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黃金時代第1170章 臺灣代表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79黃金時代 >>1979黃金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70章 臺灣代表團

第1170章 臺灣代表團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13日  作者:睡覺會變白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睡覺會變白 | 1979黃金時代 
辦公室里,二人繼續談工作。

領導道:“東方集團在財稅貢獻上一向是標兵,以往你們以創匯為主,如今情況特殊,也顧不得許多。國內國外的錢都要賺,你們可以試著開發國內市場,你有什么想法”

“國內市場么”

陳奇沉吟片刻,道:“電影、電子產品兩大塊。我們在國內的電影業務沒什么主導權,發行收入多少、票房收入多少,那是別單位的工作。

不過我說句難聽的,我覺得電影市場潛力巨大,目前開發的不足十分之一。中影和地方電影公司不能說沒起到作用,起碼也是毫無作為。如果我來搞……”

“行了行了,知道你想要中影的權力。這涉及電影改革,你先與廣電的田輝聊聊,今天不談。”

領導頭疼,這小子什么都好,就是太有侵略性,對外對內都如此,陳奇想干中影的活兒不是秘密了,大家心知肚明。那好歹是個中字頭企業,不能隨便處理。

“你說說電子產品吧”

“好!”

陳奇道:“國外電子產品是個大產業,國內暫且不行因為硬件、軟件價格都很高,普遍承受不起。像計算機,幾萬塊錢一臺;正版軟件,上千塊一套,群眾怎么買得起?他們都是買盜版。

目前最可行的辦法,就是體制內采購把營業額

拉上去,研發技術,打通渠道,為將來積攢力量。

我們現在面向不了大眾市場,想讓群眾消費,就得把價格壓下來,把人民收入提上去,這不是短期能做到的事情。”

“那就一點辦法沒有了?”

“有!我們可以生產一些價格相對便宜,讓群眾比較能接受的次級產品。比如小霸王學習機,280元一臺,已經賣了10萬臺。還有音樂賀卡,銷量也相當不錯。”

陳奇頓了頓,隨口道:“我還想試試做計算機,現在昂貴不代表以后昂貴,將來肯定是主流產業。我們有軟件業務,加上硬件,就是軟硬結合了。”

領導不以為意,道:“只要能增加營收,可以多試試其他的路徑。”

“好的!”

“還有件事我跟您匯報一下!”

隨后,陳奇把兩岸文藝團體互訪的想法講了講,詳細道:“東方集團在臺灣掛了號,不方便出面,就以中國電影家協會的名義邀請,正式一點。”

“有名單么?”

“首先是導演李行,他是江蘇人,18歲才去臺灣資歷深,威望高,現任臺灣電影導演協會的理事長、金馬獎主席,邀請他名正言順。其次是張艾嘉,剩下的由他們倆挑選就行了。”

“請他們來沒問題,關鍵是我們能不能去?如

果我們能去臺灣,那才是突破性的一步。”

“我們電視劇、音樂已經有來有往,臺灣想攔也攔不住,只差電影沒破冰。他們很多老輩電影人對大陸都有感情,我們讓他們感受到祖國的溫暖,他們自己就會奔走協調,促進兩岸交流。我再從中使使力,應該能上島。”

“可以!”

領導點頭同意。

陳奇匯報完工作離開,領導也馬上親手整理一份報告,準備報進海子里。眼下這么困難的處境,東方集團創匯新高,更顯得鶴立雞群,能擔大任。

陳奇當然是個行動派。

上午見完領導,下午就跑去影協,商量互訪的事情。他主動回避,把名頭讓給影協,影協高興還來不及,也立刻行動起來。

“邀請他們夏天來怎么樣?”

“夏天太遠了,還有好幾個月呢。我覺得春節過后吧,他們肯定不能只來京城,會到處轉轉,天氣暖和草長鶯飛的,正好看看風景。”

陳奇編了個理由,肯定不能夏天來啊!華東水災,哪有功夫接待他們?

影協沒干過這事,興奮又緊張,一個勁問:“能答應么?能答應么?”

“百分百答應!你們就發函吧,不用帶上我,我在那邊是黑名單。”

于是乎,一封以影協名義寫的邀請函,飄過海

峽,傳到了臺灣電影人手里。

李行是江蘇武進人。

武進以前是個縣,后來變成區,隸屬吊州。

他的祖父當過知縣,他爹當過宋子文的秘書。他爹是個神人,后來搞宗教了,聲稱玉帝降詔特準天帝教重來人間,自己是天帝教首席使者云云……

這個教還得到臺灣政府承認,是合法宗教。

說起來,臺灣邪教也蠻多的,《周處除三害》只揭開冰山一角。

李行的作品我們基本沒看過,知道他是老前輩就行了。他收到邀請函,立刻來找張艾嘉,張艾嘉看了一遍,道:“點名邀請我們倆”

“對,原封不動的內容。”

“那就不是大陸影協的手筆,肯定是陳奇搞的。我們應該去,臺灣隔絕港片好幾年,市場蕭條的一塌糊涂,說不定可以借此機會讓港片重新進來。”

“有希望么”

“談條件唄!陳奇想讓大陸片進臺灣,那就有的談。臺灣太小了,電影不能孤懸島上,必須要與大陸互通。我們都討厭將電影政治化,但環境不允許,我們盡力而為就是了。”

“是這個道理。”

李行點點頭。

臺灣有不少懷著這種想法的電影人,一度把金馬獎辦的有聲有色,然后就被幾個傻逼搞黃了。

他們馬上擬定名單,包括宋存壽、林清介、蔡揚名、萬仁、王為瑾、林桂英、蘇明明,一行九人,都是電影界前輩。

張艾嘉負責與當局溝通,當局也沒禁止。現階段從臺灣去大陸,政策是越來越寬松。從大陸去臺灣,這是嚴格管理的。

臺北。

一處普通的民居。

37歲長相和善有點像老婦人的李桉剛買了菜回來,麻利的洗菜做飯在煲湯的間歇又打掃衛生,拿著報紙坐在廚房小看一會。

他88年從美國回來,沒工作,全靠太太養活。

不過去年官方征集劇本,他寫了個《推手》交上去,拿到40萬獎金,還拍成了自己的楚女作,今年就會上映。

原版《推手》,是講一個功力深厚的太極拳師老朱,晚年被兒子接到美國生活,兒媳婦是美國人。他語言不通,習慣不同,引發了各種家庭矛盾。

中間還有段情節:老朱離家出走,在中餐館里打工,施展太極拳威震老美。

誒,是不是與《人在紐約》差不多?沒錯,陳奇的《人在紐約》本就借鑒了李桉的幾部電影。那現在呢,李桉自然不能再反過來借鑒《人在紐約》。

《推手》名字沒變,主題沒變,具體情節與原

版有較大出入。

“臺灣電影人將訪大陸”

李桉看到了一則新聞,頗為憧憬,因為他也想去交流,見見偶像陳奇。陳奇的《人在紐約》太對自己胃口了,可惜自己資歷不夠去不了。

“成了!成了!”

“他們把代表團的名單傳過來了,3月份啟程!”

影協興高采烈,臺灣電影人第一次來大陸!這下可有事干了,光接待工作就夠忙的,他們愿意干這種活兒,也比較擅長。

陳奇牽完線啥也不管,等他們來了再露面。

眨眼間,他回來有段時間了,廣電的田輝領導終于按捺不住,在春節之前又要來視察。


上一章  |  1979黃金時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