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殮師靈異錄小說:、、、、、、、、、、、、
光雁在羅思的手中微微掙扎,封印的力量已經消耗了很多,讓光雁不時地往外泄露出法寶的氣息來。
這個氣息讓寧拙感到熟悉,他旋即想到了之前白紙仙城戰場上,他見到的一把寶尺。
這把寶尺明顯是白紙仙城城主投擲出來,有絕妙威能,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只不過后來,佛醫·孟瑤音帶著寧拙,直接鉆進了曲徑中,去往了陰間,沒有參與接下來的防御戰。
因此,并不知道城主分身帶著這把寶尺,出城追敵,將寶尺化作光雁來打羅思所部,
結果痛失遺寶。
所以,寧拙看到光雁,感到陌生,氣息上卻是熟悉。
他看向羅思:「這難道是」
話未說完,羅思就點頭,告訴寧拙,這光雁是寶尺所化。他在陣前將其擒拿、封印,
一直帶在身上。
寧拙頓時眼冒精芒,緊緊盯著光雁。
他心靈為此觸動,因為大雁的形態讓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一份關鍵信息一那首言詩!
鬼潮漫涌白紙危,孤鴻銜燭破天惟。客星應照文樞北,萬象燈明劫自摧,
城主紙人分身當初就將這首詩,直接告訴了寧拙,覺得他是白紙仙城大劫中的救星身份。
寧拙也一直這么覺得。
「這首言詩乃是喪樂幽伶卜算得出。」
「是為了解決白紙仙城災劫,所做的預測。」
「別忘了,忘川府君受到陽間天譴,所以陽間氣數很可能暗助了喪樂幽伶。」
「她所做出來的這首言詩,極有可能是為我準備的!」
「這或許就是我戰勝忘川府君,破壞他的百年詭計陰謀的正確方法?」
寧拙雖然在文學素養方面,不如溫軟玉這樣的儒修,但他的基礎也是十分扎實的。
他在火柿仙城中,常年泡在藏書樓中,遍覽群書。
因此他知道:孤鴻常常指離群的鴻雁,其意象常見于詩詞創作當中。許多詩人常借孤鴻鳴聲悲楚、形單影只,來抒發自身孤寂漂泊、仕途失意等情感。
這頭光雁,不正切合言詩中的「孤鴻」二字?
寧拙有了自然聯想后,便對羅思道:「稍微放開些封印。」
羅思:?
光是簡單猜測,十分膚淺,不足以讓寧拙如此指揮。
關鍵是,他見到光雁后,心底就油然而生出一種感覺,覺得自己能夠操控這頭光雁!
很神奇,這種感覺非常自然,像是手腳于人體,有一種天然掌控的信心。
羅思面容微肅,想了想,還是決定按照寧拙所說的去做。
他雖然不解,感覺冒險,但想到自己新近來投,確實需要表現更服從命令一些,且又想到灰骨老人。
羅思仔細發力,稍微解開一些封印。身上的束縛減少,頓時讓光雁活潑起來。
光雁開始掙扎。
殘余的封印開始被它的力量劇烈消耗!
羅思面色迅速漲紅,他強催法力,輔助封印,鎮壓光雁。
光雁掙扎的幅度越來越大,以至于羅殤都拿不穩,整個上半身都隨之搖晃起來。
青焦軍上下都參與過白紙仙城的防護戰,他們親眼見過太素散形尺的神威。
方才,他們已從羅思、寧拙的交談中獲悉了光雁的身份,此時見到光雁掙扎,都下意識地向后大跨步猛退。
寧拙卻膽大包天,主動上前,伸出向光雁遞出手去。
「小麻!」青熾驚呼,關切無比。
寧拙心知,若不勸住青熾,后者的個性一定讓她跑過來抱住自己。
他便轉頭對青熾露出笑容:「放心,我可是天數所鐘,是白紙仙城的救星啊。」
青熾迷失在了寧拙自信的笑容中,神情猶豫:「可是——」
她的肩膀被青掩按住,
寧拙轉過頭,凝視光雁,緩緩伸手,不斷縮短雙方距離。
感受到了寧拙的氣息,光雁立即有了反應,竟然奇跡般不再掙扎,而是抬頭,也回望寧拙。
這番異象,讓在場眾人都齊聲低呼。
羅思瞳孔微震,升起對寧拙的更多期待。
寧拙緩緩伸手,伴隨著距離接近,光雁越發安靜,不再掙扎,也完全沒有了之前的躁動。
羅思面色卻是越發嚴肅,他雖然對寧拙產生了更多信心,但他身為主將,自然顧慮周全。
他唯恐光雁的安靜只是表象,實則蓄勢待發,所以自己也暗中積蓄力量,防備可能出現的危機。
寧拙的手掌和光雁越發接近。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冒險!
寧拙有些口干舌燥。
他親眼目睹過,太素散形尺瞬間分解了喪樂幽伶的情形。這把寶尺極其厲害,金丹修士幾乎都擋不住一擊。
寧拙自己不過筑基修為而已。
但不管內心如何懦喘不安,寧拙表面始終從容淡定。
「機關指環也很安靜,這說明我是沒有危險的!」
寧拙繼續將手掌伸向光雁。
光雁主動抬頭,蹭了蹭寧拙的手掌心,并發出一聲呷呷的鳴叫聲。
聲音洪亮,掀動一陣白光漣漪,像是音波般,向四周迅速擴散。
寧拙被光波迅速掃過,安然無恙。
不只是他,附近的修士們也是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寧拙心頭大喜,雖不知緣由,但臉上的笑容越發篤定和自信,微微揚聲道:「果然如我所料!」
焦麻父親激動得嘴唇哆嗦起來。
他在心底大喊:「法寶認主了!這么強大的法寶,竟然主動投靠了焦麻。名義上,不就是我焦家的了嗎?太棒了!這可太棒了!」
青熾也激動得抱拳:「小麻,你好厲害!」
她雙眼放光,盡是對寧拙的崇拜。
青掩皺眉:「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寧拙知道言詩,他是不知道的。
寧拙心想:「我哪知道什么緣由?」
他正猶豫,要不要說出言詩,好方便集思廣益之時,羅思那邊已經想通:「原來如此。」
寧拙暗自一愣,但嘴角勾勒出的弧度擴大,做出考較姿態,看向羅思:「說說看。」
羅思下意識抓住這個表現機會:「玄素書生創造了白紙仙城,當代城主的紙人分身,
就是他的遺寶。而這把寶尺,恐怕也是他遺留下來的。公子,你既然是白紙仙城的救星,
是陽間氣數選中的人,恐怕玄素書生早已經算到這一難,進行了許多布置,方便未來排解這場劫難。」
青熾聞言,不免咋舌:「玄素書生我知道,他死了這么長時間,真的能算這么久?這么精準嗎?」
羅思警了一眼青熾,心底再次確認這鬼族丫頭有點憨。沒看到,其他人都不這樣問嘛?
羅思這番回答,一方面是回應寧拙,進行解釋,另一方面也是公開猜想,制造出一個遐想空間,提振軍心和士氣。
所以,即便對這猜想有懷疑,也都該戀在肚子里。
青掩咳嗽一聲,大聲道:「沒錯,羅思大人的猜想應該就是真相了!」
作為青熾的父親,他是資深金丹,人生經驗豐富,立即發聲,為親女兒進行彌補。
焦麻生父則激動得不只是嘴唇哆嗦,連身軀都顫抖起來。
他再次陷入遐想:「我家焦麻是大救星,讓玄素書生的遺寶主動來投。那照這么說,
白紙仙城也是玄素書生所留啊,也是他的遺寶啊。」
「我家焦麻也該掌握白紙仙城才是,至少他肯定有這個資格!」
「如果有一天,焦麻成了白紙仙城的城主,那我們焦家豈不是———”」
焦麻生父想得頭皮發麻。
賺麻了,賺麻了呀。
聽到高層這番對話,青焦軍全軍都嘈雜起來,議論紛紛。
按照羅思所料,青焦軍的軍心穩定無比,士氣節節攀升,能提供出來的軍力也隨之扶搖直上。
寧拙眸光晃動。
羅思的回答讓他補足了缺失的關鍵信息,頓時知道了真正原因。
「我被白紙城主授予過副城主之職。」
「雖然之前在白紙仙城當中,這近乎是一個榮譽,沒有多少實際權力,但也是實打實的,不做虛假。」
「現在看來,太素散形尺作為遺寶,因為副城主的職位,所以也能受到我的掌控。」
寧拙又想到了白紙城主的紙人分身。
「那個也很可能,就是玄素書生的遺寶,只是被城主得了。」
想明白原因,寧拙轉身面向青焦軍眾人,高呼道:「沒錯!」
「我乃白紙仙城,不,是整個陰潮黑濕沼地的救星!是陽間蒼天的氣數之子,更是忘川府君的最大人劫!」
「忘川府君縱然是地府的國君,又怎樣?」
「他倒行逆施,搞得生靈涂炭,百年謀劃只為一己之私!」
「如此邪惡之輩,必然慘敗。」
「我等正義之師,必勝無疑!」
寧拙趁機鼓舞士氣。
全軍歡呼!
這一刻,寧拙在青焦軍中的威望暴漲。
眾人無比激動,產生共識一一這必是一次傳奇戰役,將來會廣為傳頌,流傳至少百年。而自己這幫人不只是親眼目睹,更是親身參與。這是多么榮耀的一件事情!
羅思吐出一口濁氣,也是信心倍增。
他若是要添加封印,勢必要付出巨大。現在的他剛剛斬殺了寒煙上人,狀態不佳。節省了這個功夫,讓他對接下來的關鍵大戰,有了更多底氣。
光雁徹底脫離了封印,在寧拙的身邊盤旋飛舞。
寧拙試看投去神識,輕易就控制了它。
「去。」他伸手一指面前的翻騰濁瘴。
光雁非常聽話,撲扇著雙翅,一頭撞入濁氣巨瘴之中。其所到之處,濁氣滾滾不休,
無不被分離開來。
然而,濁氣被解析分離,仍舊是濁氣。
光雁飛了一圈,又回到寧拙身邊。
濁氣只是被它分析得更淡一些,然后又迅速轉為濃郁,滾滾不休,重復舊觀。
眾人攀升到極致的希望落空了,紛紛發出失望的嘆息聲。
背對著青焦軍的寧拙,此刻是倍感壓力!
他眉頭緊鎖,盯著光雁查看。
就看到光雁形體暗淡了許多,原本凝實得栩栩如生的外體,已經變得稀薄透明,隱約可見內心當中的寶尺形狀。
「按照羅思所言,此時的光雁形態乃是城主分身耗費法力,凝聚出來的法術。」
「城主分身一次性投入的法力,就算再多,也是有限的。」
「剛剛飛了一圈回來,剩余的法力恐怕只能再發動一次。」
寧拙敏銳地意識到了現狀,不由暗嘆:「我的修為還是太薄弱了!」
他只有筑基修為。
靠著軍力、五臟神靈術等等優秀杠桿,依靠身軀、魂魄的雄厚底蘊,能撬起元嬰級別的戰力。
這相當夸張和罕見,但到底還是受到修為的拖累。
真的沒辦法。
要怪就怪寧拙太年輕,修行時日不夠多。
也要怪三宗上法太優秀,三丹田同修,也極大地拖慢了速度。
寧拙額頭滲出汗滴。
只剩下最后一次機會,他必須把握住!
好在他并非全無線索的。
他再次想起了那首言詩一一鬼潮漫涌白紙危,孤鴻銜燭破天惟。客星應照文樞北,
萬象燈明劫自摧。
「孤鴻銜燭破天幢·
「孤鴻,我知道,就是光雁了。這天帷—摸不就是我眼前的濁氣巨瘴?」
「孤鴻銜燭才能破天惟,這—」
「銜燭?」
「銜哪里的燭?」
「我哪有燭火?」
「等等!」
「我好像有啊。」
想到這里,寧拙神海中靈光乍現,心臟怦然加速跳動了好幾下。
他自己本是沒有的,但喪樂幽伶曾經用過歸寂曲徑燭!
在之前的白紙仙城防御戰中,喪樂幽伶打開了南城門,又利用歸寂曲徑燭,穿透空間,形成曲徑,傳送進來了許多強大戰力。
這一度給防守方形成巨大威脅,讓白紙仙城險象環生。
鐵骨錚、寧拙、青焦軍、溫軟玉等等全力以赴,才穩住局面。最終又白紙仙城城主本體親自出手,放出太素散形尺,才打散了喪樂幽伶等外敵。
燃燒得只剩下小半截的歸寂曲徑燭,也被分離開來一一蠟燭、燭芯都分開,燭火則熄滅了。
下一刻,在眾目之下,寧拙伸手進入儲物袋,掏出了小半截的無芯燭體。
歸寂曲徑燭的燭體四四方方的,酷似縮小的靈柩。完整體長約九寸,現在只剩下四寸了。
棺蓋與棺體嚴絲合縫。
蠟燭體的四個表面都陰刻上了百鬼抬棺圖。
相關、、、、、、、、、
__仙俠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