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歸來,我攜皇叔謀山河第291章 萬民布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重生歸來,我攜皇叔謀山河 >>重生歸來,我攜皇叔謀山河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1章 萬民布陣

第291章 萬民布陣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0日  作者:指尖上的行走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代情緣 | 指尖上的行走 | 重生歸來 | 我攜皇叔謀山河 


“父皇,兒臣無能。”

衛清晏入宮便跪在皇帝面前,“暫猜不透背后之后究竟是如何做局,醞釀了這場陰謀。

但一個個救,定然是來不及,女兒也救不過來的。”

“可是有別的法子?”皇帝示意馮若寶扶起衛清晏。

他知衛清晏不是遇到困難就退縮的性子,會來皇宮,應是心有盤算。

衛清晏看向皇帝被包扎的手,她進殿就嗅到了血腥味,再看御案邊上放著的破煞,便心中有了猜想。

不再遲疑,她直言道,“女兒想用功德印和師父的舍利為這大魏設立一道防護陣法。

但需得父皇一絲真龍紫氣相助,先前師父曾抽離過父皇的一絲紫氣送入女兒體內。

女兒再動用父皇真龍紫氣,或許會傷及父皇身體。

但請父皇相信女兒,便是女兒舍去這條性命,也會先護著父皇和這大魏命脈。”

設陣是眼下唯一能解此困局的辦法。

并非一定會中傷父皇,但此事不可瞞,也不能瞞著父皇。

若父皇不信任,不愿獻出這一絲紫氣,她亦能理解,畢竟這相當要父皇將自己的命交到她手中。

畢竟天子性命關于國家安危,父皇需要諸方面考量。

可皇帝問出的話卻是,“這個陣法,你需要付出的是什么?”

衛清晏眼眶瞬間發熱。

她不該輕看父皇的。

皇帝見她不語,又問,“你可有性命危險?”

衛清晏看了時煜一眼,略作遲疑,“兒臣盡量不會讓自己有事,陣法需要陣眼,兒臣是皇家血脈,做此陣眼最是合適。”

這便是有生命危險的意思了。

“不可。”時煜忙搖頭。

皇帝亦拒絕,“你是儲君,亦不可冒險,還有沒有旁的辦法?”

他雖是皇帝,可也沒有為了救別人孩子,犧牲自己孩子的道理,他的孩子犧牲的已經夠多了。

“兒臣確認能成功的就這一個。”

因為這個法子是她所能控的,最壞的結果便是折損她自己。

“那有可能不成功的法子又是什么?”皇帝聽出話外之音。

“萬民發愿,若有足夠的正愿力可形成巨大的能量,助兒臣完成此陣。”

衛清晏看向皇帝,“但短時間內如何讓萬民參與,又有多少人真心,這些皆不是兒臣能掌控的。

眼下還不知究竟有多少人被算計其中,父皇,試錯的成本是一個個大魏學子的命。”

人心難控,此法的確不易。

皇帝背著手在殿中踱步幾個來回,看向馮若寶,“你親自去一趟錢府,將錢世恒昏迷真相告知錢家人,至于鳳昭暫不必提。”

也確實沒有確鑿證據證明是鳳昭所為,貿然提出,反而讓百姓對鳳昭生怨,民心若用來怨恨,又如何能專心為大魏祈福。

“再告知天下人,有邪祟犯我大魏,意圖毀我大魏棟梁,皇太女曾拜吳蓮軍師為師,習得玄術。

太女心系蒼生,欲以身涉險,為大魏設下防護陣法,護大魏子民不再被邪祟侵犯。”

還不知背后作惡之人是何方勢力,就此公開,定然會讓百姓抱怨君主無能。

衛清晏欲阻止,“父皇……”

皇帝抬手打斷她的話,“不必說,朕很早之前就已承認自己配不上賢明這兩個字。

說到底,朕還在這個位置上,這江山還是朕的責任,沒得你承擔所有,朕這個帝王和父親躲在你身后。

至于百姓如何看朕,史官手上的筆又如何記載,將來自有后人評判。

朕,眼下只想從心而為,如此,早朝時坐在那龍椅之上,方能挺直脊背,心中踏實。

且公開此事,亦能讓背后之人有所防范,只是你會玄術一事,再也無法隱瞞了。

可他們既用這樣邪術對付我大魏,那朕自也要讓他們忌憚我大魏亦有精通玄術之人,不是他們想欺便可欺的。

說到底,朕還是得利用你。”

不等衛清晏再說,又對時煜道,“你親自走一趟,讓余良志和錢家老頭去茶樓回憶回憶吳蓮軍師和一蓮和尚這兩個身份,對大魏的貢獻。

再去趟大覺寺,請了覺方丈前來相助清晏。”

了覺方丈雖不通玄學,但他在京城百姓心中的聲望高,由他說法,能帶動一批百姓。

時煜握了握衛清晏的手,“不可冒險。”

他還是不放心,再叮囑了一遍。

皇帝亦看向衛清晏,衛清晏只得點頭,時煜才安心離開。

皇上繼續吩咐,“來人,著禮部和欽天監即刻布置祭祀臺,朕要親自前往祈福,請求上蒼庇佑我大魏,助太女完成此陣法。

傳令國子監,組織學子游學,讓他們告知天下百姓,邪祟險惡用心。

再傳令京郊十萬大軍,調兵一萬進城維持秩序,其余人在各自陣營為大魏祈愿……”

皇帝在一系列吩咐安排時,衛清晏則著手畫護身符,由宮人送往進士學子手中。

一個時辰后。

護國軍和禁軍一同護著皇帝到了祭祀臺時,了覺方丈也帶著上百名僧人到了。

而邪惡力量謀害大魏學子,皇太女救下榜眼的事,已在城內傳開。

大長公主知曉,是皇帝送出的護身符才暫時保住兒子的命,且她親自前往衛府,探知龔峻情況和兒子一模一樣,已被皇太女救回。

自己兒子這條命也得指望皇太女,便當即拿出十萬兩請百姓幫忙祈福。

若事成,往后她會將封地一般稅收用來設立義倉,用糧食回饋助力百姓。

秦思賢和龔明樓亦在極短的時間內,聯合京城幾家大書院,組織學子們前往祭祀臺。

錢家,龔家,余家,秦家衛家以及家中有學子的眾多人家,也紛紛在自家府門口設了祈福臺。

惠民醫館門口亦張貼告示,未來五天免費義診,只望曾受惠民醫館恩惠的百姓能誠心發愿。

一時間,祭祀臺,京城個官家府門口,街上各處百姓紛紛跪地祈愿。

其中有信的,自然也有不信的,或礙于皇帝的面子,或為了長公主銀錢,亦或者跟風的。

但這情況比衛清晏先前預想的好太多,便是連驛館中的蕭之安得知此事后,也要求鳳昭一眾使臣紛紛誠心祈求上蒼庇佑大魏學子和國運。

理由是,衛清晏是大魏皇太女,卻也是鳳昭太子妃,她若有個好歹,太子哥哥沒準就不回鳳昭了。

找到太子已經不短的時間了,眾使臣早就盼著回國了,但太子看著的確不急的樣子,聽了蕭之安的話,大多數人不敢怠慢,的確誠心祈求。

與此同時,容王府的護衛快馬出城,奔向附近各村莊,連路將此事告知百姓。

農家百姓雖讀的起書的少,但衛清晏將從前先帝定下的按定額量收稅,改為按分成收稅。

定額收稅,便是無論收獲了多少,都必須繳納固定數額,趕上年成不好,有些人家,收到的糧食還不夠交稅。

而按分成繳稅,則是無論收獲多少,自家都能有些余糧,這對百姓來說,猶如菩薩再世。

所以,聽到消息,紛紛放下手頭的活,為皇太女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衛清晏感受著萬民發愿散發出來的巨大能量場,心頭震撼,便開始著手布陣事宜。

皇帝看著祭祀臺下烏泱泱跪地的百姓,心里定了定,覺得丟下所謂顏面公開真相是對的。

萬眾一心的力量很偉大。

而此時,凌王府內,翠香嬤嬤一臉慌張地同凌王妃到,“王妃,老奴剛在街上看到了蠱師。

和當年在我們府中住的那位衣著相貌都有些相似,他身邊還帶了好幾個和他一樣打扮的人。

您說先帝都死了這么多年,那些人還來大魏做什么?要命了,會不會和這次的學子事件有關啊?”

凌王妃和她主仆相依為命,那晚衛清晏和時煜過來的事,凌王妃沒瞞著她。

翠香知道那晚的事,今日看到蠱師,才急忙回了王府。

凌王妃聞言,亦是神情緊張,思慮片刻后,她道,“你去容王府,將這件事告知容王府的人……

不……等等,容王府能掌事的人只怕都調出去了,你直接去祭祀臺。”

可凌王妃忘記了,祭祀臺四周全是人,翠香老嬤嬤是擠不到前面去的。


上一章  |  重生歸來,我攜皇叔謀山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