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暑期檔結束了。
在一票競爭激烈的電影中,洪金保《東方禿鷹》拿下2160萬票房墊底。單看這個數字是不錯的,但與成本相比就是虧了。
洪金保顏面大失,為了補財務窟窿,又加急鼓搗出一部《靈幻先生》。
此后,嘉禾的資源徹底倒向程龍,程龍該說不說是真能打,拍攝成本逐年上漲,憑借過硬的海外市場愣是賺錢的。
《倩女幽魂》也破了兩千萬,比《東方禿鷹》高一點。再往上是《秋天的童話》《富貴逼人》《A計劃續集》,精華都在這里了。
而目前占據票房榜第一的仍然是《八星報喜》,第二是《龍兄虎弟》。
暑期檔收官,電影市場進入一段淡季。按大陸市場來說,接下來是國慶黃金檔,但香港的國慶節氣氛懂得都懂,只有左派在慶祝。
10月1日,陳奇照例去參加了新華分社的酒會,見到了港督。
而他的漫畫雜志在經過4個月的籌備后,也正式發行。
“哈哈哈!”
一家戲院里,觀眾笑的前仰后合。
正在上映一部思遠影業——吳思遠的公司,出品的小成本電影,鐘鎮濤和夏文汐主演。預算少,拿個幾百萬票房就是賺,運氣好破千萬就算爆。
這些中小公司已經躺平了。
好比那句話:“生命自己會尋找出路!”
他們已然找到了一種性價比最高的生產模式,并且為了打進廣東市場,開始有針對性的添加內容。
歷史上,港片里的大陸人基本是符號化:穿中山裝、解放鞋,男的平頭,女的麻花辮,語言粗俗且帶著濃重的方言口音,缺乏現代常識,滿嘴政治口號,沒素質不文明,與貧窮愚昧掛鉤……
后來大陸發展了,香港電影人北上,里面的大陸人形象又是一變。
不再貧窮,但多以暴發戶的姿態出現,一擲千金,談吐粗俗。這種還算克制的,有直接黑的,比如《低俗喜劇》,彭浩翔導演,杜汶澤主演。
鄭中基演一個廣西暴發戶,有個性癖好“艸驢屁”,嗯,就是字面意思。
如今則不同,沒有敢拍這種橋段的。就像眼前這部片,夏文汐演一個從廣東來香港打工的女人,與鐘鎮濤發生了一段又哭又笑的愛情故事,聚焦小市民的生活與浪漫,沒半點符號化,效果也很好。
“阿B越來越有味道了,如果我能做他女朋友就好了。”
“你不是挺討厭他的么?”
“以前年輕不懂事嘛,我歷盡千帆才發現我喜歡熟男。他今年34歲,哇,男人一枝花,體力經驗技術都是一級棒!”
“不要對我污言穢語,污染我的耳朵!”
聊天的不是兩個饑渴少婦,而是兩個大學生模樣的年輕姑娘,她們看完電影往出走,熟門熟路的摸到了一間“FANS俱樂部”。
俱樂部鋪遍了左派院線,大大有名。
墻上照例貼著明星海報,出售一些明星和電影周邊,還有賣冷飲的小吧臺。而今天墻上又多了一樣,在最醒目的位置貼著:
“《COCO!》創刊號|超短篇漫畫大募集|十萬蚊獎金等你嚟攞!”
“無論你是漫畫狂迷,還是喜歡業余涂鴉的打工仔,4頁紙內講好一個故事,就有機會獲得:
冠軍獨攬HK100,000作品全港書店上架!
優秀作品刊登雜志人氣漫畫家1對1指導!
截止日期:1987年12月31日
*古仔要啜核,畫功唔使靚*
(故事要夠犀利,畫工不需太漂亮)”
這東西張貼的極具誘惑力,兩個女生眨了眨眼,暫且擱置,先乖乖去排隊。
她們要用票根兌換積分,這是俱樂部的一項活動,積分到一定數值,可以獲得心儀明星的簽名照、免費看一場電影、獲得明星的生日祝福卡片等等。
最高最高的王者至尊積分禮物是,與心儀明星共進晚餐——當然是達到標準的若干粉絲一起進行,并且在工作人員陪同下。
“我還差500分就能跟華仔燭光晚餐了!”
“那你還要看一百場電影啊?”
“一百場小意思了!我每年看二三十場,區區五年而已。而且你不覺得五年之后的我,會更成熟更有魅力么?說不定華仔把我娶回家哦!”
“你十分鐘前還說喜歡阿B!”
一個女生翻了個白眼,她20出頭的年紀,很瘦,相貌普通帶著一股書卷氣。她叫麥嘉碧,是香港理工大學的學生,另一位是她舍友。
二人兌換完積分,又買了冷飲喝。
抹身再去看,果然出售商品中多了一樣,那是一本雜志,用吸人眼球的字體寫著《COCO!》。封皮則用更吸人眼球的字體,寫著“十萬蚊獎金等你嚟攞!”
“新雜志啊?怎么放在這里賣?”
“這是東方公司出的刊物,今天剛上架,全港書店有售。如果在俱樂部買的話,我們額外贈送一個明星盲盒。”店員小姐姐笑道。
“盲盒?”
“就是隨機抽取一只,里面是不同明星的簽名照!”
“買了!”
舍友豪氣的排出七塊錢,急問:“盲盒在哪兒?盲盒在哪兒?”
店員小姐姐一展示,哇!她們才注意到旁邊的一個大柜子,里面都是花花綠綠的精致小盒子,舍友搓搓手,無從選取,道:“都有什么明星啊?”
“東方公司和銀都旗下的明星都在里面!”
“哇!嘉碧,你幫我選!”
“我才不要,我給你抽到吳振宇,你又怨我。”麥嘉碧拒絕。
“你抽到吳振宇我當然怨你了!”
舍友糾結半天,才選擇了一個,剛想打開又按住:“不行不行,我要回宿舍偷偷看。嘉碧,你不買一本么?之前東方公司招畫師,你都沒去誒。”
“我覺得公司好復雜,我有點怕。”
遂返程。
而在地鐵口附近的報刊亭,她又看到了這本《COCO!》雜志,舍友道:“很下本錢哦,全港鋪貨啊?也不知道里面畫的什么?”
“不是寫了原創漫畫嘛!《寵物小精靈》什么的。”
“這名字一看就是可愛風了。不過說真的,我畫工雖然不如你,但我想參加這個比賽,第三名都有三萬元啊!我們明年畢業,就要找工作了,工資才能有多少?”
舍友拍了拍她,道:“我勸你也參加,試試嘛!你基礎那么好,積累經驗也不錯的。你怕這怕那,畢業你不工作么?早晚都要進入社會的。”
“我……”
麥嘉碧撓撓頭,她性格過于內向,不喜歡與生人打交道,但一想也有道理,畢業了總要找工作的。
很快,二人出地鐵,回到學校。
而在學校門口的書店,外面也貼著《COCO!》的創刊宣傳。舍友一樂,道:“一天見三次,你們有緣分的,我們一起參賽吧?”
“好吧,可能真的有緣分。”
她也笑,進去買了一本雜志。
麥嘉碧,平面設計專業,主修插畫,代表作《麥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