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笙笙:
朱珠苦笑著嘆氣:“我耳根軟,被他低聲下氣的哄一哄,我就忍了,沒去月子中心,只請了一個月嫂。
多了一個孩子,我的月子過的兵荒馬亂。
尤其,我生了一個女兒,而周銘他媽,重男輕女。
她當著我的面不敢說什么,我撞到過好幾次,她背著我喊我女兒丫頭片子、賠錢貨。
有一次,我沒忍住,對他說,我女兒是丫頭片子,賠錢貨,她也是女人,她也是賠錢貨。
她說我瞧不起她,坐在地上大喊大叫。
我對周銘說,要么送他媽回老家,要么離婚。
周銘拗不過我,只得把他媽送回了老家。
我總算過了三年多的安靜日子。
今年,我女兒三歲半了,我婆婆忽然來了,還抱了一個一歲多的男孩兒來,說是她同村一個族親的孩子。
她說,孩子的父母缺德,生了孩子誰都不要,孩子快要餓死了,她看孩子可憐,就抱到我們家來,讓我和周銘養。
我當時就炸了,和她吵起來,明確的告訴她,我確定不會撫養這個孩子。
可她說,周銘小時候有次生病,差點病死了,是孩子的爺爺把周銘送到醫院,救了周銘一命。
她說,孩子的爺爺對周銘有救命之恩,那個孩子是周銘恩人的血脈,沒人養他,他會死。
如果那個孩子因為沒人收養死掉,周銘就是忘恩負義的小人,會遭報應。
所以,周銘必須撫養那個孩子。
周銘又低聲下氣的哄我,求我撫養那個孩子。
他說,他欠那個孩子的爺爺養育之恩,如果他不撫養那個孩子,他便愧對孩子的爺爺,一定會余生不安。
我被他纏的沒辦法,只好同意將那個孩子留在家中。
然后,我的噩夢就開始了。
我女兒從小就乖巧聽話,特別好帶,可那個孩子每晚都哭,我每晚都被他哭的睡不好。
而且,我婆婆住下不走了,美其名曰兩個孩子,我們照看不過來,她幫我們照看孩子們。
可實際上,她只照看那個孩子,連正眼都不愿看我女兒一眼。
有次我看到,她從我女兒手中搶過玩具,塞到才只有十一個月,還不會玩玩具的那個孩子手中,我爆發了,和她大吵了一架。
我再次對周銘說,要么他媽走,要么離婚。
這一次,周銘再次妥協,讓他媽離開了我們家,但他媽卻沒離開夜都。
他給他媽在我們小區里租了一套房子,雖然他媽不和我們住一起了,但每天都會來看孩子。
我白天工作,傍晚才回家。
她白天在我家看孩子,我回家之后,她就回周銘給她租的房子。
我們碰不到面了,看似好像沒有矛盾了,可只要我回家,我就能感受到她存在過得痕跡。
我看到任何她留在我家的痕跡,我都會焦慮、暴躁。
再加上那個孩子……”
她攥緊了拳頭,痛苦的搖頭:“我不是沒有愛心,不是不想幫周銘報恩,可是養一個不到一周歲的孩子,太難了。
盡管我們請了一個保姆、一個育嬰師,家里的事幾乎不用我做什么,可我還是覺得煩躁。
只要聽到那個孩子哭、聽到那個孩子發出任何一丁點的動靜,我就煩躁的想要撞墻!
我開始暴躁易怒、失眠、脫發、厭食,我能感受到我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差。
那個孩子到我家半年多的時間,我看了好幾位醫生,吃了很多藥,但是沒什么起色。
我聽朋友說,你們這里的醫生很出色,我求來找你們求助了……”
頓了一下,她補充說:“費用方面,你們不用擔心,我確實出身普通,但三年前,我父母家的房子拆遷,拆了五套,一套市值大概五六百萬。
我是獨生女,那些房子將來都是我的。
雖然現在還不是我的,但我爸媽有了錢,經常給我錢補貼我。
所以,只要你們能治好我的病,你們不用擔心我付不起診費。”
唐承安在心里“喔豁”了一聲。
原來,這位是位拆二代!
現在,幾乎每個發展中的城市都在拆遷,于是就催生出一個特殊的人群:拆二代。
一群原本處于社會最底層的普通人,因為拆遷,一夜暴富。
上次上官牧朗從學校里回來,就說他們學校里有個高調的拆二代,成天在論壇炫富,搞的一群人羨慕拆二代,紛紛說,人家就因為拆遷,這輩子就可以躺平,不用奮斗了。
一群人排著隊的羨慕人家。
眼前這位,也是一位讓人羨慕的拆二代!
唐無憂沉吟了片刻,看著朱珠說:“您就沒懷疑過孩子的出身嗎?”
朱珠愣住:“……什么?”
唐無憂說:“經驗之談,通常這種情況,那個孩子有可能是您丈夫的孩子。”
“……!!!”朱珠瞪大眼睛。
“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唐無憂說,“做我們這一行,就是大膽猜測,小心求證。
我要是猜錯了,您別介意。”
朱珠整個人都傻住了,渾身顫栗:“不、不可能!
周銘絕對不可能做這種事!
他不可能背叛我!”
更不可能在外面生了孩子,還明目張膽的把孩子抱到她的身邊養!
絕不可能!
唐無憂說:“朱珠女士,您的問題是藥物解決不了的,只有從根本上把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才能解決。
導致您失眠、焦慮、厭食的根本原因,就是您婆婆和那個孩子。
我們聽完您的講述,第一個直覺就是,那個孩子是您丈夫的兒子,或者,是你們家的至親之人的孩子。
總之,從您描述的您的婆婆的性格來講,我們不覺得她那么偉大,會撫養一個所謂的族親的孩子。
以我們的經驗分析,就算那個孩子不是您丈夫的兒子,也必定是他侄子、外甥什么的。
不然,以您婆婆的性格,怎么舍得她兒子花那么多錢,養一個和她關系并不大的孩子?”
朱珠呆呆的坐在原地,瞪大眼睛看著唐無憂。
她竟然覺得,唐無憂說的話,非常有道理。
她以前怎么沒想到呢?
小說相關
《》是作者:姜笙笙傾才力獻的一部情節蕩氣回腸,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