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人類一千年第760章 人類十八文明,試煉計劃,以及……全能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領先人類一千年 >>領先人類一千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760章 人類十八文明,試煉計劃,以及……全能者!

第760章 人類十八文明,試煉計劃,以及……全能者!


更新時間:2025年09月02日  作者:最終永恒  分類: 科幻 | 進化變異 | 最終永恒 | 領先人類一千年 


什么是最偉大的文明?這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對于人類來說,想要再隱瞞說自己是“三級文明發展階段”,也不太現實,畢竟現在信息交流的速度太快,整個不周聯盟的網絡雖然不完全互通,但在平時的交流往來中,總歸會有信息流露出來。

綠茵城身份地位高,也是事實。

所以,不如干脆宣稱“自己是強大文明的一份子”……

其實從綜合實力,文明底蘊層面,綠茵城絕對是一等一的強大,光是妖就有兩個,鬼也有兩個,甚至那些血鬼已經拼裝完畢,只剩下一只手臂,保留在里澤文明那邊。

只不過陸遠和老貓等政府領導,全都比較低調,“強大文明的一份子”這種內宣已經是他們能夠容忍的極限了。

“但想要從強大的文明,轉變成偉大的文明,需要的不僅僅是科技的發展,還得有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

陸遠深深吸了一口氣,對著鏡頭大聲說道:“譬如說,責任心、主觀能動性與獨當一面的能力!”

“各位朋友,我們是時候承擔起更大的責任了。”

“從明日起,我們就要開啟全新的征程,邁出腳踏實地的第一步。”

“我將其稱之為——盤古大游歷計劃!”

更高級的文明,像塔頂文明,一個人就是一個文明。

一個人擁有本文明全套的知識,是全能手。

如果人類想要向六級文明進軍,必須要培養公民獨當一面能力:也就是把公民派遣出去,到盤古大陸各處游歷,宣揚自己的理念,擴大文明的聲望,積累更多的資源。

當然了,六級文明的實力,依然做不到一人成軍,但通過團隊的方式,是可以實現這一目標的。

放在過去,六級文明游歷整個盤古大陸,更大程度是為了獲取資源,只有整個盤古大陸的供給,才能得到那沖刺六級文明的巨大資源量。

不過綠茵城不缺錢,神話工業化帶來了巨大的收入。

光是“工匠指導收入”就超過了兩萬文明積分,百萬以上的靈韻!

可培養公民這件事卻必須要做,因為那是從年輕文明邁向成熟文明的必經之路,是增加智慧的必要手段。

“在我們城市的北方機場,20艘科考飛船已經準備就緒。”

“每一艘飛船都能容納10萬名公民的起居生活。”

“里邊配備了武器,食物、水,以及一些超凡資源。”

“這些團隊將長期離開我們城市,前往更加遙遠的天地。這個世界很大,我們需要去外邊看看。”

“每個團隊內部,10萬人自成一個小社會,里邊工業力量有一些,卻不完整;戰斗力也有一些,但也不多。士兵也有一些,可也僅僅只是數千人,貿然開戰等同于死亡。”

“你們的未來必然會面臨一些掣肘,遇到不小的困難。”

“你們或許會發生一些內部矛盾,遇到外來風險,發現某些奇異文明,更甚至,洞察紀元災難的真相……”

“你們也可以與某些外族文明建立外交關系,教導他們更加先進的制度與科技……”

“甚至,與他們發生戰火,出現傷亡,一切都取決于你們自己的選擇。”

“這不是游戲,而是真實的世界。”

“這一份戰戰兢兢的人生,是有必要的。我們作為更加長壽的物種,智慧的開發取決于自己的人生閱歷,我們得在實踐中,建立更加踏實的世界觀;而不是坐在辦公中,在安逸祥和的人生,幻想出一個世界,但這個世界僅僅只是虛構,并非真實。”

“平和的日子難得可貴,唯有明白安逸的來源,才能珍惜當下的每一天。”

陸遠的這番話,很快就引發了綠茵城內的軒然大波。

其實盤古大試煉計劃,已經宣傳了很久。

長壽種,特別是后天神話,是有一些智力可以開發的,“腦子越用越靈”這種生理現象格外明顯。但經過研究后發現,這個“智力”的開發需要多層次,多維度的壓力,也就是需要體驗人生百態,才能出現所謂的“全能性”。

在第九紀元壽命明顯不會太漫長的情況下,不管是陸遠還是老貓,都在過去的百年里,扎實推進此事——他們倆人真的很著急,生怕神突然蹦出來開啟戰爭。

可綠茵城的公民們,都覺得這事情有一些遙遠。

倒也正常。

大部分人根本就不關注政治,只是關心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現在突然公布出來,頗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微妙感——我們,真的走到了這一步了嗎?傳說中,只有六級文明才有足夠的能力,將自己的影響力分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吧。

但仔細想想,好像真的已經足夠。

就連后天神話的數量都有33個,而且隔幾年就會增加一人……

“我宣布,人類十八文明,試煉計劃,正式開始!”

陸遠對著鏡頭深深鞠躬。

人頭攢動,燈光明亮。

現場的氣氛卻是有些壓抑,各個媒體記者,全都好像問不出問題一樣,只是光顧著拍照了。

綠茵城當前的人口數量是兩千三百萬,一下子派遣出去200萬人口,確實是個不小的數字,由不得人們不擔心他們的生命安全。

“陸大統領,為何要如此緊迫……總覺得我們……還是稍微差了一絲火候。”一位年輕的女記者,高高舉起話筒。

“在我的眼里,你們永遠都是小孩子,成長在象牙塔,對于經濟壓力、世界的認知比較淺薄。”陸遠笑著說道,“也正因為如此,這一次的大計劃,前幾代人不需要太多參與,頂多帶一帶隊伍,提供一些安全層面的資源。”

“計劃中,后面幾代人參與的人數會更多一些。”

“我們不會強制,所有的一切都是自愿報名的,如果效果好的話,在未來會繼續擴大隊伍。我們當前的財政收入是完全夠的。”

“希望大家能耐心想一想,我們比起數百年前,缺少了什么?意志力,以及成熟的心態。”

陸遠所說也是事實,安逸的時間太久,會慢慢消磨人的意志力。

人類十八文明待在不周廢墟兩百年了,新生代數量越來越多。

將近一千多萬的新生代,沒有經歷過大危機,缺乏危機感。

再加上人類的身份地位崇高,其他文明有求于綠茵城,過度吹捧,導致大伙總有一種過度自信。

故而……與其待在這里,不如走出去!

十萬人口組成的小社會,不養閑人。

每個人都得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自己的力量,否則這個小社會將快速崩潰。

遇到了外來文明,也得自己抉擇。

飛船的防御倒是馬馬虎虎,有光幕靈言技術,還有高性能的唯心反重力引擎,逃跑很方便。

但進攻力量不足,難以屠戮文明。

外交也得自己來做,名號也得自己去闖。

在這種情況下,確實是壓力拉滿。

大家都擔心,200萬的人口遇到危機,折損在什么地方了……哪怕只有一艘飛船的折算,10萬人口的傷亡,也是近幾百年里了不起的大事了。

“這是通向強大文明的必經之路!”

“我們不是分裂了,而是派遣一部分人,建立更加龐大的關系網絡,鍛煉他們獨當一面的能力。”陸遠對著記者們,斬釘截鐵地說道,“想當年,我領袖砂里一族,才不到一萬人,還得養五萬個小孩,都硬生生挺過來了!”

“現在大家有一艘大飛船,飛船里還有壺中洞天以及廟,不知道你們在怕什么?”

“各位,主觀能動性與全能性,是稀缺資源。”

“我們想要成就六級文明,這一步是必須踏出的!我們想成就七級文明,就必須要培養更多的全能者!”

全能者!

這個名詞,有些陌生。

陸遠一口氣說了很多:“是的,‘全能者’這個最新提出的理念,也即所謂世界觀、價值觀踏實,個人技能卓越,毫無弱點的超級個體。”

“只有這一類的‘全能者’,才會在智慧樹的攀爬中,走得更遠!”

“你們不會真的覺得,每個人都適合智力改造吧?”

“倘若不符合條件,會在智力躍遷的過程中信念崩潰,或是出現反社會傾向,或是出現精神疾病!要知道修改思維是非常危險的,一不小心就會毀滅自己,甚至毀滅文明。”

“到八級文明,更是全方位升華,一個人就是一個文明!一個人能做所有事!”

“只有全能者,才符合這種條件!每一個八級文明個體,都是經歷過潮起潮落,體驗過大風大浪的!”

這是人類政府最高層的意志!

一時半會間,轟動的記者,專家學者,全都被嚇唬住了。

其實這一次的準備真的很充分。

飛船是精心設計的“綠茵騎士III”型號,每一艘的造價超過了1200靈韻!

顧名思義,這玩意的造型就像是大號的飛碟,花紋就像龜殼似的,防御力有著極大的增強,哪怕挨上幾發核彈也不痛不癢。

飛船火力也馬馬虎虎過得去,欺負一下三級文明輕輕松松。

若是遇到了四級文明,在光幕持續期間,不會被擊落。

更甚至,飛船中有一個廟,能夠很方便地調遣總部的支援。

“當然了,一旦呼喚總部,意味著這一次的游歷是絕對失敗的,算是一張不能輕易動用的底牌。”

陸遠解釋完一切后,再一次對著鏡頭鞠躬,走下臺來。

這時候,臺下終于響起了熱烈的鼓掌聲。

年輕人們開始調查“全能者”相關的資料,在各個宣傳點排滿了人,專家學者們也開始在網絡中發表文章進行解釋。

“全能者”自然不是陸遠杜撰出來的概念,而是真實存在,甚至是塔頂文明遺留下的知識。

而七級的齒輪文明,亦有一些傳承遺留。

因為文明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可避免要面對“智力迭代”的問題了。

哪怕是“后天神話”的潛力依然是有極限的,可“智力迭代”卻無窮無盡。

舉個簡單的例子,其中一個重要方法便是“思維加速”,用光子神經網絡來代替傳統的由細胞構成的神經網絡。

想一想吧,光子的運行速度是光速,而傳統的神經元,信號傳遞速度也就數百米每秒,就算是后天神話,擁有某些“思維加速”的能力,神經元信號的傳遞速度,依然只有光速的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

一旦用“光子模塊”代替,將發生智力的飛躍!

可就算是再完善的“光子神經網絡”方案,也依然有一定的風險。

對于某些從未接觸過的東西,“光子神經網絡”可能會出現某些非人類立場的想法。

但而對于所有接觸過的事物,“光子神經網絡”思考出的方案,依然是人類立場。

除此之外,還有更加神奇的“并列思維技術”!

一個思維體還是不夠快,那就干脆弄出多個“我”來輔助思考,就像人格分裂一樣,每個人格都各有各的分工,但如果沒有足夠強橫的主人格,很容易發生大崩潰。

還有“人格模擬技術”,直接復制某個天才的神經網絡,出現與對方相同的智力。

還有“額外感知技術”、“思維模塊化”等等!

智力科技,全都和人格有關,風險巨大,但也是通向超級文明的通天之路!

所謂的世界觀與政治立場,在這種智力科技面前,真的太重要了。

在“一個人就是一個文明”的前提下,如何保障整體文明的正常運作?

如果出現一大堆“非人類立場”的想法,這些個體那還能夠為整個文明服務嗎?

如何讓公民產生歸屬感,如何避免超級智能體產生矛盾?

答案也很簡單,在智力迭代前,你必須要成為全能者,盡可能接觸更多的事務,對世界與人生有著自己的思考與理念。

唯有全能者,才能智力迭代。

否則,沒有智力迭代的機會。

所以,哪怕是塔頂文明這樣的存在,也有一個后方大本營,里邊有很多普通個體,正在努力成為“全能者”。

“原來如此,聽起來很有道理啊。所謂的全能者,一定要獨當一面,無所不能!”有人發評論道,“如果我沒有從事過繪畫的工作,我在智力飛躍后的審美,可能會與現在發生偏差。但如果我從事過、研究過,就不會發生偏差。”

“發生偏差又怎么了?好像也沒多大關系……一點審美而已,有的人喜歡藍色,也有人喜歡綠色,這都只是個人喜好。”

“確實沒多大關系,但這只是一個小領域,要知道,人的世界觀就是由方方面面的細節組成的。這也偏差一點,那也偏差一點,那世界觀就和人類迥異了,出現這種情況會非常危險。”

“當然了,全能者的培養很難、很費時間。需要大量的經歷,大量的學習與實踐。”

“聽起來怎么和工匠有點類似,經歷越多,靈感越充沛?”

“或許很多道路都是殊途同歸……”

一位科技人員發帖子道:“根據齒輪文明給出的信息,其實也有一些高等文明不培養全能者,直接給公民安裝‘智力模塊’。”

“但這類文明分裂的概率很高!”

“在我們的意識形態中,即便追求個人自由,也得一定程度為文明服務,這兩者是對立統一的,沒有集體,談何而來的未來?”

“可很多智力飛躍后的超級個體已經不再這樣思考了,他們凌駕于整個文明,看待普通個體就像看待草履蟲一樣。這種立場的改變是不可逆的,也極具風險。”

“而且全能者的可改造性更高,并列思維、人格模擬,只有全能者才能安裝,并且感情也不會隨之消失,是最安全,最有效的途徑!”

這位科學家洋洋灑灑寫了幾千字,雖然人類距離智力飛躍十萬八千里,但大伙還是看的津津有味。

眾人紛紛評論道:“難怪塔頂文明這么富有人情味。”

“那確實得盡早培養全能者。”

“等時機成熟了再培養,根本來不及,還得等上幾千年。”

數千年的培養時光,甚至可以說少的了。

一個全能者得從事過大部分的行業,學習海量的知識,沒有數萬年的水磨功夫,都不一定能合格。

“我估摸著,現在整個綠茵城,合格的也就大統領一個?”

總而言之,經過這么一番辯論,民間的抵觸情緒明顯少了。

報名點的人數也漸漸多了起來。

(本章完)


上一章  |  領先人類一千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