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300、多大點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最新章節列表 >> 300、多大點事

300、多大點事


更新時間:2024年12月04日  作者:伴讀小牧童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伴讀小牧童 | 完蛋 | 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 


夏林當然不可能去傻乎乎的直接問李世民,他能說才叫有鬼。不過倒是可以猜,如果是自己的話,想要弄類似李元吉這么個人,那么唯一能辦他的只有朝廷。

可是朝廷其實也很忌憚李家,肯定不可能直接跟李淵翻臉,畢竟北方現在沒了李靖,李家才是整個長江以北的實際管控者。

那事情如果來到夏林手中,那他第一步就是要往外散播一些消息,特別是往來往的商隊里散播消息,那就是“李家開始囤兵囤糧,有意不軌”。

這個消息不能太急頭白臉,得要有退路,所以囤兵囤糧是最好的說辭,因為李淵鎮守整個大西北,勢力范圍巨大而且兵丁眾多,屯糧屯兵那是年年都要干的。

每一個藩王都這么干,滕王照樣囤,不然隨著一年一批的輪換,還有各種消耗,頭年不囤第二年跟不上訓練進度。只要不突然超額爆兵,其實都只是一個笑話。

所以這個消息傳遞出去無傷大雅,而下一步才是關鍵中的關鍵,這件事要怎么才能引起朝廷的重視呢?

只有朝廷重視了,才會發函詢問,李淵想干什么其實現在真的就差一層窗戶紙了,只是如今中原大地經不住一場大戰,雙方其實都特別克制。

發函詢問,甚至都不需要是問責,那么就證明李淵的意圖已經被朝廷發現,這對普通人來說發現就發現了唄,也沒什么大不了。但對李淵這里的政治意義就太大了,自己需要立刻表忠心才能解決口碑風評的問題。

雖然自司馬家之后,信用兩個字的含金量比春秋秦漢時差了不是一星半點,但真的過早暴露意圖還真的是要出大事。

沒有一個師出有名,哪怕奪了天下都得是第二個司馬家,入主中原可以,但子孫后代恐怕都是要被清算的。

所以李淵第一件事就是表忠心,表示自己絕對沒有任何反心。這個時候解釋其實是很蒼白的,因為朝廷發函就代表懷疑心起。

那么好了,從謠言到朝廷發函里頭還缺了一個環節,這個環節是需要有人補上的,怎么補才能足夠力度讓朝廷重視呢?

如果沒有意外,這個缺失環節里頭的主要人物就是自己和李元吉,他現在不知道自己在李世民的想法之中處于一個什么位置,所以后續發展還是得看他出了個什么招。

不過想到這里的時候,夏林也會詢問自己說李世民為什么會干這種損害父親和家族利益的事呢?

但后來琢磨一番,結合李世民當前的境遇還有李家的人事調動來看,他大概率是為了自保和保住姐姐。

按照現在這個情況一路發展下去,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一旦李淵死了或者退下來了,李建成上去了,第一件事就是把對他威脅最大的人解決掉。

可能不一定會是殺掉,但平陽公主會被隨便嫁給某個豪強,這是他們一貫作風,聯姻嘛。

而李世民最好的結果就是獨守孤城,一直到老。

這已經是很仁慈的結果了,更差的大概率就是李世民直接被軟禁起來,想想當年牢蔣怎么對少帥的,他們就怎么對李世民。

當然這還是建立在李建成比較仁慈的前提上,如果加上李元吉那個專業坑害李世民的家伙,這么個變數一旦出現,李家姐弟生死未卜。

夏林想事因為比較客觀所以他能把最好和最壞的結果都算上,可如果這件事是發生在他自己身上。

完了,明天得死了。

所以他這么覺得,李世民大概率也會這么覺得,所以他肯定是把最壞的結果都這么預演上了。

為了保自己或者再加個姐姐,所以他可以不惜犧牲掉一部分家族利益來換取自己的存貨。

好,現在邏輯是通順了,但他到底會怎么辦呢?怎么才能不動聲色的借夏林的手辦掉李元吉呢?

難不成讓他跟李元吉同時愛上一個娘們兒然后互相發出決斗干死一個唄?不管是誰被干死對他都有天大的好處。

想到這里夏林搖了搖頭,這可不是李世民的風格,雖然現在的李世民不是歷史書上的李世民,但這么蠢的事他肯定干不出來,因為不確定性太高了。夏林干什么事都是那種沒有十拿九穩就不會開始干。

夏林到現在只賭了一次,還是在洛陽保衛戰的時候賭了一把,但他贏還不是贏在了自己的賭博而是對方陣營里有二五仔。

從這件事上夏林就總結出了一個原則,賭狗不得好死,賭博害人冚家鏟。

那不用這種方法,那他能行進的路線可就不多了,畢竟雙方隔著十萬八千里,甚至到現在都還沒有交集。

不過夏林也不打算繼續猜下去了,等到先觀察市面上是不是開始有留言四起吧。如果有,那么就要做好接招的準備了。

之后的幾天,夏林每天還是工坊那邊跑跑,各路妹子那邊溜達溜達,寫寫劇本,指導一下小姑娘的表演技巧,然后閑來無事去醫學院轉轉看一眼平陽公主的康復進度。

要是見到冬娘了,就順手摸一把,被她追一段路也算是鍛煉身體了。

不過這冬娘也真是,回回都罵,但回回都還讓摸,也不說發脾氣什么的,感覺不知不覺都成了互動小游戲了,雖然她平時三炮崩不出一個屁,但在這個方面她還真是帶勁……

一直到七天之后,也就是立冬的那日,夏林終于聽到了關于西北李家的傳聞。

“李家大量買入糧食、鑌鐵,聽說還四處招兵,不知道是要干個什么。”

“誒……可別打仗了,這幾年到處出事,想過個太平日子都難。”

“誰說不是呢,不過浮梁這還行,都還挺太平的。要是北方真出了亂子,我干脆帶著家眷來這邊謀個生計,聽聞這邊不少地方都在招人呢,都招不到人。”

“哦?這位大爺想買宅子?那剛好巧了,我正是賣宅子的,要不大爺隨我去看看?別走啊!大爺!看看唄,吃不了虧上不了當,真的,地段好,便宜,買了保升值!大爺……”

聲音漸漸遠去,正在吃餛飩的夏林拍下了幾枚銅板:“走了啊。”

“夏大人你看不起人啊,咋的還給錢呢?”

“廢什么話。”夏林指著桌上的錢:“你今個不收錢明個不收錢,你家剛出生的兒子喝西北風吶?”

“大人,不瞞您說,我是前兩年外地逃饑荒來的,帶著家里人在這落地生根了,要不是大人,我們一家早就餓死了。這要是讓我家老漢知道我問您要錢了,還不得打死我吶。”

“別廢話了。”夏林籠著袖子就準備往回走,走了兩步回頭問道:“這幾日是不是到處都在傳李家的事?”

“誒?大人也發覺了?這幾日北方來往的客人人心惶惶的,都說李家要反李家要反,一個個唉聲嘆氣的。”

夏林點了點頭:“我知道了。”

回到衙門之后,他靠在辦公桌前撐著腦袋,心說:“這看來還真是應驗了,李世民開始要用輿論給朝廷和李家同時施壓了。李家要反,北方商賈人心惶惶……嗯,看來李世民比老子設想的還要厲害一點。”

人心惶惶這個詞可真的是精髓,因為只是人心惶惶還沒到下一步,是繼續還是叫停,那就看后頭的了。而商賈的人心惶惶一定會影響到各大世家的投資買賣,朝堂里的官九成都是世家的代言人,他們不可能不把這件事往上捅。

嗯,李世民高!實在是高!

時間又過去三天,夏林估算著這個消息應該也傳到京城了,那么這會兒朝堂上肯定已經吵成一鍋粥了。

而正如夏林所預料,此時此刻馬周正在大殿上陳詞,應對群臣對北方事態的關注,但諸位大臣似乎并不太買他的賬。

大殿上鴻寶帝皺著眉頭,這些日子天氣漸涼了,他咳嗽的老毛病又犯了起來,而且今年相較于往年明顯厲害了許多,晚上時總是能見咳痰中帶血,所以他臉色并不是很好看。

“諸位愛卿,坊間傳聞并做不得真,若以此事苛責,難免倒叫人看了笑話。”鴻寶帝擺了擺手:“過些日子再看吧。”

果不然,鴻寶帝真的把這件事壓了下來,下頭的馬周暗自心驚,因為幾日之前他便收到了夏林的書信,信中明確的對他表示這些日子朝堂內爭論的要點,而他要做的就是穩住朝堂局勢,不要出現慌亂,而且更詭異的是夏林在幾日前的信中就預言說陛下會平息此番彈劾。

未曾想,這還真的彈劾了……

下朝之后,高士廉與馬周并行而立,兩人朝尚書苑而去,路上時高士廉問道:“賓王啊,為何朝堂之上你極力壓制群臣?替李家說話?”

“大人,這里頭定有蹊蹺。若是朝堂先亂了,傳出去的話勢必會造成恐慌,這一恐慌,年底前的賦稅可就難了,若是北方的人都開始往南方跑,那我們所有的經略便做了空,這市井未亂朝堂先亂的事,可不得行。”

“嗯。”高士廉深深的點了點頭:“還是你周到啊,當真為我的左膀右臂。”

“大人過譽了……”

“不過此事無風不起浪,看起來李家的心思恐怕……呵呵,李藥師剛走沒多久,他們便蠢蠢欲動了。”

“高相與李家……不是兒女親家么?”

“哼。”高士廉袖子一甩:“是親家,可那是跟他二兒子,他們現在打壓其次子,不就是打壓我親族?”

“原來如此……大人莫慌,恐怕陛下早有計較。”

高士廉斜眼看了看四周,然后側過身子說:“陛下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了,還是需要早作打算。”

馬周自然不敢多說話,低著頭輕輕應了一聲,便當是知道了。

而在浮梁那邊,今天也來了一行人,不是別人正是剛剛被李建成重新調回長安沒多久的李元吉。

李建成自然是接到了李世民的信,信中寫道這浮梁物產豐富,鐵器盔甲兵刃要比他們自家鑄造的更好且還要便宜,還望哥哥能遣人來看上一看。

于是這李元吉戴罪立功的機會不就來了么?他自告奮勇的不畏千里跑了過來,就為了看看這邊的刀斧鎧甲。

李元吉可不蠢,他來這誰也沒知會,而是偷偷摸摸便裝而行,路引上也是長安商戶李先的名,甚至就連他哥哥姐姐都不知道他已經抵達了浮梁。

落定之后,先是四處探訪了一圈,發現這邊的東西的確又便宜又好,還要比長安的便宜一些。算上運費其實差不多,但問題是這邊的材料更好啊!

這里頭的內容可就多了,如果自己按照現在這個標準,那是一點油水撈不著,但若是按長安的標準來辦,光材料上能節省下來兩成,足足兩成!

兩成是什么概念?那可就是四五十萬兩!

這四五十萬兩的錢擺在面前那都得好幾個大箱子裝得滿滿當當,要足足六輛四駕馬車才能拉得動!

李元吉在市場調查之后,心中大喜,甚至都開始感謝起李世民來。

于是就在這第二日,他便親自找上了夏林。因為這種大單子,小小的這鐵匠鋪可接不下來,真能吃下來的還得是官造坊。

夏林當然就是正常接待,畢竟是生意上門嘛,不過當聽到李元吉要打造這么多違禁品之后,他的眉頭一下子就展開了。

“敢問閣下是?”夏林側過頭上下打量起李元吉來:“可是唐王三世子?”

李元吉一聽,先是愣了片刻,接著撫掌而笑:“厲害厲害,不愧是天下第一的夏大人,我已經如此偽裝卻還能一眼而出。”

“過譽過譽,西北商戶里頭可沒有能一次性買這么多東西的人,而且若非是唐王府上的采買,我可也不敢賣。”

“是是是,是這個道理。”李元吉拍著手笑道:“那我便明人不說暗話了,這次采購量極大,武器鎧甲皆有,就問夏大人能有幾成的折啊?”

夏林起身朝旁的主簿杜豐說:“去,到工坊取來樣品讓三世子細細觀摩。”

說完他重新坐下笑呵呵的說道:“三世子,這個嘛,得看世子要什么品的貨了,若是上品,那恐怕折不多,因為成本高的很。可若是中品嘛……”

夏林伸出手來探入李元吉的袖子里這么一比劃:“這個數還是能給的。”

李元吉眼睛頓時冒出精光:“夏大人可不許騙我哦。”

“哎呀世子,我開門做生意的。”

“哈哈哈哈,好好好,那我便在這等著看看夏大人的貨了。”

夏林一趕緊起身:“莫要坐在這里了,貴客上門,自是要去正店里喝上一杯!請。”

“嗯!請!”李元吉高興的不行:“對了,夏大人這邊的運費似乎也比別地便宜一些?”

“嗯,是要便宜一些。不過這都是后話了,先讓我為世子接風洗塵。”

而這時,夏林的心里頭卻也亮堂了起來,明白了李世民到底要給李元吉下的什么套了,這真是自己不出面完全靠人家來殺弟弟啊!


上一章  |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