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有一個小團體,叫爛仔幫。
第一代爛仔幫的幫主是本·斯蒂勒,核心成員有威爾·法瑞爾、歐文·威爾遜、杰克·布萊克等人。
作品特色是以兄弟情誼為主,融合屎尿屁和各種荒誕情節,比如《王牌播音員》《熱帶驚雷》等等,一舉推動了R級喜劇在好萊塢的發展。
他們用人海戰術,互相提攜,互相客串,合作制片,以降低成本并提升票房影響力,確實在好萊塢取得了一定的江湖地位,但仍然不算一哥。
因為在他們之上,還有好萊塢喜劇之王,金凱瑞!
第二代爛仔幫誕生于2000年后,幫主是賈德·阿帕圖,核心成員塞斯·羅根、喬納·希爾、邁克爾·塞拉等等,代表作《四十歲老處男》《一夜大肚》《鄰居大戰》《香腸派對》等。
陳奇選了第二代爛仔幫的《四十歲老處男》《鄰居大戰》,成本都不高,票房都不錯。
他現在不想搞什么《驚聲尖叫》《死神來了》《電鋸驚魂》《招魂》之類的,留著后面再說。當下的任務,只是幫哥倫比亞拉高股價而已。
他指定了兩組人馬,這幫人以香港的速度立刻運轉起來,準備瘋狂的卷。
五個月,每組只做一部片,灑灑水啦!
當然,香港人在好萊塢拍戲肯定有些難處,但好就好在,陳奇已經打通渠道,建立了根據地,最大程度上抵消了環境因素。
與之對比的,便是哥倫比亞董事長考夫曼的目瞪狗呆。
“我沒記錯的話,一個星期前我才與陳談完吧?他已經把劇本拿出來了?”
“何止劇本啊!制作團隊都召集完畢,甚至開始選角了,催促我們打錢呢!”
考夫曼看著文件沉默半天,嘆道:“這不是他一個人的登陸,是整個香港電影生產體系的登陸!在這個緊要關頭,他弄來這樣一支隊伍?”
“我只是覺得,如果這次編劇罷工鬧的太久,以后各家公司的策略肯定會改變。”普萊斯道。
“你去處理吧!這應該是哥倫比亞速度最快的兩部片了。”
洛杉磯。
一棟中等水準的住宅,32歲的湯姆漢克斯剛剛看完了《鄰居大戰》的劇本。
他本身就是加州人,父親是英裔,母親是葡萄牙人,1978年入行,跑了幾年龍套開始演一些小角色。大家對湯姆漢克斯的印象,大多是一個有點胖、臉有點長的中老年白男。
但人家年輕時可是偶像水準,專門演陽光開朗大男孩的。
他現在算小有名氣,與20世紀福克斯合作了一部《飛越未來》。
講一個13歲的小男孩許愿變成了成年人,起初很歡樂,但隨著工作、生活、愛情這些成人世界的壓力逼近時,他開始懷疑,這就是自己想要的成長么……
該片在今年暑期上映,票房相當不錯,湯姆漢克斯還拿了奧斯卡影帝提名,也正是從這部片起,他的咖位開始提升。
此刻,他拿起電話給經紀人打了過去,道:“我看完了《鄰居大戰》的劇本,沒什么藝術價值,純粹的瘋癲喜劇,但我想票房會很不錯。”
“會相當不錯!你要知道,那個中國人無一失手,他兩部青春片不到500萬的成本,轟下了1.7億票房!”
“可是片酬?”
“哦,你先等等!我接個電話。”
經紀人先掛斷了,湯姆漢克斯等了一會,他出演《飛越未來》的片酬是200萬,《鄰居大戰》開價150萬。
沒過多久,經紀人又打了過來,道:“20世紀福克斯聯系我,他們的態度是,建議你接下來。”
“《鄰居大戰》和福克斯有什么關系?”他奇怪。
“那位陳先生答應幫忙完善《飛越未來》的劇本,福克斯與他關系不錯,說他的片子肯定會有票房成績,建議你一時降價,以提升后續的商業價值。”
《飛越未來》已經拍完了,但也需要進行補拍和修改。
“你的意見呢?”
“你缺乏票房號召力,需要幾部好成績的商業片提升地位,反正現在鬧罷工,你短期又沒有別的工作,《鄰居大戰》只要你30天的檔期。”
“50萬太少了,我的意見是80萬!”
“不不!我覺得很棒,這個角色非常出彩,也很適合我!”
另一處住宅,梅格瑞恩直接與經紀人面對面商議。
她今年27歲,剛剛嶄露頭角,要等到《當哈利碰上莎莉》才咖位提升。后來與湯姆漢克斯合作了《西雅圖夜未眠》《電子情書》等等,是好萊塢著名的銀幕情侶。
她比湯姆漢克斯的態度堅決,強調道:
“你不必勸我了,我喜歡《鄰居大戰》,我一定要出演,我會有一部代表作的!而且他們只要我30天的檔期,拍完之后,我剛好進《當哈利碰上莎莉》的組!”
類似的場景也發生在一些演員身上。
《四十歲老處男》的男主角,選了史蒂夫·馬丁。
此君是脫口秀出道,80年代進入電影界,代表作《兒女一籮筐》《粉紅豹》等等。現在沒有后世的咖位,但片酬也不算低,達到了百萬級別。
女主角是雪莉·朗,她現在還是電視劇演員,編劇罷工,她短暫失業了,沒有任何議價權。劇組開價10萬塊,她猶豫都不猶豫,馬上答應。
大部分國家都一樣,電影明星普遍比電視劇明星有咖位。
電視劇明星想殺進電影界,片酬都不會太高。
此外,茱莉亞羅伯茨和哈莉貝瑞會在《四十歲老處男》《鄰居大戰》里演配角,尤其是第一部,因為男主要破處嘛!必然有一些精彩的女性角色。
大嘴茱會演一個妓女,算是為《風月俏佳人》做鋪墊了。
時機非常巧,罷工導致好萊塢3050部電影受到影響,能在這個檔口開機的,也就陳奇的兩部片。主要周期很短,耽誤不了太久,演員們抱著見縫插針的心態,溝通的都比較順暢。
總之,他的團隊四面出擊,沏嚓咔嚓拿下。
兩部片的預算加起來才1500萬,但看上去比哥倫比亞那些撲街片靠譜多了,哥倫比亞也是搏一搏單車變摩托,陪陳奇賭了這一把。
而就在他們以驚人的速度籌備之后,雙方共同宣布了這一消息:“哥倫比亞、東方公司聯合制作兩部新片,將在今年內完成且上映巴拉巴拉……”
在一片愁云慘淡之際,這則消息簡直是一枝獨秀,讓不少大佬猛地反應過來:
“憑什么他們還能開機?!”
“我怎么把那個中國人忘了?他可不是編劇工會的成員!”
(晚上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