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597、算你聰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最新章節列表 >> 597、算你聰明

597、算你聰明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0日  作者:伴讀小牧童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伴讀小牧童 | 完蛋 | 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 


其實倒不是夏林真的說要針對誰,只是這魏長盛吧,這干的也太魔幻了,夏林之前的確是沒咋拿正眼瞧過他,但自打這一趟之后,他才算是知道了這人是真沒往好道走。

胡爺這人就是個土匪,他也只是個土匪,但一個土匪能當眾扇一縣之長的大嘴巴子,那就說明他沒打算背人兒,換而言之這胡爺才是這一塊地方里世界的王,但問題是他只是個土匪而已,背后的靠山這一查不就查出來了么。

朝廷派去的縣令沒了實權,這整個廣西、廣南地區都被一片一片的土匪的給把持,這不就是養寇自重?

然后還在桂、柳二州搞小朝廷,私陳軍備,豢養私軍、操控糧食、擺弄鹽價,這他都沒法解釋,至少稍微調查一下就知道這人是要干啥。

是,這地方山高皇帝遠,再加上這魏長盛也算是景泰帝的嫡系,但問題是他干的這個事兒都夠殺他八百次的。

這會兒就有人要問了,夏林不也這么干么,他那浮梁都快成天下第三都城了,怎么沒見有人去參他一本或者懷疑他的不臣之心的?

嘿,有些事是這樣的,江南道的確也是這么干的,但問題是江南道沒有偷偷摸摸的搞軍備,他們名正言順的搞,不光搞還往外賣,每年稅收哐哐往國庫里充,誰想動他,戶部的人都得站出來攔著說想碰他先從戶部眾人的尸體上踏過去,沒有夏林的江南道就沒有戶部的財政支出,戶部上下兩百多人一年到頭都吃不上個四菜一湯。

還有控制糧價,豐年不跌、荒年不漲,以一己之力豐億萬之眾,自從江南道的糧食體系成型之后,甭管是水災旱災還是蝗災兵災,就沒說哪個地方缺糧,即便是中原戰亂之地都能用很平穩的價格買到糧食,那些打到一頭包的軍閥都靠著夏林這邊的糧食供給才能穩定住大后方。

這頭參了夏林,那頭十二路軍閥可就要東征討魏了,名義就是清君側,說陛下身邊有小人誤國……

然后便是什么諸如跟敵人做生意,這更不會有人說,因為這里主要就是新咸陽的大工程,這里頭從正一品的三公太傅到從九品的點卯小吏,或多或少都能從里頭弄到點甜頭,大的如入股了某個物流商行或者工坊,小的如家鄉的窮哥們弟兄想謀個生計,那都是要從這里開始的。

動了這個,就等于是動了大家伙兒的飯碗,誰都知道快錢來的舒坦,但不管去問誰都能明白這種細水長流的合法買賣才是根本之基,動不得碰不得。哪怕就算是江湖人士都要護著夏林一把,因為每個城市里頭他都會給這些底層的江湖人士一個可以糊口的項目。

不管是打井掏糞,還是碼頭艄公,總之夏林在他們的就業就穩定,這就是他們的天。

一個群臣到百姓都能沾上光的人,他就算是干了跟魏長盛一樣的事,那能叫蓄意謀反嗎?那叫治國有方,謀劃有度,那叫百年不出的治世良臣,天賜的華夏幼麟。

更關鍵的是只要不惹他,他不參與到任何斗爭之中,他只負責把蛋糕分好,其他人怎么整那塊蛋糕是他們自己的能耐,其余他一概不管。

這樣皇帝舒服、群臣舒服、百姓舒服,更別提軍隊的待遇都因為他而提高了一大截,軍餉比十二年前的舊制翻了一番還要多,各種撫恤制度也都提的很高并且退下來之后還有專門的農場或者工坊可以進去工作,軍隊對他的忠誠度也是極高。特別是他辦事從不讓下頭背鍋,累了一天的士兵回到營房看著每個人枕頭邊上有一兜大錢,旁邊還有一包外頭都不敢隨便賣的牛肉干,這士兵一個個恨不得再出去跑個三十里表達一下自己的熱忱。

真的輪到哪天他要造反了,只要起個頭,皇城里的史官都要記一筆“帝王昏庸,夏林起兵伐之,天下歸心,以正清明”。

所以還是那句話,發展才是硬道理。把基礎擴大,才能擁有更多的資源。而不是跟那些個他媽的貴族一樣,招呼一群人用少女的血泡酒,用男童的肝煉丹,來實現所謂的拉幫結派。

所以小魏說不知道為什么自己又沒招惹夏林卻被他給盯上,這本質上他還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觀念還停留在和尚摸得我怎么摸不得的階段里,但實際上如果他真的能換個模式,哪怕是學習和效仿隔壁江南道的模式,夏林派出的就不是士兵了,而是各種相當專業的知識性人才,就如他給東北和西北干的事那樣。

只是魏長盛可能根本想不明白。

隨著各種流言滿天飛,輿論造成的副作用也開始逐漸呈現了出來,首先就是桂柳兩州之地出現了拋售潮,最先出問題的就是各處的房產和地產,一夜之間房屋暴跌卻無人問津,商鋪關門、商號轉移,大量的人員開始朝別處遷徙,同時帶走了當地的各種資源。

大量的百姓開始失業,而這邊本來就不是主要的農業產區,田間地頭吸納不了這一大批的失業狂潮,只是幾日之內,以始安郡為例,失業率差不多達到了百分之四十,而且還在不斷攀升。

失業就代表失去了生活保障,治安迅速的陷入了混亂,百姓被逼同樣開始踏上了遷徙,他們四散逃離,周圍的鄉鎮甚至有些已經出現了十室九空的場面,所有人聽到的都是要打仗了,現在跑還來得及。

魏長盛想要阻止,但越阻止越能證明這個流言是真實的,最后流言甚至還出現了變種,什么魏長盛要征調拾萬百姓充當前鋒,逼江南道不敢動手。這就導致百姓離散的速度越發的快,都在忙著逃命,甚至于就連軍營之中都已經隱約出現了嘩變的跡象,這幾日的逃兵都開始以營為單位的出現。

畢竟大兵也不傻,他們知道如果傳言是真的,那他們將要面對的是最恐怖的江南道破虜軍和新軍,而這兩支軍隊是能夠橫掃草原蠻子的天兵,精銳到叫人絕望。

這會兒的魏長盛坐在自己的府邸之中,耳鳴把他折磨到快要瘋狂,巨大的壓力也使他開始失眠,已有三個晚上根本無法閉上雙眼。

“將軍,當下城中商賈百姓都開始外逃,如今已經半數人離開了。”

“攔啊!為何不攔!”

參將的報告讓沒休息好的魏長盛暴怒的吼叫了起來:“都說養兵千日,兵呢!?”

“也在外逃……將軍,我在城中發現了這個。”

參將將一張紙條遞了上前,只見上頭寫著一句話——往東走,有飯吃。

看到這紙條的瞬間,魏長盛的頭皮猛然一緊,此刻的他用瞳孔地震來形容都不為過,他的手死死攥住紙條,深吸一口氣:“幾時出現的?”

“恐怕前幾日就出現了,軍營、市井到處都是,都是叫人往東走。末將認為,江南道應當是在東邊布置了一些什么東西。”

魏長盛站起身來,但因為起的太猛差點一下沒站穩而栽倒了下去,他扶著桌子搖搖晃晃的說道:“快!快寫信,寫信給夏道生!不……我親自寫,我親自來寫!”

他重新坐下,雙手顫抖的開始寫信,本來進士出身的他,那一手字可謂是相當漂亮,但今日的他寫出來的字歪歪斜斜斷斷續續如同蝌蚪游泳。

作為一個聰明人,他已經清楚的知道如果自己再咬牙堅持下去會出現什么情況了,曾經他未曾想過去與夏道生為敵,因為從一開始他心中就明白,那是高山。而如今,當那夏道生真正出手的時候,魏長盛才知道這種感覺便如臨高山而仰蒼穹,入目而不可及。

那種恐怖的巨物恐懼帶來的壓迫感,叫魏長盛的呼吸都變得壓抑了起來。

在信中他寫道

“敬呈夏公:

臣魏長盛頓首再拜,伏惟明公垂鑒。

憶昔龍潭會盟之時,陛下以赤心示我,與公更是有一面之緣,惜某愚鈍,負劍南指,致有蒼梧之隙。今瘴江夜雨,孤燭照壁,方知蛇欲吞象之妄。七溪子弟骨埋紅土,邕州三縣水患連年,天罰至此,某實無顏再舉旌旗。

乞明公念嶺南蒼生久罹兵燹,許某繳平樂、賀江十二寨兵符,歲貢合浦珠五百斛、桂管細葛三千匹。犬子懷義年方十五,愿質于公帳下為牽馬卒。若蒙垂憫,某即日散柳州、桂州、邕州牙兵,自縛青溪渡口,唯留殘軀為公治象郡鹽鐵。

昔年所得諸州糧秣,某已令部曲運抵荔浦,權充將士湯藥之資。伏望明公暫息雷霆,容某戴罪繕治驛道,以待王師南巡之日。

臨表涕零,不知所言。謹奉鹽腌石蜜十甕、玳瑁甲一副,皆嶺表微物,惟公哂納。

罪臣長盛稽首。”

當他寫完這封信時,渾身上下已如雨淋,面如塵土。拿起身邊的將軍印顫顫巍巍的就要下印。

旁邊的參將不忍,疾呼:“將軍……”

“罷了。”魏長盛深吸一口氣,赧然一笑,用力的將大印落下:“不爭了,不爭咯……”

說完之后,他頹然倒下,接著無奈的揮了揮手:“還望他能看在昔日皆為天子門生的情面上,留我一家茍全吧。將印與信悉數呈上去罷。”


上一章  |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