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月前作者:前后卿
腹腔洞開,沒有臟器。
這尸體,說的不正是白小婉的老公嗎?
沒想到昨天剛剛在白小婉那邊得知了內臟的下落,今天就能聽到這件事情的后續。
如果曾警官再多問一句,不僅能知道楊金花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恐怕連去向都能在我這里問的一清二楚.
我定了定神,回復這條在二十分鐘前發來的消息:
“臟器,餃子。”
曾警官沒有絲毫廢話,直接透露了這個消息,報出陳大春的名字,應該是已經掌握了一些證據。
而我現在的作用,就是給予對方支持與肯定。
曾警官那邊幾乎是瞬間,便回復道:
“果然是這樣,放心,我們明白了。”
“陳大春一定是受楊金花的指示,去賄賂的殯儀館工作人員,這人絕對是跑不掉的。”
“我們近期隨時會組織抓捕,你若是不想參與這些事,你到時候躲遠一些。”
“當然,如果你還掛念著和楊金花的親戚關系,我到時候把你一起帶到警局,到時候做個口供再把你放出來,這樣也算是隱蔽的掩護你。”
曾警官那邊顯然極為有掩護線人的經驗,算是把我安排的明明白白。
如我所想,他果然已經收集到了足夠多的情報,而且也是正義的執行者。
這其實應該是松一口氣的時候。
畢竟半只眼只說我需要在楊金花的手底下‘做工’半年,現在這情景顯然是楊金花自己的過錯。
既然官方準備介入,這承諾中斷,算不得我頭上。
但,這一切,就是這么順利的時候,不知為何,我的心頭竟隱隱有些不安起來。
我想了想,隨手打字道:
“陳大春是楊金花的愛慕者,如果他執意說是自己想要盜竊內臟呢?你們還有辦法定罪嗎?”
“據我所知,現在所有的事情都是陳大春做的。”
我親眼看著曾警官對話框上的‘正在輸入中’跳動了約摸兩秒鐘的時間,隨后便陷入了漫長的沉吟
我心頭重重一跳,剛剛游蕩在心中的不祥預感全部都涌上了心頭——
猶豫,證明對方也在盤邏輯,不確定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到底能不能定罪。
這也能側面說明,對方所掌握的證據絕對是不足的。
果然,下一秒,對方就發來消息:
“我們有有效的審訊技巧,沒有坐過牢的人,一般是扛不住這種壓力的。”
這意思,便是有七八成的把握,能讓一般人自動開口。
但,陳大春那種變態,能算是一般人嗎?
甚至有些不像是人了。
這樣不行,對方到底是掌握了什么證據,為什么又有些確定,又有些不確定的樣子?
可,不能直接問對方辦案細節吧?
曾警官雖然現階段看上去還是相信我的,但應該也不會透露這種信息。
我手在微微亮起的屏幕上,懸停了好幾分鐘,這才一字一頓的打字道:
“方便透露一下,昨日殯儀館事件的始末嗎?”
“或者您現在還需要什么樣的證據?我盡力去幫您收集。”
曾警官那邊沒有說需要,還是不需要,只是過了兩分鐘才回復道:
“殯儀館的報警,就是有一位員工失誤取錯了尸體,然后發現了這件事。”
“我們已經控制了原本負責焚燒這具尸體的工作人員,對方承認自己是收了錢,所以將那具尸體的五臟售賣了出去。”
“并且交代是一個名為陳大春的人花錢來購買的臟器。”
“沒記錯的話,陳大春是楊金花身邊的管家。”
“需要什么證據.這事情我或許需要再想想。”
我細細讀了好幾遍曾警官的話,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情:
“曾警官是刑警對吧?”
那邊被我打斷,有些一頭霧水,但還是很快回復道:
“是的。”
是啊,這位是刑警
按道理來說,接通報警電話的都是地方派出所的基層民警。
民警是所有警察的統稱,而刑警是警種,通常只負責偵破刑事案件。
昨天發現盜竊內臟的事情,今天就和我說‘隨時會準備抓捕楊金花’,本來就是有邏輯問題的。
偵破通常需要流程,需要時間,通常是不會那么快的。
這一天之隔,只有可能是,他們早就已經鎖定楊金花了。
這里有個先后的差別,并不是東窗事發之后,曾警官他們才來的。
而是楊金花露出了馬腳,早就已經被曾警官他們察覺到,而后才尋人而來。
那么就此反推,能有什么是曾警官這種警種會這樣盯梢的案件呢?
是,刑事案件
曾警官也知道‘楊金花的餃子’,而且我同他透露消息的時候,他說的是‘果然如此’,其實他亦有所猜測那是用‘臟器’做的餃子。
那么,一切就非常好理解了——
以前楊金花的餃子,恐怕也是用‘特殊材料’作為餡料做的餃子,那時候也許做的隱蔽,只留下了些許馬腳。
但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
曾警官舉著破罪之刃而來,所以,楊金花的餃子供應斷了。
沒錯,這個猜測,連帶著楊金花之前不繼續供應餃子這一點,都能對上。
而這次.
之所以繼續,恐怕,只是兩方的博弈。
曾警官覺得楊金花終于顯形,而楊金花大概率是覺得時間過去那么久,應該可以試探一下.
對,她在釣魚!
為什么用陳大春?
因為陳大春喜歡她!
而且以陳大春對楊金花的癡迷程度,就如我所說,哪怕是被抓,很大概率也不會供出楊金花!
這是博弈。
標準的博弈。
如果曾警官真的貿然出擊,那便是真真正正的打草驚蛇!
我心頭終于盤清楚前因后果,但心中絲毫沒有輕松之感。
因為如果一切真的如我所料,那么問題就來到了更難的關鍵點——
我怎么左右這場博弈的天平,并且讓重心偏移向正義的一方?
所有人都會有隱瞞。
曾警官也是,但他倒沒有特別走心的隱瞞。
報案人前后兩次不同的說法‘搞錯班次’‘搞錯尸體位置’,這又給了我機會。
我該怎么在曾警官沒有和我說明實情的情況下,將結果和可能性透露給他?
寫完這一章,覺得俺真厲害(叉腰.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