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五點鐘,夏季天光大亮。
臥室里還拉著窗簾,光線昏暗,門插著,陳奇躺在床上,他29歲,正兒八經的青壯,放果黨那會要被抓壯丁,放女兒國要去配種的程度,所以有反應是很正常的反應。
他聽著外面丈母娘哄孩子的聲音,知道壯壯也醒了,問:“壯壯秋季上幼兒園了么?”
“嗯!”
“四歲上學挺好,三歲有點小。我不一定在國內,本來還想送他上學的。”
“唔唔……以后……以后有的是機會……嗯……”
“哎,我忽然想起個笑話!有個孩子跟老師告狀,說媽媽把爸爸的腸子叼出來啦!你說壯壯……啊!”
龔老師生氣。
跟著又擰了他大腿根一下,起身啐道:“儂腦子瓦特啦?不理你了!”
“哎呀回來回來,我認真點。”
他哄回來,二人不長不短的折騰了一番,擦了擦,收拾收拾。
陳奇又道:“龔雪同志!我發現個問題,我本來覺得你拍《渴望》應該情緒不太好,結果看你沒啥影響。你代沒代入角色啊?你深入體驗劉慧芳了么?”
“劉慧芳那個角色還用體驗?她那種生活還沒我當年插隊苦呢,我儲備的武器庫就夠用了。”
所謂武器庫,指表現派演技,將各種表情練成肌肉記憶,需要的時候拿出來就能用,典型例子是梅麗爾斯特里普。
龔雪除了太漂亮,其他方面與劉慧芳十分吻合,演起來得心應手,這叫契合度高。那反例呢,比如周迅的大如、周冬雨的仙子、章子怡的少女……
陳奇一樂,道:“你驕傲自滿,喪失了老藝術家的職業素養,你你你!”
“行了,差不多得了!”
龔雪不理他,開門出了去,壯壯正在廚房纏著姥姥,見爹媽出來了,屁顛屁顛湊上前:“媽媽!爸爸!今天,今天……”
“今天忙,不帶你拍戲!”
“我也忙,姥姥帶你玩!”
壯壯父母雙全,又好像沒那么全,一癟嘴委屈至極。
二人確實忙,沒工夫管他,匆匆吃了飯,一起下樓。到樓下,一個往西一個往東,陳奇突然叫住老婆,道:“龔雪同志!今年組織上想讓你再度擔任春晚主持人,有困難么?”
龔雪一愣,旋即道:“我會克服一切困難,服從組織安排!”
“好!今年我負責,我們要給全國人民帶來一臺與眾不同的春晚,觀眾朋友們喜歡看你出現在舞臺上,希望你理解。”
“保證完成任務!”
約莫九點鐘,央視的洪敏生和黃藝鶴過來了。
還有廣電、文化部的幾位同志,東方公司的老總——那位剛上任不久的石方禹老同志也要求參加,反正十幾個人的會議。
黃藝鶴看見陳奇,一把攥住他的手,面色愁苦:“我都55了!55了啊!”
“沒事沒事,保證讓你順利退休。”
“你說今年晚會可咋辦啊,節目都上過了!”
“不難能讓我出馬么?還有你,你是我最佳拍檔。”
滾犢子吧!
老黃郁悶著呢。
大家坐定,每人一只茶杯,墻角放著幾個暖壺,桌上還有些干果、蜜餞之類的。陳奇不希望太嚴肅,因為這事本身就很嚴肅了,怕他們壓力太大,索性弄成茶話會的形式。
而眾人看著他,在座每一位都比他歲數大、資格老,此刻卻不約而同的視其為主導。
“人到齊了,現在開會!”
陳奇當仁不讓的站在前面,掛著一塊黑板,開口道:“往年春晚9月份開始籌備,今年7月份啟動,多的不講了,大家都懂。我能在京城待一個月左右,在此期間務必把春晚框架敲定,剩下的時間留給節目編排。
今天我們不要亂七八糟的討論,想到哪兒說哪兒,有點程序。”
說罷,刷刷刷寫上三個詞:
“主題!”
“元素!”
“節目!”
“為了最快的理清頭緒,我們分三部分來研究。先確定春晚的主題思想,根據主題思想確定添加哪些元素?最后根據元素,來定具體的節目內容。”
他在主題下面,又寫“歡樂”“祥和”兩個詞。
“這是我覺得該有的主題!”
眾人都是文化領域精英,立刻明白了這個思路,紛紛補充:“團結!團結也有要的。”
“凝聚力!”
“積極樂觀!”
“克服困難的精神!”
七嘴八舌,最后統一到四個詞:歡樂、祥和、團結、向上!
之后是元素,陳奇又拋磚引玉,道:“各民族兄弟姐妹、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的元素要有、城市元素要有、農村元素要有……”
按照這種方式討論,效率確實很高。
馬上有人道:“亞運會!亞運會的元素一定加上,沒什么比競技體育更能體現奮斗向上的精神了!”
“傳統文化也要有,不能舍棄啊,這是我們的根!”
“往年表現傳統文化都是戲曲,能不能搞點新意?”
“歌舞么?”
“這個先等一等,我也有個想法,今年物價上漲要不要編排個節目?”
“不要了吧?這個影響不太好,違背主題。”
“那總得表現點當代的東西吧?與時俱進的,張德培怎么樣?能不能把他請來?”
張德培,美籍華裔網球運動員,今年拿了法網冠軍。這也是年紀大的人才知道了,90年代在國內很火,拍過洗發水廣告電視里天天放。
提到張德培,眾人都看向陳奇,海外是他的地盤。
陳奇搖搖頭:“你們知道張德培,普通群眾不知道,他不夠大眾化。我們請一個美籍華裔運動員會顯得莫名其妙,請他還不如請大山!”
“哎對,大山可以!”
大山,加拿大留學生。
在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89年元旦晚會他已經上過一次電視了,演了個小品《夜歸》。他扮演一名叫“許大山”的青年,便索性把自己的中文名叫“大山”了,后來拜了姜昆為師。
眾人頓時發散思維:“留學生這個元素不錯啊!多找幾個留學生,說相聲也好,演小品也罷,反正觀眾看了就樂呵,還能體現我們與外國人的親切友好。”
說一條,陳奇就在黑板上寫一條,很快變得密密麻麻。
石方禹老同志也提了寶貴意見。
陳奇寫了不少,看了看黑板,道:“我也有個建議,往年春晚經常請領導講話,今年更應該有這個環節。最好在零點敲鐘的時候,領導上臺發言,同時也給大家送春節祝福。”
“可以啊!這也算春晚慣例。”
大家贊同,在80年代的確有不少各種級別的領導上過春晚,并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