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153、流民之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最新章節列表 >> 153、流民之潮

153、流民之潮


更新時間:2024年12月04日  作者:伴讀小牧童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伴讀小牧童 | 完蛋 | 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 


二十萬在這個時代里甚至很多人都沒有概念,就簡單說吧,京城金陵人口才不過五十一萬,第二首都臨安也就只有三十七萬人。

而在浮梁縣之內現有常住人口大概是四萬七千人,加上這二十多萬,那都得有差不多二十五萬多人。

二十五萬人其實已經超過一個縣的容納規模太多了,正常一個縣的容納一萬五到兩萬戶,五萬到七萬人左右。

這突然涌入的二十多萬人口幾乎就等于是增加了四五個縣的容納強度,而這可是新增人口。

不光要解決這些人口的吃飯問題還要解決之后的安置問題,這放在任何一個縣令頭上都算是一座大山,這座大山足夠能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四十七縣的縣令在夏林的引導下來到了大劇院,不過今天倒不是來看節目的,因為在這里開會效果要好上一些。

老郭跟滕王是沒在,夏林用屁股想都知道他們去哪了,但不重要畢竟他倆的象征意義更大一點,這次主持流民遷徙工作的主要是小王爺跟戶部尚書楊安福。

首先上去講話的是小王爺,他此刻面色沉重的對下頭說:“在座諸位都是一縣之長,此番流民遷徙事關重大,還望諸位能小心謹慎,若有無故推辭者,按軍法處置。”

說完之后,他掃視了一圈:“此番戶部楊大人會親自督導各位,還請……”

他話說到這突然就聽見下頭飄過來一陣鼾聲,被打斷的小王爺看了過去,連帶著所有人都看向了那個方向,正見夏林靠在最后一排的位置上仰著頭呼呼大睡。

旁邊有好心的縣令搖晃了他一番,夏林一摸臉醒了過來,訕笑著坐直了身子,周圍人看到他的樣子倒都有些幸災樂禍的笑了起來。

不過如此嚴肅場合如此莊重的小王爺竟沒有責怪夏林的意思,反而伸手指了一下:“去,給他蓋上毯子,免得受了風寒。”

下頭那些縣令們頓時哄堂大笑,就連戶部尚書楊大人都忍俊不禁的搖了搖頭。

夏林則連忙擺手:“多謝王爺,我實在有些困倦了,抱歉。”

“無妨。”小王爺輕笑一聲:“你要累了便先回去歇息,這里的事倒是無礙。”

本來以為是說反話嘲諷,但誰知道夏林真的站起身來走到了最后一排,拉過一張掛在后頭的幕布鋪在地上就睡了下去。

這會兒小王爺還為他跟別人解釋呢:“夏縣令這幾日為流民之事勞心勞力,已經兩日未曾合眼,諸位當以他為榜樣盡心盡力,如今江南道四十七縣合力而為,定能渡過難關。楊大人,來講兩句吧?”

楊尚書起身來到臺前,笑道說道:“此番疏導流民乃是朝廷極看重之事項,陛下、中樞、各部官員都抬眼瞧著,若是出了偏差恐有責難。但若諸位能妥善安置,朝廷自然也不吝獎勵。而戶部也將根據諸縣接納情況來判奪賦稅減免之事。如今還請各位百里侯將縣中情況匯于我處。”

楊尚書是個挺幽默的人,一聲百里侯倒是讓場上的氣氛不再那么壓抑,各縣令自然是上交了相關的資料,他便也就在臺前翻閱了起來。

而一邊翻閱他還一邊說道:“不知諸位可知容納流民可不光是將他們放入縣中便好,還需考慮其中外民涌入之后的治安、瘟疫、教化等問題,絕非一蹴而就。諸位還請了解,到時可莫怪縣中一塌糊涂了。”

這些縣令給出的空缺多則三五百人少則七八十人,加在一起不過兩萬人的名額,比那二十多萬起來也就剛夠一個零頭。

看得楊尚書是直搖腦袋,這會兒小王爺走了過來倒是看了一眼,這一看他眉頭就皺起來了。

又拿了幾份起來查看之后,更是眉頭緊鎖,接著他抬頭呵斥起來:“你們就是如此為國分憂的?混賬東西!”

縣令們紛紛低下了頭,而這會兒楊尚書拽了拽小王爺,側過頭低聲說道:“殿下,你也莫要責怪,單獨一縣想要容留編外之民的確很難,先不說耕地,就光是住所都無法處置,能容留五百人便已是極好的了。”

小王爺背起手來長嘆一聲:“等那夏道生睡醒了再說吧。”

楊尚書張了張嘴想要說什么卻也沒說出來,他剛從邊關直接空降成尚書沒多久,還不太清楚這朝中到底是如何運轉的,只是知道這夏林的確是有些能耐,但卻也不清楚這儲君殿下為何對他如此客氣。

這都不能說是客氣了,簡直可以用寬容來形容,他可是儲君是未來的皇帝,現在卻要在這里等著一個縣令睡醒了再進行討論。

當年劉備三顧茅廬也不過如此,說起來倒是令人咋舌。

當時這楊尚書心里頭就琢磨說:“此子當真有孔明之能?”

這還沒琢磨完呢,就見夏林迷迷糊糊的站了起來,搖搖晃晃走到了前頭:“抱歉……”

他揉著太陽穴,打著哈欠說道:“這幾日實在是累了,各位對不住了。關于流民的問題,不知各位有何想法?”

小王爺指了指夏林:“你有話便直說。”

夏林點了點頭,走到楊尚書旁邊拿起桌上的東西便看了起來,在場的人里除了小王爺和楊尚書還有幾個刺史之外就屬他這個從五品的縣令官高了,所以他也不用對下頭的縣令多客氣。

“各位容納的流民兩萬余人,剩余二十萬零七千余人,這些人諸位有何想法?”

夏林掃視了一圈,下頭那有的縣令須發皆白,但現在看起來都是唯唯諾諾,一言不發。

“諸位可知這二十萬人就跟那蝗蟲沒有任何區別,你們就如此任由他們流動?”

這會兒有人就不服氣了,其中一個稍微年輕的縣令幾次抬起頭要說話,但卻礙于楊尚書跟小王爺在那并沒有開口。

“你有話便是說。”小王爺指了指那人:“說。”

“既然王爺如此說來,那下官就直說了。”他站起身思考了一陣子,然后便開口道:“王爺、楊大人,我有句話悶在心中許久,這浮梁縣令所言的確不假,可眾所周知浮梁為江南道屈指可數的富庶之縣,我們其他縣里都在積極準備流民之事,卻未見浮梁有何動作,倒是不知夏大人這浮梁縣能容留幾千還是幾萬人呢?”

他的話說出來第一時間就得到了其他縣令的認可,畢竟就看見這夏道生在這裝逼了,又是搖頭晃腦又是哈欠連天,現在甚至還教育起他們來了。

這開玩笑呢,他夏道生再厲害也就是個五品縣令罷了,又不能跟他們有任何的交集,憑什么站在上頭趾高氣揚的教訓人,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再說了,這容留多少那不得按照每個縣的實際情況來看?難不成還有誰能把這二十萬人一口吃下?

看到這些人在那交頭接耳,夏林嗤笑一聲,背著手在前頭來回踱步道:“話說的是沒錯,浮梁縣的確沒什么動作,倒不是說不愿意而是沒有必要。而且諸位大人可能還聽錯了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這些災民既然不能任由其流動,諸位挑選剩下的人,那我便全部收下了。”

一語出,四座皆驚,就算是楊尚書也為之一愣,仰頭看向了夏林:“夏大人,這事可不能有戲言,若是出了紕漏可是要出大事的。”

夏林回頭朝楊尚書拱手說道:“尚書大人莫要擔憂,這還有兩三日流民就到了,只需等待便是。”

而下頭那些官員自然是不信的,紛紛交頭接耳起來,就連小王爺都湊過去小聲說道:“能有萬全把握否?”

夏林輕輕點頭:“我的預估是三十萬到五十萬,這二十萬還不夠我的預估呢,王爺放心好了。”

不過他這個猖狂的態度也著實有些讓其他的縣令臉上無光了,這些人光給他白眼都不知道給了多少,不少人甚至都覺得這就是個年輕人的爭強好勝罷了,都已經打算到時候看個鑼鼓喧天的熱鬧了。

夏林看到他們的表情,只是臉上微微帶笑,心里只是覺得他們無知又可憐,卻不知道在遙遠的未來,二十萬人?二十萬人也就是個大型巡回演唱會主辦方的管理水平罷了。

他可是主業外交副業特務的精品人才,給中東王爺當過參謀,給非洲酋長當過策劃,主持過游擊戰,也教黑叔叔種過糧。

哎呀,說起教黑叔叔種糧食,夏林覺得那是他這輩子最大的難題,比在鋤奸隊時去干掉一個層層保護中的叛徒都要難,教黑叔叔那功夫教大猩猩都教會了。

“諸位可能覺得我夏道生狂,也正常。不過過兩日,諸位就能見一見我夏道生究竟是不是狂妄之輩。”

而此時此刻,滕王爺跟老郭正躺在溫泉里頭舒服喝著葡萄甜酒,享受著身后溫柔的小手揉捏穴位。

“哎呀,舒服”滕王靠在那問旁邊按摩的小翠:“小翠啊,最近碼頭上有什么事發生嗎?”

老郭愣了片刻:“不是,老匹夫!你弟弟在謀反,你哥哥在處置流民,你怎么就惦記著你那個破碼頭?”

這幾天可能狀態會有所下滑,大家見諒。畢竟我好端端的一個家突然就被拆了,大伙兒也別問我為什么,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可能是因為這段時間寫東西時間太長疏忽了吧。

借用《我不是藥神》里的一句話“天底下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如果真的有錢,什么問題也都沒有了。


上一章  |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