聲望去,就見一眾士兵模樣的人沖了過來開始疏散路上堵塞的車隊。

“讓開讓開,都讓開,快點!”

路上車隊趕緊朝兩邊避讓,接著就看到茫茫多的士兵一路小跑從官道上沖入到了嶺南道。

他們攜帶者大量的物資,腳步匆匆,但卻并沒有佩戴武器而是帶上了各種各樣的工具。

這些人浩浩蕩蕩一眼望不到頭,看著甚至能有超過十萬人之眾,幾乎是傾巢而出。

不過等景泰帝看清楚之后才發現這些人之中不光是有士兵,還有許多百姓,他們應當是江南道工程隊的人,人數竟在三萬多人。

路上前頭開路的士兵一路吹著哨子,后頭的人和貨就匆匆的沖向了嶺南道的災區。

“不帶武器?這是作甚去了?”李世民一臉茫然的看著外頭那長龍一般的隊伍:“趁亂攻陷嶺南?”

這會兒可就到了景泰帝的裝逼領域了,要知道他曾經可是在河南道主持過綠林軍的賑災工作的,聽到李世民這般沒見識的發言之后,拓跋靖終于高傲的仰起了他的頭。

“你還妄稱天下雄才,這些人可都是去救災的,道生說了,兵自民出,自當屬于百姓,養兵千日可不光是用來攻城略地。道生還說了,災禍如沙場,此時此刻勇猛無畏,戰場上自也可陷陣殺敵。”

“行了,哎呀,天天道生道生,整日拾人牙慧也好意思?”

“好意思啊,道生可是朕親自挖掘培養出來的人,道生說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李世民沒有說話,只是看著那些正在朝著最危險地方急行軍的軍民,心中反復的咀嚼那句“災禍如沙場,此時此刻勇猛無畏,戰場上自也可陷陣殺敵”,若是在戰時,自己手底下的士兵能不能有他們這樣的士氣還有這樣快速的反應能力。


上一章  |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