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小說:、、、、、、、、、、、、
他一直以自己的天賦為傲,因此下意識想要反駁,但最終還是忍了下來。
“你不服氣,對吧?”
秦峰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隨后問道:“你剛才說你十四歲就達到了醫典十針的水平,那你知道我是幾歲達到的嗎?”
這句話立刻勾起了雷銘的興趣。他最大的好奇就是秦峰的醫典等級,但每次詢問,秦峰都避而不答。
雷銘只知道秦峰曾施展過醫典二十五針的“歪針”,因此他的等級必然在二十五針以上。
如此年輕就能達到這樣的高度,這也是雷銘拜秦峰為師的主要原因。
宋理文和顧甜心也投來了好奇的目光。他們雖然知道秦峰醫術高超,但具體有多厲害,其實并不清楚。
“我六歲時就達到了。”秦峰平靜地說道。
什么?六歲?
這句話讓在場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六歲?這不是剛剛幼兒園畢業、準備上小學的年紀嗎?怎么可能就已經達到醫典十針?
要知道,許多老中醫終其一生都未能突破醫典十針,而這竟是秦峰六歲時的水平,誰能接受得了?
在眾人震驚、質疑的目光中,秦峰淡定地解釋道:“因為六歲是我第一次接觸銀針的時間,當時測出來的等級正好是醫典十針。”
顧甜心一時沒反應過來。
雖然她出身中醫世家,但對中醫的了解并不深入,因此并未完全理解秦峰這番話的含義。
然而,雷銘和宋理文卻臉色大變,雷銘忍不住驚呼:“天生十針,絕世天才!”
自古以來,醫典等級是衡量中醫醫術的重要標準。
通常情況下,初次接觸中醫的醫生,醫典等級都是零針,這符合常理。
然而,總有一些不合常理的存在,他們被稱作“天才”。
大多數天才的天生針數在三針以下,極少數在三針以上。
五針以上的天才更是鳳毛麟角,萬里挑一。而天生十針的存在,簡直是絕世天才中的絕世天才!
雷銘出身于一個龐大的中醫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對中醫有著深厚的了解。
他不僅見過天賦異稟的“五針”天才,甚至連“十針”的傳聞都鮮有耳聞。
因此,當秦峰聲稱自己天生“十針”時,雷銘的第一反應是難以置信。
他心中充滿了疑惑:秦峰作為自己的師傅,按理說不應欺騙自己,但“天生十針”這一說法實在太過離奇。
雷銘深知,即便是中醫界赫赫有名的“百醫門”中:“十針”也僅存在于傳說之中,從未有人真正見過。
“師傅,您真的……”雷銘剛想追問,卻發現秦峰已經轉身離開,走向了病房。
秦峰來到一張病床前,詢問身邊的宋理文:“這就是那位病人嗎?”
宋理文連忙回答:“是的,他的病情較為復雜,我決定采取保守治療。這是他的病歷。”
秦峰接過病歷,卻并未翻閱,而是吩咐道:“幫我準備一副銀針,這個病人我來處理。”
“好的,師傅。”宋理文迅速應聲而去。
原本神情萎靡的病人聽到宋理文的稱呼,眼中突然閃過一絲光彩,他看向秦峰,試探性地問道:
“師傅?您是宋醫生的師傅,那您就是傳說中的秦大師嗎?我終于見到您了!”
秦峰微微一笑,正準備回應,卻被病人的下一句話噎住了:
“我一直聽說天醫館的秦大師醫術高超,但我來了幾天都沒見到您,還以為那些傳聞是假的,天醫館根本沒有秦大師這個人。”
秦峰略顯尷尬,摸了摸鼻子解釋道:“前幾天有些事情耽擱了。”
一旁的顧甜心聽到這話,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但并未揭穿。
宋理文將銀針遞了過來,秦峰讓病人脫去上衣,開始施針。
這時,雷銘也走了過來。他發現秦峰的施針手法既不同于自己,也不同于宋理文。
起初,雷銘還有些困惑,但隨著秦峰一針針落下,他逐漸被吸引住了。
秦峰的施針速度雖不快,但每一針都精準無誤,手法嫻熟,仿佛渾然天成。
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或許只是熟練的扎針技巧,但對于雷銘這樣一位醫術精湛的醫生來說,秦峰的手法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他曾親眼目睹過大醫施針,但從手法上來看,那位大醫似乎也難以與秦峰相提并論。
這并不意味著秦峰就是一位大醫。
在雷銘看來,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成為大醫,簡直是天方夜譚。
“好了,半小時后起針,你在這里休息一下,下午就能完全康復了。”
秦峰的聲音打斷了雷銘的思緒。
雷銘下意識地看向患者身上的銀針,大約有二十根左右。
初看之下,銀針的分布似乎雜亂無章,但仔細觀察卻能發現其中的規律。
然而,雷銘的臉色逐漸變了。
他心中疑惑:秦峰用的是什么針法?從效果來看,明顯比自己的治療方案好得多。
起初,他并未看清,但隨著疑問在心中放大,他的眉頭越皺越緊。
“這難道就是十一神獸中的重明鳥針法?”
宋理文不確定的聲音在雷銘耳邊響起。
他臉上滿是驚疑:“十一神獸針法是專門針對人體內臟的針法,共十一套,對應人體的五臟六腑。
重明鳥針法正是針對胃部問題的,確實是治療這個患者的最佳選擇。但是……”
“但是不太可能吧。”宋理文繼續說道。
為什么不可能?
因為十一神獸針法并非普通針法,施展難度極高,每一針的難度都在醫典三十針以上,只有大醫才能施展。
因此,他和雷銘都知道,治療這個患者的最佳針法就是重明鳥針法,但他們從未考慮過這一點。
畢竟,重明鳥針法只有大醫才能施展,對他們來說遙不可及。
即使秦峰醫術高明,但宋理文認為,二十多歲的年齡與大醫聯系起來,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因此,他才說不太可能。
然而,宋理文話音剛落,雷銘激動地喊道:“就是重明鳥,這就是重明鳥!”
宋理文臉色一變,不敢相信地問:“你確定?”
雷銘堅定地回答:“我當然確定!
我曾經有幸見過重明鳥的針譜,一共十九針,難度是醫典三十一針。與眼前的針法一模一樣。”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