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
幾個孩子同趙子文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韓應雪面對著趙子文,都覺得有一些尷尬。于是借口有事,去了后院。
她也在思考著趙子文說的這件事情。
其實趙子文的這個想法很不錯,倘若要是村長里面的孩子都能夠讀書的話,全村人的素質自然而然的都能夠提高。
周圍人的素質也會影響到孩子,好的素質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作用。
她在考慮一下,要不要在村子里面弄一個學堂,這樣的話,以后孩子就有一個固定的學堂學習了。至于老師,村子里除了趙子文,也不是沒有別的讀書人。
比如韓應文也可以。
蓋房子也就是那么多錢,韓應雪覺得自己可以拿出來,幫忙蓋一間,不用多大的多好的屋子的話,也是不用太多錢的。
至于其他的,比如桌椅之內的,村子里的人聽到了以后,也肯定是會愿意幫忙,給孩子讀書打造一些桌椅。
先生教學的費用,村子里每年都有共用費用,用來支出到教育上面,相信里正也沒有不同意的道理。
這主意也算是趙子文提出來的,趙子文又是趙云飛的侄子,說服起來也就簡單多了。
韓應雪想好了以后,便又去了大廳里面,將自己的想法同趙子文說了說。
趙子文聽到了以后,趙子文對韓應雪的想法嘖嘖贊嘆。
“雪兒,還是你厲害,你這么想的太好了,那我回去就和我大伯商量一下。”
“好,那回頭等到有時間了,我們再籌備蓋學堂的事情。”
“好。”
第二天趙子文的計劃在村子里面傳遍了以后,引起來了很大的反應。不少家長都是將自己的孩子送到趙子文那兒。反正在趙子文哪兒念書,也不用花錢,不念白不念。
之前不給孩子念書,那是因為家里面實在是沒錢,但是他們也知道,男孩子想要出人頭地的話,還是需要靠念書才行。
趙子文好歹今年也考上了一個秀才,才華自然是不用質疑的,教他們的孩子那是綽綽有余。
于是趙子文,家里頓時變得熱鬧起來。
之前是一個計劃,怎么也沒有想到,最后會有這么多的孩子過來他這兒念書。
村子里面的孩子也不少,一共有了二十多個孩子過來。
他家的一間房子里面壓根就裝不下這么多人。
趙子文開始愁悶起來,于是對著這些家長商量一下,他只能夠留下十個人,按照先來先到的順序,其他的人只能夠等到下一批再說。
能夠來趙子文這兒的孩子的家長欣喜萬分,孩子不能夠來的家長,都有一些苦悶,感嘆著失去了這么好的一次機會。
“子文呀,我家孩子這段時間就拜托你了,家里也沒有好東西,幾個雞蛋你收著,回頭讓你娘做給你吃。”
“嬸子,你客氣了,拿回去吧。”
“不過就是幾個雞蛋而已。要是我家小寶去學堂上學的話,一年可是得好些銀子的呢,這么比起來,你說是不是幾個雞蛋不值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