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杏看到安錦繡帶著人走進帳中后,身子抖得厲害。
袁義走上前,把塞在春杏嘴里的布團拿了出來。
春杏能說話之后,馬上就沖安錦繡喊起了冤,聲淚俱下。
安錦繡也沒說話,只是看著自己的這個宮人。能被她選中,帶到北地來的宮人,都是安錦繡覺得忠心可嘉的人,沒想到白承澤還是有辦法為自己找到賣命的眼線。
安錦繡的目光陰冷,被這樣的目光注視著,春杏漸漸說不出話來了。
安元志看春杏不說話了,才道:“我還能冤枉你不成?賢王爺已經帶兵先行了,臨走的時候,可沒有跟太后娘娘提到你哪怕是一個字。”
春杏的身體頓時就又是一抖,她這會兒害怕的厲害,神情驚恐,眼淚止不住地往下落。
“你想把哀家出營之事,告訴賢王,”安錦繡看著春杏道:“這件事其實對賢王沒什么危險,你不用費這個力氣的。”
袁義說:“賢王到底讓你做什么事?”
春杏緊閉著嘴。
帳中的幾個人都看安錦繡。
安元志說:“不行就動刑吧,我就不相信,這女人能熬得過我們軍里的大刑。”
春杏聽了安元志的話后,嘴唇都哆嗦了起來,看著安錦繡的眼神里哀求的意味更重了。
上官勇坐在安錦繡的左下首處,他是一直沒有開口說話,這種事他插不上手。
“主子?”袁義看安錦繡像是拿不定主意的樣子,便喊了安錦繡一聲。
“拉下去吧,”安錦繡說了一聲。
安元志忙就道:“拉下去?不審了?”
安錦繡看著春杏道:“沒什么可審的,賢王爺無非就是想知道我說的話,做的事。”
春杏好像還有些不太明白,安錦繡這句拉下去是什么意思,還是目光哀求地望著安錦繡。
袁義走上前,從地上拉起春杏就往帳外走。
“主子?”春杏喊了安錦繡一聲。
“我不會對付你的家人的,”安錦繡跟春杏說了一句。
春杏被袁義拖出了帳后,還看著袁義,說:“主子要怎么處置我?”
安錦繡平日里待身邊的人都不錯,也不擺什么架子,所以春杏到了這會兒還是想不到,安錦繡會殺她。
袁章這時帶著伺候安錦繡的宮人太監們走了來,站在了袁義的跟前后,袁章喊了袁義一聲:“師父。”
袁義看看這些宮人太監,跟身旁站著的兩個大內侍衛道:“動手吧。”
當白綾纏在了春杏脖子上的時候,這個宮人才反應過來,自己這是要被處死了。
帳外傳來了春杏哭喊著的求饒聲。
帳中的三人都沒什么反應,上官勇只是擔心地看了安錦繡一眼。
安錦繡道:“不殺她,日后我的身邊會多更多白承澤的眼睛。”
安元志說:“你也不審審,你知道她都跟白承澤說什么了?”
安錦繡看一眼自己的丈夫,說:“我現在沒什么事怕讓白承澤知道的。”
上官勇這才道:“可你回京之后,事情就不一樣了。”
安元志罵了一聲。
帳外的宮人太監們看著春杏被活活勒死,心里都是害怕,有幾個宮人想哭,只是袁義就在眼前站著,她們不敢哭。
“把尸體扔了,”袁義拭一下春杏的鼻息,確定這宮人死了后,命兩個大內侍衛道。
兩個大內侍衛領了命,一人拽著春杏的一只胳膊,拖著春杏往軍營外走,
“都散了吧,”袁義跟宮人太監們道:“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袁章帶著這幾個宮人太監們退了下去。
有宮人背對著袁義后,就哭了起來。
袁章看看這個掉眼淚的宮人,好笑道:“你還為她哭?她可是出賣了主子的人,主子沒殺她全家就是她的造化了!”
宮人太監們不敢再吱聲了。
“回去之后,你身邊的人不行就再換一遍,”上官勇這時在帳中跟安錦繡道:“都是要待在你身邊的人,他們要是成了白承澤的人,那你還怎么防他?”
“防?”安錦繡笑了一聲。
上官勇說:“我說錯了?”
安元志說:“姐夫,白承澤那種人防就行了?這次回京之后,我們跟白承澤就是你死我活了,就看誰能殺誰了。”
“你要殺他?”上官勇問安錦繡道。
“想殺他不難,”安錦繡小聲道:“只是殺了他后,難免天下要亂。”
“圣上年紀太小了,”安元志說道:“各地的藩王難保不起奪江山的心思,白承澤一死,若是我,一定起兵清君側啊。”
上官勇鐵青著臉說:“清君側?”
安元志說:“不能看著年幼的圣上被奸佞之臣蒙蔽,殘害手足啊,這個理由足夠他們起兵造反了。”
“藩王,”上官勇念一聲這個詞,心里馬上就煩亂了,問安錦繡道:“你要怎么做?”
“最好的辦法是撤藩,”安元志道:“我父親在打這個主意。”
上官勇政事不在行,可也知道撤藩意味著什么,說:“這是接著打仗嗎?”
安元志看著安錦繡,道:“姐,你最好想清楚,我想你回京之后,父親就要跟你提這事了。”
安錦繡臉上的笑容泛冷。
上官勇說:“撤藩是好事還是壞事?”
“就圣上而言,撤藩是好事,”安錦繡說道:“只是先皇都沒能做到的事,我們如今要如何做?”
上官勇說:“那太師他?”
“他就想著權了,”安錦繡冷道:“天下人的命在他的眼里,這會兒不值一提。”
安元志說:“姐,你若想圣上坐穩江山,這個番你多少還是要撤掉幾個的,柿子揀軟的捏,要不你選幾個?”
“我一動手,白承澤就會跟藩王們站在一起,”安錦繡說道:“這樣一來,我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那怎么辦?”安元志說:“你就坐在千秋殿里看著他們斗法?”
“我們先回京,”安錦繡小聲道:“看看白承澤想做什么喀嚓。”
上官勇和安元志都只能點了點頭,上官勇是心煩意亂,安元志倒是想幫忙,可這會兒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春杏這個宮人的死,在軍中沒引起什么人的注意。只有楊君成和喬林這樣的,聽到這個消息后,若有所思,但這些人的表現都一樣,對于春杏的死,一句話也沒有說。
大軍遲了白承澤兩日回到了白玉關。
出關迎接大軍的是還在病中的大將軍楊銳。
安錦繡坐在車中沒有露面,只是隔著車廂跟楊銳寒暄了幾句客套話。
等大軍進了關,一行人走進楊府之后,楊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楊君威自己去府中的柴房待著去。
楊家人沒人敢為楊大公子求情。
安錦繡聽了楊銳要重罰楊君威的話后,神情有些哀傷地道:“大公子犯了錯是不假,不過這是你們軍中之事,哀家不插手。大將軍,你這四子讓哀家羨慕啊。”
安錦繡為何要羨慕楊家四子?稍微有些腦子的人都能想到,太后娘娘這是在嘆息皇家兄弟呢。白玉關解圍之后,白氏皇族的內斗又要擺到桌面上了。
楊銳只能跟安錦繡道:“太后娘娘,末將這四子都不是大才之人,所以末將不擔心他們給末將鬧出事來。”
皇族都是大才之人,所以才能鬧出事來?在座的將軍們,不少人暗自搖頭,覺得楊銳的這個馬屁拍得不是地方。
安錦繡笑了一下,道:“不說這個了,還望大將軍你對大公子手下留情。”
“是,”楊銳應聲道。
安錦繡又掃了一眼在座的將軍們,笑道:“吃完楊大將軍擺的慶功宴后,我們就要班師回朝了,所以諸位,今晚就盡興吧。”
諸將一起起身謝安錦繡的恩典。
等諸將散去,楊銳主動跟安錦繡道:“太后娘娘,賢王爺沒有在末將這里久待,只與末將說了幾句話后,他就帶兵離關了。”
“他也無話能跟大將軍說啊,”安錦繡看著楊銳道。
楊銳忙道:“太后娘娘說的是,末將忠于圣上,此心日月可鑒。”
“賢王的人日后會找你的,”安錦繡點手讓楊銳坐得離自己近一些,然后把都郁的事,跟楊銳說了一遍。
楊銳聽了安錦繡的話后,半天沒說話。
安錦繡等了楊銳一會兒,說:“這個都郁你以前聽說過嗎?”
楊銳說:“他只是漠北王庭的一個小王,末將聽說這個人沒什么本事,所以蒼狼王一向看不起他。”
“所以他才能活著啊,”安錦繡說了一句。
楊銳忙道:“太后娘娘的意思是,他那樣是裝的?”
“裝也好,不裝也罷,這跟我們沒關系,”安錦繡說道:“日后賢王跟他之間有什么事,大將軍記得要往京城上報。”
“是,末將明白,”楊銳沖安錦繡一抱拳。
“哀家知道,你們楊家也不愿意得罪賢王,”安錦繡突然又來了這么一句。
楊銳一驚,忙就要起身。
“坐著吧,”安錦繡道:“人之常情的事,哀家沒什么可怪你的。”
楊銳吐字有些艱難了,白承澤跟他說的可不止是幾句話那么簡單,可是只有他與白承澤知道的事,這位太后娘娘怎么會知道的?楊家有安錦繡的眼線?楊銳想到這里,臉色變了變。
“好好守著白玉關吧,”安錦繡的神情看起來還是平常,跟楊銳道:“這個時候,遠離京城是你們楊家的福氣。”
楊銳說:“太后娘娘的意思是?”
“遠水解不了近渴,”安錦繡笑道:“哀家明白這個道理,賢王也一樣明白。這不是在向南河了,哀家與賢王就在一座城里待著,就算兵戎相見,哀家與賢王都等不及大將軍去救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