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531、難倒是不難,就是辦不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最新章節列表 >> 531、難倒是不難,就是辦不到

531、難倒是不難,就是辦不到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25日  作者:伴讀小牧童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伴讀小牧童 | 完蛋 | 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 


其實叫夏林來上課,這里不少人心中也是不忿的,畢竟這里一堆人都四五十歲了,老前輩一般的人物過來聽這么個二十來歲毛頭小子講學,這傳出去不是貽笑大方?

但夏林并不在意,他只是按部就班的開始講述他的“救世經略”。

這門課程很長的,一天是斷然講不完,全部課程大概要七天左右才能完結,這里頭包括金融、地緣政治、工業、農業等等,涵蓋了方方面面。

夏林準備很全的,當時他不是留了很多自己的手抄本給獨孤寒跟公主研究嘛,這些就成了現成的教材。

“殿下,諸位大人。其實你們肯定很好奇,號稱江南奇跡的浮梁縣到底是怎樣出現的對吧,那剛好它就誕生在鄙人之手,那我就從浮梁的起承轉合開始給諸位說起。”

浮梁是個傳奇,這一點沒人否認,而且也是至今為止唯一一個短時間內成功的地方,自浮梁鵲起之后,其實各地都有效仿之,只是所謂一句學我者生像我者死,能起來的不過一兩處,而且遠沒有浮梁這個正版的架勢來的大來得全乎。

而夏林這會兒就開始從他初到漁村開始說起,這里頭涉及到很多東西,經濟、人力、資源運作、管理等等,夏林基本上是拆開了揉碎了給這幫人往下喂。

他沒藏私,一如既往的不藏私,觀點與事實相護佐證,甚至他還專門為其設置了一個特別的名詞叫“運動發展論”,當然了,這個其實也就是方便大家能聽明白胡亂編的一個名字。

他盡可能的把里頭的東西說得清楚,大篇幅的都使用了白話。

自從夏林來到這個時代之后,他其實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官話雖然的確足夠言簡意賅,但這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種鑄造知識壁壘的方式而已,跟正式不正式關系不大,是撰寫者有意為之的知識壁壘。它就是為了讓人看不明白去設置的,沒有經過專業的文字訓練,想要完全讀下來的難度并不低。

讀書人尚且不敢能打包票全都能看懂,更何況那些粗通文字的普通人。

最終這文章、知識和文字便成了士大夫階級的獨享工具,普通人想也別想。而如果繼續向下挖掘的話,那些民間出來的技術書籍,大多都是以淺顯易懂的白話作為基礎,最有名的就是孫神醫撰寫的《千金方》,時隔一千多年都能叫人一眼看出。

再回頭去看《太平御覽》之類的書,但凡高中時沒好好學習,基本上就是沒法看懂里頭的內容。

所以夏林所有的文字都是用白話形式描述,盡量減少生僻字,并且一些無法替代的新詞都會專門在下頭進行注解。

都這樣了,再說他敷衍,那就有點喪良心了。

第一天下課,這里大部分人就已經放下了來時對夏林的輕視之心了,走時不少人還會主動起身與他抱拳行禮。

“我勒個乖乖,當真是盛名之下無虛士,天下第一就是天下第一。殿下,明日臣想叫……臣那不成器的兒子一并來聽聽。”

“是啊,殿下,今日老臣聽完可謂豁然開朗,之前許多懵懂竟是通透了,這夏道生假以時日恐怕是要一鳴驚人。”

“他還不夠驚人嗎?”李建成好奇的問道:“他還要多驚人?”

“臣失言……”

夏林其實走的還是方法論那一套嘛,簡單說就是遇山開路遇水架橋,只是這里頭很多應對方式非常新穎甚至有些離經叛道,但效果相當好,甚至都可以形成一套公式來套用。

今日來上課的人,哪一個不是天資聰慧的,都是一點就透的主兒,當真可謂是收獲頗深。

“他連這個都說給你們聽了?”

李淵聽完李建成的回報之后頗為驚訝,因為今日夏林的課程上頭包括了不少商賈之道、民富之道,就是這些東西把一個不毛之地發展成江南重鎮的,這可是當下西北甚至整個大唐都迫切需要的知識。

這不能說特別稀罕的知識,只是這幫臭勾八知識分子看不起商人,從來不會去學相關的內容,而商人因為他們看不起也不會主動去教,于是哪怕是官商勾結都他娘的勾結的像是青樓里的表子和票客,一個得意洋洋的問爸爸的大權威厲不厲害,一個漫不經心的叫上兩句大人好強。

傲慢嘛,永遠都是生存的最大阻礙。

杜如晦經濟學的確能夠緩解很長一段時間李唐的危機,但這就是竭澤而漁,夏林雖然沒有明著反對,但今天的授課內容卻也是把杜如晦的方案駁斥的一無是處。

而這還只是今天的開篇,夏林說接下來的幾日會由淺入深,逐漸把根本困擾都攤在桌面上去說,這句話其實也叫李淵動了心,他很想去聽聽看夏林到底還有什么高見。

所以等到第二天,來上課的人數直接翻倍,小小的院子里頭裝滿了人,這會兒要是有人一道鎖鏈把這院子圍起來再點一把火,李唐當場宣布滅國。

“喲,今日唐皇陛下也來了?”

夏林見到李淵之后抱拳行了個禮:“有失遠迎。”

“我不過是來看看平陽,你無需多禮。”

“好嘞。”夏林站起身來到黑板前:“那人差不多也到齊了,我們就開始今日的內容了。”

今日夏林主要講的是關于工、商業的發展模式和對農業的影響,大部分都是枯燥無味的數據,但問題是這些數據還特別關鍵。

昨日沒來的戶部尚書跟兵部尚書也都來了,顯然戶部對今天的內容格外上心,甚至已經有人在旁邊記錄。

課程上的差不多,到中場休息時,李淵沒動誰也不敢動,而這會兒李淵卻開口說話了:“朕要問你,若是你來,可否在長安城復刻一個浮梁?”

“辦不到。”夏林果斷的否定了:“不可能復刻的。”

“為何?難道朕的長安還不如你那偏遠的漁村?”

夏林這會兒拿起水杯喝了一口,一邊用抹布擦掉了黑板上的字跡,然后帶著幾分戲謔的說道:“那好吧,我這便給陛下單獨拎一個詞出來。這個詞,就叫體系。”

夏林在黑板上花了一個圈:“一個體系的建立,往往伴隨的是一個龐大的運行模式。這里我不往復雜說,不然哪怕說三年都說完,我先說最簡單的,我問陛下和諸位大人一個問題,長安一輛最普通的牛車需要多少錢。”

李淵側過頭看向戶部尚書,戶部尚書立刻看向旁邊的屬下,那人站起身回答道:“一牛一車,均二十兩銀……”

“嗯。”夏林點了點頭:“浮梁八兩,但諸位先不用著急,我慢慢跟你們說。”

他咳嗽了一聲:“諸位可能會覺得浮梁的八兩物美價廉,但實際上這八兩銀子的車根本沒法走在長安的路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便宜的車,它用的是那種人家已經不要馱馬或者是騾子,價格便宜還好使,車也只是簡單一個框架,能拉貨就行。”

“那為何不可用在長安?”

夏林聽到李淵的問題笑了笑,然后跺了跺腳:“這就要歸功于腳下的路,長安城內的路由石板與青石構成,縫隙大,路滑,駑馬不可行,車輪也需要堅硬寬闊的木料并包鐵方可行進。而城外的路為夯土而鑄,干時塵土漫天、雨時泥濘非常,驢、騾不可行。所以長安最盛行的便是牛車與上好的馬車,這成本便上來了。而浮梁的路,在座各位有誰去過?”

這時有人便幽幽的舉了手:“去年有去過一次,看紅樓夢……”

李淵回頭瞪了他一眼,但此刻卻也沒做聲。夏林則繼續問道:“那這位大人覺得浮梁的路如何?”

“平整安逸,不見顛簸,十分之好,當時我與同僚還探討過,究竟是用何等石材才能叫浮梁的路如此平整。”

夏林笑道:“水泥。浮梁以水泥鋪路,平整防滑,即便是無力便宜的騾、驢都可以輕松拉起千斤之車,平穩、快捷。”

那這會兒李淵就繼續問了起來:“那長安也用水泥鋪!長安有錢。”

“好,那長安可沒有燒鑄水泥之地,水泥要從浮梁運來,這一路上的運費可是貨款的六成,甚至要高于水泥本身的成本。”

“那你便在這里燒起那水泥!”

“好啊,可是陛下,燒水泥要有礦場和化工廠,要選礦煉礦,還需要不斷的調整配比和配方。”

“那就建礦場和化工廠!”

“好啊,不過可是陛下,礦場每日要洗練三十萬斤以上的礦才能保障它不虧本,能養得起那么多工,而化工廠的主業可是為農田生產肥料與農藥。當然了,配套的還要有焦炭廠、冶煉廠、煉鋼廠、鑄造廠、玻璃廠、紡織廠等等共三十一個大類,三百四十七個小類,而為了能夠支撐資源的循環,還要有林業、養殖業、畜牧業等等資源的支撐,當然還要為了能夠調動積極性給農民非常夸張的減免農稅稅收政策和讓商賈心服口服的商稅法案,浮梁前后十年為了這些基礎建設的投入價值約兩萬萬四千萬兩白銀。而這,就是為何浮梁的牛車只要八兩銀子、浮梁的一件過冬超厚棉被只要一兩甚至更低的原因,而這我還只說了不到三分之一,因為還有交通物流、人才教育等等等等。那陛下,我問問您,長安城頭的大山,您搬得動嗎?”


上一章  |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