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長寧第三百零九章鬼才隕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天下長寧 >>天下長寧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九章鬼才隕落

第三百零九章鬼才隕落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5日  作者:知白  分類: 歷史 | 熱血 | 治愈 | 無敵 | 血脈 | 戰神 | 知白 | 天下長寧 
歡迎您,



知白:

商人多的地方賺錢的事自然就多,讓商人花錢的事也多。

可自古以來,能讓商人心甘情愿掏銀子的生意其實不多。

慶縣這個不大的地方竟然有大大小小二十幾處可消遣的青樓,其中絕大部分女子都是域外之人。

大寧對于青樓生意的管控極為嚴苛,一旦被官府查到哪家青樓敢逼良為娼,后果格外嚴重。

就算有再硬的后臺也沒什么用處,因為這種事地方官府不敢對廷尉府分衙有所隱瞞,一旦廷尉府接手,再硬的關系還能硬得過高皇后?

有高皇后撐腰的良家女子,比歷朝歷代的女子都更有安全感。

所以經營青樓生意的人開始將目光轉向大寧之外,不管是西域還是漠北又或是草原都被他們盯上了。

再加上最近東韓和渤海那邊日子更不好過,大批的女子自愿到中原來,這就導致哪怕是西北邊疆的小城之內,也隨處可見這兩個地方來的女人。

相對來說,商人們更喜歡東韓和渤海的女人,馴服程度比較高。

原本大受歡迎的西域女子也就只能屈居第二,漠北諸國過來的就要看是什么種族了。

漠北諸國雖小,但有幾個國家的種族與黑武人接近,這些小國過來的女子往往身材高挑金發碧眼看著極有新鮮感。

很多商人都喜歡花高價去找這樣的女人,而青樓往往都還會給這些姑娘掛上一個來自黑武的標簽。

我的天,這是標簽嗎?

這他媽是戰書啊。

為國爭光,從來都不只是在單一層面。

有些黑心商家為了賺更多銀子,若尋到一匹格外標志近乎完美的大洋馬,就會喪心病狂的給她改名,名字其實一點都不重要,但一定要姓闊可敵。

如此一來,那簡直就瘋了。

葉千辦曾經孤身千里追殺黑武世子,我今日就攻城略地降服黑武落難公主.

姚三斤對此嗤之以鼻。

此時他所在的地方名為北院,一個簡簡單單的名字卻在慶縣青樓界有著不可匹敵的地位。

因為這里的黑武女人,都是真真正正的黑武女人。

都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沒有買賣還沒有青樓呢。

據說在漠北草原上有一伙人膽大包天,因為一個標志的黑武女人賣到中原價錢高的離譜,所以他們就鋌而走險,專門去黑武那邊做這事。

也不知道是劫掠來的還是買來的,反正貨源一直都沒斷過。

有人說,這個供貨商和逍遙城有關,也有人說,其實是和草原諸部有關。

此時此刻,束休看著在自己面前跪式服務斟茶倒水的黑武女子微微皺眉。

“怎么來的?”

他問姚三斤。

姚三斤道:“沒那么復雜。”

他解釋道:“黑武那邊的內斗歷來都比中原嚴重,今日這個家族還能在某處一手遮天,明天就因為站錯隊家破人亡,這些女子都會被送進黑武的教坊司。”

“想把她們買出來不難,只需給那些監督執行處置的黑武官員一些好處,名單上少幾個人根本沒人查,草原上有人專門做這個。”

束休眉頭皺的更深了些,他看了一眼仰頭看著自己的黑武女子。

“她們也是可憐人?”

姚三斤點頭:“你要說她們是可憐人那也沒錯,可對比一下你就知道了,被轉賣到邊疆她們還被當人看,甚至當花魁捧著,可在黑武,她們比牛羊的地位還低,今日進教坊司明天就被折磨死。”

束休想了想,沒再說話。

姚三斤問他:“是在同情她們?”

束休搖頭道:“不是同情,但這樣不好。”

姚三斤:“這樣不好,那你說哪樣好?”

束休道:“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滅了黑武,若能滅之便取之不盡,就不會因為稀少而價格虛高,所以我輩更當發憤圖強,將這些黑武女子的身價打下去。”

姚三斤:“你.行,還是你行。”

他一直以為束休是個冷傲疏離的性格,雖然以前就認識束休但并無過多交往。

這次因為查那位東主的事在西北會面,接觸多了他才發現束休這家伙也許不是真的冷傲疏離,他他媽.可能就是悶騷。

坐在倆人身邊的是這家北院的東家,名為穆照慈。

北院這個名字,其實用的也是黑武的名字。

就算是沒有從軍戰斗過的人也都知道,黑武的兵營分成南北兩院,兩院兵力加起來,據說有近百萬人。

黑武汗皇就是靠著直接統帥的這南北兩院兵馬,震懾著黑武那么紛亂龐雜的黑武世家和各大部族。

一家青樓取名北院.這意義可就不一樣了。

今夜攻打北院,降服黑武公主。

穆照慈在聽完束休的話之后頻頻點頭。

他是個讀書人,讀書十年但屢考不中,后學醫,鉆研一方,試藥自服,昏迷七天七夜,醒過來半邊身子就不那么靈活了。

后苦修恢復身體又覺得可以靠這幾年習武有成上馬殺敵,遂投軍,舉三十幾年石鎖的時候把自己胳膊掰斷了,當時招兵的校尉等人研究了好久,硬沒研究明白他是怎么做到的。

這個家伙諸事不成,只好自降身份去經商,然后他才悟出來,人該干什么是天注定的。

北院的名字是他取的,最早給黑武女子按上黑武公主身份也是他想的。

最近半年北院生意好的出奇,原因竟是一個徐娘半老的黑武婦人。

因為穆照慈對外宣稱,這個黑武婦人就是葉千辦所殺的那個黑武世子的娘,是黑武王妃,因為世子被殺太丟人了所以黑武汗皇震怒,將這個王爺家里給抄家了。

束休指了指面前的黑武女子:“那你給了她什么身份?”

穆照慈回答:“郡主。”

束休問:“公主這么多了,一個郡主稀奇?”

穆照慈回答道:“公主太多也就人人都知道是假的了,郡主不一樣,就這一個所以顯得真,而且.她還是被葉千辦所殺的那位黑武世子的親妹妹。”

束休眼睛逐漸睜大:“真的?”

穆照慈:“你信她是真的還是信我是元始天尊?”

姚三斤這個商業鬼才都不得不在心里感慨一聲。

穆照慈道:“她在北院挑著客人接,因為我對外宣稱她是來這里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籌錢回去救她的爹娘,但她是郡主身份,當然要挑選有實力有地位還有很多錢的客人。”

“讓她做了半年生意之后,就對外宣稱她已經回黑武去營救爹娘,又過三個月,我們推出了王妃,再過一兩個月,我們就推出了王妃郡主套餐。”

姚三斤都有些忍不住了:“你這生意做的是不是有點昧良心。”

穆照慈道:“不對寧人做,只做西北草原諸部和西域人的生意,不管是西域人還是草原人,被黑武人欺壓太久,他們更愿意花錢。”

姚三斤問:“郡主是為了救爹娘,現在娘也來了,母女二人,又是為了救什么?”

穆照慈:“郡主還有一位奶奶.”

姚三斤:“當個人。”

穆照慈:“我就開個玩笑.但是你不要以為這樣沒人花錢。”

束休想了好一會兒,終于想起了來北院的目的,聽穆照慈掰扯了半天竟然忘記了正事。

“我們是來問關于草原諸部的情報。”

穆照慈點頭:“對啊,所以我把郡主找來了。”

他指了指那個黑武女子:“過去兩個月中,來北院買下套餐的都是草原諸部的大豪,其中王子就有四五個,還有幾個部族的重臣。”

束休微微一怔:“都是朝著洪將軍來的。”

穆照慈是姚三斤的手下,當初也是姚三斤發現了他是個做生意的奇才。

他看向束休說道:“按理說,陛下讓洪將軍出門并未說出目標是什么地方,鴻臚寺那邊應該也沒說過,可草原諸部的人卻早早就來等著了。”

姚三斤道:“大寧在西疆之外大開殺戒,澹臺大將軍帶兵已經攻滅砂鶴,消息傳到草原諸部,那邊的人自然會有所反應。”

“可鴻臚寺會派人往西北的消息究竟是誰泄露出去的?又或者是有人早就猜到了所以提前告知了草原諸部?”

束休似乎是想起來了什么,沉思片刻后說道:“雁翎穗是北川小隊的人,她從漠北回去之前見過魏君庭,北川小隊在草原諸部全軍覆沒若是假的,那這一切都可歸于魏君庭謀劃。”

姚三斤道:“照這么說,最有可能是那個真正的魏君庭的人.是徐勝己?”

束休沒有回應,但顯然也差不多是這般推測。

徐勝己是從西北回去長安的,他有足夠的時間接觸雁翎穗,也能在西北完成布局,甚至就是因為他回了長安才導致鴻臚寺讓洪勝火去草原。

所以徐勝己也就有極大可能,早早就通知了草原諸部的首領在慶縣等著洪將軍的隊伍。

西域諸國臣服,帶給草原諸部的壓力極大。

他們當然很清楚,大寧讓西域人安靜下來之后就有足夠的時間和力量來對付他們了。

所以,一部分愿意向大寧臣服的人就會迫不及待的想見到鴻臚寺的人。

穆照慈道:“我已經將慶縣這邊的事轉告廷尉府分衙,但沒想到分衙的人會被人謀殺,如果對手是想引追查的人出關而為留在慶縣的那個東主打掩護,那這位東主在等的又是誰?”

他看向姚三斤:“老大,這個事說不通,東主如果想謀逆就必須要有外力支持,所以他更該設計阻止草原諸部向大寧臣服。”

“讓洪將軍在這關外出事,再栽贓給草原諸部,如此一來,大寧與草原諸部的關系必然崩裂。”

“這個時候,試圖謀逆的人就能獲得更大的外力支持,這才是合理的解釋,所以他為什么要促成草原諸部的人盡早見到鴻臚寺使臣?”

姚三斤道:“只要找到那個東主就都清楚了,慶縣沒有你不熟悉的地方,也沒有人比你的朋友多,你最近兩天發動一下關系,查一查誰家住著比較可疑的人。”

穆照慈點頭:“知道了,你們安心住著,我現在就去打探消息。”

他起身抱拳,看了看束休:“郡主今夜就留在你這?”

束休:“給他給他都給他。”

他指了指姚三斤:“他都拿去。”

姚三斤撇嘴:“道貌岸然。”

束休微微昂著下頜:“假的有什么意思,早晚找個真的來。”

姚三斤哈哈大笑,轉身出門去了。

穆照慈離開北院,上了馬車之后吩咐一聲:“去招月樓,我到了之后你去各家請人,就說我有要緊事請各位東家幫忙。”

說完后他往后靠了靠,閉上眼睛思考。

這個謀逆的東主,到底是誰?

如今把要緊的地方定在西北草原諸部,目的又是什么?

正想著這些,一個人熊一般的壯漢忽然從小巷子里沖出來,用肩膀將馬車撞翻出去。

下一息,壯漢一腳踩住穆照慈的心口,然后將手里的狼牙棒瞄準了穆照慈的腦袋,重重一砸。

關于連溫酒的身世已經改了,改成干兒砸啦

小說相關

《》是作者:知白傾才力獻的一部情節蕩氣回腸,扣人心弦的佳作


上一章  |  天下長寧目錄  |  下一章