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瑾曾經告訴過溫清婉,當年他送去嶺南的邊陲之地的傷患,都是被家人放棄的人。
因為他們殘疾了不能勞作,所以親人嫌棄他們多余,更有一些本身就是孤兒。
蕭瑾用軍功想跟皇上換他守護北邊境的荒山,但皇上直接送他萬畝嶺南邊陲小鎮。
那里人煙稀少夏季酷熱,蚊蟲又多,但總比無家可歸強很多。
何況皇上對嶺南知府宣稱,那幾個村子是萬戶侯的封地,那里住的村民都無須給當地縣衙交稅。
萬戶侯的封地,當地縣衙也不敢管,那里住的村民都歸萬戶侯管。
他們種地也好,做買賣也好都只給萬戶侯交稅就好。
而蕭瑾前一兩年領了賞賜,還會分一些給那傷患做本錢買農具買種子。
后來他自己也受傷了,沒上戰場自然就無賞可領,但那些人也差不多能自給自足了。
他們雖然都是戰場上退下的傷殘將士,但是能夠從戰場上活下來的人,內心肯定充滿了堅韌和勇氣。
傷殘將士不是先天性的殘疾,他們只是在戰爭中受到創傷。
大多數人還愿意成親生子,可見他們是不屈不撓的人,成親后生的兒女也是健康的。
他們或許不像常人那么四肢健全,但他們并未失去對生活的熱愛。
如果有好的生活環境,他們也會用心培養兒女,十幾年之后或許可以抵御南疆外敵。
可見皇上是多么高瞻遠矚,再一個也見證了皇上對蕭瑾的期望很高。
蕭老七外祖一家是文臣,皇上十年前就把夏家一大家子流放到嶺南邊陲之地。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但是溫清婉卻有了主意,她打算讓蕭老七跟蘇曉敏學種地,學養小龍蝦。
到時派他去嶺南邊陲之地指導他們,順便也可以照顧他外祖一家。
而蕭老七這幾個一直在拼命存銀子,他也是希望自己有能力接濟一下他外祖一家。
溫清婉便打定了主意讓蕭老七去一趟嶺南,如果是蕭老七去肯定不會引起三皇子的懷疑。
畢竟蕭老七從沒跟外人來往過,甚至上京城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威武侯的庶弟。
就算三皇子的探子得知上京城有人去嶺南,也只以為他想去那邊發財。
蕭老七雖然年紀不大,但人也算沉穩,還有些小聰明,這樣反而會降低其它人的警惕。
溫清婉一直在暗中發展很多產業,她本人從不出面,蕭家明面上的產業還是從葉家那里誆騙來的。
上京城誰不知道,蕭府一窮二白,如果明面上一點產業都沒有,那才叫人懷疑呢!
不但皇上派人在監視蕭家,三皇子也派人在監視威武侯府。
不是說他們有多重視威武侯,而是蕭瑾最近在沒有軍餉的情況下還奪下北狄兩座城。
這讓上位者都誤以為蕭瑾不但有真本事,還很有錢,有本事又有錢的人,對上位者來說很重要。
所以溫清婉訛詐沈家老么那幾個紈绔的五萬兩銀子,搞出的動靜很大。
她送去邊境給蕭瑾的銀子都是過了明路的訛詐銀子,云錦店充其量也只夠蕭府一家老小吃喝。
蕭家晚飯后,溫清婉放下婉還坐在主位上沒動,大家就知道她有事情要宣布。
于是大家加快速度進餐,溫清婉等大家都吃完了,“七弟,你這幾個月存了多少銀子?”
“回大嫂的話,七弟一個月存將近一千兩,現在大約三千兩。”
“很不錯了,你打算什么時候去見你外祖?”
“這個…七弟還沒想好,最遲過年的時候吧!”
“你是不是怕你走了,不放心你的幾十個奶茶店和小吃店?”
“那到沒有,畢竟我只是去見見他們,沒打算長住那邊,只是感覺銀子還不夠。”
“大嫂正好有公務派你去一趟嶺南,中公這邊借給你五千兩,然后來回路費由你大哥報銷。”
“大嫂有什么事盡管吩咐,中公借我銀子就好,來回路費就不必找大哥報了。”
“你大哥來信說,他手下有一批傷患是嶺南人,因為傷了胳膊斷了腿,所以他們不能再上戰場。
你們也知道嶺南天氣不好,種的稻谷產量低,你大哥怕他們自耕卻不足,有些憂心。
大嫂想著,讓你跟蘇九兄妹學種地,養小龍蝦,學會了再去那邊指導他們一段時間。”
“好啊,種地,我之前養兔子的時候也學了一些,只是,小龍蝦可以養嗎?”
“可以的,養活之后的流程你已經會操作了。”
“只要有小龍蝦,嘿嘿,后面的我都會,我還會做麻辣小龍蝦,這些都會。”
十六歲的少年說著就開心的笑了,露出一口白牙,他抬手摸了摸自己腦殼,想象著遠方的親人是什么模樣。
蕭家兄弟姐妹們對于大嫂把中公的銀子借給七弟(七哥)都沒有任何意見。
畢竟借銀子是要還的,比如他們二哥和五哥九月初一成親,聘禮就是跟中公借的銀子。
你想送多少聘禮都可以,但是要你自己出銀子,不夠可以找中公借。
畢竟他們爹身上沒一文錢,二哥和五哥的姨娘都不在了。
大家每個月掙的銀子全部交給當家主母,然后再由主母按勞分發給他們。
溫清婉把大家掙的銀子稱為公共財產,各自得到的銀子叫私房錢,可謂公私分明。
蘇府,因為太子妃突然暴斃,蘇老太太一下子斷了念想,所以也歇了殺蘇曉敏的心。
老太太討厭蘇曉敏,也是因為蘇曉敏是她最討厭的死對頭的孫女。
蘇曉敏穿越過來之后,茍了兩個月,見便宜祖母不再處處針對她,她又活躍了。
整天拉著她九哥去威武侯莊子上去研究種地,蘇國公得到女兒的準確消息也睜只眼閉只眼。
別人或許不知道威武侯,但是他卻知道威武侯蕭瑾是五皇子的親表哥。
皇上說是說給他孫女留一個側妃位,那是因為他現在還活著。
萬一幾年之后,他不在了呢!
蘇國公都不管她,蘇曉敏更加放飛自我了,她除了會種地喜歡種地,還喜歡養殖。
這日,蘇曉敏一來到莊子上,沒想到迎接她的是一個小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